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巨大勘探前景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蟒蛟 谭开俊 +2 位作者 文龙 乐幸福 姚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9,共9页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钻遇孔隙型白云岩储层,获得一批高产井,呈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其勘探潜力如何,能否成为四川盆地继安岳气田之后又一个万亿方大气区亟待明晰。通过对烃源岩特征、沉积特征、储集特征以及成藏模式等方面的深...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钻遇孔隙型白云岩储层,获得一批高产井,呈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其勘探潜力如何,能否成为四川盆地继安岳气田之后又一个万亿方大气区亟待明晰。通过对烃源岩特征、沉积特征、储集特征以及成藏模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认为,中二叠统具备3套优质烃源岩供烃、孔隙型储层发育、封盖条件好的优越成藏条件,发育自生自储型和下生上储型两套成藏组合。中二叠统发育块状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和孔隙型灰岩岩溶储层,分布面积大,其储集性能和单井测试产量与安岳气田灯影组相当,勘探潜力巨大,是四川盆地下步寻找万亿方大气区的主要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统 成藏特征 勘探潜力
下载PDF
四川盆地长兴组遂宁高带礁滩体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军 陈祥忠 +3 位作者 周刚 谭开俊 乐幸福 徐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6-205,共10页
目前针对礁滩体的识别与储层预测总体以礁滩体的井震响应特征、沉积或古地貌背景以及地震解释三方面入手,综合模型正演、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古地貌恢复及地震反演等技术,根据地震反射特征、地震属性(振幅、频率、相位)及波阻抗... 目前针对礁滩体的识别与储层预测总体以礁滩体的井震响应特征、沉积或古地貌背景以及地震解释三方面入手,综合模型正演、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古地貌恢复及地震反演等技术,根据地震反射特征、地震属性(振幅、频率、相位)及波阻抗的变化识别礁滩体。上述方法对厚度较小、地震波形特征不明显的礁滩体的识别效果较差,且受二维地震资料的采集年代、位置、线间距、处理参数等因素的限制,对钻井资料以及地震资料品质要求较高。为此,以长兴组地层展布—礁滩体展布—礁滩体储层分布逐级递进的研究思路,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针对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遂宁高带礁滩体,分两步预测礁滩体储层分布:首先识别礁滩体,通过分析礁滩体地震响应特征,结合地震相识别、古地貌恢复等明确礁滩体展布特征;其次预测礁滩体储层,运用正演模拟分析礁滩体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地震属性分析与地震反演准确预测遂宁高带礁滩体储层分布。预测结果表明,遂宁高带礁滩体规模较大,共发育三排礁滩体,呈北西—南东向雁列式展布,其储层发育程度受古地貌和礁滩体距武胜—蓬溪台凹的距离共同控制,自南西向北东逐渐发育,且礁滩体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分布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体 古地貌 正演模拟 地震响应 地震属性 地震反演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24
3
作者 谭开俊 张帆 +2 位作者 吴晓智 王仲军 耿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3,共4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准噶尔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预测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以盆山耦合关系为研究思路,剖析了该区盆山系统的演化特征、盆山耦合模式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认为:①达尔布特推覆体和哈拉阿拉特山推覆体是经多期叠加而形成的... 为了更好地研究准噶尔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预测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以盆山耦合关系为研究思路,剖析了该区盆山系统的演化特征、盆山耦合模式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认为:①达尔布特推覆体和哈拉阿拉特山推覆体是经多期叠加而形成的复杂地质体,构造和断裂发育;而和什托洛盖盆地则是一个在海西期西准噶尔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经过多期构造作用而定型的新生代小型山间盆地。②该区盆山耦合模式主要有两种:剖面模式的逆冲双重构造,平面模式的北东向构造带和北西向横断裂。③横向断层转换带、"骨节构造"和第三排构造带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是该区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北 盆地 造山带 构造 断裂 油气藏形成 勘探区
下载PDF
地层古厚度定量恢复方法研究及应用——以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为例 被引量:24
4
作者 谭开俊 卫平生 +1 位作者 吕锡敏 牟中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4-26,35,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地层古厚度恢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恢复了研究区的埋藏演化历史;根据该方法恢复后的地层古厚度制作的埋藏史曲线真实地展现了该区经历了“两快两慢、三次抬升”的埋藏演化过程;分析认为该区的埋藏史可以分为2种类型持续沉... 文章提出了一种地层古厚度恢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恢复了研究区的埋藏演化历史;根据该方法恢复后的地层古厚度制作的埋藏史曲线真实地展现了该区经历了“两快两慢、三次抬升”的埋藏演化过程;分析认为该区的埋藏史可以分为2种类型持续沉降型和早期快速沉降型。其中,早期快速沉降型能否成为油气成藏的关键是保存条件。通过上述研究发现石炭系烃源岩在侏罗系八道湾组沉积末期开始生、排烃,在西山窑组沉积末期达到成熟—高成熟,开始大量的生、排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陆东地区 地层 古厚度 恢复 方法 剥蚀厚度 埋藏史 恢复方法 应用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地层水与油气保存条件 被引量:19
