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爱贞 刘国红 +4 位作者 高琴 欧小珍 李琼 贾艳丽 刘翠微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0期4565-4566,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方法:采用对比治疗的方法,将患者按照1:1的人数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期结束后,比较两种不同护理...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方法:采用对比治疗的方法,将患者按照1:1的人数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期结束后,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期结束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68例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血栓8例,占11.7%,没有发生血栓60例,占88.3%,发生血栓的患者中,有Ⅰ级血栓7例,占10.2%,有Ⅱ级血栓1例,占1.4%,有Ⅲ级血栓0例,占0.0%。结论:肥胖和糖尿病是造成置管术后病发静脉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静脉血栓 乳腺癌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谢爱贞 刘国红 高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8期131-132,共2页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护理,并对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治疗期间的基本特点给予阶段性护理...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护理,并对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治疗期间的基本特点给予阶段性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后,预后效果好,正常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出血和胆道损伤,平均住院时间为(4.5±1.1)d。随访1~3个月,无胆道损伤、胆道残余结石出现。结论针对患者各方面的特点实施有计划的阶段性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手术配合率,确保手术的成功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护理
下载PDF
直肠癌根治术后硬膜外自控泵镇痛作用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爱贞 刘霞 +4 位作者 陈诗华 蔡睦嫒 李琼 刘国红 张刚庆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术后行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将同期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硬膜外麻醉术后传统方法镇痛作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术后行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将同期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硬膜外麻醉术后传统方法镇痛作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镇痛效果;采用布氏舒适评分法(BCS)评定舒适程度;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种镇痛方法对患者术后恢复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镇痛方法组(P<0.05)。但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尿潴留发生率高于传统镇痛方法(P<0.05)。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组镇痛效果良好,VR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镇痛方法组,BCS评级和Rame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传统方法镇痛组(P<0.05)。结论术后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不影响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恢复,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硬膜外持续镇痛 胃肠功能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谢爱贞 刘国红 高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7期352-353,共2页
目的对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传统基本护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护理... 目的对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传统基本护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甲状腺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术后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甲状腺疾病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运用网络微信平台对肠造口出院患者行延续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40
5
作者 高琴 刘国红 +3 位作者 谢爱贞 刘翠薇 贾艳丽 董雪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310-3313,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网络微信平台对肠造口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肠造口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患者疗程结束后进行出院健康宣教普及之外,还增加网络微信随访的安排,利用手机移动客户端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护理... 目的探讨运用网络微信平台对肠造口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肠造口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患者疗程结束后进行出院健康宣教普及之外,还增加网络微信随访的安排,利用手机移动客户端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护理。对照组用原有的方式进行出院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3个月复查时的焦虑抑郁程度,自我适应水平及造口并发症自我观察能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1个月复查时无明显差异,出院3个月复查时,焦虑及抑郁程度及自我适应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微信平台对肠造口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微信平台 肠造口 延续护理
下载PDF
新斯的明联合医用术后贴对胃肠道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琴 刘国红 +2 位作者 周丽华 谢爱贞 刘翠微 《现代医院》 2013年第4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联合外贴医用术后贴对胃肠道术后患者促进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按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A组)20例患者在腹部术后6小时给予足三里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联合外贴医用术后贴,对...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联合外贴医用术后贴对胃肠道术后患者促进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按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A组)20例患者在腹部术后6小时给予足三里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联合外贴医用术后贴,对照组60例患者分为三组,B组:20例胃肠道术后患者按腹部术后常规护理,早期床上锻炼及下床活动;C组:2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6小时给予足三里穴外贴医用术后贴;D组:2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6小时开始足三里穴位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针。观察四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结果实验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3组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患者足三里穴位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联合外贴医用术后贴能更快促进肠功能恢复,明显缩短排气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穴位 甲硫酸新斯的明 医用术后贴 胃肠道手术 肠功能恢复
下载PDF
