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PSO算法的火电载能工业炉园区碳排放模型构建
1
作者 喻芸 谭琛 +2 位作者 张建中 郑瑛 唐述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5期30-34,共5页
为了降低火电载能碳排放量,实现工业炉园区火电载能的碳排放优化,提出基于IPSO算法的火电载能工业炉园区碳排放模型。通过工业炉园区火电机组的度电煤炭消耗量,计算火电机组的碳排放强度,结合最小二乘算法拟合各个火电机组的煤耗特性曲... 为了降低火电载能碳排放量,实现工业炉园区火电载能的碳排放优化,提出基于IPSO算法的火电载能工业炉园区碳排放模型。通过工业炉园区火电机组的度电煤炭消耗量,计算火电机组的碳排放强度,结合最小二乘算法拟合各个火电机组的煤耗特性曲线,以此为基础,将含煤耗量最小、费用最小、污染物排放量最小视为目标函数,结合总负荷平衡、旋转备用容量等约束条件,构建工业炉园区碳排放优化模型,并通过IPSO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现工业炉园区火电载能的碳排放优化。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有效完成机组在低碳、基准以及高碳三种情况下的燃煤特性曲线拟合,优化后机组碳排放浓度最大结果分别为744.5、502.4.833.6mgm=3,最高日碳排放量分别为10087.3、89665.4、92204.3kg,在满足园区供需的情况实现碳排放量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SO算法 火电载能 工业炉园区 碳排放 燃煤特性 碳排放浓度
下载PDF
NAG7基因转染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谭琛 李江 +5 位作者 王洁如 彭聪 谢奕 曹利 李小玲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2-377,共6页
为了探讨鼻咽癌表达下调基因NAG7对鼻咽癌细胞系HNE1生长的影响 ,构建了NAG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NAG7,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真核重组体pcDNA3 1(+) /NAG7质粒和真核空载体pcDNA3 1(+)质粒分别导入HNE1细胞 ,经G4 18筛选... 为了探讨鼻咽癌表达下调基因NAG7对鼻咽癌细胞系HNE1生长的影响 ,构建了NAG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NAG7,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真核重组体pcDNA3 1(+) /NAG7质粒和真核空载体pcDNA3 1(+)质粒分别导入HNE1细胞 ,经G4 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细胞克隆 ,RT PCR和RNA印迹检测NAG7基因的表达 ,并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裸鼠接种和流式细胞等方法对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 :转染NAG7基因后 ,基因表达增加 ,细胞生长倍增时间较空载体转染和HNE1明显延长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明 ,NAG7可延缓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 ;裸鼠接种实验显示转染NAG7基因后的HNE1细胞致瘤性受到抑制 .上述结果表明 :NAG7基因转染后鼻咽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G7 基因转染 鼻咽癌细胞 细胞转染 基因表达 裸鼠 癌细胞生长
下载PDF
鼻咽癌相关基因NAG7对鼻咽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3
作者 谭琛 彭聪 +4 位作者 黄宇琛 张秋红 唐珂 李小玲 李桂源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9-455,共7页
背景与目的:NAG7基因是我室克隆的鼻咽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候选基因,其功能与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鼻咽癌相关的潜在抑瘤基因NAG7对鼻咽癌细胞系(HNE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NAG7基... 背景与目的:NAG7基因是我室克隆的鼻咽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候选基因,其功能与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鼻咽癌相关的潜在抑瘤基因NAG7对鼻咽癌细胞系(HNE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NAG7基因导入HNE1细胞,建立稳定表达NAG7的细胞株,Northernblot分析转染细胞NAG7基因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素及细胞凋亡的改变,并用westernblo验证。结果:NAG7基因重表达的HNE1细胞与空载体转染的HNE1和HNE1细胞相比:G0/G1期细胞数增加(P0.05),S期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数目增加(P<0.05);细胞周期素A、D1、E表达明显降低(P<0.05),细胞周期素B1表达降低,Westernblot检测亦证实cyclin-D1和cyclin-E表达明显下调。结论:NAG7的重表达导致细胞周期素表达下调,从而延缓细胞经G1期进入S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增加进而抑制NPC细胞的过度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素 细胞凋亡 NAG7基因
下载PDF
cDNA微阵列技术分析NAG7基因对鼻咽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谭琛 李江 +4 位作者 彭聪 张秋红 唐珂 李小玲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9-106,共8页
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分析NAG7基因重表达对HNE1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抽提HNE1细胞和pcDNA3 1(+) /NAG7/HNE1细胞总RNA ,分离 polyAmRNA ,将mRNA逆转录为cDNA ,并在逆转录过程中用33P dATP进行标记 ,与含有 16 15 0个基因和表达序列标签... 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分析NAG7基因重表达对HNE1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抽提HNE1细胞和pcDNA3 1(+) /NAG7/HNE1细胞总RNA ,分离 polyAmRNA ,将mRNA逆转录为cDNA ,并在逆转录过程中用33P dATP进行标记 ,与含有 16 15 0个基因和表达序列标签 (EST)的cDNA表达阵列膜杂交 ,获得基因表达图谱 .ArrayGauge软件分析NAG7基因的重表达所导致的鼻咽癌细胞HNE1基因表达谱改变 ,并用RNA印迹对微阵列杂交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分析表明 ,2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基因或EST 179个 ,其中表达上调的 91个 ,表达下调的 88个 ;已明确基因表达产物的上调基因 2 9个 ,下调基因 37个 .