5
作者 谭开俊 张帆 +2 位作者 尹路 代冬冬 齐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地质流体分布的复杂特征,从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层水化学特征分析入手,剖析了地层水与油气保存条件的关系。研究认为,处于交替阻滞带和交替停止带的二叠系、三叠系的大气水下渗阶段时间较短暂,而压榨水阶段时间较长... 针对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地质流体分布的复杂特征,从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层水化学特征分析入手,剖析了地层水与油气保存条件的关系。研究认为,处于交替阻滞带和交替停止带的二叠系、三叠系的大气水下渗阶段时间较短暂,而压榨水阶段时间较长,且受深部热液影响大,地层水以CaCl2和NaHCO3水型为主,矿化度高,钠氯系数和脱硫酸系数低,属于未破坏或微破坏型,保存条件优越,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度 水文地质 地层水 油气保存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0
6
作者 谭开俊 王国栋 +3 位作者 罗惠芬 曲永强 尹路 陈娟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6期83-88,共6页
为了更有效地在玛湖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寻找有效储集体,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该区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喉结构、储层物性和储层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储层类型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 为了更有效地在玛湖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寻找有效储集体,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该区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喉结构、储层物性和储层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储层类型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的砂砾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孔喉结构差—中等,平原亚相以原生孔隙为主,前缘亚相以次生孔隙为主,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储层特征;2刚性颗粒发育的地区,压实作用弱,可溶蚀矿物含量高,溶解作用强,储层物性较好;3平原亚相比前缘亚相的压实程度高,且杂基含量较高,溶解作用弱,储层物性相对较差;4压实作用减孔明显,胶结作用减孔不明显,溶蚀作用增孔明显,烃类侵位对成岩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沉积相 成岩作用 烃类侵位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0
7
作者 谭开俊 田鑫 +1 位作者 孙东 陈建平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6期13-14,18,共3页
根据地化指标和测井资料 ,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剖析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的油气分布特征及断裂带对油气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该区断裂带的油气分布具有特殊性 ,其油气分布不仅受断裂活动的控制 ,同时还受断裂带岩性的控制... 根据地化指标和测井资料 ,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剖析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的油气分布特征及断裂带对油气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该区断裂带的油气分布具有特殊性 ,其油气分布不仅受断裂活动的控制 ,同时还受断裂带岩性的控制。在断裂活动期 ,碎屑岩和火山岩断裂带都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在断裂平静期 ,火山岩断裂带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碎屑岩断裂带对油气起封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油气分布 运移通道 封闭作用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车拐地区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2
8
作者 谭开俊 潘建国 +5 位作者 姚清洲 王彦君 尹路 任培罡 李德滋 黄玉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2期41-44,共4页
近年来,按照断块油气藏的思路,车拐地区侏罗系油气勘探进展缓慢。通过断裂体系和沉积体系的分析,该区侏罗系具备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区油气勘探,深刻剖析岩性油气藏的主控因素,认为:古凸起高部位有利于形成地层圈... 近年来,按照断块油气藏的思路,车拐地区侏罗系油气勘探进展缓慢。通过断裂体系和沉积体系的分析,该区侏罗系具备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区油气勘探,深刻剖析岩性油气藏的主控因素,认为:古凸起高部位有利于形成地层圈闭,近东西向的断裂与南北向的沉积体系和东南倾的鼻状构造相配置,有利于形成断层-地层、断层-岩性圈闭;低位域的八道湾组和高位域的三工河组是最有利的勘探层位;坡折带之下的三角洲前缘是最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发育区;疏导体系是控制古生新储型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拐地区 侏罗系 岩性油气藏 沉积体系 坡折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三叠系成岩相定量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谭开俊 许多年 +2 位作者 尹路 代冬冬 齐雯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6期24-29,共6页
