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低频振幅机器学习对无先兆偏头痛相关睡眠障碍的机制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逸轩 詹松华 +8 位作者 谭文莉 徐春阳 王立 成建明 龚志刚 龚姝卉 张敏 国荣芳 杨玉婵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采用动态低频振幅技术(dALFF)结合监督学习模型探讨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睡眠障碍)的神经影像机制。方法:收集52名确诊为无先兆偏头痛的患者,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将其分为偏头痛伴睡眠障碍组(MwSD)与偏头痛不伴睡眠障碍组(MwoSD),... 目的:采用动态低频振幅技术(dALFF)结合监督学习模型探讨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睡眠障碍)的神经影像机制。方法:收集52名确诊为无先兆偏头痛的患者,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将其分为偏头痛伴睡眠障碍组(MwSD)与偏头痛不伴睡眠障碍组(MwoSD),并同期招募40名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3.0 T MRI采集其T1WI和BOLD-fMRI图像,通过随机森林(RF)、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机器学习算法对其dALFF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显示3组受试者在左侧丘脑、右侧枕中回、左侧楔前叶dALFF有差异;两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MwSD组较MwoSD组左内侧和旁扣带回、左侧额中回dALFF值升高,右侧颞上回dALFF值下降;无监督学习模型中SVM性能较好,权重绝对值排名前三的脑区右侧枕中回、左侧楔前叶、左内侧和旁扣带回,均与视觉通路相关。结论:视觉通路相关脑区dALFF值可作为预测MwSD患者的神经影像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先兆偏头痛 睡眠障碍 动态低频振幅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第三代双源CT的豆纹动脉成像质量改进研究
2
作者 王立 詹松华 +7 位作者 谭文莉 龚志刚 丁晓青 侯逸轩 龚姝卉 成建明 吴浤湧 杨玉婵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通过优化第三代双源CT扫描参数及后处理方法改善豆纹动脉的显示效果。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100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0人,男28,女22)和优化组(50人,男29,女21)。常规组采用Care Dose 4D自动管电流,造影剂注射速率为6.0 mL/s,... 目的:探讨通过优化第三代双源CT扫描参数及后处理方法改善豆纹动脉的显示效果。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100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0人,男28,女22)和优化组(50人,男29,女21)。常规组采用Care Dose 4D自动管电流,造影剂注射速率为6.0 mL/s,图像重建卷积核为Hv49,锐利度3,采用M0.6(80 kV的60%与150 kV的40%)重建标准线性图像;优化组采用450 mA管电流,图像重建卷积核为BI57,采用VMI+技术重建40 keV图像的方案,余参数同常规组。以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和豆纹动脉的显示数量作为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以利克特量表评分作为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结果:优化组图像的SNR、CNR、主观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1)。优化组的豆纹动脉显示数量为(7.46±1.50)支,相较于传统组的(5.48±1.16)支显示更多(P<0.01)。结论:通过第三代双源CT调整管电流、提高造影剂注射速率、选择锐利的卷积核与VMI+技术在提升了豆纹动脉对比度的同时减少了图像噪声,对豆纹动脉的显示效果相较于传统扫描参数及重建方法,图像质量有明显提升。这对豆纹动脉情况的早期评估具有重要作用,可为脑卒中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纹动脉 双能量CT 虚拟单能量技术
下载PDF
MRI观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活动异常
3
作者 徐春阳 詹松华 +4 位作者 谭文莉 赵磊 张钰莹 孔营楠 杨玉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以MRI观察无先兆偏头痛(MowA)患者大脑异常活动。方法前瞻性纳入50例MwoA患者(MwoA组)及4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以功能MRI(fMRI)观察其脑区动态局部一致性(dReHo);提取组间dReHo值存在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比... 目的以MRI观察无先兆偏头痛(MowA)患者大脑异常活动。方法前瞻性纳入50例MwoA患者(MwoA组)及4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以功能MRI(fMRI)观察其脑区动态局部一致性(dReHo);提取组间dReHo值存在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比对照组,MwoA组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枕中回dReHo值增高,右颞中回、右额中回、左楔叶dReHo值减低(GRF校正,体素水平P均<0.005,簇水平P均<0.05);权重分析显示,权重绝对值排名前3位脑区分别为右距状裂周围皮层、左楔叶及右枕中回。MwoA患者左距状裂周围皮层dReHo值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呈负相关(r=-0.28,P=0.04)。结论MwoA患者视觉信息上行传递通路存在异常,特别是右距状裂周围皮层、左楔叶及右枕中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先兆偏头痛 局部一致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与高级别浆液性癌临床及MRI特征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敏 陈慧 +6 位作者 杨玉婵 谭文莉 吴晓燕 国荣芳 沈嫱 游览 成建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9-43,61,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与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临床及MRI特征表现,评价MRI对OEC与HGS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OEC患者(OEC组)及22例HGSC患者(HGSC组)的临床资料及MRI特征表现。