在差异表达基因中 ,涉及基因转录调控、信号转导、细胞生长、细胞代谢和细胞凋亡等基因 .RNA印迹证实生长阻滞特异蛋白 1(gas 1)基因表达上调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先前的蛋白质组研究结果亦发现NAG7基因可导致生长阻滞特异蛋白 1表达上调 ,说明gas 1基因在NAG7重表达的HNE1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为深入研究NAG7基因的作用环节和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微阵列 NAG7基因 gasl基因 鼻咽癌细胞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NAG7基因转染HNE1细胞后下调蛋白质的鉴定及其意义(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谭琛 李江 +4 位作者 王洁如 张小梅 曹莉 梁宋平 李桂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7-692,共6页
NAG7基因是我室克隆的与鼻咽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候选基因 .将NAG7编码框的cDNA片段克隆至pGEM3.1(+ )的表达载体 ,经脂质体转染入HNE1细胞 ,经G4 18筛选 ,并运用PCR技术证实 .建立含NAG7基因稳定转染的细胞系 ,抽提细胞总蛋白质 ,双向凝... NAG7基因是我室克隆的与鼻咽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候选基因 .将NAG7编码框的cDNA片段克隆至pGEM3.1(+ )的表达载体 ,经脂质体转染入HNE1细胞 ,经G4 18筛选 ,并运用PCR技术证实 .建立含NAG7基因稳定转染的细胞系 ,抽提细胞总蛋白质 ,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 ,对表达下调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 ,获得的肽质指纹经SWISS PROT数据库分析以鉴定蛋白质点 .鉴定出的 7个下调蛋白质包括纤溶酶原、收缩蛋白、Ras 相关蛋白Rab 36及ARF 相关蛋白等 .通过对蛋白质性质和功能的分析 ,发现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细胞信号的转导、蛋白质的转运及细胞代谢等众多事件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NAG7基因 二维电泳 质谱 信号传导 表达下调 鼻咽癌 肿瘤抑制候选基因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谭琛 崔俊玉 +5 位作者 任晓庆 李学斌 胡雪红 刘建国 徐威 李俊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不同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纳入2005年8月~2013年3月植入心脏起搏器[包括双腔及三腔起博器(CRT)]后发生感染的患者12例,分析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同时比较不同抗感染... 目的回顾性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不同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纳入2005年8月~2013年3月植入心脏起搏器[包括双腔及三腔起博器(CRT)]后发生感染的患者12例,分析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同时比较不同抗感染治疗(包括抗生素+局部换药;抗生素+原囊袋清创消毒+起搏器原侧换位植入;起搏器及导线拔除+抗生素+起搏器对侧植入)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12例患者中植入双腔起搏器11例(91.6%),CRT 1例(8.3%),感染出现的中位时间为4.5个月,平均随访(33.0±19.0)个月。12例患者中有10例(83.3%)患者合并1种或以上其他疾病(包括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结缔组织病等),4例(33.3%)患者体内有2根以上的电极导线。10例首选保守治疗(应用抗生素+局部换药,或抗生素+原囊袋清创消毒+起搏器原侧换位置入)中有8例感染复发,其中6例通过去除整个起搏系统治愈,1例起搏器消毒后重新置入治愈,1例形成窦道持续换药;2例首选去除起搏系统的患者均痊愈。结论起搏器感染多发生在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一旦感染累及起搏系统,去除整个起搏系统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性起搏器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的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谭琛 廖贵成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58,共2页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主要由动臂、斗杆、铲斗等部件组成,由于其为液压挖掘机的执行机构,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挖掘机的工作性能。利用SolidWorks对工作装置进行建模,同时对关键部位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结构,以提高其工作性能。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动臂 斗杆 有限元分析 优化
原文传递
体表心电图V_1导联f波振幅对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有效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谭琛 徐威 +5 位作者 胡雪红 陈念 石红玲 刘建国 崔俊玉 李俊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V1导联查颤动波(f波)振幅对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选取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持续性房颤患者49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两组:未复发组(33例)... 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V1导联查颤动波(f波)振幅对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选取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持续性房颤患者49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两组:未复发组(33例)和复发组(16例)。根据射频消融术中肺静脉隔离后是否转为房扑(包括左房房扑或右房房扑)分为转为房扑组(10例)和未转为房扑组(39例)。测量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持续性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的最大振幅和平均振幅。