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糖尿病非痴呆人群空腹血糖与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关系
1
作者 刘文慧 谭兰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非痴呆人群空腹血糖(FBG)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关联。方法从AD神经影像学数据库中选取1158名非糖尿病非痴呆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FBG水平与AD脑脊...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非痴呆人群空腹血糖(FBG)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关联。方法从AD神经影像学数据库中选取1158名非糖尿病非痴呆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FBG水平与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Aβ)、总tau(t-tau)蛋白和磷酸化tau(p-tau)蛋白的横向和纵向关联。结果横截面分析显示,FBG水平与t-tau(β=0.124,P=0.001)和p-tau(β=0.113,P=0.003)呈正相关,与Aβ42无相关性(β=0.067,P=0.144);FBG水平与t-tau(β<0.001,P=0.025)和p-tau(β<0.001,P=0.014)的纵向积累有关,与Aβ42的纵向变化无关(β=-0.004,P=0.716)。亚组分析显示,在女性参与者中,FBG水平与t-tau(β=0.119,P=0.002)和p-tau(β=0.129,P=0.024)呈正向相关,而在男性中FBG仅与t-tau呈正相关(β=0.101,P=0.047);FBG与t-tau(β=0.118,P=0.004)和p-tau(β=0.110,P=0.007)的正向关联仅在65岁以上的参与者中存在;在APOEε4基因携带者中FBG水平升高与t-tau(β=0.160,P=0.012)和p-tau(β=0.154,P=0.017)的增长相关。结论FBG水平与脑脊液中t-tau、p-tau存在显著正相关性,FBG水平降低可能对AD病理改变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糖 脑脊髓液 生物标记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
2
作者 于燕 谭兰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影响。方法以接受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年龄≥40岁非脑卒中病人以及健康查体者7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无ICAS者601例(对照组),有ICAS者152例(病例组);年龄≤65岁331例,>...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影响。方法以接受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年龄≥40岁非脑卒中病人以及健康查体者7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无ICAS者601例(对照组),有ICAS者152例(病例组);年龄≤65岁331例,>65岁422例。对纳入人群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胆红素与ICAS的关系。结果对照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的水平均显著高于病例组(H=4.867~5.669,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BIL(OR=0.93,95%CI=0.87~0.99,P=0.018)、DBIL(OR=0.66,95%CI=0.48~0.89,P=0.007)和IBIL(OR=0.92,95%CI=0.86~0.99,P=0.030)是非卒中情况下ICAS的独立保护因素。在总人群中,TBIL(OR=0.40,95%CI=0.23~0.79,P=0.001)、DBIL(OR=0.54,95%CI=0.30~0.96,P=0.037)和IBIL(OR=0.50,95%CI=0.28~0.86,P=0.013)的第四四分位数组发生ICAS的风险均较低。此外,>65岁的受试者TBIL(OR=0.92,95%CI=0.86~1.00,P=0.044)和DBIL(OR=0.65,95%CI=0.44~0.96,P=0.031)与ICAS显著相关,IBIL(OR=0.92,95%CI=0.83~1.00,P=0.058)可能对ICAS有保护作用。结论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升高与ICAS风险降低相关,且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保护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颅内动脉硬化 保护因素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3
作者 谭兰 郁金泰 +3 位作者 欧江荣 孙妍萍 宋敬卉 王雁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A6及CYP2B6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65例服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且无肝肾功能异常的癫疒间患者,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进行CYP2A6(95例)和CYP2B6(70例)等位基因多态性频率分...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A6及CYP2B6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65例服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且无肝肾功能异常的癫疒间患者,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进行CYP2A6(95例)和CYP2B6(70例)等位基因多态性频率分析;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含不同等位基因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结果95例患者中,CYP 2A6*4等位基因频率为13.2%,CYP2A6*4等位基因携带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4.23±0.27)mg/ml]明显高于非CYP2A6*4等位基因携带者[(3.35±0.38)mg/ml](P<0.05);70例患者中,CYP2B6*6等位基因频率为24.3%,CYP2B6*6等位基因携带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4.12±0.34)mg/ml]明显高于非CYP2B6*6等位基因携带者[(3.07±0.28)mg/ml](P<0.05)。结论CYP2A6或(和)CYP2B6等位基因多态性均影响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CYP2A6*4或(和)CYP2B6*6等位基因携带者丙戊酸钠用量应低于常规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避免药物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2A6 286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Framingham卒中量表评分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关系