临床资料包括患...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与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临床及MRI特征表现,评价MRI对OEC与HGS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OEC患者(OEC组)及22例HGSC患者(HGSC组)的临床资料及MRI特征表现。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体征、绝经状态、实验室检查、有无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等。MRI特征表现包括肿瘤形态、偏侧性、壁结节形态、囊性灶多寡特点、囊性成分信号特征、实性成分强化方式、肿瘤有无包膜、双发癌灶(合并子宫内膜癌)、腹膜种植、淋巴结转移及腹水情况等。结果:OEC与HGSC在肿瘤偏侧性、囊性灶多寡特点、部分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壁结节形态、双发癌及腹膜种植转移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HGSC,OEC形态较规则,大多单侧发病,单囊为主,部分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壁结节较光滑,双发癌相对多见,腹膜种植转移相对少。结论:OEC与HGSC的病灶偏侧性、囊性灶多寡特点、部分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壁结节形态及双发癌等MRI特征表现存在差异,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样癌 高级别浆液性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PI-RADS v2.1联合ADC值对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评估
5
作者 宋璟璟 谢瑶 +4 位作者 龚志刚 黄炎文 王辉 谭文莉 王嵩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联合ADC值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05例PSA值在4~10μg/L前列腺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0 T MRI检查,并于8周内经穿... 目的 :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联合ADC值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05例PSA值在4~10μg/L前列腺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0 T MRI检查,并于8周内经穿刺或手术得到病理结果,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33例)与非前列腺癌组(72例)。分析PI-RADS v2.1联合ADC值对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PI-RADS v2.1联合ADC值诊断PSA灰区前列腺显著癌的AUC为0.900,高于单独使用PI-RADS v2.1的AUC(0.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RADS v2.1联合ADC值可提高对PSA灰区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温群 魏春晓 +2 位作者 王娇燕 孟凡华 谭文莉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探讨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对80例腰痛患者进行1.5T MRI检查,在正中矢状位T2图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将腰椎间盘分为髓核(nucleus pulposus,NP)、前纤维环、纤维环的最后20%(2... 目的通过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探讨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对80例腰痛患者进行1.5T MRI检查,在正中矢状位T2图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将腰椎间盘分为髓核(nucleus pulposus,NP)、前纤维环、纤维环的最后20%(20%of posterior annulus fibrosus,PAF-20)、纤维环的最后10%(10%ofposterior annulus fibrosus,PAF-10),比较其T2值的相关性。结果在400个椎间盘中,51个椎间盘突出,231个椎间盘膨出,118个正常椎间盘,据此分为三组。PAF-20的T2值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AF-10的T2值方面,椎间盘突出组与正常椎间盘组有显著差异(P<0.01),但在椎间盘膨出组与椎间盘突出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P的T2值与PAF-20的T2值呈中度相关,与PAF-10的T2值呈弱相关。结论PAF-10及PAF-20的T2值降低,能够提示椎间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腰椎间盘 后纤维环 T2值
下载PDF
基于功能MRI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动态功能连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春阳 詹松华 +8 位作者 谭文莉 张颖颖 成建明 龚志刚 国荣芳 陈慧 黄炎文 徐慧慧 杨玉婵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探究无先兆偏头痛患者(MwoA)默认网络(DMN)与视觉网络(VN)功能连接的动态变化。方法:纳入45例MwoA患者和45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被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检查。采用DPARSFA软件对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GIFT软... 目的:探究无先兆偏头痛患者(MwoA)默认网络(DMN)与视觉网络(VN)功能连接的动态变化。方法:纳入45例MwoA患者和45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被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检查。