比较两组患者f波最大振幅和平均振幅,并评价其对房颤复发和转为房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V1 f波最大振幅[(0.150±0.519)m V vs.(0.094±0.480)m V]和平均振幅[(0.125±0.50)m V vs.(0.077±0.032)m V]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V1导联f波最大振幅及平均振幅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P=0.002)和0.80(P=0.001)。预测术后复发的V1导联f波最大振幅的界值为0.115 m V,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8%和68.7%;平均振幅为0.094 m V,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8%和68.7%。与转为房扑组比较,未转为房扑组V1 f波平均振幅[(0.139±0.052)m V vs.(0.102±0.047)m 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1导联f波平均振幅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1(P<0.05)。术中转为房扑平均振幅的界值为0.109 m V,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61.5%。结论持续性房颤V1导联f波的振幅大小与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相关,振幅高者复发的可能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体表心电图 颤动波振幅 导管射频消融 复发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3
9
作者 谭琛 徐威 +5 位作者 刘建国 石红玲 陈念 陆敏 胡雪红 崔俊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7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5岁)和老年组(≥65岁)。应用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电隔离术根治房颤。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比较两组射频消... 目的研究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7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5岁)和老年组(≥65岁)。应用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电隔离术根治房颤。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比较两组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老年组首次手术成功率为88.89%,中青年组为77.7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43)。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7.4±2.63)min及(200.3±2.65)min,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43)。曝光时间老年组长于中青年组(P<0.01)。两组各发生1例穿刺部位血肿并发症,均未出现心包填塞、肺静脉狭窄及左房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与中青年相比,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经导管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同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环肺静脉电隔离 导管射频消融 老年
下载PDF
液压挖掘机智能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琛 宋伟奇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8-43,共6页
液压挖掘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极为成熟,但其智能化及自动化技术发展空间还极为广阔。对于液压挖掘机挖掘工作,可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挖掘机自动作业,省去操作人员繁琐的操作工序,减少劳动工作量,同时可提高效率,且具有比人更高的操作精度... 液压挖掘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极为成熟,但其智能化及自动化技术发展空间还极为广阔。对于液压挖掘机挖掘工作,可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挖掘机自动作业,省去操作人员繁琐的操作工序,减少劳动工作量,同时可提高效率,且具有比人更高的操作精度。从液压挖掘机智能控制系统和三维立体智能视觉系统构建、液压挖掘机智能挖掘、液压挖掘机智能装载、液压挖掘机智能防倾覆5个方面对挖掘机的智能化予以设计研究,可为今后的液压挖掘机的智能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智能化 控制 视觉 传感器组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SCN5A基因H558R、P1090L、4299+53T>C及D1819D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琛 浦介麟 +7 位作者 曾治宇 王方正 滕思勇 陈剑虹 宿少勇 周晓阳 张澍 顾东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2-763,共2页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人群SCN5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少见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方法在社区体检人群中选择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SCN5A基因的H558R、P1090L、4299+53T>C及C5457T(D1819D)多态位点进行基...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人群SCN5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少见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方法在社区体检人群中选择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SCN5A基因的H558R、P1090L、4299+53T>C及C5457T(D1819D)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并随机选取样本采用ABI3700毛细血管电泳进行序列测定验证酶切结果。结果SCN5AH558R、P1090L、4299+53T>C及C5457T(D1819D)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少见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1·1%、5·2%、28·2%及31·8%,与日本及国人先前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结论SCN5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心律失常 SCN5A 基因
