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茱萸碱调节NF-κB通路对膝骨关节炎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1
作者 王强 冯靖 +1 位作者 谭章勇 杨晓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451,共8页
目的探索吴茱萸碱(EV)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膝骨关节炎(OA)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MIA)法建立膝骨O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EV低剂量(6.9 mg/kg)组、EV高剂量(13.8 mg/kg)组、EV高剂... 目的探索吴茱萸碱(EV)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膝骨关节炎(OA)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MIA)法建立膝骨O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EV低剂量(6.9 mg/kg)组、EV高剂量(13.8 mg/kg)组、EV高剂量(13.8 mg/kg)+佛波醇12-肉豆蔻酸酯13-乙酸酯(PMA)(2μg/kg)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关节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以EV和PMA分组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关节压痛阈值、关节肿胀率、关节活动度与步态评分;番红O-固绿、HE染色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软骨与滑膜组织病理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巨噬细胞极化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与关节液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IL-1β]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关节软骨与滑膜组织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与滑膜组织形态发生明显病理损伤变化,关节压痛阈值、关节活动度明显降低(均P<0.05),关节肿胀率、滑膜厚度、步态评分、软骨病理评分、滑膜病理评分、滑膜组织M1型巨噬细胞占比与M1/M2比值、血清与关节液中IL-6、IL-1、IL-1β水平、软骨与滑膜组织p-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p-IκB-α)/IκB-α、p-NF-κB p65/NF-κB p65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EV低剂量组、EV高剂量组大鼠软骨与滑膜组织形态病理损伤均减轻,关节活动度、滑膜组织M2型巨噬细胞占比均升高(均P<0.05),关节肿胀率、滑膜厚度、步态评分、软骨病理评分、滑膜病理评分、滑膜组织M1型巨噬细胞占比与M1/M2比值、血清与关节液中IL-6、IL-1、IL-1β水平、软骨与滑膜组织p-IκB-α/IκB-α、p-NF-κB p65/NF-κB p65均降低(均P<0.05),高剂量EV的作用更强;PMA可减弱EV对OA大鼠上述各指标的作用。结论EV可通过阻止NF-κB信号通路激活而促使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并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进而减轻膝骨OA大鼠炎症,改善其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NF-ΚB 膝骨关节炎 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分型与修复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谭章勇 汪建良 +2 位作者 郭峰 刘卫峰 许科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3期1975-1980,共6页
背景: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易导致股骨头坏死、异位骨化、骨性关节炎、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应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目的:探讨影响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疗效及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方法:解放军第10... 背景: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易导致股骨头坏死、异位骨化、骨性关节炎、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应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目的:探讨影响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疗效及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方法:解放军第101医院自2004年9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28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患者,按股骨头骨折Pipkin分型、不同手术入路及受伤至手术治疗时间分组,以X射线平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Epstein法)评估疗效,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8年(1-5年)。根据Epstein法评估疗效,优6例,良12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达64%。其中PipkinⅠ、Ⅱ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100%,78%),并发症发生也不多(发生率17%,22%),但PipkinⅢ、Ⅳ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PipkinⅣ型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仅20%,且并发症发生率达80%。采用Smith-Peterson前方入路患者及K-L后方入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股骨头骨折至手术的时间<12 h,12-48 h,>48 h的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股骨头骨折应根据分型选择治疗方法,其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治疗时间、骨折脱位类型、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并发症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关节植入物 髋关节后脱位 股骨头骨折 Pipkin分型 疗效 并发症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双极股骨头置换修复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谭章勇 汪建良 +1 位作者 郭峰 许科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4118-4122,共5页
背景: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因一般情况差,骨质条件差,如予骨折内固定,一方面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另一方面治疗后仍需较长时间卧床、髋关节固定从而导致长期卧床并发症,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一种安全的修复方式,可较早解决患者早期... 背景: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因一般情况差,骨质条件差,如予骨折内固定,一方面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另一方面治疗后仍需较长时间卧床、髋关节固定从而导致长期卧床并发症,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一种安全的修复方式,可较早解决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问题。目的:观察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05至2014年解放军第101医院骨科收治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80-96岁,平均85岁,均进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测定置换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评估疗效,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3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各种心脑血管意外,均安全渡过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置换后1年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法进行评估:优13例,良2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5%,均无脱位并发症发生。提示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修复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置换后卧床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于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双极股骨头置换 骨植入物 高龄 随访
