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风区高速铁路路基双侧挡风墙周围沙粒沉积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凯 赵礼明 +2 位作者 王正辉 邓育辉 谭立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5,共8页
兰新高速铁路横穿多个大风区,对其安全运营造成严重影响。为降低强风对线路的危害,在大风区修筑大量防风构筑物,其中以路基挡风墙最为常见,挡风墙降低了风害的影响,但是带来严重的线路积沙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风速下路基双侧挡... 兰新高速铁路横穿多个大风区,对其安全运营造成严重影响。为降低强风对线路的危害,在大风区修筑大量防风构筑物,其中以路基挡风墙最为常见,挡风墙降低了风害的影响,但是带来严重的线路积沙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风速下路基双侧挡风墙周围的流场特征,利用风产生的壁面剪切应力与沙粒剪切应力的比值确定地表沙粒沉积与侵蚀类型。研究发现,气流在两道挡风墙之间分别形成一个顺时针涡流和一个逆时针涡流,在第二道挡风墙背风侧形成一个顺时针大涡,随着来流风速增大,漩涡尺寸和涡流强度均在增大;由于涡流的存在,部分沙粒被卷走,路堤背风坡附近以及路基面上的沙粒沉积显著减少,当来流风速为24、30 m/s时,南北侧线路道床面均出现沙粒反向侵蚀;单双侧挡风墙的积沙规律对比结果表明,设置双侧挡风墙时,线路积沙显著减少。研究揭示了大风区铁路双侧挡风墙周围路基面上的沙粒沉积规律,对未来风区铁路的防护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区 高速铁路路基 挡风墙 数值模拟 沙粒沉积
下载PDF
青海省共和盆地光伏发电基地风沙灾害现状、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被引量:10
2
作者 谭立海 马鹿 +4 位作者 安志山 屈建军 殷代英 刘进辉 王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分析青海省共和盆地塔拉滩光伏发电基地风沙灾害现状,并探讨风沙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利用徕卡全站仪对光伏发电基地沙丘移动速率以及典型电站积沙量进行了实地测量,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了风沙灾害形成的区域风... [目的]分析青海省共和盆地塔拉滩光伏发电基地风沙灾害现状,并探讨风沙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利用徕卡全站仪对光伏发电基地沙丘移动速率以及典型电站积沙量进行了实地测量,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了风沙灾害形成的区域风沙环境特征。[结果]沙丘前移与风沙流遇阻后在太阳能板间形成积沙是该区风沙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该区沙丘类型以新月形沙丘为主,移动速度达12.56m/a;在一面积99hm2、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光伏园区内,2016年2—4月3个月内上风向光伏板间积沙可达3 090m3;研究区属中能风沙环境,为单峰风况,起沙风以西风和西北西风为主,两组风向占年输沙势的92.1%。[结论]风力强劲、风旱同期等自然特点以及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沙漠化提供沙源是该区风沙灾害的主要成因,亟需建立固沙与阻沙措施相结合的风沙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进行风沙灾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风沙灾害 防治模式 共和盆地
下载PDF
不同砾石覆盖度床面蚀积过程的野外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伟民 谭立海 +4 位作者 张克存 安志山 张国彬 邱飞 詹鸿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70-1376,共7页
野外风洞实验表明,砾石床面具有捕沙和过沙的双重功能,砾石床面的输、阻性质是不同覆盖度与风动力耦合的结果。当砾石盖度小于20%时,床面基本以风蚀作用为主;当砾石覆盖度在30%~50%时,低风速条件下(<10 m/s),床面以强烈风积作用为主... 野外风洞实验表明,砾石床面具有捕沙和过沙的双重功能,砾石床面的输、阻性质是不同覆盖度与风动力耦合的结果。当砾石盖度小于20%时,床面基本以风蚀作用为主;当砾石覆盖度在30%~50%时,低风速条件下(<10 m/s),床面以强烈风积作用为主,高风速条件下(>12 m/s),床面以强烈风蚀为主,其间[(10~12)m/s]床面趋于蚀积平衡状态;当砾石覆盖度大于60%时,随着风速的增大,床面蚀积量变化不大。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莫高窟顶沙砾质戈壁的风沙防治,为风沙工程增添新的思路和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床面 供沙条件 积沙量变化过程 野外风洞实验
