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血清hs-CRP、MCP-1、TAT及IL-18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谭洪勇 张金国 刘向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68-176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老年ACS患者、4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老年ACS患者、4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SAP)及25例正常老年人血清hs-CRP、MCP-1及IL-18水平、血浆TAT含量。采用Gensini评分方法评价ACS、SAP患者冠脉病变损伤程度。结果:老年ACS组血清(浆)hs-CRP、MCP-1、TAT、IL-18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及正常老年人(P<0.01);老年ACS组与SAP组Gensin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浆)hs-CRP、MCP-1、TAT、IL-18与Gensini评分之间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201、0.192、0.140、0.154,均P>0.05),hs-CRP、MCP-1、IL-18与TAT之间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31、0.453、0.436,均P<0.05)。结论:促炎症细胞因子在老年ACS粥样斑块的易损性方面发挥了作用,易损斑块容易导致凝血系统的激活;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不能作为判断老年冠心病病情危险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老年人 高敏C反应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白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情绪、生活质量调查及帕罗西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谭洪勇 邱治芬 +2 位作者 许庆党 张金国 刘向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47-134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观察帕罗西汀对老年Af患者焦虑情绪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定老年Af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其生活质...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观察帕罗西汀对老年Af患者焦虑情绪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定老年Af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其生活质量;经HAMA-14评定为焦虑的老年Af患者,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和谷维素对照治疗的效果。结果老年Af患者合并焦虑情绪的比例较高达38.98%。合并焦虑的老年Af患者帕罗西汀治疗后HAMA-14评分明显降低(P<0.05),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配合帕罗西汀治疗后,阵发性Af、持续性Af得到较好的控制(χ2=6.537,P=0.011;χ2=5.055,P=0.024)。结论老年Af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比例较高,生活质量差;帕罗西汀治疗能够减轻老年Af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Af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利于合并焦虑的老年Af患者阵发性Af、持续性Af的病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焦虑 老年 帕罗西汀
下载PDF
老年急性复发性胰腺炎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谭洪勇 刘向群 +2 位作者 张铭朋 张金国 李志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 老年
下载PDF
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附1468例病例荟萃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谭洪勇 刘向群 薛爱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方法汇总分析了1984-2004年期间170篇国内文献报道的1468例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81.94%有结核杆菌感染;55.18%... 目的探讨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方法汇总分析了1984-2004年期间170篇国内文献报道的1468例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81.94%有结核杆菌感染;55.18%的患者不同程度发热;65.94%的患者出现多发性关节炎;66.28%有皮肤损害;23.5%的患者出现心肌受累;79.79%患者血沉增快;患者中39.67%出现抗…0’升高;结核菌素皮试强阳性反应67.78%;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81.35%阳性;结节性红斑的病理活检83.33%支持结核性病变;临床误诊率73.77%;规律抗结核治疗率41.35%;复发率9.48%。结论结核杆菌感染是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的始动因素;该综合征以发热、皮肤及关节损害等多器官病变为主要表现;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及结核菌素皮试有相当高的诊断价值;结节性红斑的病理活检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规律抗结核治疔的比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变态反应
下载PDF
病例分析实践课在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成效 被引量:2
5
作者 谭洪勇 吕琳 +3 位作者 贾莉 何雪琦 李佳保 韩海荣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第8期67-67,138,共2页
目的:探索病例分析实践课在实验诊断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成效。方法:在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的实验诊断实验课中设置病例分析实践课,比较学生课前、课后2份病例分析试题分值的变化。同时,分析学生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及病例分析实践课效果的... 目的:探索病例分析实践课在实验诊断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成效。方法:在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的实验诊断实验课中设置病例分析实践课,比较学生课前、课后2份病例分析试题分值的变化。同时,分析学生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及病例分析实践课效果的评价。结果:实践课后学生病例分析试题的平均分值明显高于实践前(t=2.56,P<0.05)。学生对病例分析实践课的评价高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χ2=79.77,P<0.0001)。结论:病例分析实践课是改革实验诊断实验教学的有效和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教学法 实验诊断学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高危因素及预防
6
作者 谭洪勇 张金国 +1 位作者 贾存显 刘向群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与肺血栓栓塞症(PTE)有关的高危因素及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86例住院期间发生的PTE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因同一系统基础疾病住院且年龄相当的86例非PTE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疾病的患病率情况,并回顾性调... 目的探讨与肺血栓栓塞症(PTE)有关的高危因素及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86例住院期间发生的PTE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因同一系统基础疾病住院且年龄相当的86例非PTE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疾病的患病率情况,并回顾性调查两组患者15天内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PTE组患者的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肿瘤、重症肺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PTE患者(P<0.05),PTE患者住院前15d内抗凝药物的使用率显著低于非PTE组患者(P<0.05)。结论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肿瘤、重症肺炎等基础疾病是PTE患者的高危因素,抗凝药物能够降低高危PTE患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高危因素 预防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6