下载PDF
影响人工肱骨头置换后肩关节功能的因素:22例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谭章勇 张少成 +2 位作者 胡万坤 黄常盛 朱红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8期9550-9554,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肱骨头置换后肩关节功能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6/2008-12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52~86岁,平均67岁;全部患者均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置换过程中尽...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肱骨头置换后肩关节功能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6/2008-12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52~86岁,平均67岁;全部患者均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置换过程中尽量减少软组织损伤,保留大结节部位的骨质,选择与关节盂大小匹配的肱骨头假体,早期分阶段功能锻炼,置换后采用Neer评分标准评价人工关节功能。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22.6个月。14例患者置换后经过严格系统的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均得到较快的恢复,未出现肩关节不稳及僵硬,8例因怕疼痛欠配合,未进行严格系统的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较慢,其中2例出现轻度肩关节不稳,1例肩关节僵硬。22例患者中18例无肩痛,4例偶有肩痛,均能完成日常生活工作,肩关节平均活动范围:前屈96°(80°~103°),后伸38°(32°~45°),外展86°(80°~110°),内收31°(30°~35°),外旋32°(30°~37°),内旋42°(10°~75°)。置换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无血管神经损伤和假体松动、脱位及周围骨折等并发症。人工关节Neer评分,优5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82%。患者主观满意率87%。结论:要最大限度恢复人工肱骨头置换后肩关节的功能,置换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软组织损伤,尽量保留大结节部位的骨质,选择与关节盂大小匹配的肱骨头假体,早期分阶段功能锻炼,维持正常的肱骨头后倾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人工肱骨头 置换
下载PDF
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许科峰 汪建良 +4 位作者 朱亚文 肖俊 卢绪 刘卫峰 谭章勇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研究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的疗效及特点。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对31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耻骨支骨折23例,髋臼前柱骨折8例)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患者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 目的研究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的疗效及特点。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对31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耻骨支骨折23例,髋臼前柱骨折8例)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患者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取传统髂腹股沟入路的内外侧两端切口,分别自内外两个切口紧贴骨面向中间潜行剥离,相互贯通,形成耻骨支、髋臼前柱相通的隧道,并用骨膜剥离器撬拨扩大通道。根据通道内骨面预弯重建钛板,自外侧切口紧贴骨面插入预弯钛板,分别于钛板远近端钻孔拧入3枚左右螺钉固定钢板。结果本组患者获得5~29个月随访,平均14.1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按照Matta复位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4例,复位良好16例,复位较差1例,优良率96.7%。按照Majeed评分,优19例,良11例,可1例,优良率96.7%。无感染、股神经或股血管损伤、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及骨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耻骨支 骨折 内固定 微创
下载PDF
后外侧减压、椎间融合结合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6
作者 许科峰 汪建良 +4 位作者 郭峰 卢绪 肖俊 刘卫峰 谭章勇 《颈腰痛杂志》 2013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后外侧减压、椎间融合结合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1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外侧减压、椎间融合结合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3.3个月,21例患者... 目的探讨采用后外侧减压、椎间融合结合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1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外侧减压、椎间融合结合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3.3个月,21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有1级或1级以上的改善,1例出现胸腔积液,经胸腔穿刺、引流后消失;无切口感染,随访期内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等现象。结论后外侧减压、椎间融合结合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经后外侧同一切口实现了有效椎管减压的同时,通过椎弓根钉及椎体钉的一体固定,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后外侧 钉棒系统 前后一体固定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骨科影像学技能培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蔡晓冰 孟通 +2 位作者 吴展羽 佟大可 谭章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8期1032-1033,共2页
临床教学中骨科知识复杂且抽象,实习同学难以准确把握,而影像学可直观再现骨与周围软组织的正常解剖及异常疾病表现,帮助实习同学正确理解、诊断骨科疾病,所以影像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实习同学普遍存在不知如何... 临床教学中骨科知识复杂且抽象,实习同学难以准确把握,而影像学可直观再现骨与周围软组织的正常解剖及异常疾病表现,帮助实习同学正确理解、诊断骨科疾病,所以影像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实习同学普遍存在不知如何从影像资料中获取有价值信息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X线平片、CT、MRI三种影像检查技术的成像原理、优势、不足和影像学中"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的现象,指导实习同学如何正确掌握骨科中影像资料的读片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实习同学骨科临床思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 骨科学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谭章勇 汪建良 +2 位作者 许科峰 肖俊 孙子杰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单节段DLS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IS-TLIF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情况及影像学指标(Cobb角、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以及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JO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Cobb角、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IS-TLIF治疗单节段DLSS具有良好的中远期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短节段钉棒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谭章勇 汪建良 +2 位作者 许科峰 黄智慧 姚建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8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short-segment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SSPI)联合伤椎置钉的疗效及预防术后椎体“空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short-segment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SSPI)联合伤椎置钉的疗效及预防术后椎体“空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44例)和联合组(40例)。