原文传递
大型光伏电站对共和盆地荒漠区微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殷代英 马鹿 +4 位作者 屈建军 赵素平 余晔 谭立海 肖建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3期15-21,共7页
[目的]揭示光伏电站内外局地小气候的差异,评估大型光伏电站的布设对共和盆地荒漠区小气候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对照点和光伏电站内观测点观测得到的基本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辐射)和土壤... [目的]揭示光伏电站内外局地小气候的差异,评估大型光伏电站的布设对共和盆地荒漠区小气候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对照点和光伏电站内观测点观测得到的基本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辐射)和土壤温湿度评估大型光伏电站的布设对共和盆地荒漠区小气候的影响。[结果]光伏电站的布设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相对湿度增加3.93%,这种影响在较干日和夜间表现的更明显。在布设光伏电站后风向由原来的东北风转为以东风为主,光伏电站的布设使得局地风向更加单一。对于风速而言,在布设光伏电站后大风速出现的比例显著降低。大型光伏电站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风速减小了53.92%。大型光伏电站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10,20,40cm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降低17.20%,16.75%和16.09%,对浅层的影响大于深层。光伏电站对共和盆地荒漠区10cm土壤湿度的影响较其他要素更显著,大型光伏电站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10cm平均土壤湿度增加了71.61%。[结论]大型光伏电站使得共和盆地荒漠区的湿度增加;风向变得单一,风速减小;土壤温度降低和土壤湿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共和盆地 荒漠区 微气候
下载PDF
不同高度阻沙栅栏蚀积过程及防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安志山 张克存 +1 位作者 谭立海 李建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1,共5页
通过对不同高度阻沙栅栏蚀积过程的野外观测,结合同时期区域风况资料,分析了阻沙栅栏前后地表蚀积形态、蚀积量以及蚀积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沙源充足条件下,不同高度阻沙栅栏上风向表现为风沙堆积,下风向风蚀与堆积共存,且... 通过对不同高度阻沙栅栏蚀积过程的野外观测,结合同时期区域风况资料,分析了阻沙栅栏前后地表蚀积形态、蚀积量以及蚀积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沙源充足条件下,不同高度阻沙栅栏上风向表现为风沙堆积,下风向风蚀与堆积共存,且程度与栅栏高度有关,栅栏总体蚀积量和蚀积强度的变化趋势与下风向变化趋势相近。其中,60和70cm高度阻沙栅栏风沙堆积量最大,防沙效果最佳,但二者积沙方向存在差别。70cm高度阻沙栅栏上风向积沙较多;60cm高度阻沙栅栏下风向积沙较多。在实际应用中,应依据防护对象合理配置阻沙栅栏并适时加高,避免阻沙栅栏过低或过高,进而影响防沙效果。此外,依据断面形态、蚀积量和蚀积强度的变化,将栅栏前后分为风沙堆积区、风蚀区和蚀积平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沙栅栏 蚀积过程 防沙效益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绿洲防护林体系防风阻沙能力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边凯 高君亮 +5 位作者 辛智鸣 罗凤敏 郝玉光 李新乐 谭立海 安志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8-53,共6页