7
作者 唐斌 张金国 +1 位作者 谭洪勇 尉希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1-416,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具体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AAC)建立大鼠慢性心衰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及黄芪甲苷组,另建立假手术组。缬沙坦组和黄芪甲苷组分别给予2 mg·...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具体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AAC)建立大鼠慢性心衰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及黄芪甲苷组,另建立假手术组。缬沙坦组和黄芪甲苷组分别给予2 mg·kg^(-1)·d^(-1)的缬沙坦及30 mg·kg^(-1)·d^(-1)的黄芪甲苷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收集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留取心肌染色后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LCAD)、6-磷酸果糖激酶1(PFK1)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左室质量指数(LVMI)、胶原容积分数(CVF)、左室后壁厚度(LVPWD)、PFK1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5),LCAD蛋白及mRNA表达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缬沙坦组及黄芪甲苷组LVMI、CVF、LVPWD、PFK1蛋白及mRNA表达均下降(P<0.05),LCAD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以抑制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LCAD、下调PFK1、纠正能量代谢异常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代谢 黄芪甲苷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4
8
作者 蒋洪强 张金国 +1 位作者 谭洪勇 尉希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腹主动脉缩窄术致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纤维化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0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CHF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2)和黄芪甲苷低、...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腹主动脉缩窄术致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纤维化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0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CHF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2)和黄芪甲苷低、中、高3个剂量组(20、40、60mg/kg,n=12),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4周。4周后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处死大鼠后计算左心质量指数(LVMI),常规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CTGF mRNA以及CTGF分子表达水平。结果:同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LVMI水平减弱;CVF减弱;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的左心室舒展末期压力下降、左心室收缩压下降,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病理形态学明显改善。同假手术组的CTGF平均积分吸光度值(0.09±0.03)、心肌组织CTGF因子表达水平(0.15±0.02)相比,模型组的(0.45±0.04)、(0.57±0.06)均增加;同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CTGF的平均积分吸光度值(0.39±0.05、0.30±0.06、0.24±0.04)和心肌组织CTGF因子表达水平(0.44±0.05、0.35±0.02、0.28±0.03)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抑制CHF大鼠的心肌纤维化和改善心功能,具体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CTGF的过度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心力衰竭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焕芹 谭洪勇 +1 位作者 刘向群 刘传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79-1982,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 I)、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I(TGF-β1)水平与心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112例老... 目的:研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 I)、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I(TGF-β1)水平与心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11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及6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清TNF-α、IL-6、sTNFR I、IL-10和TGF-β1水平,同时采用心脏超声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TNF-α、IL-6、sTNFR I、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P<0.05,P<0.01)。(2)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sTNFR I、IL-6/IL-10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P<0.05,P<0.01)。(3)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促炎症性细胞因子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促炎症细胞因子与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平衡向炎症方面偏移,两者的改变能够反映心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与APOE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戚厚兴 冯学泉 +3 位作者 张作记 张金国 谭洪勇 王春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焦虑情绪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CHD诊断标准的10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焦虑自评量表(Self-Ra...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焦虑情绪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CHD诊断标准的10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测评,依焦虑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CHD伴焦虑组(焦虑组)、CHD不伴焦虑组(无焦虑组),选择5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于入院2日内留存血样,以Hhal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ApoE基因多态性,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血清血脂。结果:焦虑组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无焦虑组和对照组(26.0%vs.10.4%,26.0%vs.13.6%;P=0.021,0.004)。焦虑组E4/4基因型频数高于无焦虑组(4vs.0,P=0.032)。焦虑组E3/4基因型频数高于对照组(17vs.8,P=0.018)。无焦虑组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vs.10.4%,P=0.802)。CHD组携带ε4等位基因患者HAMA[(13.2±5.2)vs.(9.2±6.5)]、SAS评分[(42.3±7.7)vs.(37.1±8.3)]及总胆固醇[(5.4±1.1)mmol/Lvs.(4.8±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3.6±1.0)mmol/Lvs.(3.1±1.1)mmol/L]均高于非携带ε4等位基因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可能与ApoE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关系。