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小儿尿道下裂留置导尿中的应用
1
作者 黄华 谢秋莲 钟雅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用于小儿尿道下裂留置导尿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尿道成形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20例)、B组(20例)和C组(20例)。... 目的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用于小儿尿道下裂留置导尿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尿道成形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20例)、B组(20例)和C组(20例)。A组将无菌石蜡油涂抹于导尿管表面后留置导尿;B组将盐酸达克罗宁胶浆3~5 ml充分涂抹于导尿管表面后再留置导尿;C组将导尿前尿道洗净消毒后,将3 ml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注入尿道,再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3~5 ml充分涂抹于导尿管后留置导尿,比较三组苏醒期Ricker镇静-躁动评分、返回病房后2 h膀胱刺激征的发生情况以及家属对患儿留置导尿的满意度。结果B组和C组Ricker镇静-躁动评分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组膀胱刺激征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用于小儿尿道下裂留置导尿,可有效减轻患儿苏醒期躁动,降低膀胱刺激征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 小儿尿道下裂 留置导尿 护理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一九九二年河南省七岁以下儿童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调查
2
作者 谢秋莲 陈美光 贾庆梅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3年第5期254-255,共2页
浑河闸为平原区多用途水闸,至今已使用30多年,其间几次大洪水造成工程局部破坏。本文通过近阶段的破坏情况,分析了工程破坏原因,并对消能设施进行计算、校核,提出工程加固措施。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儿童 免疫学 调查
下载PDF
1989-1990年河南省脊髓灰质炎监测分析
3
作者 谢秋莲 陈美光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1年第3期691-695,共5页
我省自1988年由1型脊灰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炎)爆发以来,经过89年和90年两年的疫情扩散,病例遍布全省。89年我省收检疑拟脊灰炎病例644例,经检验确诊341例,确诊率为52.95%,90年收检868例,确诊461例,确诊率为53.11%。两... 我省自1988年由1型脊灰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炎)爆发以来,经过89年和90年两年的疫情扩散,病例遍布全省。89年我省收检疑拟脊灰炎病例644例,经检验确诊341例,确诊率为52.95%,90年收检868例,确诊461例,确诊率为53.11%。两年累积共收检疑似病例1512例,诊断为脊灰炎的802例。以上病例均有详细的个案登记,全部做了血清学检查。部分新发病例采集大便标本做了病原学检查。现将89、90年确诊的病例做一流行病学分析报道于下: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灰炎 病例采集 个案登记 脊灰病毒 大便标本 脊健灰质炎 免疫水平 疫苗接种率 疑似病例 糖丸疫苗
下载PDF
1979──1993年6月河南省脊髓灰质炎病原学监测分析
4
作者 谢秋莲 陈美光 +1 位作者 刘双辉 高明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4年第1期17-18,共2页
1979──1993年6月河南省脊髓灰质炎病原学监测分析河南省卫生防疫站谢秋莲,陈美光南阳地区防疫站刘双辉,高明1979年至1993年6月,我省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实验室共收集全省AFP病人粪便标本1265份,... 1979──1993年6月河南省脊髓灰质炎病原学监测分析河南省卫生防疫站谢秋莲,陈美光南阳地区防疫站刘双辉,高明1979年至1993年6月,我省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实验室共收集全省AFP病人粪便标本1265份,分离出脊灰病毒340株,分离率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病原学 监测
下载PDF
中学图书馆藏书建设之我见 被引量:6
5
作者 谢秋莲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119,113,共3页
本文从三大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中学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工作,提高馆藏图书质量,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关键词 中学图书馆 藏书建设 建设工作 图书质量 教育改革 馆藏
下载PDF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及肠道病毒70型的检出和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美光 张保华 +3 位作者 唐桂英 谢秋莲 李延军 刘水桃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89年第2期121-123,共3页