4
作者 杨胜男 谭兰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Framingham卒中量表(FSRP)评分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研究对象2120例,采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随机对照研究(WAS... 目的探讨Framingham卒中量表(FSRP)评分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研究对象2120例,采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随机对照研究(WASID)方法测定ICAS程度,根据是否存在ICAS分为ICAS组543例和非狭窄组157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SRP评分以及FSRP各因素与ICAS的相关性。结果总人群中FSRP评分与ICAS发生显著相关(OR=1.07,95%CI=1.05~1.09,P<0.001)。FSRP中的年龄(OR=1.17,95%CI=1.10~1.25,P<0.001)、收缩压(OR=1.11,95%CI=1.07~1.17,P<0.001)、糖尿病(OR=1.52,95%CI=1.23~1.88,P<0.001)和左心室肥厚(OR=1.86,95%CI=1.18~2.91,P=0.007)是I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SRP评分与ICAS显著相关,评分升高可提示ICAS的高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mingham卒中量表 卒中 颅内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饮用咖啡与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关系
5
作者 梁漱玉 谭兰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饮用咖啡与阿尔茨海默病(AD)脑脊液(CSF)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从中国老年痴呆症的生物标志物和生活方式研究(CABLE)数据库中,选取1035名年龄为40~90岁的研究对象,对其咖啡饮用情况与AD CSF生物标志物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 目的探讨饮用咖啡与阿尔茨海默病(AD)脑脊液(CSF)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从中国老年痴呆症的生物标志物和生活方式研究(CABLE)数据库中,选取1035名年龄为40~90岁的研究对象,对其咖啡饮用情况与AD CSF生物标志物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再按照性别及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在总人群中,饮用咖啡与AD CSF生物标志物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亚组分析显示,年龄≤65岁的人群中,饮用咖啡与CSF淀粉样蛋白-β42(Aβ42)水平存在正相关性(β=1.044E-03,P<0.001),而与CSF磷酸化tau蛋白(p-tau)/Aβ42值存在负相关性(β=-2.055E-03,P<0.05);男性人群中,饮用咖啡与CSF Aβ42水平也存在相关性(β=7.170E-04,P<0.05)。结论对于年龄≤65岁的中年人群和男性人群来说,饮用咖啡这一生活习惯可能是罹患AD的一种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脊髓液 生物标记 咖啡
下载PDF
那屈肝素钙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被引量:8
6
作者 谭兰 李铁山 赵仁亮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25-326,共2页
目的:探讨那屈肝素钙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溶栓、抗凝作用。方法: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成那屈肝素钙组30例,予那屈肝素钙0.4mL腹部皮下注射,q12h,共用8~10d,另给脱水、扩容等常规治疗(甘露醇、... 目的:探讨那屈肝素钙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溶栓、抗凝作用。方法: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成那屈肝素钙组30例,予那屈肝素钙0.4mL腹部皮下注射,q12h,共用8~10d,另给脱水、扩容等常规治疗(甘露醇、羟乙基淀粉、曲克芦丁、胞磷胆碱);对照组30例只给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d10和1mo2组病人临床评分,出、凝血时间及副作用。结果:那屈肝素组在治疗1mo后,临床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那屈肝素组除3例瘀斑及2例转氨酶升高外,未见明显出血等副作用。结论:那屈肝素钙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那屈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东菱克栓酶治疗脑梗塞并发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谭兰 李红云 +3 位作者 李冬梅 赵仁亮 蔡伯元 韩仲岩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6期364-364,共1页
东菱克栓酶治疗脑梗塞并发出血相关因素分析谭兰李红云李冬梅赵仁亮蔡伯元韩仲岩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是一种新型强力单成份溶血栓改善微循环治疗剂,应用于治疗脑梗塞已有报道,但其并发出血者尚未见报道。我院1年来应用本... 东菱克栓酶治疗脑梗塞并发出血相关因素分析谭兰李红云李冬梅赵仁亮蔡伯元韩仲岩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是一种新型强力单成份溶血栓改善微循环治疗剂,应用于治疗脑梗塞已有报道,但其并发出血者尚未见报道。我院1年来应用本药治疗脑梗塞患者60例,有8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菱克栓酶 脑梗塞 并发症 出血 治疗
下载PDF
综合医院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8
8
作者 谭兰 张伟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63-366,共4页
关键词 综合医院 抑郁症 诊断 治疗 躯体疾病 心理反应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脑梗塞并发出血8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谭兰 李红云 +3 位作者 李冬梅 赵仁亮 蔡佰元 韩仲岩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年第1期21-22,共2页