16G与18G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博 马力 +2 位作者 温海美 曾维波 谢爱贞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S01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16G与18G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肾活检的安全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超声实时引导下1208例肾穿刺活检病例资料根据使用的穿刺针具直径不同(16G和18G),分为16G组(n=590)和18G组(n=618),对穿刺针径、成功率、获取的肾... 目的分析比较16G与18G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肾活检的安全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超声实时引导下1208例肾穿刺活检病例资料根据使用的穿刺针具直径不同(16G和18G),分为16G组(n=590)和18G组(n=618),对穿刺针径、成功率、获取的肾小球数目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两组间的统计分析比较。结果病理诊断结果: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59例(37.99%),IgA肾病169例(13.99%),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132例(10.93%),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1例(10.01%),膜性肾病105例(8.69%),轻微病变性肾病115例(9.5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60例(4.97%),IgM肾病44例(3.64%),3例(0.25%)因取材太少,肾小球数目不足,未能做出明确病理诊断。16G组肾活检取材次数明显少于18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G组一针取材成功率高于18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穿刺后两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种类(肾周血肿、血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G与18G穿刺针肾活检均安全,16G穿刺针肾活检一针取材成功率更高,相对更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肾病综合征 肾炎 穿刺活检
下载PDF
肝癌患者经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125)Ⅰ粒子植入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国红 周丽华 +3 位作者 高琴 谢爱贞 刘霞 林丽 《护理学报》 2011年第12期59-60,共2页
总结40例肝癌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综合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本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胆瘘1例,心律失常9例,胸腔积液10例,谷丙转氨酶升高31例,发热27例。认为术后早期,病情观察要点包括生命体... 总结40例肝癌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综合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本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胆瘘1例,心律失常9例,胸腔积液10例,谷丙转氨酶升高31例,发热27例。认为术后早期,病情观察要点包括生命体征、意识、腹部体征、引流液性状、量;为预防放射损伤,宜采取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屏蔽部分放射源、缩短与放射源接触时间、进食蓝莓和草莓等措施;对于消化道出血、胆瘘、肝功能损害等专科并发症,分别做到注重心理护理,保持腹腔双套管引流管通畅,监测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皮肤色泽、皮疹等症状、体征变化;对于发热、心律失常、胸腔积液等普通并发症,宜进行体温、心律、心率等相应指标的观察和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镜 射频消融 125Ⅰ粒子植入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甲状腺癌手术及^(131)碘治疗前后的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琼 刘国红 +4 位作者 陈思慧 欧小珍 戴维 谢爱贞 刘怡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2期3384-3386,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辅以术后放射碘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1例甲状腺癌病史分析,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监测病人术前身体状况,观察术后及放射碘治疗并发症,给予相应预防及治疗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低于...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辅以术后放射碘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1例甲状腺癌病史分析,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监测病人术前身体状况,观察术后及放射碘治疗并发症,给予相应预防及治疗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康相关行为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在围术期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减少护理相关并发症,并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碘-^131 护理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结合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对冠心病患者PCI或CABG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状态的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楠 刘红梅 +3 位作者 吴碧君 王珍 冷丽丽 谢爱贞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7期1631-1633,共3页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结合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对冠心病患者PCI或CABG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状态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出我院2018年1~12月诊治的5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CI或CABG治疗,且术前、术后均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结合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对冠心病患者PCI或CABG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状态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出我院2018年1~12月诊治的5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CI或CABG治疗,且术前、术后均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结合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查,以患者术前的检查结果为对照组,术后的检查结果为研究组,评价患者PCI或CABG术后的心肌微循环灌注状态。结果:研究组PCI术后与CABG术后的SLP、T-SLP、A、K相比,均P>0.05;但两组的PI、MBF相比,均P<0.05。研究组PCI术后与对照组PCI术前的左心室各指标相比,均P<0.05;研究组CABG术后与对照组CABG术前的左心室各指标相比,均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结合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能够准确判定冠心病患者PCI或CABG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状态,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 冠心病 心肌灌注状态
下载PDF
两件式造口底盘用于固定T管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高琴 刘国红 +4 位作者 谢爱贞 刘翠薇 李琼 戴维 陈思慧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8期4301-4302,共2页
目的探讨两件式造口底盘用于固定T管的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将11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引流管缝线固定方法固定T管,观察组在对照组固定的基础上,再使用康乐保公司生... 目的探讨两件式造口底盘用于固定T管的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将11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引流管缝线固定方法固定T管,观察组在对照组固定的基础上,再使用康乐保公司生产的两件式造口底盘再次粘贴在皮肤上,并用缝线二次固定,统计两组患者T管脱管及疼痛、夜间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36,实验组患者夜间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脱管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2。结论两件式造口底盘用于固定T管的效果较好,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睡眠,减少脱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件式造口底盘 T管 固定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