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腐树脂增强改性木材力学及耐久性能研究
1
作者 陈利芳 王剑菁 +2 位作者 马红霞 谢桂军 高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89-395,共7页
为综合提升发挥防腐木材与树脂改性木材的优势,在赋予防腐木材良好尺寸稳定性和力学强度的同时提高树脂改性材的耐腐性能。采用低分子酚醛树脂(PF)分别与木材防腐剂硼化合物、三唑类化合物、硼类与有机唑类复合物相互复配,制备防腐树脂... 为综合提升发挥防腐木材与树脂改性木材的优势,在赋予防腐木材良好尺寸稳定性和力学强度的同时提高树脂改性材的耐腐性能。采用低分子酚醛树脂(PF)分别与木材防腐剂硼化合物、三唑类化合物、硼类与有机唑类复合物相互复配,制备防腐树脂复合制剂,对马尾松木材进行防腐树脂增强改性处理,研究处理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及抗生物耐久性能。结果表明:防腐树脂增强改性材的尺寸稳定性随着树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提高,当树脂质量分数20%时,处理材的体积抗湿胀率(V-ASE)均比素材提高30%以上。防腐树脂增强改性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表面硬度较未处理材分别平均提高了33.8%、27.1%、29.0%和60.6%;未处理马尾松木材的耐腐性差,室内耐腐性属于Ⅳ级,PF改性材属于Ⅲ级,而防腐树脂增强改性材均可达到强耐腐等级(Ⅰ级),抗白蚁性达到9.0级以上;经4年埋地测试,PF树脂复合三唑类防腐剂(PF-PT)处理试材的完好指数为10。综合以上结果,防腐树脂增强改性马尾松木材能有效提高其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耐腐及抗白蚁性能,其中PF-PT防腐增强改性材达到了室外用材耐久性的要求,具备良好尺寸稳定及防腐防虫功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树脂 改性木材 尺寸稳定性 力学性能 抗白蚁性能 耐久性
原文传递
含铜马尾松热处理锯材的防霉特性
2
作者 赖敏婷 谢桂军 +3 位作者 李万菊 李腊梅 李怡欣 曹永建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69,共7页
以大尺寸马尾松锯材为研究对象,预先用含铜浸渍液处理锯材后,再结合木材热处理技术,基于液相还原反应原理使马尾松锯材内原位生成纳米单质铜,制得含铜马尾松热处理锯材,并采用XRD、XPS、糖分含量分析、pH分析技术手段,研究含铜马尾松热... 以大尺寸马尾松锯材为研究对象,预先用含铜浸渍液处理锯材后,再结合木材热处理技术,基于液相还原反应原理使马尾松锯材内原位生成纳米单质铜,制得含铜马尾松热处理锯材,并采用XRD、XPS、糖分含量分析、pH分析技术手段,研究含铜马尾松热处理锯材内不同位置木材的防霉效果和防霉机制。研究发现,含铜马尾松热处理锯材S1层霉变防治效力大于66.75%,S2层霉变防治效力达到100%,S3层霉变防治效力处于90%~100%之间,而且防霉效果远高于不含铜马尾松热处理锯材,因此含铜浸渍液处理提高了马尾松热处理锯材的防霉效果。经pH、XPS、XRD和糖分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含铜浸渍液处理后使木材环境由酸性变成碱性,并且木材中的含铜化合物在高温下经还原生成纳米铜,碱性环境和纳米铜粒子的生成都有效抑制了霉菌的生长,提高防霉效果;同时马尾松热处理锯材的糖分含量因受到热处理温度和内含金属盐的影响发生降解而减少,这些变化均会导致防霉变效果的变化。本研究可为大尺寸马尾松锯材实际生产中的防霉技术和热处理技术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对大尺寸锯材的高效和高价值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木材改性 马尾松 锯材 含铜浸渍液 防霉特性
下载PDF
蒸汽热处理红锥木材颜色变化及其材性预测
3
作者 李腊梅 谢桂军 +3 位作者 李兴伟 曹永建 李怡欣 李万菊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104,共13页
木材热处理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木材物理改性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木材材色、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和生物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木材的功能性改良。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为加热介质,在温度150~210℃条件下... 木材热处理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木材物理改性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木材材色、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和生物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木材的功能性改良。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为加热介质,在温度150~210℃条件下进行1.5~4.5 h的热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红锥木材的颜色变化,并探讨颜色与其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生物耐久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热处理红锥木材的明度指数(L^(*))降低,红绿指数(a^(*))和黄蓝指数(b^(*))缓慢升高,明度差(ΔL^(*))、总色差(ΔE^(*))逐渐增大,热处理后红锥木材的颜色由原色逐步过渡到深色;干缩率和湿胀率最大降幅分别为55.7%和69.7%,尺寸稳定性明显改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降低3.1%~30.2%和3.7%~20.7%,防白蚁性能和耐腐等级未能得到改善;在试验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热处理红锥木材颜色变化与白蚁蚁蛀后的木材失重率、蚁蛀后白蚁存活率、褐腐菌和白腐菌侵害后的木材失重率存在二阶抛物线关系,与其尺寸稳定性和抗弯性能之间不存在明确相关性。因此,通过颜色变化来预测和评估热处理后红锥木材的抗生物耐久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热处理 CIE L^(*)a^(*)b^(*)(国际通用的色彩表示标准) 红锥木材 理化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刍议建设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标本馆
4
作者 高婕 陈章 +2 位作者 谢桂军 马红霞 王剑菁 《科技资讯》 2023年第16期241-244,共4页