采用DPARSFA软件对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GIFT软件对预处理MRI数据进行独立成分分析并挑选出34个独立成分作为内在连接网络,使用滑动时间窗技术分析得到4个功能连接状态(state)、动态功能连接(dFC)指标,结果经过FDR校正。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MwoA组的dFC指标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MwoA组在state 1状态停留时间长。在state 2状态中,MwoA患者VN内功能连接强度减低,DMN与VN之间呈现弱连接状态(P<0.05)。dFC指标中的state 1持续时间与头痛影响测试⁃6分数具有正相关,转化次数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dFC方法探究到MwoA患者DMN与VN之间以长时间弱连接状态为主要异常表现,MwoA患者可能以视觉空间记忆障碍为早期的认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先兆偏头痛 动态功能网络连接分析 独立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动态低频振幅观察不同性别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功能活动差异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春阳 詹松华 +8 位作者 谭文莉 张颖颖 王辉 成建明 侯逸轩 王立 吕一宁 陈慧 杨玉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目的 采用动态低频振幅(dALFF)技术分析不同性别无先兆偏头痛(MwoA)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50例MwoA患者(男23例、女27例)及46名健康受试者(男19名、女27名)采集脑功能MRI,以析因设计方差分析观察不同性别MwoA患者与健... 目的 采用动态低频振幅(dALFF)技术分析不同性别无先兆偏头痛(MwoA)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50例MwoA患者(男23例、女27例)及46名健康受试者(男19名、女27名)采集脑功能MRI,以析因设计方差分析观察不同性别MwoA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各脑区dALFF值的差异,以及其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健康受试者,MwoA患者右侧舌回及右侧丘脑dALFF值明显降低、左侧颞下回dALFF值明显升高(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男性MwoA患者右侧岛叶、右内侧和旁侧扣带回dALFF值低于女性(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女性健康受试者右侧岛叶、右内侧和旁侧扣带回dALFF值低于男性(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交互效应结果显示,女性MwoA患者左侧眶额中回、左内侧额上回脑区活动强于男性、左侧丘脑活动弱于男性;男性健康受试者左侧额中回脑区活动强于女性,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下回、右侧丘脑弱于女性(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女性MwoA患者左侧丘脑dALFF值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39,P=0.043)。结论 MwoA主要表现为皮层活动异常;相比男性,女性MwoA患者脑活动异常主要见于疼痛感知及情绪调节脑区,丘脑可能为其调节疼痛情绪的关键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先兆偏头痛 磁共振成像 性别因素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脑梗死影像智能诊断及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魏来 谭文莉 詹松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脑梗死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临床实践中,已积累了大量的脑梗死的CT、MRI数字化影像。人工智能擅长处理复杂的输入,因此,脑梗死影像数据与以深度学习为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是优质数... 脑梗死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临床实践中,已积累了大量的脑梗死的CT、MRI数字化影像。人工智能擅长处理复杂的输入,因此,脑梗死影像数据与以深度学习为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是优质数据与先进技术的完美融合。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应用于脑梗死医学图像的分割、自动诊断和多模态预测等领域,这些研究成果有望为脑梗死的个体化精准诊断、治疗及预测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现介绍人工智能在脑梗死影像智能诊断及预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诊断显像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脑白质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康英杰 张颖颖 +2 位作者 龚志刚 陈义磊 谭文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利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空间统计分析(TBSS)的DTI分析方法,评估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并探讨其与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招募VCI患者(VCI组)和无认知障碍受试者(健康对照组)各20例,均行DTI扫描和认知评估量表检查... 目的:利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空间统计分析(TBSS)的DTI分析方法,评估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并探讨其与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招募VCI患者(VCI组)和无认知障碍受试者(健康对照组)各20例,均行DTI扫描和认知评估量表检查。基于TBSS比较2组大脑各白质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DTI各参数的均值与认知评估结果间的关系。结果:VCI组脑白质微结构广泛受损,FA值下降,MD值升高,主要累及两侧大脑半球联络纤维、两侧丘脑前辐射、两侧额枕下束等;FA值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呈正相关(r=0.671,P<0.001),MD值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658,P<0.001)。结论:VCI患者存在广泛的白质微结构损伤,主要位于两侧大脑半球间联络纤维、两侧丘脑前辐射和两侧额枕下束。基于TBSS的DTI分析能更客观地对脑白质微结构变化进行定位和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脑白质微结构 扩散张量成像 基于纤维示踪空间统计分析