传统组患者接受单纯SSPI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SSPI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椎体“空壳”发生及愈合状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传统组(22.72%),术后椎体“空壳”发生率(20.0%)明显低于传统组(88.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空壳”愈合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及ODI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SPI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安全、高效、稳定的优势,可有效维持伤椎高度,预防椎体“空壳”形成,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路短节段固定 伤椎置钉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非融合固定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科峰 肖俊 +5 位作者 谭章勇 诸葛恒艳 孙子杰 李坤 汪建良 金根洋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后路非融合固定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性。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脊柱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9年7月,采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手术技术治疗Anderson-D’Alonzo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25... 目的探讨寰枢椎后路非融合固定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性。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脊柱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9年7月,采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手术技术治疗Anderson-D’Alonzo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25例,骨折愈合后全部取出内固定物。25例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3~79岁,平均(44.34±7.67)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满意。术中无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未出现难以控制的椎板间静脉丛出血。2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0~130 min,平均(101.21±19.33)min;出血量70~350 mL,平均(210.37±38.43)mL。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8.24±2.12)个月。二维CT提示骨折部位愈合后即行内固定取出手术,内固定取出时间4~15个月,平均(7.65±1.23)个月。末次随访结果:VAS评分由术前(6.89±1.45)分降至(1.87±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7.89±1.56)分上升至(13.78±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齿状突骨折均愈合,寰枢椎内固定钉棒系统取出后患者颈椎活动得到良好恢复。结论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能有效保证齿状突骨折的复位及愈合,骨折部位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可保留大部分颈椎活动度,寰枢椎后路非融合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后路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 非融合固定
下载PDF
分次清创减张缝合治疗前臂及手部软组织重度挤压伤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章勇 张少成 +3 位作者 汪滋民 马辉 朱红伟 吴佳乐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5-335,共1页
患者男,30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时被倒塌的建筑物挤压60h后由废墟中被救出,随即整个右前臂及手部严重肿胀、青紫、水泡,手指及前臂下1/3感觉、运动功能丧失。12h后送到附近医院,即予以前臂清创、减压术;术后予伤口换... 患者男,30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时被倒塌的建筑物挤压60h后由废墟中被救出,随即整个右前臂及手部严重肿胀、青紫、水泡,手指及前臂下1/3感觉、运动功能丧失。12h后送到附近医院,即予以前臂清创、减压术;术后予伤口换药、抗感染及全身支持等治疗。于2008年5月24日转到四川华西医院再次清创,5月26日转入我院。临床检查:右手严重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软组织 缝合治疗 右前臂 挤压伤 清创 四川华西医院 减张 分次
原文传递
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
12
作者 谭章勇 汪建良 +2 位作者 许科峰 郭峰 李俊 《解剖与临床》 2011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评价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8月~2009年1月期间,对38例严重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进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其中Mason III型骨折32例,IV型骨折6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0个月... 目的:评价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8月~2009年1月期间,对38例严重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进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其中Mason III型骨折32例,IV型骨折6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0个月,平均23.9个月.肘关节屈伸平均131.5°/8°,前臂旋前/旋后平均76.5°/82°.3例遗留肘关节轻度疼痛,1例肘关节轻度外翻不稳.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1分,优29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近期效果满意.适应证的掌握、术中假体的精确安装以及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小头 粉碎性 假体置换 骨折
原文传递
载药人工骨联合肌皮瓣转移治疗慢性创伤性骨髓炎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晓冰 佟大可 +3 位作者 谭章勇 吴展羽 孟通 张少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9期844-846,共3页
目的采用载药人工骨联合肌皮瓣转移治疗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方法对慢性创伤性骨髓炎12例术前均行X线片、CT和MRI检查,常规进行进行血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清除病灶,放入含有万古霉素的硫酸钙颗粒,填塞髓腔及骨缺损,带蒂肌皮瓣或游... 目的采用载药人工骨联合肌皮瓣转移治疗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方法对慢性创伤性骨髓炎12例术前均行X线片、CT和MRI检查,常规进行进行血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清除病灶,放入含有万古霉素的硫酸钙颗粒,填塞髓腔及骨缺损,带蒂肌皮瓣或游离肌皮瓣覆盖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伤口均一期愈合,未见骨髓炎复发,疼痛缓解。复查X线片均可见硬化骨不同程度吸收。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载药人工骨联合肌皮瓣转移治疗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是临床可行、可靠的治疗慢性骨髓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硫酸钙 骨髓炎 肌皮瓣
原文传递