木材标本对木材鉴定、木材研究、木材利用以及森林抚育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基础研究不可缺少的宝贵材料。该文对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标本现状、木材标本馆建设的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木材标本馆的... 木材标本对木材鉴定、木材研究、木材利用以及森林抚育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基础研究不可缺少的宝贵材料。该文对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标本现状、木材标本馆建设的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木材标本馆的路径与步骤,以期提升院木材标本馆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科研单位科学技术和科学普及的重要影响力,从而进一步促进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标本 标本馆 建设 木材研究
下载PDF
天然蛋白质材料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与再生 被引量:6
5
作者 谢桂军 程凌燕 +1 位作者 张玉梅 王华平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2,共4页
蛋白质材料作为可再生的资源,在纺织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大量不能直接利用的蛋白质需要通过再生的方法进行加工,传统加工技术带来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作为一种新开发的"绿色溶剂"——离子液体,有望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如... 蛋白质材料作为可再生的资源,在纺织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大量不能直接利用的蛋白质需要通过再生的方法进行加工,传统加工技术带来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作为一种新开发的"绿色溶剂"——离子液体,有望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如纤维素、蛋白质、甲壳素的直接溶剂实现其清洁化生产。文章综述了离子液体在天然蛋白质中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蛋白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溶解前后蛋白结构的变化、蛋白质的再生方法及再生产物的结构和性能,以期为深入研究蛋白质的绿色加工技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离子液体 溶解 再生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谢桂军 李曼 +1 位作者 张建峰 丁国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2期1892-189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和分析,研究导致恶性青光眼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进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70例712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9例305眼,女性301例407眼,根据手术后患...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和分析,研究导致恶性青光眼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进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70例712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9例305眼,女性301例407眼,根据手术后患者是否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恶性青光眼组(11例17眼)和非恶心青光眼组(559例695眼),其中发生恶性青光眼病情占总患病眼数比率为2.38%。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前房深度、晶体厚度、房角结构和眼轴长度等情况进行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非恶性青光眼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4±5.8岁,相比恶性青光眼组的平均年龄57±6.2岁,明显偏高,两组间年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恶性青光眼组患者的眼压平均处于(22.6±2.9)Hg,与恶性青光眼组患者的平均眼压(34.1±4.9)Hg相比,明显偏低,两组间年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非恶心青光眼组患者的平均眼轴长度为(23.2±1.1)mm,相比恶心青光眼组患者的平均眼轴长度(21.7±0.5)mm,明显偏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较轻、术前眼压较高及眼轴长度较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更易发生恶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 危险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的制备 被引量:5
7
作者 谢桂军 李腊梅 +1 位作者 马红霞 曹永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5-101,共7页
【目的】制备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并探讨其防霉变机理,为防止热处理马尾松木材霉变及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扩展其应用领域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案,用含铜浸渍液(含铜量分别为4.38%,5.35%,6.35%,7.70%,8.70%)... 【目的】制备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并探讨其防霉变机理,为防止热处理马尾松木材霉变及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扩展其应用领域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案,用含铜浸渍液(含铜量分别为4.38%,5.35%,6.35%,7.70%,8.70%)加压预处理马尾松木材,运用液相还原反应原理,结合常规木材热处理技术,在木材内原位生成纳米单质铜,制得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以蓝变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 V.Tiegh)、桔青霉菌(Penicillam citrinum Tho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为靶标菌,测定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的霉变防治效力,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的防霉变机制。