下载PDF
高校基于3D打印技术的模具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谭琛 宋伟奇 谢帮灵 《模具工业》 2018年第7期65-68,共4页
阐述了高校3D打印技术应用于模具课程的教学现状,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具体的策略与方法,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模具课程教学中,可以产生更直观的视觉效果,能促使模具课程获取更良好的教学成效,为高校3... 阐述了高校3D打印技术应用于模具课程的教学现状,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具体的策略与方法,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模具课程教学中,可以产生更直观的视觉效果,能促使模具课程获取更良好的教学成效,为高校3D打印技术的模具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3D打印技术 模具课程 策略研究
下载PDF
MIF和MMP-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谭琛 罗招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7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宫颈癌组织、24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组织和21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MIF及MMP-2的表达,并对宫颈癌组织MIF与...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宫颈癌组织、24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组织和21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MIF及MMP-2的表达,并对宫颈癌组织MIF与MMP-2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宫颈癌组MIF和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IN组和对照组;宫颈癌组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比较,MIF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二者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5)。结论 MIF和MMP-2过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恶性程度、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小鼠移植宫颈癌生长及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琛 胡可可 +1 位作者 邓赫男 张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615近交系小鼠U14移植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Res组、顺铂组,每组10只,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接种后第26天处死全部小鼠,检测肿瘤体积及重量,计...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615近交系小鼠U14移植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Res组、顺铂组,每组10只,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接种后第26天处死全部小鼠,检测肿瘤体积及重量,计算抑瘤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肿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es组和顺铂组抑瘤率分别为50.46%、57.19%;Res组和顺铂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Res组和顺铂组HIF-1α、VEGF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及MV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es组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s通过下调HIF-1α、VEGF表达抑制小鼠宫颈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宫颈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不同性别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琛 徐威 +6 位作者 胡雪红 刘建国 石红玲 陈念 陆敏 崔俊玉 李俊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纳入我院自2009年3月~2013年1月阵发性房颤并接受射频消融患者116例,按照患者性别分为男性组(n=71)和女性组(n=45)。随访时间为(6~51...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纳入我院自2009年3月~2013年1月阵发性房颤并接受射频消融患者116例,按照患者性别分为男性组(n=71)和女性组(n=45)。随访时间为(6~51)个月,随访期间根据患者症状、心电图及Holter明确房颤是否复发,复发者则再次行消融术治疗,并明确房颤复发原因。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心包填塞、脑栓塞、脑出血、肺静脉狭窄及左房食管瘘)发生率,并分析手术复发率与其临床特点[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左室射血分值(LVEF)、病史及合并疾病等]的相关性。结果男性组首次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女性组(83.1%vs.66.67%,P=0.046)。女性组平均年龄较男性组更高,两组手术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组复发率高(OR=3.3, P=0.049),复发原因以存在非肺静脉起源驱动灶为主,男性复发还与糖尿病相关(OR=1.99, P=0.037)。结论女性房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更晚,单次治疗成功率较低,但安全性与男性患者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环肺静脉电隔离 导管射频消融 性别
下载PDF
2011年ACCF/AHA/HRS心房颤动治疗更新解读 被引量:3
16
作者 谭琛 崔俊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314-317,共4页
