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散加权成像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
1
作者 郭亚欣 王贇霞 +5 位作者 尚怡研 魏焕焕 海梦璐 李晓栋 王梅云 谭红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5,共6页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0例经病理诊断单发乳腺癌患者术前DWI,按8∶2比例分为训练集(n=560,含381例Ⅰ+Ⅱ级和179例Ⅲ级)和测试集(n=140,含95例Ⅰ+Ⅱ级和45例Ⅲ级)。...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0例经病理诊断单发乳腺癌患者术前DWI,按8∶2比例分为训练集(n=560,含381例Ⅰ+Ⅱ级和179例Ⅲ级)和测试集(n=140,含95例Ⅰ+Ⅱ级和45例Ⅲ级)。手动勾画瘤内ROI(ROI瘤内),将其自动外扩3、5 mm,获得瘤周ROI(ROI+3 mm和ROI+5 mm),以及瘤内-瘤周ROI(ROI瘤内+3 mm、ROI瘤内+5 mm)。提取并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RM)用于预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效能。以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校准度,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其临床实用性。结果RM瘤内、RM+3 mm、RM+5 mm、RM瘤内+3 mm及RM瘤内+5 mm在训练集的AUC分别为0.750、0.724、0.749、0.833及0.807,在测试集分别为0.723、0.718、0.736、0.759及0.782。各模型AUC差异在训练集中均有(P均<0.01)而在测试集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校准度均较高。DCA显示阈值为0.02~0.88时RM瘤内+瘤周在训练集、阈值为0.40~0.72时其在测试集的临床净收益更大。结论DW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均可有效预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瘤内-瘤周影像组学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组织学分级 影像组学
下载PDF
乳腺X线特征在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2
作者 夏燕娜 谭红娜 徐红卫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20-625,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X线特征与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1例Luminal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乳腺X线特征,根据Luminal型乳腺癌的分型标准,将患者分成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中的临床病理、乳腺X线特征... 目的探讨乳腺X线特征与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1例Luminal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乳腺X线特征,根据Luminal型乳腺癌的分型标准,将患者分成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中的临床病理、乳腺X线特征的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371例乳腺癌患者中73例(19.7%)Luminal A型,298例(80.3%)Luminal B型;病理SBR分级高、合并脉管侵犯者多出现在Luminal B型乳腺癌中(P<0.05)。征象类别、腋窝淋巴结肿大在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块、钙化及肿块合并钙化的病灶多出现在Luminal B型乳腺中(P=0.028、0.034、0.007),结构扭曲的病灶多出现在Luminal A型乳腺癌中(P=0.005)。logistic回归表明病理SBR 2级、SBR 3级、伴钙化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是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OR=3.912、31.687、2.498、4.210),而结构扭曲征象则是Luminal B型乳腺癌的保护因素(OR=0.155);临床病理特征、乳腺X线征象及两者联合预测Luminal B型乳腺癌的AUC为0.661、0.691和0.758。结论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X线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Luminal型乳腺癌的分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分型 Luminal型乳腺癌 乳腺X线
下载PDF
甲状腺髓样癌和滤泡癌的CT-病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谭红娜 胡晓欣 +3 位作者 顾雅佳 彭卫军 杨文涛 黄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滤泡癌(FTC)的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评价CT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25个MTC、15例FTC的CT表现与病理特征。结果:①平扫时两者密度、边界及钙化形式无统计学差异(P=0.444,P=...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滤泡癌(FTC)的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评价CT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25个MTC、15例FTC的CT表现与病理特征。结果:①平扫时两者密度、边界及钙化形式无统计学差异(P=0.444,P=0.139,P=0.325)。②增强扫描显示两者边界表现不同,MTC(17/22)较FTC(6/15)不清晰(P=0.038)。病理显示MTC多无包膜且呈浸润性生长,而FTC则包膜完整或仅有局部包膜侵犯。③4个MTC和3个FTC由平扫时的密度均匀变为增强后的不均匀,病理基础前者肿瘤中含有淀粉样物质,而后者则为胶原组织。④边界清晰与否在增强前后发生变化的4个MTC和5个FTC均与肿瘤有无包膜及血供丰富程度相关。⑤MTC(18/21)较FTC(1/15)更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01)。结论: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鉴别甲状腺髓样癌和滤泡癌有意义,CT特征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MR淋巴管造影显示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被引量:5
4