【结果】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含铜量6.35%浸渍液处理马尾松材,高温220℃热处理3 h。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对蓝变菌、黑曲霉菌和桔青霉菌的霉变防治效力较强,其中对蓝变菌和黑曲霉菌的霉变防治效力高达100%,对桔青霉菌的霉变防治效力达75%,但对绿色木霉无霉变防治效力。XP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内生成了纳米铜。【结论】获得了霉变防治效力较强的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木材,其霉变防治机理是木材中生成了纳米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木材 防霉变 纳米铜 含铜马尾松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血清及房水中血管内皮因子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谢桂军 张建峰 +1 位作者 李曼 丁国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41-443,共3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on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一种由缺血、缺氧共同作用导致的继发性青光眼,主要表现为虹膜表面及房角有新生血管[1]。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血管内皮因子 青光眼患者 房水 血清 继发性青光眼 主要表现
下载PDF
抗病毒药物滴眼对巨细胞病毒阳性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炎症反应及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谢桂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滴眼对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阳性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炎症反应水平及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CMV阳性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共73例73眼,均给予20 g·L^-1更昔洛...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滴眼对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阳性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炎症反应水平及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CMV阳性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共73例73眼,均给予20 g·L^-1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角膜后沉着物(keratic precipitates,KP)分布情况、房水闪辉分布情况、激素使用率、激素用量、眼压、降眼压药物使用率及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结果患者治疗后羊脂状KP、钱币状KP及房水闪辉比例分别为52.05%、2.74%、0.00%,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87.67%、26.03%、12.33%(均为P<0.05)。患者治疗后激素使用率和激素用量分别为47.95%,每天0(0~3)次,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90.41%,每天3(0~4)次(均为P<0.05)。患者治疗后眼压、降眼压药物使用率及使用种类分别为(15.97±4.23)mmHg(1 kPa=7.5 mmHg)、41.10%、每天0(0~3)种,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6.34±5.10)mmHg、72.60%、每天2(0~3)种(均为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滴眼用于CMV阳性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可显著提高炎症反应控制效果,降低眼压,减少激素和降眼压药物使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巨细胞病毒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炎症反应 眼压
下载PDF
不同油浴热处理对马尾松木材尺寸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谢桂军 苏海涛 +1 位作者 张燕君 陈利芳 《广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8-13,共6页
文章采用石蜡油和植物油浴热处理方法对马尾松木材进行热处理,并采用SPSS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马尾松木材的尺寸稳定性(ASE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浴热处理木材中,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都显著影响着木材的尺寸稳定性(ASE值)。在... 文章采用石蜡油和植物油浴热处理方法对马尾松木材进行热处理,并采用SPSS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马尾松木材的尺寸稳定性(ASE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浴热处理木材中,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都显著影响着木材的尺寸稳定性(ASE值)。在低温和浸泡时间短条件下,石蜡油热处理材的ASE优于植物油热处理材的ASE;而在高温或浸泡时间长条件下,植物油热处理材的ASE优于石蜡油热处理材的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稳定性 热处理 植物油 石蜡油 抗湿涨性
下载PDF
真空热处理改性马尾松木材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桂军 苏海涛 +2 位作者 张燕君 陈利芳 何雪香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42-45,共4页