ApoEε4等位基因可能是CHD患者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载脂蛋白基因 冠心病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向群 谭洪勇 +2 位作者 郜宪林 张铭朋 刘金忠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4-296,300,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患病率及对预后的影响,观察抗抑郁药物盐酸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对CHF患者的作用。方法:按照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50分和<50分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抑郁障碍组和无抑郁障碍组;...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患病率及对预后的影响,观察抗抑郁药物盐酸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对CHF患者的作用。方法:按照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50分和<50分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抑郁障碍组和无抑郁障碍组;再将抑郁障碍组患者随机分为百忧解组和安慰剂组,同时选择健康查体者3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CHF组与对照组抑郁评分的差别;出院时对CHF患者重新评分,比较各组抑郁评分的变化,观察百忧解的不良反应;3个月时随访入组的CHF患者,分析各组CHF患者死亡率、再入院率的差异。结果:CHF组抑郁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障碍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长于无抑郁障碍组(P<0.01);出院时百忧解组评分比安慰剂组显著降低(P<0.01);安慰剂组患者3个月的死亡率、再入院率高于无抑郁障碍组(P<0.001)及百忧解组(P<0.05);百忧解组患者在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抑郁障碍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患病率高达35.8%,是心衰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子;百忧解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症状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抑郁障碍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舒张性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尉希清 张金国 +4 位作者 谭洪勇 陈昱 张洪生 纪翠玲 刘志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921-3923,3926,共3页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力衰竭住院的8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相关指标分为DHF组385例与SHF组441例,分析两组患者各参数之间...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力衰竭住院的8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相关指标分为DHF组385例与SHF组441例,分析两组患者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DHF组患者385例(占46.6%),多见于年长、女性患者,高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分别是DHF的第一、二位病因。S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大,QRS时限延长;而DHF患者心室腔无明显扩大,但室壁增厚明显,且房颤发生率高。DHF组NYHA分级Ⅳ级、肝肾功能受损、住院死亡率及1年内再次住院率均显著低于SHF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安体舒通的应用明显低于SHF患者。结论与SHF患者相比,D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较轻,住院死亡率及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事件发生率低,预后相对较好。利尿剂是改善DHF症状的有效药物,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DHF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舒张性 心力衰竭 收缩性 疾病特征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血清TNF-α、STNFRI、IL-10、TGF-β_1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向群 刘传亮 谭洪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30例健...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TNF-α、STNFRI、IL-10、TGF-β1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STNFRI、IL-10、TGF-β1水平明显增高(P<0.01),TNF-α/STNFRI与TNF-α/IL-10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性细胞因子过度激活,其水平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胡玲爱 张洪生 +3 位作者 尉希清 纪翠玲 张金国 谭洪勇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疑诊为冠心病的41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83例)和非冠心病组(129例);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疑诊为冠心病的41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83例)和非冠心病组(129例);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80岁以上(13.95%比28.98%)、糖尿病(37.98%比66.78%)、有吸烟史(32.56%比59.72%)者比例、总胆固醇[TC,(5.06±1.53)mmol/L比(5.41±1.36)mmol/L]、甘油三酯[TG,(1.53±0.82)mmol/L比(2.02±0.9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5±0.86)mmol/L比(2.57±1.15)mmol/L]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65±0.52)mmol/L比(0.86±0.38)mmol/L]明显降低(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吸烟、高TC、高TG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8.65,P<0.05或<0.01);而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24,P=0.002);采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吸烟史、高总胆固醇和高血压为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R=1.563~2.315,P均<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力求减少或消除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室重构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斌 张金国 +1 位作者 谭洪勇 尉希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具体机制。方法:8周龄健康SD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压力超负荷模型,术后6周行大鼠超声心动图判断建模是否成功,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盐酸贝那普利组、模型对照组、低剂...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具体机制。方法:8周龄健康SD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压力超负荷模型,术后6周行大鼠超声心动图判断建模是否成功,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盐酸贝那普利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及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另建立假手术组,每组20只大鼠,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分别给予40 mg/(kg·d)、80 mg/(kg·d)的黄芪甲苷灌胃,盐酸贝那普利组给予10 mg/(kg·d)的盐酸贝那普利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干预8周后行大鼠超声心动图测定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然后行大鼠左心室插管收集血流动力学参数,留取大鼠血液及心肌测定游离脂肪酸(FFA)浓度,留取心肌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PPARa)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的左心室质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FFA浓度增高(P均<0.05~0.01),PPARa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下降(P均<0.01)。黄芪甲苷干预后,低剂量及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左心室质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FFA浓度较模型对照组下降(P均<0.05~0.01),PPARa蛋白及其m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升高(P均<0.01)。结论:黄芪甲苷可以抑制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a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提高心肌FFA利用率,进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重构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黄芪甲苷