沙漠地区不同下垫面特征直接影响沙尘的输送过程.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沙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内部分别建设风沙监测塔,并获取2018年春季(3—5月)的风速和沙尘数据,对沙尘传输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沙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内... 沙漠地区不同下垫面特征直接影响沙尘的输送过程.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沙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内部分别建设风沙监测塔,并获取2018年春季(3—5月)的风速和沙尘数据,对沙尘传输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沙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内沙尘水平通量随高度变化均呈幂函数分布;沙尘水平通量在沙漠-绿洲过渡带随高度增加显著降低,而在绿洲内呈现平缓增加趋势;沙尘水平通量从沙漠-绿洲过渡带至绿洲内部减少约一半;绿洲内部起沙风频率比沙漠-绿洲过渡带降低了一半左右,绿洲防护林明显削弱了过境风速、减少了起沙风的持续时间,防风阻沙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沙尘水平通量 起沙风 输沙势
下载PDF
砾质戈壁在不同扰动方式下的风蚀量研究——以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北边的砾质戈壁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殷代英 屈建军 +3 位作者 赵素平 谭立海 安志山 肖建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503,共9页
通过野外移动式风洞,测定了雅丹的砾质戈壁在不同破坏方式、破坏强度、不同风速和不同破坏面积下的风蚀量。结果表明:砾质戈壁不同破坏方式下的风蚀量为:车碾压>剥去砾石破坏>不去砾石破坏>脚踩踏;不同破坏强度下的风蚀量为:... 通过野外移动式风洞,测定了雅丹的砾质戈壁在不同破坏方式、破坏强度、不同风速和不同破坏面积下的风蚀量。结果表明:砾质戈壁不同破坏方式下的风蚀量为:车碾压>剥去砾石破坏>不去砾石破坏>脚踩踏;不同破坏强度下的风蚀量为:车碾压三道>车碾压一道。连续破坏的风蚀量要明显高于间隔破坏。无论在哪种破坏方式和破坏强度下的风蚀量都要远远大于自然床面。不同破坏方式引起的风蚀量随着风速的增大呈指数增加,当风速低于10 m·s^(-1)时床面以轻微侵蚀为主,当风速>12 m·s^(-1)时床面以强烈侵蚀为主。戈壁破坏面积与风蚀模数无关,因此可以利用风蚀量乘以对应的面积来估算各个破坏面积下的风蚀总量。不同扰动方式与强度对风沙流结构也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质戈壁 扰动方式 风速 风蚀量 风沙流结构
下载PDF
平坦沙质地表蚀积量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安志山 张克存 +2 位作者 屈建军 谭立海 张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0-214,共5页
通过对平坦沙质地表蚀积动态的野外观测,结合同时期区域风况资料,分析了平坦沙质地表蚀积过程。在输沙势和最大可能输沙量计算公式基础上,调整参数提出了平坦沙质地表蚀积量的计算模型,弥补了两者不能直观准确表示区域风沙活动的缺点。... 通过对平坦沙质地表蚀积动态的野外观测,结合同时期区域风况资料,分析了平坦沙质地表蚀积过程。在输沙势和最大可能输沙量计算公式基础上,调整参数提出了平坦沙质地表蚀积量的计算模型,弥补了两者不能直观准确表示区域风沙活动的缺点。通过对比野外实测值与输沙势、模型预测值和最大可能输沙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得出它们存在同期波动特征。进一步比较回归方程可知,模型预测值回归方程更加显著,预测值更加接近实测值,能够更好地表示区域风沙活动特征和强度,可为沙漠的扩张和收缩提供量化预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势 最大可能输沙量 平坦沙质地表 风蚀
下载PDF
阅课过程中的语音转录问题
9
作者 谭立海 《心理科学进展》 1987年第4期32-38,共7页
阅读过程中的语音转录问题是阅读心理学家争执最大的理论问题之一。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语音转录是词汇到达的必经环节,只有经过语音编码,才能由词形了解词义。另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语音转录不必是词汇到达的中介环节,到达单个单词的意义... 阅读过程中的语音转录问题是阅读心理学家争执最大的理论问题之一。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语音转录是词汇到达的必经环节,只有经过语音编码,才能由词形了解词义。另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语音转录不必是词汇到达的中介环节,到达单个单词的意义有形→音→义和形→义两条通路,语音转录可能是词汇到达的策略之一。但是,当阅读活动要求把一串单词存储到工作记忆中去时,语音转录就成为必要的了。本文概要地介绍上述理论观点及各家的实验证据,并简单评述了近年来对汉字认知过程中的语音转录现象的主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转录 语音编码 单词 词汇表征 工作记忆 反应时 阅读过程 心理学家 判断 实验