下载PDF
正常人眼睫状肌不同调节负荷下的大脑皮层激活状态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小利 陈义磊 +1 位作者 谭文莉 缪晚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6-712,共7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眼不同调节负荷下的大脑皮层激活状态、功能脑网络及脑区间有效连接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受试者33例,进行任务态功能核磁共振扫描,基于MATLAB平台的SPM12、GroupICATv4.0a软件包进行影像数据预处理和后续分析。使用单样本... 目的 探讨正常人眼不同调节负荷下的大脑皮层激活状态、功能脑网络及脑区间有效连接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受试者33例,进行任务态功能核磁共振扫描,基于MATLAB平台的SPM12、GroupICATv4.0a软件包进行影像数据预处理和后续分析。使用单样本t检验分析正常人群调节相关脑激活模式;运用Informax算法将数据分解为独立的空间成分,提取任务对应的成分,分析相关的功能脑网络;基于动态因果模型分析任务激活区之间的有效连接,明确相应脑区的有效连接关系。应用体素水平阈值P <0.001,FWE团块水平P≤0.05为多重比较校正方法。结果 正常人眼-3D和-6D调节刺激下的大脑激活信号表明,支配睫状肌的神经信号所涉及的大脑皮层区域广泛,有枕叶、颞叶、小脑、边缘叶、丘脑、顶叶和额叶,且正常人眼不同调节负荷下大脑激活的区域和强度均有变化;参与调节任务态相关的功能脑网络,主要为视觉网络、小脑网络和注意网络;各脑区间有效连接分析初步表明,参与调节的回路有2个,分别是枕叶、小脑与顶叶组成一个神经环路,枕叶、小脑和额叶组成一个神经环路,丘脑为信息传导中介。结论 参与大脑加工调节信号的区域较广,涉及多个脑区,多个脑网络,2个神经回路;不同调节负荷下脑激活的区域和强度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态 功能核磁共振 睫状肌 脑网络 动态因果模型
下载PDF
电针刺激神庭、百会的特异性脑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玉萍 康英杰 +6 位作者 马文 朱旭莹 詹松华 龚志刚 黄炎文 王辉 谭文莉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及头针专用头颅线圈(Acupuncture Head Coil 12,AHC12)阐述真假电针刺激百会(GV20)、神庭(GV24)所引起的特异性脑功能变化。方法招募无认知障碍受试者70名,采...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及头针专用头颅线圈(Acupuncture Head Coil 12,AHC12)阐述真假电针刺激百会(GV20)、神庭(GV24)所引起的特异性脑功能变化。方法招募无认知障碍受试者70名,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ACH12,获取电针刺激GV20与GV24针灸前后静息态f MRI图像及电针刺激同时的任务态f MRI图像,比较真假电针刺激头穴的脑功能差异变化。结果真假针刺2组受试者针感量表评分中,酸感、痛感、沉感具有统计学意义;假针刺激组在干预前后脑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针刺组表现为电针刺激后两侧楔前叶、左侧楔叶、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脑区ALFF值增高、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额下回三角部Re Ho值增高;真针刺组在任务态时,左侧额中回脑区正激活。结论AHC12及特制磁共振兼容电针刺激仪实现头部穴位电针刺激下的即刻f MRI成像,为穴位特性研究提供了可视化的影像方法,真针刺激神庭与百会后负责认知、记忆、情绪的脑区活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 神庭 电针刺激仪 头针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ReHo对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发生机制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春阳 杨玉婵 +5 位作者 魏翔宇 谭文莉 张颖颖 徐慧慧 康英杰 詹松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分析偏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中枢机制。方法:纳入无先兆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纳入52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rs-fMRI扫描及后处理,分析2组局部一致性(ReHo)值有差异...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分析偏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中枢机制。方法:纳入无先兆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纳入52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rs-fMRI扫描及后处理,分析2组局部一致性(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比较2组基本资料、焦虑自测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测量表(SDS)评分;提取2组差异脑区ReHo值,并与SAS评分、SDS评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右侧的距状裂周围皮质、枕上回、枕中回、舌回及楔前叶的ReHo值较对照组降低(均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右侧楔前叶ReHo值与SAS评分、SDS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01)。结论:右侧楔前叶区域的ReHo值异常可为偏头痛伴抑郁的发生机制提供影像学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基于分数低频振幅与功能连接性的湿疹瘙痒症脑影像学特征分析
14