1986年7~8月份郑州烟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采集眼洗液标本6份,用 Hela 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共分离到5株病毒。经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属肠道病毒70型。用这次分离的病毒作抗原与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试验,证... 1986年7~8月份郑州烟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采集眼洗液标本6份,用 Hela 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共分离到5株病毒。经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属肠道病毒70型。用这次分离的病毒作抗原与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试验,证明郑州烟厂流行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系由肠道病毒70型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 HELA 细胞 肠道病毒70型(EV—70) 补体结合抗体(CFab) 中和抗体(Nab)
下载PDF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氏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美光 谢秋莲 +3 位作者 徐瑾 李明寅 张保华 杨明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本文对1994年-1996年报告的142例急性感染性多次性神经根炎(Guillain-BarreSyndrome,GBS)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得到如下结果:①GBS病例占同期报告的AFP病例的10.5%(142/13... 本文对1994年-1996年报告的142例急性感染性多次性神经根炎(Guillain-BarreSyndrome,GBS)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得到如下结果:①GBS病例占同期报告的AFP病例的10.5%(142/1350);②142例GBS年龄分布:0-5岁91例,占64.1%,6-10岁42例,占29.6%;③142例GBS的性别分布,男性94例,女性48例,男女之比为1.96:1:④142例GBS,发病以夏秋为多,主要是5~10月份;⑤142例GBS,分布在农村的125例,占88.03%,分布在城镇的17例,占11.97%:⑤142例GBS麻痹部位以双下肢为最多,占66.2%,其次是四肢麻痹,占30.3%:⑦142例GBS,两个月随访,仍残留麻痹的72例,占50.7%,约占三年报告的AFP的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流行病学 发病季节
下载PDF
河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联防工作进展
8
作者 赵启运 张保华 +2 位作者 陈美光 谢秋莲 贾庆梅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2年第6期314-316,共3页
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是继消灭天花后在全球提出要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我国1995年要求达到消灭。在1991年“五省消灭脊灰联合行动方案”下达后,为加快五省消灭脊灰步伐,我省重点抓了五省交界县的计划免疫工作管理与措施的落实。由于各... 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是继消灭天花后在全球提出要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我国1995年要求达到消灭。在1991年“五省消灭脊灰联合行动方案”下达后,为加快五省消灭脊灰步伐,我省重点抓了五省交界县的计划免疫工作管理与措施的落实。由于各级领导重视,近两年25个交界县脊灰疫情呈大幅度的下降。1991年15个交界县发病53例,占全省年发病数16.41%;1992年元—6月底有4个交界县共发病6例,占全省上半年37例的16.22%,与去年同期31例相比下降11.64%。为早日实现联防省消灭脊灰这一艰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灰 计划免疫工作 冷链运转 漏种 常规接种 免疫水平 基础免疫 疫情报告 儿童免疫接种 强化免疫
下载PDF
河南省199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及接触者病原学监测分析
9
作者 徐瑾 陈美光 +2 位作者 谢秋莲 李明寅 丰达星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弛缓性麻痹 病原学监测 河南
下载PDF
河南省1996急性迟缓性麻痹监测工作状况评析
10
作者 李明寅 杨明 +5 位作者 张保华 谢秋莲 徐瑾 陈美光 王建军 李延军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7年第5期259-260,共2页
本文通过199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的评析,反映了河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截止1996年12月底,通过脊灰监测系统显示,我省已连续四年未发现一例脊灰野病毒感染病例和脊... 本文通过199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的评析,反映了河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截止1996年12月底,通过脊灰监测系统显示,我省已连续四年未发现一例脊灰野病毒感染病例和脊灰野病毒在人群中传播,AFP监测的敏感性已连续三年保持在1/十万以上,临床确诊的脊灰病例逐渐减少呈高度散发,全省脊灰监测质量在逐年提高,一部分地市已基本达到脊灰监测质糙控制标准。这些结果证明: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省所采取的消灭脊灰的策略和措施是有效的,并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省已进入消灭脊灰的后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状况评析 急性迟缓性麻痹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一种中草药煎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摘要)
11
作者 陈美光 谢秋莲 曾贵金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89年第1期16-16,共1页