储层的性质与埋藏后的成岩作用具有密切关系。通过成岩相研究,能有效地确定与储层性质直接相关的有利储集体。该文在储层特征和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恢复原始孔隙度,定量计算了乌夏地区三叠系储层的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溶蚀率,并... 储层的性质与埋藏后的成岩作用具有密切关系。通过成岩相研究,能有效地确定与储层性质直接相关的有利储集体。该文在储层特征和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恢复原始孔隙度,定量计算了乌夏地区三叠系储层的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溶蚀率,并根据计算结果厘定了储层的压实程度、胶结程度以及溶蚀程度的分类标准,阐述了9种成岩相的特征。通过三叠系成岩相的定量评价,认为具有中等压实弱胶结强溶蚀成岩相特征的乌尔禾鼻隆和夏子街断褶带是有利储集体的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三叠系 乌夏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石炭系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12
10
作者 谭开俊 牟中海 +1 位作者 吕锡敏 关银录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10-613,618,共5页
石岩系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重要勘探领域之一,其油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很低。根据对能独立反映沉积环境的某些特征单因素(厚度、结构组分、岩相、岩性比率、岩石学特征等)的分析,并结合地球化学指标,在对本区石炭系石油地质条件研... 石岩系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重要勘探领域之一,其油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很低。根据对能独立反映沉积环境的某些特征单因素(厚度、结构组分、岩相、岩性比率、岩石学特征等)的分析,并结合地球化学指标,在对本区石炭系石油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4个有利的油气勘探地区,即巴楚隆起西端、玛扎塔克断裂带—海米—罗斯断裂带、麦盖提斜坡的北缘和南缘推覆体上盘,并提出了相应的勘探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储集岩 盖层 保存 石炭系
下载PDF
火山岩地震储层学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谭开俊 卫平生 +1 位作者 潘建国 张虎权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4期8-13,19,共7页
随着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有必要建立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来满足勘探开发的迫切需要。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是地震储层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盆地构造环境及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和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外观形态特征和... 随着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有必要建立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来满足勘探开发的迫切需要。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是地震储层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盆地构造环境及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和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外观形态特征和所含流体特征等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实现火山岩的储层建模。地质、地震、测井等多学科协同研究是火山岩地震储层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岩矿测试分析技术、测井岩性识别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技术、流体预测技术、储层建模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是火山岩地震储层学研究的六大关键技术。火山岩地震储层学适用于油气勘探到开发的各个阶段。由于受现有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对火山岩优质薄储层仅能识别到10m左右,对储层物性、储层流体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半定量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地震储层学 测井分析技术 储层地震预测 储层流体预测 储层建模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火山岩溶蚀孔隙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谭开俊 张帆 +2 位作者 赵应成 潘建国 尹路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3期22-25,共4页