作者 张钰莹 金兑垠 +6 位作者 徐慧慧 沈嫱 王辉 谭文莉 龚志刚 詹松华 魏翔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5-50,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分析瘙痒患者的脑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选取42名湿疹患者纳入观察组,44名健康受试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记录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is...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分析瘙痒患者的脑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选取42名湿疹患者纳入观察组,44名健康受试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记录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12项瘙痒严重程度评估量表(12-ItemPruritusSeverityScale,12-PSS)、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焦虑自评量表。所有受试者在rs-fMRI扫描后,首先比较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值有差异的脑区,随后以差异脑区为种子点进行全脑功能连接性(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分析。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比、受教育年限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补充运动区、左侧中扣带回的fALFF值增高。观察组左侧中央前回与双侧颞下回、双侧梭状回、双侧海马、双侧颞中回、双侧枕下回、双侧舌回之间的FC值减低;左侧补充运动区与双侧颞下回、双侧颞上回、右侧海马、右侧脑岛的FC值减低。观察组12-PSS评分和左侧中央前回(r=0.59,P<0.01)、左侧中央后回的fALFF值呈正相关(r=0.52,P<0.01),和VAS评分呈正相关(r=0.33,P<0.05)。结论瘙痒患者左侧躯体感觉运动区自发活性异常增高且部分脑区和瘙痒量表之间存在相关性,为今后研究瘙痒提供了潜在的神经生物学标记物;左侧躯体感觉运动区和枕叶、颞叶部分脑区之间的FC同步下降是瘙痒患者另一重要的脑网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湿疹 瘙痒 中枢机制 分数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图论分析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研究
15
作者 张颖颖 谭文莉 +7 位作者 姜程洋 徐春阳 王立 陈义磊 龚志刚 黄炎文 王辉 康英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75-278,309,共5页
目的:采用DTI及图论分析方法,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脑结构网络全局拓扑属性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例VCI患者(VCI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DTI扫描和认知能力评估。基于图论的方法构建全脑结构网络,... 目的:采用DTI及图论分析方法,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脑结构网络全局拓扑属性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例VCI患者(VCI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DTI扫描和认知能力评估。基于图论的方法构建全脑结构网络,计算全局网络拓扑属性,2组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差异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将VCI组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均具有小世界属性,相比对照组,VCI组的Eg和局部效率(Eloc)均下降,而最短路径(Lp)增加(均P<0.05)。VCI组Eg和Eloc均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44,0.516;均P<0.001),Lp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576,P<0.001)。结论:VCI患者脑结构网络受到破坏,表现为网络的全局和局部传输能力下降,以及网络信息传输速度变慢,并与认知能力下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构网络拓扑属性的改变可能是VCI患者认知受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扩散张量成像 结构脑网络 网络拓扑属性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头颅柔性线圈与硬质线圈成像质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谭文莉 詹松华 +7 位作者 康英杰 张成 陈义磊 马文 李一婧 沈卫东 王洋 玄倩倩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5-579,共5页
目的:通过与头颅16通道(HNC16)、24通道硬质线圈(HC24)比较,确定头颅14通道柔性磁共振线圈(AHC14)的成像效果。方法:首先对三个线圈进行物理测试,之后招募1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同一磁共振仪、同一成像序列,先后采用AHC14、HC24、... 目的:通过与头颅16通道(HNC16)、24通道硬质线圈(HC24)比较,确定头颅14通道柔性磁共振线圈(AHC14)的成像效果。方法:首先对三个线圈进行物理测试,之后招募1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同一磁共振仪、同一成像序列,先后采用AHC14、HC24、HNC16进行头颅成像,成像序列包括横断位T1WI、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及计算图像信噪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T1WI、T2WI图像中,AHC14线圈图像信噪比高于HC24线圈、HNC16线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WI图像中,AHC14、HC24线圈图像信噪比相仿,均高于HNC16线圈。在图像的主观评分方面,T2WI、DWI图像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HC14柔性线圈可获得与HC24硬质线圈相同的图像质量,可进行临床常规头颅磁共振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 线圈 磁共振成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诊断 被引量:9
17