下载PDF
现代心理学关于单词再认的研究——影响单词再认的因素
10
作者 谭立海 《心理学探新》 1988年第2期32-37,共6页
在西方的拼音文字中,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它是按一定规则和顺序组织起来的有意义的字母串,正常情况下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从逻辑上讲,单词再认应该发生在其组成字母的再认之后,它是将单个字母再认的机制加以联合起来的结果。人们再认单... 在西方的拼音文字中,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它是按一定规则和顺序组织起来的有意义的字母串,正常情况下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从逻辑上讲,单词再认应该发生在其组成字母的再认之后,它是将单个字母再认的机制加以联合起来的结果。人们再认单词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就单词再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单词再认的心理机制并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188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词 再认 现代心理学 字母串 心理学家 目标词 拼音文字 正字法 心理机制 语境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黑河流域水文及水资源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柴会霞 谭立海 潘加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98-104,共7页
研究黑河流域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水文及水资源特征,是未来探究该流域水文、水资源变化趋势的重要科学依据。基于气候变化背景下黑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的水文与水资源统计年鉴及观测数据,对其降水量、径流量、水资源量及用水量进行定量分... 研究黑河流域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水文及水资源特征,是未来探究该流域水文、水资源变化趋势的重要科学依据。基于气候变化背景下黑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的水文与水资源统计年鉴及观测数据,对其降水量、径流量、水资源量及用水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8年,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为141.1 mm,降水相对变率存在着较大差异,且季、月降水量分布不均。2000—2009年流域内各水文站径流量均显著上升,其中扎马什克站多年平均径流增加量达0.38×10^(8)m^(3),且下游径流量高于上游。流域内水资源量和用水量也在2005—2018年明显改变,其水资源总量、地下水资源与用水量均明显上升且年增加量分别为0.04×10^(8)m^(3)、0.46×10^(8)m^(3)与0.35×10^(8)m^(3),但用水量在各行业分布不均,14年间流域内农田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达82.49%,直到近年来人为调控下才有所改观,其生态环境用水比例才得以从3.12%上升至5.05%并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整体来看,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黑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特征均受到了显著影响,流域内水资源供需关系仍不平衡,该研究对今后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情状况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黑河流域 水文特征 水资源
下载PDF
孔隙率对芦苇沙障风沙防护效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凯崇 谭立海 +1 位作者 石龙 魏永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6-170,共5页
