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生导师制背景下文献报告会教学法的探索与思考
1
作者 谢深霞 施维 +1 位作者 杨晓梅 许崇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9期167-168,共2页
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旨在为本科生教育培养营造更好的学术科研环境和搭建平台,是高校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科技文献阅读与汇报是当代大学生涉猎学术探索科研的必备技能之一,为日后从事科研以及在工... 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旨在为本科生教育培养营造更好的学术科研环境和搭建平台,是高校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科技文献阅读与汇报是当代大学生涉猎学术探索科研的必备技能之一,为日后从事科研以及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奠定基础。基于双向选择建立以导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文献汇报会教学模式,探索提高本科生检索、阅读以及现场汇报科学文献的能力,不仅能加强本科生和导师之间的沟通与学术交流,锻炼了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而且能真正提升本科生的科研技能和科研意识,有效落实和健全“本科生导师制”,进一步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导师制 科技文献 文献汇报
下载PDF
超声波法与酶解法联合制备短刺小克银汉霉原生质体及其活性评价
2
作者 谢深霞 欧万倩 张景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采用超声波细胞仪破碎法与酶解法联合制备短刺小克银汉霉原生质体,提高原生质体的制备量。方法采用蜗牛酶将短刺小克银汉霉细胞壁消化,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机械破碎加速其原生质体的释放,得到符合实验要求的原生质体。结果通过正... 目的采用超声波细胞仪破碎法与酶解法联合制备短刺小克银汉霉原生质体,提高原生质体的制备量。方法采用蜗牛酶将短刺小克银汉霉细胞壁消化,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机械破碎加速其原生质体的释放,得到符合实验要求的原生质体。结果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制备短刺小克银汉霉原生质体的条件是:以0.6mol/mL氯化钾作为渗透压稳定剂,以10mg/mL蜗牛酶为酶解剂,选用菌龄为12h的菌丝,在37℃下酶解2h,最后使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破碎菌丝体15min。短刺小克银汉霉活性原生质体的释放量是7.5×107个/mL,且其7d内的存活率维持在90%以上。结论超声波细胞仪破碎法和酶解法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短刺小克银汉霉原生质体的释放率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刺小克银汉霉 原生质体 超声波细胞仪破碎法 酶解法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及其天然药物抑制剂研究进展
3
作者 欧万倩 谢深霞 张景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5期44-50,共7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蛋白,其异常激活与肿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阿尔兹海默病等重要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STAT3成为众多疾病研究中重要的靶点,而与该靶点相关的天然抑制剂的研究也引发众多学者的关注。为...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蛋白,其异常激活与肿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阿尔兹海默病等重要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STAT3成为众多疾病研究中重要的靶点,而与该靶点相关的天然抑制剂的研究也引发众多学者的关注。为此,本研究从天然药物单体及天然复方制剂两方面综述了STAT3天然抑制剂的研究和进展,旨在为天然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 肿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阿尔兹海默病 天然抑制剂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其天然药物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金海 欧阳越 谢深霞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1期167-170,共4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HMG)是一种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DNA结合蛋白。HMGB1是多条致病通路的关键调控因子,因此对HMGB1的调控将会是炎症、癌症、氧化应激损伤等疾病的一个新的治疗策略。而天然药物抑制...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HMG)是一种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DNA结合蛋白。HMGB1是多条致病通路的关键调控因子,因此对HMGB1的调控将会是炎症、癌症、氧化应激损伤等疾病的一个新的治疗策略。而天然药物抑制剂具有低毒副作用、多靶点的特点,可对致病信号通路进行联合抑制,与单靶点药物相比具有巨大优势。就HMGB1的天然药物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抑制剂 炎症 癌症 血管生成 RAGE
原文传递
靶向EGFRvⅢ免疫疗法在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君 谢深霞 +5 位作者 李海霞 施维 姜晓兵 王旋 杨晓梅 卢小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62-2670,共9页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易复发转移,预后差。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对于GBM的疗效不够理想,近年来,免疫治疗可使部分GBM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为治疗GBM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对于免疫治疗而言,靶点的选...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易复发转移,预后差。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对于GBM的疗效不够理想,近年来,免疫治疗可使部分GBM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为治疗GBM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对于免疫治疗而言,靶点的选择至关重要。部分患者的GBM细胞表面异常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变异体Ⅲ(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Ⅲ,EGFRvⅢ),且EGFRvⅢ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EGFRvⅢ在GBM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包括免疫治疗在内的各项治疗策略的靶点有望提高疗效。目前,靶向EGFRvⅢ的免疫疗法种类繁多,包括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过继性细胞疗法和治疗性疫苗。本文就靶向EGFRvⅢ的免疫治疗新策略和新方法在GBM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前沿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变异体Ⅲ 胶质母细胞瘤 靶向抗肿瘤 免疫治疗 CAR-T细胞 疫苗
原文传递
纳米抗体在肿瘤分子影像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曲 杨晓梅 +4 位作者 施维 谢深霞 江梦捷 孙树阳 卢小玲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90,共8页
肿瘤的分子影像诊断是以肿瘤关键分子作为识别靶点,借助特异性分子探针和高灵敏成像设备,在活体状态下对肿瘤进行成像的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因其具备可定性、定量、可视化的优点,近年来已经成为肿瘤早期诊断、肿瘤术前治疗的重要依据,在... 肿瘤的分子影像诊断是以肿瘤关键分子作为识别靶点,借助特异性分子探针和高灵敏成像设备,在活体状态下对肿瘤进行成像的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因其具备可定性、定量、可视化的优点,近年来已经成为肿瘤早期诊断、肿瘤术前治疗的重要依据,在疗效监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可结合肿瘤特异性靶标的分子探针的重要载体,纳米抗体(nanobody,Nb)因具备体积小、稳定性强、亲和力高、免疫原性弱等显著优势,在肿瘤分子影像诊断领域中的作用日渐突出。该文就纳米抗体的结构特征、基于纳米抗体的分子探针及其在分子影像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同时也讨论了纳米抗体应用于肿瘤成像的临床局限性,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体 单克隆抗体 分子影像诊断 肿瘤靶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