作者 谭文莉 汤如勇 +3 位作者 吴元佐 揭冰 李铭 詹松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例还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回顾分析其CT、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CT均表现为囊...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例还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回顾分析其CT、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CT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1例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尾部,胰胆管未见明显扩张;MRI上T1WI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病灶前缘可见小片高信号。增强后实质部分及囊壁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可以获得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钙化在甲状腺结节C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谭文莉 詹松华 +2 位作者 黄俊 赵喜 杨烁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5期409-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CT图像中钙化与其他特征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CT检查资料、病灶内有钙化甲状腺结节的病例35例,将甲状腺内钙化按照大小分为细颗粒(≤2 mm)、粗颗粒(>2 ... 目的:探讨CT图像中钙化与其他特征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CT检查资料、病灶内有钙化甲状腺结节的病例35例,将甲状腺内钙化按照大小分为细颗粒(≤2 mm)、粗颗粒(>2 mm)和混合性钙化(细颗粒与粗颗粒均出现);按照数量分为单发和多发钙化;按照钙化边缘情况分为光滑、毛糙。同时观察钙化甲状腺结节平扫密度及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结果:35例中,男7例,女28例,良性病变20例,恶性病变15例,良、恶性病变男女比例分别为1:19,6:9,良、恶性病变边缘光滑与毛糙比例为6:14,1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内钙化位置及多少、钙化伴发结节密度及强化幅度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结节伴发钙化出现在男性,并且钙化边缘光滑时提示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钙质沉着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RCP误诊、漏诊胆总管结石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谭文莉 詹松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比较MRCP、MRCP结合横断位T2WI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和误诊、漏诊情况,探讨MRCP误诊、漏诊胆总管结石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行二维MRCP检查有完整随访结果的925例病例,将阅片结果与治疗或随访结果相比较,分析MRCP、MRCP结合横... 目的:比较MRCP、MRCP结合横断位T2WI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和误诊、漏诊情况,探讨MRCP误诊、漏诊胆总管结石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行二维MRCP检查有完整随访结果的925例病例,将阅片结果与治疗或随访结果相比较,分析MRCP、MRCP结合横断位T2WI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单纯MRCP漏诊42例,误诊19例,诊断胆管结石的准确率为93.41%,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9.46%、5.77%;MRCP结合横断位T2WI漏诊29例,误诊7例,诊断胆管结石的准确率为96.11%,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3.53%、3.99%。漏误诊原因有部分容积效应、定位不佳、胰腺炎、胃肠道内液体重叠等。结论: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适应证广,准确性高,但仍存在误诊和漏诊病例,结合横断位T2WI图像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胆总管结石 误诊
下载PDF
2018-2021年渝东北地区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文莉 杨茂瑜 +2 位作者 孔令汉 郎中凯 范晓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3期1903-1906,共4页
目的分析渝东北地区2018-2021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分布特征,为艾滋病精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对渝东北各HIV初筛实验室送检的样本进复检和确证试验,比较不同送检机构、性别、年... 目的分析渝东北地区2018-2021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分布特征,为艾滋病精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对渝东北各HIV初筛实验室送检的样本进复检和确证试验,比较不同送检机构、性别、年龄送检人群的差异。结果4517份初筛阳性样本中,HIV-1抗体确证阳性3186份,占70.53%,阴性966份,占21.39%,不确定365份,占8.08%。送检机构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阳性率最高,为86.64%;男性阳性占比为72.6%,女性占27.4%,男女比例约为2.65∶1;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阳性占比为44.70%;送检人群主要以医疗就诊人群的阳性占比最高,为52.66%。结论需重点关注中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控,提倡自愿咨询检测,同时加大HIV筛查范围,全面覆盖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有效防止艾滋病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确证试验 重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