基于格库铁路新疆段风沙防护试验工程,以高立式芦苇沙障为研究对象,分析孔隙率对其流场分布特征和阻沙率的影响,为后期工程实践提供一定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沙障孔隙率大小与背风侧涡旋区分布范围呈负相关变化,孔隙率越小,背风... 基于格库铁路新疆段风沙防护试验工程,以高立式芦苇沙障为研究对象,分析孔隙率对其流场分布特征和阻沙率的影响,为后期工程实践提供一定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沙障孔隙率大小与背风侧涡旋区分布范围呈负相关变化,孔隙率越小,背风侧低速区水平分布范围越大,风力消减效果越显著;在沙障高度范围内,背风侧风力垂向分速度随沙障高度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沙障高度一定时,孔隙率越大,沙障后垂向下的风力值越小,沙粒沉降能力越弱,积沙效果越差;在0~16 m/s风速范围内,沙障孔隙率大小与总阻沙率呈负相关变化,随着风速的逐渐增大,不同沙障阻沙率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建议在铁路防沙工程应用中将芦苇高立式沙障孔隙率设定为28.6%~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沙障 格库铁路 孔隙率 防风效益 阻沙率
下载PDF
砾石覆盖固沙措施水土保持作用研究——以库布齐沙漠北缘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立海 张伟民 +2 位作者 边凯 高扬 钟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178,共7页
库布齐沙漠发展沙产业,风沙防护是必要举措。通过风洞试验与野外观测探讨了砾石覆盖固沙措施的风沙防护效益及其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旨在为砾石覆盖在库布齐沙漠防风固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3cm粒径砾石床面具有显著的防风... 库布齐沙漠发展沙产业,风沙防护是必要举措。通过风洞试验与野外观测探讨了砾石覆盖固沙措施的风沙防护效益及其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旨在为砾石覆盖在库布齐沙漠防风固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3cm粒径砾石床面具有显著的防风固沙效应:10~16m/s试验风速下,10%~90%覆盖度砾石床面风蚀防护效应介于49.4%~100%,其中,50%覆盖度砾石床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达到最大值,风蚀防护效应在96%以上,已达到理想的防风固沙效果。鉴于库布齐沙漠风况特征,从工程防护角度讲,40%覆盖度砾石覆盖固沙措施能够达到防风蚀的目的,风蚀防护效应在93%以上,且能起到白天降温、夜间保温的作用,减少极端气温对作物的伤害,还能提高土壤含水量。本研究可为砾石覆盖固沙措施在干旱区风蚀防护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覆盖 风蚀 土壤温湿度 库布齐沙漠
下载PDF
玛曲高寒草甸风沙环境与沙化类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安志山 史博源 +2 位作者 谭立海 张凯 张克存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58-1064,共7页
玛曲县高寒草甸沙化是青藏高原地区发生沙化的典型案例,其成因、趋势和治理一直受到极大关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结合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等方法,揭示了区域风沙环境,结合区域沉积物粒度与形态特征,依据沙物质来源复杂程度将沙化类型... 玛曲县高寒草甸沙化是青藏高原地区发生沙化的典型案例,其成因、趋势和治理一直受到极大关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结合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等方法,揭示了区域风沙环境,结合区域沉积物粒度与形态特征,依据沙物质来源复杂程度将沙化类型划分为风蚀坑沙化类型和复杂沙化类型。结果表明:区域全年输沙势为164.34 VU,合成输沙势为91.57 VU,合成输沙方向132.37°,风向变率0.56,属于中比率低风能环境。综合风蚀坑沙化类型周边风蚀坑与积沙区的长度比、体积比、长轴线、与区域主风向吻合程度及沉积物粒度特征,可知风蚀坑是该沙化类型区域积沙的主要贡献者。在现代沙化过程中,复杂沙化类型除周边风蚀区、活化沙丘以及沙化草地等为区域积沙贡献沙物质外,黄河河道也为区域积沙提供一定量的沙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曲 高寒草甸 三维激光扫描仪 沙化过程 形态参数
下载PDF
刷状草方格固沙障机织工艺与防沙效果研究
15
作者 屈建军 王涛 +4 位作者 牛清河 柳本立 谭立海 肖建华 殷代英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01-1610,共10页