作者 谭红娜 彭卫军 +5 位作者 杨犇龙 刘海泉 顾雅佳 李瑞敏 赵广垠 沈茜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钆剂增强的MR淋巴管造影(MR-LG)用于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X2肿瘤软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30只兔原位乳腺癌动物模型。实验兔在肿瘤接种前后共行2次MR-LG检查(包括对比剂注射前的STIR序列扫描)。... 目的:探讨钆剂增强的MR淋巴管造影(MR-LG)用于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X2肿瘤软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30只兔原位乳腺癌动物模型。实验兔在肿瘤接种前后共行2次MR-LG检查(包括对比剂注射前的STIR序列扫描)。图像3D重建后,淋巴管引流通路上距离原发肿瘤最近的淋巴结定义为SLN,且成像效果根据3D图像上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管显像分成良好和较差两个等级;记录STIR序列扫描和MR-LG显示的所有淋巴结,并与前哨淋巴结病理对照。结果:80%(24/30)的荷瘤兔完成第二次MR-LC检查,良好3D图像为79.2%(19/24)。在MR-LG图像上,淋巴结信噪比(SNR)均高于其引流淋巴管和同层肌肉(P值均<0.05),SLN与n-SLN、引流淋巴管与同层肌肉之间的SNR无统计学差异。MR-LG图像上可清晰显示SLN和n-SLN(共26枚)的17只荷瘤兔,其STIR图像上共有28枚淋巴结,且两者淋巴结的大小无明显差异(t=0.124,P=0.902);其SLNB检查获得32枚淋巴结(SLN 18枚,n-SLN 14枚),且淋巴结大小与MR-LG图像上和STIR序列扫描所显示的淋巴结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钆剂增强MR-LG可较好地显像VX2兔乳腺癌S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VX2肿瘤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淋巴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淋巴管造影评价兔乳腺前哨淋巴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谭红娜 彭卫军 +3 位作者 顾雅佳 李瑞敏 赵广垠 沈茜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造影评价肿瘤转移性及炎性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X2肿瘤组织块悬液和新鲜蛋黄乳胶皮下注射法制作VX2乳腺癌和炎性兔模型。CT/MR淋巴管造影(CT/MR-LG)图像上SLN是指自对比剂注射部位至腋窝方向上最先引流... 目的:探讨淋巴管造影评价肿瘤转移性及炎性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X2肿瘤组织块悬液和新鲜蛋黄乳胶皮下注射法制作VX2乳腺癌和炎性兔模型。CT/MR淋巴管造影(CT/MR-LG)图像上SLN是指自对比剂注射部位至腋窝方向上最先引流的淋巴结,其余淋巴结为n-SLN(n-SLN),与SLN活检(SLNB)对照。结果:①CT-LG中,荷瘤组SLN及n-SLN较炎症组的大,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淋巴结边缘出现充盈缺损在转移性SLN(2/2)多见。②MR-LG中,荷瘤组和炎症组SLN的大小及形状均无统计学差异;转移性SLN的长径大干非转移性的,且边缘环状高信号多出现在非转移性SLN中(2/10 vs 13/18),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③对照SLNB结果,荷瘤组和炎症组SLN均较SLNB获得的SLN小,但MR-LG中SLN的大小较SLNB获得的差别大,且在荷瘤组中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转移性及非转移性SLN在CT-LG及MR-LG图像上有一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淋巴管造影
下载PDF
MR间质淋巴造影在VX2兔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显像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谭红娜 王攀鸽 +4 位作者 刘洋 夏燕娜 王博 肖慧娟 高剑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8-934,共7页
背景与目的: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对乳腺癌远处转移及远期复发的预测价值与腋窝淋巴结的价值相当。IMLN在改良根治术下不能被清除,目前临床上只能对内乳区可能存在转移的患者盲目追加放疗;如何选取适合IMLN活... 背景与目的: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对乳腺癌远处转移及远期复发的预测价值与腋窝淋巴结的价值相当。IMLN在改良根治术下不能被清除,目前临床上只能对内乳区可能存在转移的患者盲目追加放疗;如何选取适合IMLN活检或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则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初步探讨MR间质淋巴造影(MR lymphography,MR-LG)检查在显示VX2兔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纯种雌性新西兰大白兔55只建立VX2兔乳腺癌动物模型,并行MR-LG检查。图像传至ISP(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自注射部位至内乳或腋窝方向的引流淋巴管上最先显像的1个或数个淋巴结定义为SLN,记录SLN及引流淋巴管显示情况,并与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结果对照。结果:55只实验兔建模成功率为98.2%(54/55),最终51只荷瘤兔成功入组。在MR-LG图像上,对比剂注射后5 min扫描较注射后即刻扫描可显示更多的内乳区淋巴管(36 vs 25),且同时显示腋窝SLN及引流淋巴管效果进一步提高(45 vs 3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和P=0.040)。在内乳区MR-LG图像上,显像SLN长径为(2.64±0.59)mm,短径为(2.24±0.54)mm,引流淋巴管直径平均值为2.18 mm;肿瘤大小及腋淋巴结数目对内乳淋巴管的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和P=0.040)。11只荷瘤兔内乳区SLNB共检出内乳区SLN 15枚,位于第2~3肋间者6枚,1~2肋间者5枚,3~4肋间者2枚,而位于第10肋间和剑突旁者各1枚;对照MR-LG,共9只荷瘤兔共显示11枚内乳区SLN,其中7只(77.8%,7/9)与SLNB显示结果一致;SLNB检出的SLN长短径均大于MR-LG图像上显示的SL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LG可显像VX2兔乳腺癌内乳区SLN,但显像率的提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兔乳腺癌 内乳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 MR间质淋巴造影
下载PDF