本文报道了代号为85—FX 的中草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有显著的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全部实验采用微量法,在8×12孔塑科培养板上进行。实验分予备试验和正式试验,并设立对照。研究经果证明85—FX 对脊灰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三... 本文报道了代号为85—FX 的中草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有显著的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全部实验采用微量法,在8×12孔塑科培养板上进行。实验分予备试验和正式试验,并设立对照。研究经果证明85—FX 对脊灰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三个型脊灰病毒的作用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抑制作用 脊灰病毒 微量法 作用时间 药对 稀释度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脊灰Ⅰ型病毒自然重组株的发现及其流行病学意义的调查分析
12
作者 陈美光 谢秋莲 +1 位作者 贾庆梅 方肇寅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31-132,共2页
本文报道河南省脊灰流行时期的1991年分离的六株脊灰Ⅰ型病毒重组株的分子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同期分离的六株脊灰Ⅰ型强毒和一株疫苗相关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做了分析。发现六株脊灰Ⅰ型重组病毒的感染对象的年龄、免疫状况、致残... 本文报道河南省脊灰流行时期的1991年分离的六株脊灰Ⅰ型病毒重组株的分子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同期分离的六株脊灰Ⅰ型强毒和一株疫苗相关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做了分析。发现六株脊灰Ⅰ型重组病毒的感染对象的年龄、免疫状况、致残特点等方面与六株脊灰Ⅰ型强毒有一定差异,与疫苗相关株也不一样。基于对资料的分析,认为重组病毒的产生投服脊灰活疫苗有关,更有可能与投服单价脊灰Ⅰ型疫苗有关。同时指出,在脊灰流行时期,大量投服脊灰活疫苗,有可能引起一部分严生的麻痹患者。这种现象可能与重组病毒的出现有关,而与脊灰Ⅰ型野病毒自身的毒力增强无直接关系。从重组脊灰Ⅰ型病毒引起的患者发病时间推断,河南脊灰Ⅰ型病毒重组病毒出现时间是在1991年4月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流行病学 脊髓灰质炎
下载PDF
河南省脊髓灰质炎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
13
作者 陈美光 谢秋莲 贾庆梅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3年第1期17-20,共4页
根据食物链中Eltonian金字塔的形态和Kalkwitz提出的河流污染沿程变化分带的概念,提出了生态条件培养高一层次生物吃掉藻类的除藻方法,并在工艺上应用浮动生物滤清器解决了这一问题,取得了较好的除藻效果。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血清 病原 监测
下载PDF
中职数学实训课浅探
14
作者 谢秋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0期251-252,共2页
现实生活中都有怎样的数学问题,怎样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试图通过数学实训课的开展,给学生搭建认识这些问题、参与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平台。实践证明,我们的实训课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本文谈谈自己对数学实训课的... 现实生活中都有怎样的数学问题,怎样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试图通过数学实训课的开展,给学生搭建认识这些问题、参与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平台。实践证明,我们的实训课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本文谈谈自己对数学实训课的理解以及开展数学实训课的方法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数学 实训课 方法和经验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流行后期婴幼儿肠道病毒带毒情况调查
15
作者 陈美光 谢秋莲 贾庆梅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3年第4期197-200,共4页
本文对天荒坪蓄能机组及主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保护装置构成和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部分保护装置的构成原理作分析说明。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病毒 婴幼儿
下载PDF
鱼花口服液体外抗病毒作用研究
16
作者 陈美光 丁洪礼 谢秋莲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6年第1期9-10,共2页
本实验研究了鱼花口服液对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结果显示鱼花口服液对腺病毒无明显作用,而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显著的抑制和/或杀灭作用。
关键词 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鱼花口服液 病毒唑
下载PDF