草方格固沙障因其固沙效果好、成本低廉且环保的特点,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防沙治沙的最有效方式,亦被称为“中国魔方”.但长期以来,草方格沙障的施工方法未得到改进,依然需要有经验的工人利用铁锨将麦草扎入沙地中,形成半隐蔽式草... 草方格固沙障因其固沙效果好、成本低廉且环保的特点,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防沙治沙的最有效方式,亦被称为“中国魔方”.但长期以来,草方格沙障的施工方法未得到改进,依然需要有经验的工人利用铁锨将麦草扎入沙地中,形成半隐蔽式草方格,这一过程耗时耗力,不能满足当前我国防沙治沙事业提质增效的新时代要求.本文研制了一种将麦草通过机械编织而成的刷状草方格固沙障,使草方格沙障施工效率提高60%以上.通过对刷状草方格固沙障防沙效果开展系统的风洞实验和野外观测研究发现:(1)与传统草方格沙障相同,刷状草方格固沙障内部形成了明显的气流减速区和流向涡旋,沙障顶部出现了明显的抬升气流.当风速低于20 m s^(-1)时,固沙障可使地表风速降低80%以上;(2)刷状草方格与传统草方格沙障对风沙流的扰动作用相同,沙障内输沙率随高度变化不再遵循指数递减规律,输沙率随高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沙障顶部出现最大值;(3)刷状草方格固沙障固沙效率(Rs)随风速的增大线性减小,但在一般沙漠地区Rs可达到90%以上.刷状草方格有望替代传统草方格固沙障,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为草方格沙障的机械化编织和智能化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方格沙障 沙漠化治理 风沙流 防沙工程 风洞实验
原文传递
不同砾石覆盖度戈壁床面风蚀速率定量模拟 被引量:6
16
作者 谭立海 张伟民 +3 位作者 屈建军 殷代英 安志山 边凯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1-588,共8页
通过风洞实验,利用称重传感器自动记录风蚀观测样方重量变化过程,对供沙条件下不同砾石覆盖度戈壁床面风蚀速率进行了定量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砾石覆盖度是影响戈壁风蚀速率的关键因子,戈壁床面风蚀速率随砾石覆盖度增加按指数规律递... 通过风洞实验,利用称重传感器自动记录风蚀观测样方重量变化过程,对供沙条件下不同砾石覆盖度戈壁床面风蚀速率进行了定量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砾石覆盖度是影响戈壁风蚀速率的关键因子,戈壁床面风蚀速率随砾石覆盖度增加按指数规律递减。各实验风速下,砾石覆盖度〉50%时,戈壁床面风蚀速率随砾石覆盖度增加而减小量有限,甚至无风蚀发生;而盖度从10%到50%时,风蚀速率显著减小。因此,两种实验粒径砾石(3cm与4cm)至少在50%盖度时才能达到较好的风蚀防治效果。戈壁风蚀防护机理主要是砾石覆盖度的增加增大了砾石间沙粒的临界起动剪切风速,而且减少了作用在砾石间可蚀地表的剪切压。与沙质对照床面相比,10%~90%砾石盖度戈壁床面沙粒临界起动剪切风速增大了0.8~3.4倍,只有0.5%~28%的剪切压作用在砾石间可蚀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 砾石覆盖 风蚀速率 风洞
原文传递
砾石覆盖对边界层风速梯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谭立海 张伟民 +1 位作者 安志山 李建国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2-1527,共6页
通过莫高窟窟顶野外风洞实验对不同覆盖度砾石床面风速梯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床面砾石平均高度以下风速梯度随砾石覆盖度变化比较杂乱,而砾石平均高度以上风速梯度随覆盖度增加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从覆盖度5%到35%风速... 通过莫高窟窟顶野外风洞实验对不同覆盖度砾石床面风速梯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床面砾石平均高度以下风速梯度随砾石覆盖度变化比较杂乱,而砾石平均高度以上风速梯度随覆盖度增加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从覆盖度5%到35%风速逐渐减小,40%~80%趋于稳定,35%最小。据此,大气边界层可明显分为两层,约以砾石平均高度为界,下层定义为粗糙亚层,上层定义为惯性亚层。粗糙亚层风速梯度随砾石间距高度比D/H值的变化同样比较杂乱;惯性亚层风速梯度随砾石间距高度比D/H值的变化规律比较一致:风速在D/H值0.3~1.5段趋于稳定,2.0~4.0段风速逐渐增大,1.5处风速最小。另外,对砾石床面不同高度阻风效应的计算表明,砾石床面的阻风作用在砾石床面表面附近最强(0.75 H~1.1 H),粗糙亚层阻风作用随高度增大而增大,惯性亚层阻风作用随高度增大逐渐减小。该粒径砾石阻风效应最优间距高度比D/H值为1.5,最优间距为3cm,最优覆盖度为35%,为砾石防沙工程的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覆盖度 砾石床面 风速梯度 阻风效应 野外风洞实验