胃常见良性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谭红娜 彭卫军 《当代医学》 2010年第8期87-89,共3页
胃的良性肿瘤相对少见,发病率在胃部肿瘤的5%以下。根据其组织来源可分为上皮源性肿瘤和间叶源性肿瘤两大类,但上皮源性肿瘤少见,主要有胃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三种类型,而增生性息肉则是由于局部的胃粘膜... 胃的良性肿瘤相对少见,发病率在胃部肿瘤的5%以下。根据其组织来源可分为上皮源性肿瘤和间叶源性肿瘤两大类,但上皮源性肿瘤少见,主要有胃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三种类型,而增生性息肉则是由于局部的胃粘膜上皮炎性增生而成,并非真正的肿瘤;胃间叶源性肿瘤则相对比较多见,主要有良性间质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血管瘤及脂肪瘤等。随着多排螺旋CT及各种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临床医生对此类病变的认识不断提高。笔者将对上述良性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肿瘤 胃部肿瘤 CT诊断 胃间叶源性肿瘤 上皮源性肿瘤 增生性息肉 多排螺旋CT 腺瘤性息肉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谭红娜 顾雅佳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7年第6期398-402,共5页
头颈部恶性肿瘤最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性淋巴结的正确诊断对肿瘤临床分期、治疗方案选择、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意义重大。就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检出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颈部 淋巴结转移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下载PDF
Flash CT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超重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夏宾 杨学华 +2 位作者 高剑波 谭红娜 王天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探讨Flash CT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IRIS)技术对改善超重患者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对100例体质量指数(BMI)为25~30kg/m2的患者行Flash CT检查,按扫描管电压随机化分成A(120kV)、B(100kV)两组,对B组图像... 目的探讨Flash CT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IRIS)技术对改善超重患者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对100例体质量指数(BMI)为25~30kg/m2的患者行Flash CT检查,按扫描管电压随机化分成A(120kV)、B(100kV)两组,对B组图像经IRIS重建获得数据作为C组。测量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及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腔内CT值、噪声(SD),并计算SNR、CNR,记录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3组图像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5);3组血管腔强化CT值、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血管腔内CT值B、C两组高于A组;B组噪声最大,CNR最低;C组SNR最高。A、C组ED分别为(8.6±1.3)mSv和(3.5±0.7)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1,P<0.05)。结论对于超重患者运用低管电压结合IRIS技术进行Flash CT冠状动脉检查能够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IRIS重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汪晓红 彭卫军 +4 位作者 谭红娜 信超 顾雅佳 唐峰 毛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谱线特征及早期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一组98例在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99个病灶,98个浸润性导管癌,1个黏液腺癌),比较按疗程随访的1H-MRS结果(化疗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谱线特征及早期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一组98例在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99个病灶,98个浸润性导管癌,1个黏液腺癌),比较按疗程随访的1H-MRS结果(化疗前,一疗程后),观察分析胆碱共振峰的峰高、峰下面积及胆碱信噪比,以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①1H-MRS可用于乳腺癌监测(成功率83.8%),乳腺癌可出现明显的胆碱复合峰,敏感度75.9%(63/83)。②48个成功随访病灶中,8个治疗无效,40个有效;③比较治疗有效、无效组Cho峰高、峰下面积及信噪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治疗有效组一疗程后Cho峰高、峰下面积及信噪比的变化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Cho峰有下降趋势或部分消失;无效组Cho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可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并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通过Cho的变化,评价、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提供早期判断疗效的有价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胆碱复合峰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新双源CT Flash扫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夏宾 杨学华 +3 位作者 高剑波 谭红娜 王天佑 梁晓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新双源CTFlash扫描技术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行FlashCTA且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Flash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 目的:探讨新双源CTFlash扫描技术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行FlashCTA且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Flash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4.3%、95.7%、89.7%、93.2%和0.80;有效辐射剂量为(0.98~1.15)mSv。