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资料,开展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火山岩溶蚀孔隙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认为该区火山岩溶蚀孔隙发育,具杏仁状充填气孔中溶孔、基质中溶孔、斑晶及角砾中溶孔、充填状裂缝中溶孔以及粒间溶孔等5... 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资料,开展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火山岩溶蚀孔隙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认为该区火山岩溶蚀孔隙发育,具杏仁状充填气孔中溶孔、基质中溶孔、斑晶及角砾中溶孔、充填状裂缝中溶孔以及粒间溶孔等5种类型。熔岩中的长石斑晶、火山碎屑岩中的斜长石岩屑和由基质、火山灰水化形成的沸石类矿物在酸性介质条件下发生部分或全部溶蚀是溶蚀孔隙形成的内因,而酸性溶解液和流体介质通道的存在是溶蚀孔隙形成的外因。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导致溢流相溶解作用弱,形成的溶蚀孔隙数量少;爆发相溶解作用强,形成的溶蚀孔隙数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孔隙特征 溶蚀孔隙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特征分段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谭开俊 张帆 +3 位作者 赵应成 谈继强 关银录 杨志冬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1-3,6,共4页
研究认为,不同构造段构造运动的方式和规模对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造就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沉积盖层中不同时代的岩层厚度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由于三个断裂带所处的构造部位不同,其断面产状、变形样式和变形程度也不同。由于三大断裂带主体... 研究认为,不同构造段构造运动的方式和规模对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造就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沉积盖层中不同时代的岩层厚度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由于三个断裂带所处的构造部位不同,其断面产状、变形样式和变形程度也不同。由于三大断裂带主体走向发生了改变,在转折端部位形成了复杂的变形区,即两端粗、中间细的"骨节构造"。构造活动的分段性具有双重含义,即空间上的分段性与时间上的分段性。空间上的分段性主要表现为在同一时代,不同构造段、亚段的构造活动强度、构造样式以及形成机制具有明显的不同;时间上的分段性主要表现为在同一构造段不同活动时期,其活动强度和活动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构造分段性 横向断层 骨节构造
下载PDF
基于数字岩心孔喉特征的等效孔隙纵横比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开俊 赵建国 +2 位作者 滕团余 刘欣泽 闫博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33-4447,共15页
岩石孔隙结构是描述岩石物性特征的重要参数,该参数的合理刻画与表征对油气储量估计、储集状态描述、开发方法优选有重要影响,这对于非均质性强且孔隙结构复杂的碳酸盐岩储层尤为关键,因此能够使用某种参数准确定量化地表征储层岩石真... 岩石孔隙结构是描述岩石物性特征的重要参数,该参数的合理刻画与表征对油气储量估计、储集状态描述、开发方法优选有重要影响,这对于非均质性强且孔隙结构复杂的碳酸盐岩储层尤为关键,因此能够使用某种参数准确定量化地表征储层岩石真实的孔隙结构,一直是油气工业界追求的目标.目前对测井、地震等大尺度数据常用等效介质理论计算孔隙纵横比来定量化孔隙结构,但是该理论将孔隙理想地近似成椭球体,因此能否准确表征真实岩石的复杂孔隙结构还需一定的机理分析研究.本文从砂岩与碳酸盐岩数字岩心出发,联合数字岩心模拟弹性模量与等效介质理论获取岩心等效单一孔隙纵横比,与此同时利用针对数字岩心的孔隙网络提取技术获取岩心的孔喉几何特征参数,对通过两种不同方法获取的参数(即等效孔隙纵横比与孔喉几何特征参数)进行交会分析后,发现它们对岩石孔隙结构的定量化表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种参数的分布规律符合人们对砂岩与碳酸盐岩两种岩性基本特征的认知.这有力地证明利用岩石的等效孔隙纵横比能够合理地推断与表征储层岩石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同时也表明复杂孔隙结构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仍可以通过等效介质理论来描述.基于数字岩心的图像形状特征,本研究还为对孔隙结构进行直接表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孔隙纵横比 孔喉长度 数字岩心 等效介质理论
下载PDF
砂西区块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谭开俊 吕锡敏 +2 位作者 吴青鹏 牟中海 彭军 《河南石油》 CAS 2005年第4期1-3,共3页
通过对砂西区块15口探井的综合研究,认为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层经历了一系列的成岩演化序列,现今处于晚成岩A2亚期。其成岩作用十分丰富,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和溶蚀等一系列成岩作用。其中对储层影响较大的主控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 通过对砂西区块15口探井的综合研究,认为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层经历了一系列的成岩演化序列,现今处于晚成岩A2亚期。其成岩作用十分丰富,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和溶蚀等一系列成岩作用。其中对储层影响较大的主控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总体来说,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对储层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破坏和影响较大,而碳酸盐、硬石膏、石膏胶结物的溶蚀是下干柴沟组下段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成岩作用 碳酸盐 砂西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的地层岩性随钻测井解释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开俊 刘之的 +2 位作者 夏宏泉 关银录 杨志冬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50-553,共4页