我们统计了我院急诊科和神经科一年来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其中8例并发出血,7例脑内出血,1例脑外出血,(男5例,女3例,年龄24~90岁)。8例中5例为大面积脑梗塞;5例合并高血症;4例在发病6小时后用药;3例合并应... 我们统计了我院急诊科和神经科一年来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其中8例并发出血,7例脑内出血,1例脑外出血,(男5例,女3例,年龄24~90岁)。8例中5例为大面积脑梗塞;5例合并高血症;4例在发病6小时后用药;3例合并应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提示在应用DF—521治疗急性脑梗塞时下列情况需慎重应用:①大面积脑梗塞;②伴脑出血危险因素如高血压;③高龄;④梗塞时间较长及合并应用其它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并发症 脑出血 药物疗法 克栓酶
下载PDF
抗磷脂抗体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兰 苏净 刘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9期3-5,共3页
为探讨抗磷脂抗体 (a L Ps)与血管性痴呆 (VD)之间的关系 ,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了31例 VD患者 (VD组 )、42例脑梗死患者 (梗死组 )和 30例健康人 (对照组 )的血清抗心肌磷脂抗体 (a CL )。结果VD组、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的... 为探讨抗磷脂抗体 (a L Ps)与血管性痴呆 (VD)之间的关系 ,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了31例 VD患者 (VD组 )、42例脑梗死患者 (梗死组 )和 30例健康人 (对照组 )的血清抗心肌磷脂抗体 (a CL )。结果VD组、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 2 7%、2 3%和 3% ,两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检查证实 a CL 阳性的 VD和脑梗死患者均无系统性红斑狼疮。 a CL 与 VD的发生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 血管性痴呆 脑梗死 ELISA
下载PDF
脑血栓患者血清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兰 韩仲岩 +2 位作者 冠良全 林利平 吴晖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20-21,共2页
本文测定了46例脑血栓病人,18例TIA病人及19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清丙二醛(MDA),β-胡萝卜素(β-C)和维生素E(V-E)水平。结果显示:急性期脑血栓病人及TIA病人的血清MDA水乎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V... 本文测定了46例脑血栓病人,18例TIA病人及19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清丙二醛(MDA),β-胡萝卜素(β-C)和维生素E(V-E)水平。结果显示:急性期脑血栓病人及TIA病人的血清MDA水乎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V-E水平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本结果说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β-C的消耗有增加趋势,可能与脑血栓病人血清MDA水平上升,脑损伤加重有关。而V-E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不明显,可能与混杂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丙二醛 胡萝卜素 维生素
下载PDF
TMEM106B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关系及其机制
12
作者 谢廷飞 谭兰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TMEM106B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ADNI)研究队列纳入接受TMEM106B rs1990622基因分型和AD脑脊液(CSF)核心蛋白、神经影像学评估的受试者308名,根据CSFβ... 目的探讨TMEM106B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ADNI)研究队列纳入接受TMEM106B rs1990622基因分型和AD脑脊液(CSF)核心蛋白、神经影像学评估的受试者308名,根据CSFβ淀粉样蛋白42(Aβ_(1-42))水平将其分为AD病理组和非AD病理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基因型、AD CSF核心蛋白[包括Aβ_(1-42)、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及神经影像学指标[包括海马、内嗅皮质及颞叶内侧MRI结果及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FDG-PET)标准摄入值(SUV)]。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组受试者上述指标,并采用多因素线性模型分析TMEM106B rs1990622位点多态性与AD关键表型的关联性。结果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D病理组及非AD病理组受试者的Aβ_(1-42)、T-tau、P-tau水平及载脂蛋白E?4携带状态、FDG-PET SUV、各脑区(海马、内侧颞叶和内嗅皮质)体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137~50.792,P<0.05)。多因素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AD病理组女性受试者的TMEM106B rs1990622位点多态性与CSF Aβ_(1-42)水平存在显著关联(β=58.637,t=2.664,P<0.001)。结论TMEM106B rs1990622位点多态性与CSF Aβ_(1-42)水平存在关联,TMEM106B可能是通过影响CSF Aβ_(1-42)代谢参与AD的疾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相关膜糖蛋白质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肽类 TAU蛋白质类
下载PDF
癫痫的药物治疗原则与新药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兰 宋敬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癫痫 分类 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物 个体化治疗 托吡酯 唑尼沙胺
下载PDF
养成教育:青少年偏差行为预防与矫治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14
作者 谭兰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5,共3页