FlashCTA与CAG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88,P<0.001)。结论:FlashCTA有效辐射剂量低,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尤其是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宫颈淋巴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玲辉 彭卫军 +2 位作者 蒋朝霞 谭红娜 丁建辉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4期63-67,共5页
目的提高对宫颈淋巴瘤MRI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病理证实的宫颈淋巴瘤MRI检查资料(平扫加增强),观察宫颈淋巴瘤MRI表现特点,评估肿瘤形态、宫颈内膜、基质环的改变及信号表现,同时评估扫描范围内有无淋巴结肿大。结果(1)6... 目的提高对宫颈淋巴瘤MRI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病理证实的宫颈淋巴瘤MRI检查资料(平扫加增强),观察宫颈淋巴瘤MRI表现特点,评估肿瘤形态、宫颈内膜、基质环的改变及信号表现,同时评估扫描范围内有无淋巴结肿大。结果(1)6例宫颈淋巴瘤均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2)6例中5例见宫颈肿块,直径7cm~10cm,实性或实性为主,轮廓较清晰,圆形或分叶状;1例见一侧壁局限性增厚。(3)MRI表现:T1WI等信号常见(5/6);T2WI可表现为等信号、高信号(4/6)或混杂高信号为主(2/6),肿块较大时信号欠均匀(直径大于8cm)。强化不明显((2/6)或轻至中度强化(4/6))。(4)可伴有扫描范围内如腹膜后、盆腔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3/6)。(5)T2WI图像上宫颈黏膜6例中5例可见(5/6),可伴有完整的宫颈基质环(3/6)。结论当宫颈出现软组织肿块,缺乏黏膜浸润,不累及宫颈基质环,信号较均匀,无明显坏死,强化不明显,可伴有腹膜后,盆组等部位淋巴结肿大,提示宫颈淋巴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20排动态容积CT低剂量全肝灌注成像评价氩氦刀治疗肝细胞肝癌20例近期疗效 被引量:16
13
作者 夏燕娜 郭华 +2 位作者 谭红娜 姬丽娟 高剑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低剂量全肝灌注成像在氩氦刀治疗肝细胞肝癌(HCC)近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预行氩氦刀手术治疗的HCC患者20例,且术前2~3d和术后30.45d均行全肝灌注扫描,并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全肝灌注参数的变...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低剂量全肝灌注成像在氩氦刀治疗肝细胞肝癌(HCC)近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预行氩氦刀手术治疗的HCC患者20例,且术前2~3d和术后30.45d均行全肝灌注扫描,并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全肝灌注参数的变化;并与同期行上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20例患者的全肝灌注辐射剂量对比。结果①氩氦刀术前,瘤体的肝动脉灌注量(HA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值均高于瘤旁及正常肝组织的HAP及HAPI值,而门静脉灌注(PVP)值低于瘤旁及正常肝组织。且三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比分析瘤旁肝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HAP、PVP及HAPI值,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94,0.084和0.988)。②氩氦刀术后,瘤体HAP、HAPI均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0)。瘤旁肝组织HAP、HAPI及PVP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组织HAP、HAPI及PV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全肝灌注剂量低于常规上腹部平扫结合增强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全肝低剂量灌注是一种评价氩氦刀治疗HCC的近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氩氦刀 CT灌注 低剂量 疗效
下载PDF
MR淋巴造影显影兔VX2乳腺癌模型内乳前哨淋巴结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攀鸽 谭红娜 +2 位作者 王博 肖慧娟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MR淋巴造影(MR-LG)显影兔VX2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方法将7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建立兔VX2乳腺癌(肿瘤组)及炎性(炎症组)实验动物模型,并对其行MR-LG检查,检查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术。记录内乳SLN及淋巴管的显示情况... 目的探讨MR淋巴造影(MR-LG)显影兔VX2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方法将7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建立兔VX2乳腺癌(肿瘤组)及炎性(炎症组)实验动物模型,并对其行MR-LG检查,检查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术。记录内乳SLN及淋巴管的显示情况,分析影响其显像的因素。结果实验兔建模成功率为97.33%(73/75);MR-LG对内乳SLN及淋巴管的显示率分别为15.94%(11/69)和75.36%(52/69),其在肿瘤组与炎症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组内乳SLN显示与未显示实验兔间体质量,肿瘤生长时间,肿瘤长径,腋窝SLN数目、大小及阳性数目,内乳淋巴管显影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乳淋巴管显示与未显示实验兔间肿瘤大小及腋窝SLN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R-LG检出内乳SLN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分别为76.81%(53/69)、39.13%(9/23)、95.65%(44/46)、60.86%(14/23)和4.35%(2/46)。结论 MR-LG可有效显像兔VX2乳腺癌模型内乳SLN及淋巴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内乳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淋巴造影