2011年ACCF/AHA临床指南工作组根据近年临床试验的结果对目前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指南提出重点更新建议,主要有:(1)心室率控制策略的新认识:严格还是宽松;(2)房颤抗栓的新方案和新药物(达必加群);(3)决奈达隆用于房颤转复、维持窦性心... 2011年ACCF/AHA临床指南工作组根据近年临床试验的结果对目前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指南提出重点更新建议,主要有:(1)心室率控制策略的新认识:严格还是宽松;(2)房颤抗栓的新方案和新药物(达必加群);(3)决奈达隆用于房颤转复、维持窦性心律以及对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新观点。作者根据对相关临床资料的回顾提出了对指南更新要点的思考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 解读
下载PDF
智能化数控机床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琛 刘恒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71-75,共5页
数控机床发展到今天已极为成熟,随着技术的发展,制造技术也逐渐向先进制造方向发展,为适应其发展,提出了智能化数控机床设计理念.从智能三维识别建模、智能专家系统、智能数控程序编制系统、智能监测诊断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几个方面对... 数控机床发展到今天已极为成熟,随着技术的发展,制造技术也逐渐向先进制造方向发展,为适应其发展,提出了智能化数控机床设计理念.从智能三维识别建模、智能专家系统、智能数控程序编制系统、智能监测诊断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几个方面对智能化数控机床的设计研究进行分析,实现了数控机床的状态在线监测和远程控制,并利用专家系统来替代有丰富经验的操作人员,使其性能得到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智能化 专家系统 在线监测 先进制造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琛 贾玉和 +3 位作者 王方正 张澍 樊朝美 袁晋青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分析胺碘酮在控制冠心病并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临床特点。选择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室速患者30例,年龄59.78±10.2岁,给与静脉和口服胺碘酮负荷量后计算室速控制率;分析胺碘酮总负荷量与患者的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V)、左... 分析胺碘酮在控制冠心病并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临床特点。选择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室速患者30例,年龄59.78±10.2岁,给与静脉和口服胺碘酮负荷量后计算室速控制率;分析胺碘酮总负荷量与患者的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无室壁瘤的关系;观察血药浓度、用药前后(包括合并用药)心率、血压、QTc等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①胺碘酮对冠心病持续性室速的控制率为90%;②胺碘酮总负荷量14.81±8.89(4.14~48.79)g,静脉负荷时间158±155.79(26~648)h;③胺碘酮负荷用量与LVEF和有无室壁瘤相关,与LVEDV无关;④胺碘酮的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性大;⑤在治疗期间总副作用发生率16.67%。结论:胺碘酮控制冠心病室速安全有效,胺碘酮负荷总量及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胺碘酮 冠心病 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IL-18、IL-8、IFN-γ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琛 胡可可 邓赫男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白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验组)治疗前、治疗3月后及50例处于绝经期的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白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验组)治疗前、治疗3月后及50例处于绝经期的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IL-8、IFN-γ水平,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对治疗前实验组血清E2、FSH与IL-18、IL-8、IFN-γ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实验组治疗前后进行改良Kupperman评分。结果治疗前实验组血清IL-18、IL-8、IFN-γ、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实验组血清E2与IL-18、IL-8、IFN-γ呈负相关(P<0.05),FSH与IL-18、IL-8、IFN-γ呈正相关性(P<0.05)。治疗3月后实验组改良Kupperman评分及血清IL-18、IL-8、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IL-18、IL-8、IFN-γ可能参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免疫过程,血清IL-18、IL-8、IFN-γ水平可作为病情判断及疗效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白介素-18 白介素-8 干扰素-Γ
下载PDF
鼻咽癌相关基因NAG7编码产物的表达和定位分析
20
作者 谭琛 董利 +4 位作者 李江 曹利 彭聪 李小玲 李桂源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4-78,共5页
为了研究NAG7基因编码产物的特性和在活细胞内定位与表达 ,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NAG7编码蛋白的一般性质并预测其定位 ,再通过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nhancegreenfluorescentprotein ,EGFP)与NAG7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 C2 ... 为了研究NAG7基因编码产物的特性和在活细胞内定位与表达 ,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NAG7编码蛋白的一般性质并预测其定位 ,再通过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nhancegreenfluorescentprotein ,EGFP)与NAG7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 C2 NAG7,通过脂质体介导分别转染非洲绿猴肾细胞系COS7和人鼻咽癌细胞系HNE1 ,瞬时表达后荧光显微镜观察NAG7基因编码蛋白的活细胞内定位及表达 .研究结果表明NAG7的编码产物可在COS7细胞中高表达并定位于细胞浆 ,而在HNE1细胞中虽也定位于胞浆 ,但仅有极少数细胞存在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NAG7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定位 编码产物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