随钻测井地层岩性解释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水平井地质导向钻井的作业质量,地层岩性判别错误会直接导致钻探工作的失利。介绍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的随钻测井实时识别近钻头处地层岩性的方法。该方法从测井相分析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随钻测井... 随钻测井地层岩性解释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水平井地质导向钻井的作业质量,地层岩性判别错误会直接导致钻探工作的失利。介绍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的随钻测井实时识别近钻头处地层岩性的方法。该方法从测井相分析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随钻测井资料并从中提取反映岩性的特征参数,建立随钻岩性统计模式,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时处理随钻测井资料,进而识别近钻头处的地层岩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油田×井区等2口水平井的地质导向钻井中,及时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岩性剖面,提高了水平井钻井中的随钻跟踪地质目标层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水平井钻井 岩性实时识别 岩性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古沟槽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开俊 潘建国 +3 位作者 任培罡 孟祥霞 黄玉 孙东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6年第6期10-11,共2页
通过对中拐地区二叠系沉积、地层厚度以及地震剖面特征的分析,在上乌尔禾组发现了古沟槽沉积,其特殊的沉积条件、充填作用和构造特征决定了下乌尔禾组古沟槽的展布和形成。古沟槽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独特的外形特征:上超充填(垂直物源方... 通过对中拐地区二叠系沉积、地层厚度以及地震剖面特征的分析,在上乌尔禾组发现了古沟槽沉积,其特殊的沉积条件、充填作用和构造特征决定了下乌尔禾组古沟槽的展布和形成。古沟槽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独特的外形特征:上超充填(垂直物源方向)和斜交反射特征(平行物源方向)。通过对古沟槽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该区二叠系古沟槽具备优越的成藏条件,是一重要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拐地区 上乌尔禾组 古沟槽 成藏条件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侏罗系剥蚀厚度恢复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开俊 张帆 +2 位作者 尹路 刘生涛 焦峰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9年第1期5-7,23,共4页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众多,但它们都有或多或少的使用条件。针对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的资料条件和地质条件,采用邻层厚度比值法,并结合传统的沉积速率法,对侏罗系地层剥蚀厚度进行恢复。从恢复结果来看,西山窑的剥蚀厚度盆地中央厚四周...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众多,但它们都有或多或少的使用条件。针对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的资料条件和地质条件,采用邻层厚度比值法,并结合传统的沉积速率法,对侏罗系地层剥蚀厚度进行恢复。从恢复结果来看,西山窑的剥蚀厚度盆地中央厚四周薄,其中石南凹陷、三南凹陷、乌伦古凹陷及该区南缘几乎未被剥蚀;头屯河组的大部分地层均被剥蚀。这一恢复结果与当时的沉积、构造环境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蚀厚度 邻层厚度比值法 沉积速率法 陆东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塔西南地区上寒武统-奥陶系剥蚀厚度恢复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谭开俊 牟中海 《河南石油》 CAS 2004年第3期4-6,共3页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众多 ,但它们都有或多或少的使用条件。针对塔西南地区的资料条件和地质条件 ,采用邻层厚度比值法 ,并结合传统的沉积速率法 ,对上寒武统 -奥陶系地层剥蚀厚度进行恢复。从恢复结果来看 ,上寒武统 -下奥陶统的剥...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众多 ,但它们都有或多或少的使用条件。针对塔西南地区的资料条件和地质条件 ,采用邻层厚度比值法 ,并结合传统的沉积速率法 ,对上寒武统 -奥陶系地层剥蚀厚度进行恢复。从恢复结果来看 ,上寒武统 -下奥陶统的剥蚀厚度西厚东薄 ,其中巴楚和和田地区几乎未被剥蚀 ;中 -上奥陶统的大部分地层被剥蚀殆尽。这一恢复结果与当时的沉积、构造环境基本吻合 ,从而证明了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蚀厚度 邻层厚度比值法 沉积速率法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开俊 吕锡敏 +1 位作者 唐勇 魏东涛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6年第4期16-22,共7页
以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为例,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油源充足、储集性能较好、生储盖组合良好、运聚系统良好;其成藏模式有“远源不整合断裂... 以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为例,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油源充足、储集性能较好、生储盖组合良好、运聚系统良好;其成藏模式有“远源不整合断裂控油气成藏模式”和“源内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模式”。剖析了侏罗系岩性油气藏控制因素: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分布;油源断裂和不整合控制着油气的运聚;储层质量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规模;储盖组合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纵向分布;坡折带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岩性油气蔽 成藏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