下载PDF
DCE-MRI及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15
作者 夏燕娜 谭红娜 +1 位作者 谭延召 徐红卫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1期3906-390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成像(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有明确手术病理结果的60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其中良性病变40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成像(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有明确手术病理结果的60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其中良性病变40例、恶性病变20例,且所有患者均行术前DCE-MRI及DWI检查。比较DCE-MRI、DWI相关诊断参数在乳腺良恶性乳腺病变在中的差异,并同时对单一DCE-MRI、DWI诊断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疾病的效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DCE-MRI诊断参数比较图像上,良性乳腺良性病变在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强化均匀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分型呈Ⅰ型上百分比均高于恶性乳腺恶性病变(P<0.05)。乳腺良性病变的ADC均值高于乳腺恶性病变(P<0.05)。DCE-MRI联合DWI诊断的准确度均高于单一的DCE-MRI及DW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度(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采取DCE-MRI、DWI检查可取得不错的价值,可根据诊断形态、边缘、强化、ADC值等情况进行鉴别,同时二者联合诊断其诊断效能较高,值得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鉴别诊断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方法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尚怡研 谭红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1-185,191,共6页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已广泛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术前治疗,治疗目的在于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保乳率。诸多研究表明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可预测乳腺...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已广泛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术前治疗,治疗目的在于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保乳率。诸多研究表明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可预测乳腺癌NAT的疗效。近年来,影像组学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诸多学者就乳腺MRI影像组学特征在乳腺癌NAT疗效评价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就MRI影像组学方法预测乳腺癌NAT疗效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和影像科医生对MRI影像组学方法在乳腺癌NAT疗效评价中应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疗效评估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贇霞 谭红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7-182,共6页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居于前列,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及计算机算法的发展,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居于前列,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及计算机算法的发展,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日益广泛,使得精准、高效的影像学评估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年来基于影像图像的AI技术在乳腺病变术前良恶性评估、乳腺癌分类及分级、生物标记物及分子亚型预测、淋巴结病理状态及易感基因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介绍该领域AI发展现状并试图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以期推进乳腺癌AI诊断技术的临床转化,为临床精准无创诊疗提供最佳影像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卷积神经网络 预测效能
下载PDF