文章采用间歇抽真空法及利用木材自身含有的水分对马尾松木材进行热处理,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马尾松木材的尺寸稳定性(ASE值)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和时间均显著影响着木材的力学强度和ASE。综合考虑处理温度和处... 文章采用间歇抽真空法及利用木材自身含有的水分对马尾松木材进行热处理,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马尾松木材的尺寸稳定性(ASE值)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和时间均显著影响着木材的力学强度和ASE。综合考虑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ASE、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较佳的真空热处理工艺为:压力-0.09 Mpa、处理温度200℃,处理时间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稳定性 热处理 真空干燥 抗湿涨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木材热处理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桂军 刘磊 +1 位作者 张燕君 苏海涛 《木材加工机械》 2006年第6期43-46,共4页
介绍了木材热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该项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木材 热处理 炭化木 尺寸稳定性 耐腐性
下载PDF
马尾松热处理木材的表面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桂军 李腊梅 李兴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1期12-17,共6页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80,200,220℃条件下对其进行水蒸气热处理1,3,5 h。借助干燥器法测试不同温度热处理材的甲醛吸附量变化,利用程序升温化学吸附法、比表面积测试以及表面接触角方法探索不同温度处理的热处...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80,200,220℃条件下对其进行水蒸气热处理1,3,5 h。借助干燥器法测试不同温度热处理材的甲醛吸附量变化,利用程序升温化学吸附法、比表面积测试以及表面接触角方法探索不同温度处理的热处理材表面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未热处理的素材相比,(1)热处理后的木材甲醛吸附性能得到改善,经180℃、1 h处理后的木材甲醛吸附性能最好,且随处理温度升高、时间延长,甲醛吸附性能降低,总体呈降低趋势;(2)热处理木材对甲醛的吸附不仅是物理吸附,还存在化学吸附;(3)不同温度处理后,木材的比表面积均减小;(4)经热处理后,极性的蒸馏水在木材表面的接触角较素材大且热处理的温度越高、表面接触角越大,而非极性的二碘甲烷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变化趋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木材 甲醛吸附 比表面积 表面接触角
下载PDF
马尾松木材热处理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谢桂军 刘磊 廖红霞 《广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4期6-10,共5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马尾松木材进行热处理研究,选用温度和时间两个因素,比较了热处理和未处理马尾松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色差和甲醛吸收率等性能。研究认为:热处理材的颜色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变黑,并且热处理...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马尾松木材进行热处理研究,选用温度和时间两个因素,比较了热处理和未处理马尾松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色差和甲醛吸收率等性能。研究认为:热处理材的颜色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变黑,并且热处理温度对热处理材的影响比热处理时间的影响要大。低温热处理时生产的热处理材的湿胀率比高温热处理生产的热处理材的湿胀率高,尺寸稳定性差。热处理材的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随着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顺纹抗压强度变化较小。热处理材对甲醛有明显的吸收作用,是用于室内装饰的良好环保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木材 热处理 炭化处理
下载PDF
非离子型石蜡乳液增强防腐木材尺寸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桂军 李晓增 +1 位作者 王剑菁 莫志广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马尾松、厚荚相思木材为研究对象,将配方优化的非离子型石蜡乳液稀释液及其与木材防腐剂的混合液分别处理木材,增强木材的尺寸稳定性能。研究表明,制备的非离子石蜡乳液平均粒径0.107μm,木材渗透性能好;经石蜡乳液处理的马尾松木材... 以马尾松、厚荚相思木材为研究对象,将配方优化的非离子型石蜡乳液稀释液及其与木材防腐剂的混合液分别处理木材,增强木材的尺寸稳定性能。研究表明,制备的非离子石蜡乳液平均粒径0.107μm,木材渗透性能好;经石蜡乳液处理的马尾松木材尺寸稳定性可达85%;石蜡乳液能分别与CCA、ACQ木材防腐剂混溶达到稳定状态,耐强酸强碱;石蜡乳液对ACQ木材防腐剂的载药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乳液 非离子型 木材防水 乳化
下载PDF
环保型防霉剂处理竹材的防霉效果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利芳 何雪香 +3 位作者 马红霞 谢桂军 张燕君 王剑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2,共5页
采用5种竹木防霉剂对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茶秆竹Pseudosasa ama-bilis进行了防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防霉剂对竹材的防霉效果逐渐减弱。防霉剂的质量分数增大,处理材的载药量随... 采用5种竹木防霉剂对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茶秆竹Pseudosasa ama-bilis进行了防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防霉剂对竹材的防霉效果逐渐减弱。防霉剂的质量分数增大,处理材的载药量随着增大,其对应试样的防霉效果随着增强。不同防霉剂,对竹材表现出不同的防霉效果,竹材处理试样的防霉效果从强到弱分别是茶秆竹、毛竹和水竹。在第8~12周时,SMR,UD和PCP-Na防霉效果好于其他2种。但从防霉剂在6个月的防治效力来看,环保型防霉剂SMR处理竹材在6个月后的防霉效果与PCP-Na防霉剂的防治效力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竹材 防霉剂 防霉效果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木材中纳米铜的原位制备及防霉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桂军 周永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101,共6页