后外侧减压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绪 汪建良 +5 位作者 许科峰 郭峰 刘卫峰 谭章勇 卢海丹 朱永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223-2227,共5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减压结合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01医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采用后外侧减压结合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本... [目的]探讨后外侧减压结合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01医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采用后外侧减压结合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本研究共36例患者,男24例,女12例,年龄26~62岁,平均38.4岁。损伤节段:T_(11)10例,T_(12)14例,L_18例,L_24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0例,坠落伤13例,压砸伤3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5例,C级8例,D级8例,E级13例。通过对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诊时影像学指标神经功能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结果]36例均获随诊,随诊时间12~3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1年随诊时按Frankel评分标准,均有1~3级不同程度恢复,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术前明显改善。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随诊影像学检查示椎管狭窄率、Cobb角、椎体前后高度、神经功能恢复较术前明显改善,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外侧减压结合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创伤小,减压彻底,能良好的恢复脊柱的三柱稳定性,降低内固定失败发生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外侧减压 前后一体固定
原文传递
显微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术后硬膜神经根挫伤与瘢痕粘连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晓冰 佟大可 +5 位作者 竺伟 谭章勇 朱红伟 卫旭彪 范宇 张少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术后硬膜、神经根挫伤与瘢痕粘连并伴有严重肢端麻木和剧烈的根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腰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后再次入院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硬膜背侧的瘢痕恢复硬膜囊的波动,对于硬膜...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术后硬膜、神经根挫伤与瘢痕粘连并伴有严重肢端麻木和剧烈的根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腰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后再次入院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硬膜背侧的瘢痕恢复硬膜囊的波动,对于硬膜有瘢痕组织粘连并有挛缩的,行减张切开或将挛缩的硬脊膜切除,同时行瘢痕段神经根鞘膜切开。[结果]22例在24 h内肢端麻木和根性疼痛症状完全消失,10例15 d内症状基本消失,平均时间为6.88 d。[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腰椎间盘术后有硬膜及神经根挫伤、粘连并伴有严重肢端麻木和剧烈的根性疼痛的患者行硬膜、神经根挫伤与瘢痕粘连松解,初步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术后 显微外科 神经根瘢痕粘连
原文传递
经后外侧入路前后一体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70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绪 汪建良 +5 位作者 许科峰 郭峰 刘卫峰 谭章勇 卢海丹 朱永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1期1178-118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前后一体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11~2014-11手术治疗的7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后外侧入路减压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前后一体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11~2014-11手术治疗的7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后外侧入路减压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内固定治疗。结果70例切口均一期愈合,均获得平均18(12—36)个月随访。无内固定松动、椎弓根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d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外侧入路前后一体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减压彻底,良好恢复脊柱三柱稳定性的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脊髓损伤 后外侧入路 前后一体固定 椎弓根钉
原文传递
臀中肌阔筋膜张肌间隙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俊生 胡万坤 +2 位作者 张少成 朱红伟 谭章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4期336-337,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小切口髋部手术入路,总结该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对髋前外侧手术切口进行改良,采用臀中、阔筋膜张肌间隙入路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8例。结果本组随访2~8年,平均3.5年。所有患者均于... 目的介绍一种小切口髋部手术入路,总结该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对髋前外侧手术切口进行改良,采用臀中、阔筋膜张肌间隙入路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8例。结果本组随访2~8年,平均3.5年。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4周开始站立行走。1例于术后2个月因坠床发生后脱位,1例因跌倒扭伤发生股骨干劈裂骨折,其余患者均可无痛行走,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与该切口有关的并发症。结论采用臀中、阔筋膜张肌间隙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出血少、显露良好、操作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高龄 人工股骨头置换 改良手术切口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强 张骏 +2 位作者 王天 刘万舜 谭章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1期4095-4099,共5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OVCFs患者180例,给予PVP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骨水泥渗漏情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OVCFs患者180例,给予PVP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OVCFs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LAS)均呈降低趋势(P<0.05)。随访期间,180例患者中,15例(8.33%)出现了骨水泥渗漏,但均不需要进一步处理。32例(17.78%)出现了术后邻近椎体骨折,148例未出现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并以此进行分组。再骨折组、未再骨折组在年龄、骨折病史、骨密度、Cobb角、椎体高度恢复、骨水泥渗漏情况、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方面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年龄>70岁、骨水泥渗漏、骨密度<-2.5SD、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Cobb角<15°、椎体高度恢复率>87%均是PV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VP治疗OVCFs疗效较好,可缓解患者疼痛、减轻功能障碍、改善活动能力,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受年龄、骨密度、Cobb角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可针对这些因素给予对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邻近椎体骨折 疗效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