青少年行为偏差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由于复杂多变的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同伴群体以及青少年自身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我国青少年行为偏差问题日益严峻。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出发,青少年养成教育应坚持系... 青少年行为偏差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由于复杂多变的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同伴群体以及青少年自身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我国青少年行为偏差问题日益严峻。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出发,青少年养成教育应坚持系统化、人本化、实践性的教育原则。实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偏差行为的防治的有机结合,在预防、减少青少年偏差行为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成教育 青少年偏差行为 预防与矫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维生素B_(12)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兰 田燕 +2 位作者 王雁 宋敬卉 于杨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56-156,16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维生素B12
下载PDF
列宁“灌输理论”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谭兰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21-23,共3页
“灌输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列宁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灌输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灌输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理念 原则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红细胞中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兰 同风波 +1 位作者 王秀云 刘忠强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年第4期202-203,共2页
我们测定了100例脑血管病患者及50例正常老年人RBC-C3b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结果显示所有病人组RBC-C3b花环率均较对照组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病人的RBC-IC花环率较对照组高,差别均有显著意义。说明... 我们测定了100例脑血管病患者及50例正常老年人RBC-C3b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结果显示所有病人组RBC-C3b花环率均较对照组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病人的RBC-IC花环率较对照组高,差别均有显著意义。说明脑血管病患者红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下降,从而使循环免疫复合物被处理的能力下降,使其在循环中堆积,促进了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血栓和脑栓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 红细胞免疫.
下载PDF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脑梗死致出血8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兰 李红云 +3 位作者 李冬梅 赵仁亮 蔡佰元 韩仲岩 《齐鲁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80-280,共1页
关键词 脑梗塞 脑出血 药物疗法 东菱克栓酶
下载PDF
脑室持续引流并抗生素脑室内注射治疗化脓性脑室炎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兰 李冬梅 赵仁亮 《齐鲁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54-54,共1页
化脓性脑室炎是指发生在脑室系统及其周围的炎症〔1〕。本病以脑室液呈化脓性改变为特征,临床表现较一般颅内感染凶险,病死率高。我科于1994年1月~1996年6月共治疗化脓性脑室炎8例,采用侧脑室持续引流并用抗生素脑室内... 化脓性脑室炎是指发生在脑室系统及其周围的炎症〔1〕。本病以脑室液呈化脓性改变为特征,临床表现较一般颅内感染凶险,病死率高。我科于1994年1月~1996年6月共治疗化脓性脑室炎8例,采用侧脑室持续引流并用抗生素脑室内注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室炎 脑室引流 抗生素 脑室注射
下载PDF
连续多次静脉滴注D-聚甘酯注射液的Ⅰ期临床安全性、耐受性研究
20
作者 谭兰 欧江荣 +3 位作者 陈炜 李延团 李桂玲 管华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4-758,共5页
目的评估连续多次静脉滴注(静滴)D-聚甘酯注射液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Ⅱ期临床试验确定安全的给药剂量范围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8~35岁健康成年人20例,用区组随机化设计方法,分层随机分至50 mg×7 d和100 mg×7 d 2个剂量组,每... 目的评估连续多次静脉滴注(静滴)D-聚甘酯注射液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Ⅱ期临床试验确定安全的给药剂量范围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8~35岁健康成年人20例,用区组随机化设计方法,分层随机分至50 mg×7 d和100 mg×7 d 2个剂量组,每组10名,男女各半。另补充筛选6例受试者(男2女4)纳入100 mg×5 d预试验组。受试者均分别接受连续静滴D-聚甘酯注射液的耐受性试验。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血、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并检测心电图和脑电图。结果各组入选受试者给药后生命体征,血、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和脑电图等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其中50 mg×7 d试验组出现4例AST、ALT异常升高,100 mg×5 d预试验组出现1例ALT升高,100 mg×7 d组出现3例ALT升高,无任何临床不适主诉。结论连续静滴D-聚甘酯注射液50 mg和100 mg,比较安全,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一过性肝功能AST、ALT异常升高,与药物剂量无关。建议推荐临床常规日剂量不宜超过100 mg,每日1次,每次静滴时间不少于3 h,疗程可至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安全 耐受性 D-聚甘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