【目的】提高热处理木材的防霉变性能,为扩大高温热处理木材的使用范围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依据液相还原反应原理,以含铜浸渍液加压处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运用木材热处理技术,获得热处理木材,依据改良的霉变箱法测试该材... 【目的】提高热处理木材的防霉变性能,为扩大高温热处理木材的使用范围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依据液相还原反应原理,以含铜浸渍液加压处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运用木材热处理技术,获得热处理木材,依据改良的霉变箱法测试该材料的防霉变效力。【结果】对照组马尾松经高温220℃、3 h以上热处理之后,木材的防霉效力为20%以下;同等条件下,含铜马尾松热处理材防霉效力达90%以上。扫描电镜(SEM)与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含铜马尾松热处理木材内生成了纳米铜。【结论】含铜热处理木材受热原位生成的100 nm铜能够极大地提高木材的防霉变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热处理 防霉 纳米铜 含铜化合物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超 谢桂军 +2 位作者 贾丽 程随涛 王晓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表麻下对30例37眼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手术...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表麻下对30例37眼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手术并发症。随访6~12mo。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共22眼(59%),≥0.5者共12眼(32%)。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0.50D共23眼(62%);±0.50D<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1.00D共12眼(32%),±1.00D<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2.00D共2眼(6%)。术中仅2眼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后1眼出现双眼干扰症状,后囊混浊2眼。8例患者术后第1d角膜轻度水肿,在3~5d内自行消退。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者,无眼压升高者。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19
作者 丁国鹏 丁国龙 +3 位作者 雷姝 单武强 谢桂军 丁晓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942-1944,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06/12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06/12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DME患者64例64眼,按所采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变化。结果:对两组患者BCVA和CMT分别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BCVA和CMT在组间的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46.92,P<0.01;F=60.231,P<0.01),处理主效应也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12.16,P<0.01;F=8.983,P<0.01),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的BCVA和CMT指标优于对照组。时间主效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116.14,P<0.01;F=397.376,P<0.01),BCVA均数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CMT均数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少。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在治疗DME上,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方面效果更优于单纯微脉冲光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微脉冲激光 黄斑中心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茶饼粕多糖组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怡欣 张盟雨 +4 位作者 王颂 王静 张应中 谢桂军 李兴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6-131,136,共7页
提出并对比了3种分析油茶饼粕多糖组成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氨基柱-折光示差检测器法、氨基柱-串级质谱法、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C18柱-紫外检测器法(柱前衍生法)。综合考虑分离效果、灵敏度、仪器成本等因素,最终选定... 提出并对比了3种分析油茶饼粕多糖组成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氨基柱-折光示差检测器法、氨基柱-串级质谱法、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C18柱-紫外检测器法(柱前衍生法)。综合考虑分离效果、灵敏度、仪器成本等因素,最终选定柱前衍生法。柱前衍生法可同时测定油茶饼粕多糖中的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系数>0.99),检出限为0.02~0.29 mg/L,定量限为0.06~0.96 mg/L;单糖及糖醛酸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7.2%~111.9%、60.1%~87.0%;峰面积日内精密度为0.08%~3.77%,日间精密度为0.39%~17.15%。利用柱前衍生法检测油茶饼粕多糖样品,结果显示所检的4个样品中均含有5种或6种单糖及2种糖醛酸,且含量最高的组分均为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多糖 单糖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