原文传递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风沙活动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殷代英 屈建军 +4 位作者 韩庆杰 李毅 安志山 李建国 谭立海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5,共7页
输沙势和输沙量是反映风沙活动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利用青藏高原错那湖2009年7月—2010年6月的风速资料,统计并计算起沙风频次和输沙势。分析结果表明,起沙风的月际变化比较明显,10月至翌年4月风向单一,以西风为主,约占全年起沙风的65... 输沙势和输沙量是反映风沙活动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利用青藏高原错那湖2009年7月—2010年6月的风速资料,统计并计算起沙风频次和输沙势。分析结果表明,起沙风的月际变化比较明显,10月至翌年4月风向单一,以西风为主,约占全年起沙风的65%以上。从10月到翌年4月输沙势值较高,合成输沙方向以西风为主,方向变率指数在0.9以上,属于高比率。5月到9月输沙势值处于年内低峰,风向比较分散,方向变率指数由5月的0.61降到9月的0.36,属于中比率。年输沙势为491.12VU,属于高能环境(≥400VU)。年合成输沙势为445.44VU,年方向变率为0.91,属于高比率,合成输沙方向为262.54°。对8个方位月输沙量分析显示,月输沙量变化在10.5kg(7月)~119.7kg(11月)之间,各月输沙量随输沙势和平均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其转化关系可以用近似幂函数和线性函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沙风况 输沙势 输沙量 青藏高原 错那湖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防沙堤流场的风洞实验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建国 屈建军 +5 位作者 李芳 安志山 韩庆杰 牛清河 李国帅 谭立海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9,共9页
防沙堤在风沙防护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不同形状、不同倾角和不同高度防沙堤的流场结构进行风洞模拟实验,对不同类型防沙堤的防护效益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防沙堤强烈地影响了周围的气流流动特性,根据不同流场特征将其划分为... 防沙堤在风沙防护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不同形状、不同倾角和不同高度防沙堤的流场结构进行风洞模拟实验,对不同类型防沙堤的防护效益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防沙堤强烈地影响了周围的气流流动特性,根据不同流场特征将其划分为5个典型区域:迎风坡脚低速区、遇阻抬升区、集流加速区、减速沉降区和消散恢复区,其中迎风坡脚低速区和背风侧减速沉降区能有效降低风速、阻滞风沙流。②梯形较三角形防沙堤形成的迎风坡脚低速区范围更大,而三角形较梯形防沙堤形成的有效防护距离更大。③三角形防沙堤的防护范围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三角形防沙堤形成的有效防护距离随迎风坡倾角的增加而增大;迎风坡脚低速区范围随倾角增大而减小。④倾角40°的三角形防沙堤模型在各组风速下均形成最大的有效防护距离。⑤防沙堤背风侧的有效防护距离与沙堤高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堤 风洞实验 流场结构 防护机理 有效防护距离
原文传递
不同扰动方式对沙砾质戈壁地表风蚀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殷代英 屈建军 +4 位作者 俎瑞平 谭立海 安志山 肖建华 缑倩倩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野外风洞实验,测定了不同破坏方式、破坏面积和风速下的沙砾质戈壁风蚀量。结果表明:不同破坏方式引起的风蚀量不同,扰动强度越大造成的风蚀量越多;相同扰动方式下连续破坏造成的风蚀量稍高于间隔破坏。风蚀总量随破坏面积的增... 通过野外风洞实验,测定了不同破坏方式、破坏面积和风速下的沙砾质戈壁风蚀量。结果表明:不同破坏方式引起的风蚀量不同,扰动强度越大造成的风蚀量越多;相同扰动方式下连续破坏造成的风蚀量稍高于间隔破坏。风蚀总量随破坏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且服从指数函数。风速为8~10m·s^-1时,扰动的戈壁地表以轻微侵蚀为主;10~12m·s^-1是风蚀量增幅最大阶段;当风速大于12m·s^-1时,以强烈风蚀为主。风沙流中沙物质的主体是细沙和极细沙,在20cm高度范围内,白风沙流下层至上层细沙含量比较稳定,极细沙含量逐渐降低,中沙含量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砾质戈壁 扰动方式 风蚀量 破坏面积 风速 粒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