下载PDF
抑郁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金国 张洪生 +4 位作者 谭洪勇 张传芝 刘洪岩 廖玉华 刘向群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4期581-584,共4页
抑郁障碍与躯体疾病共存于慢性疾病中,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现有研究发现,抑郁障碍可能成为诱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的新的危险因素。同时,心血管疾病又可能引起或加重抑郁障碍,从而使患者住院时间延... 抑郁障碍与躯体疾病共存于慢性疾病中,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现有研究发现,抑郁障碍可能成为诱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的新的危险因素。同时,心血管疾病又可能引起或加重抑郁障碍,从而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高血压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植入CRT/CRTD起搏器后心功能状况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莹 张杰 +4 位作者 宋红星 何冉 刘怀霖 袁义强 谭洪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RT/CRTD植入后心功能演变状况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采用CRT/CRT-D治疗的CHF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比较CRT/CRTD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RT/CRTD植入后心功能演变状况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采用CRT/CRT-D治疗的CHF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比较CRT/CRTD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肺动脉收缩压、左房内径、LVEDD返流面积、右室大小等心功能指标变化,分析患者心功能改变情况及预后状况。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CRT-D术后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QRS波时限显著缩短,NYHA心功能分级好转(2.5±0.76级vs.3.7±0.65级),LVEDD返流情况减弱,6 min步行距离增加(401.21±152.48 m vs.235.51±108.45 m),肺动脉收缩压、左房内径、LVEDD返流面积较术前指标都明显改善,以上指标术前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HF患者CRT/CRT-D治疗有效。术后随访12个月,植入CRT/CRTD的CHF患者没有出现死亡例数,有效率为100%;在术后,CRT/CRT-D患者出现1例左心室导线脱位和1例膈肌刺激,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而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均接受了CRT治疗,接受CRT-D治疗的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采用CRT/CRT-D治疗CHF患者可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突出,不良反应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CRT/CRTD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与电压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靖 刘霄燕 +9 位作者 楚建民 韦伟 郭琦 赵英杰 王宇彬 谭洪勇 张莹 浦介麟 华伟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通过CARTO系统下三维电解剖电压标测技术,分析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与电压的关系。方法:45例频发特发性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记录到临床发作RVOT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共56种,其中室性早搏(室早)50种... 目的:通过CARTO系统下三维电解剖电压标测技术,分析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与电压的关系。方法:45例频发特发性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记录到临床发作RVOT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共56种,其中室性早搏(室早)50种,室性心动过速(VT)6种。在窦律下,应用CARTO系统建立RVOT的三维电解剖电压图。标测心内膜电压的分类标准为:〈0.5mv为低电压区,在0.5~1.5mV之间为电压移行区,〉1.5mV为高电压区。在此电压标测基础上,分析成功消融靶点所处区带的分布情况。结果:45例患者中,38例(84.4%)患者记录到48种(85.7%,48/56)RVOT室早/VT,并得到成功消融。成功消融靶点记录在高电压区的1种(2.0%),移行区44种(91.7%),低电压区3种(6.3%)。结论:特发性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靶点多位于电压移行区。电压标测有助于特发性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靶点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 右心室流出道 三维电解剖电压图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PN水平与BNP、TNF-α、IR相关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洪岩 张金国 谭洪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98-109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TNF-Α APN 血浆 BNP 相关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神经内分泌因子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斌 张金国 +1 位作者 谭洪勇 尉希清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11期89-94,共6页
目的从不同角度研究黄芪甲苷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的60只雄性SD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术后6周行大鼠心脏超声判断建模是否成功。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 目的从不同角度研究黄芪甲苷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的60只雄性SD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术后6周行大鼠心脏超声判断建模是否成功。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及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另建立假手术组,每组20只大鼠。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分别给予30μg·g^(-1)·d^(-1)、70μg·g^(-1)·d^(-1)的黄芪甲苷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0.9%Na Cl溶液灌胃。干预8周后行大鼠心脏超声测定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然后行大鼠左室插管收集血流动力学参数,留取心脏测定左室质量指数及右室质量指数,并对心肌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从心脏结构、功能、血流动力学、心室重构情况及形态学方面多角度研究黄芪甲苷对CHF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质量指数(LVMI)、胶原容积分数(CVF)均增高(P<0.05)。黄芪甲苷干预后,低剂量及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以通过抑制CHF大鼠心肌纤维化、降低左室厚度、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发挥保护心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保护作用 SD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