造口袋局部剪裁+防漏贴环应用于小儿腹腔镜肠造口术后并发造口旁瘘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黄华 谢秋莲 钟晓燕 《微创医学》 2023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造口袋局部剪裁联合防漏贴环应用于小儿腹腔镜肠造口术后并发造口旁瘘伴刺激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肠造口术且术后并发造口旁瘘伴刺激性皮炎患儿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对造口袋局部剪... 目的探讨造口袋局部剪裁联合防漏贴环应用于小儿腹腔镜肠造口术后并发造口旁瘘伴刺激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肠造口术且术后并发造口旁瘘伴刺激性皮炎患儿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对造口袋局部剪裁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造口袋局部剪裁+防漏贴环进行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2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造口周围皮肤变化[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DET)]以及患儿主要照护者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DET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主要照护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造口袋更换间隔时间为(1.08±0.35)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0.66±0.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15%,低于对照组的36.36%(P<0.05)。结论通过造口袋局部剪裁联合防漏贴环护理可有效提高肠造口术后并发造口旁瘘伴刺激性皮炎患儿造口周围皮肤的管理质量,改善患儿主要照护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肠造口术 造口旁瘘 刺激性皮炎
下载PDF
PCR方法检测我国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野毒株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方肇寅 温乐英 +13 位作者 章菁 晋圣瑾 王碧锦 谢秋莲 王树声 赵月萍 张振国 马玉杰 郑焕英 郑渡平 孟宪坤 秦明晖 刘复林 陈丽娟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1-56,共6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试验(PCR)检测我国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PVI)野毒株,仅需5μlPVI细胞培养液,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用本法对我国14个省市79份PVI分离株的检测结果,能与检定sabinⅠ相关株的SI/P... 用聚合酶链反应试验(PCR)检测我国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PVI)野毒株,仅需5μlPVI细胞培养液,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用本法对我国14个省市79份PVI分离株的检测结果,能与检定sabinⅠ相关株的SI/PCR法的检测结果相印证,与其中31份核苷酸测序判断为野毒株的结果相一致。其检测阳性率为84.4%,基本能检测我国流行过的5个PVI基因型野毒株。另外,从检测结果看,除北京市未发现野毒株外,其它13个省区都有野毒株流行,表明当前我国消灭脊灰的任务还很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病毒 野毒株 PCR
下载PDF
河南省主动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评价
19
作者 杨明 王建军 +5 位作者 李延军 李明寅 张保华 陈美光 谢秋莲 徐瑾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6年第4期201-202,共2页
本文对1995年河南省主动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自实施主动监测报告系统以来,对建立主动快速的脊灰疑似病例报告系统、完善和提高脊灰疑似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使我省的监测工作走向正规化和标准... 本文对1995年河南省主动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自实施主动监测报告系统以来,对建立主动快速的脊灰疑似病例报告系统、完善和提高脊灰疑似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使我省的监测工作走向正规化和标准化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抽样调查结果和近一时期的资料显示,我省的主动监测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监测系统的及时性、敏感性和监测资料的完整性比较差。加强和完善主动监测工作,是消灭脊灰确证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监测 运转状况 评价 脊髓灰质炎
下载PDF
南阳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监测报告
20
作者 徐文中 李华 +6 位作者 沈国君 蒋建明 杜振峰 王玉敬 杨本兴 陈美光 谢秋莲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1年第5期873-873,共1页
本文从病原学、血清学、流行病学角度入手,综合分析了南阳市脊灰炎传染源,人群易感性,得出野毒株传染源已绝迹,人群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已具备了消灭脊灰炎客观条件的结论,同时指出:要巩固这些成绩,必须进一步搞好计划免疫工作,尤其... 本文从病原学、血清学、流行病学角度入手,综合分析了南阳市脊灰炎传染源,人群易感性,得出野毒株传染源已绝迹,人群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已具备了消灭脊灰炎客观条件的结论,同时指出:要巩固这些成绩,必须进一步搞好计划免疫工作,尤其是强调预防接种的及时性。提示,有计划地开展疾病和免疫监测,可以预测疫情和评价消灭脊灰炎工作。脊灰炎后遗症现患情况:1989年南阳市30岁及以下人群共119364人,查出瘫、瘸、拐患者105人,诊断为脊灰炎后遗症49例,现患率为41.05/10万。患者均在5岁内发病,而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灰炎 计划免疫工作 人群易感性 免疫监测 现患率 病原学监测 监测报告 野毒株 血清学监测 抗体阳性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