DCE-MRI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贇霞 尚怡研 +6 位作者 郭亚欣 海梦璐 高扬 魏焕焕 李晓栋 王梅云 谭红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7,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经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经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首次术前MRI图像及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病灶的位置和大小、SBR分级,ER、PR、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ALN是否转移及脉管癌栓的有无),共入组356例患者,年龄26~82(49.17±10.75)岁,并按8∶2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284)和测试集(n=72)。提取DCE-T1WI序列第3期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并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Z分数归一化、方差阈值、K最佳及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筛选与ALN转移强相关的定量影像组学特征;应用多种分类器算法以排列组合方式分别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得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根据模型效能从中确定最佳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结果356例乳腺癌患者中ALN转移组117例(32.9%,117/356),无ALN转移组239例(67.1%,239/356);HER-2阳性表达在ALN转移组和无转移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3,P=0.020),其余临床病理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病理指标在训练集与测试集患者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初始653个影像组学特征中共筛选得到18个与ALN转移强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包括形态特征、一阶特征及纹理特征各6个。基于绝对值最大归一化和Bagging决策树算法构建的影像组学标签是预测ALN转移的最佳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2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97~0.960]、69.9%、96.9%、88.0%和0.803(95%CI:0.701~0.905)、75.0%、75.0%、75.0%。结论基于DCE-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有助于乳腺癌术前ALN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预测效能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非产后期乳腺炎的MRI表现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东方 谭红娜 +4 位作者 彭卫军 严洋 朱晖 刘海泉 毛健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分析非产后期乳腺炎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证实为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增强后1例呈肿块样强化,29例(96.7%)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其中区域样强化者17例,段样强化7例,局灶性强化3... 目的:分析非产后期乳腺炎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证实为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增强后1例呈肿块样强化,29例(96.7%)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其中区域样强化者17例,段样强化7例,局灶性强化3例,线样及弥漫性强化各1例;65.5%(19/29)的病变内部强化表现为簇环状强化,呈不均匀强化、树枝状及斑点状强化者分别占24.1%(7/29)、6.9%(2/29)和3.5%(1/29)。30例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Ⅰ型、Ⅱ型和Ⅲ型的百分比依次为40%、50%和10%。14例合并淋巴结肿大,其中13例临床出现炎症表现;2例单纯乳头凹陷,3例单纯皮肤增厚,乳头凹陷伴皮肤增厚者2例,其中5例临床出现炎症反应。所有病变的BI-RADS分类均在4以上,且分类为4a、4b、4c和5的病灶依次占53.3%、20%、20%和17.8%。若以BI-RADS分类4b及以上为可疑恶性病灶,MRI诊断乳腺炎的误诊率为46.7%(14/30)。结论:区域样分布的病变内部呈多发簇环状强化和增强后动态曲线呈I型或II型是非产后期乳腺炎较常见的MRI表现,伴淋巴结肿大或乳头凹陷的患者临床多有炎症反应提示。乳腺炎的MRI误诊率较高,诊断时需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症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病理及磁共振特征联合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包丰昌 王贇霞 +1 位作者 雷平冲 谭红娜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2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临床病理及磁共振(MRI)特征与乳腺癌Ki-67表达的关系及其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8例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Ki-67阳性指数20%为界将患...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临床病理及磁共振(MRI)特征与乳腺癌Ki-67表达的关系及其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8例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Ki-67阳性指数20%为界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20%)和低表达组(≤2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乳腺MRI表现等方面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筛选乳腺癌Ki-67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组织病理学分级、ER表达、PR表达、ALN转移及脉管侵犯等指标在Ki-67高低表达组间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在Ki-67高表达组患者中占比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表现中病灶大小、BI-RADS分类及ALN转移与否在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理SBR分级、PR低表达及ALN转移是Ki-67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子。基于病理SBR分级、PR、ALN病理状态及3者联合方法预测乳腺癌Ki-67高表达的AUC分别为0.744、0.676、0.571和0.819。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乳腺癌MRI特征与Ki-67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尚不能作为预测乳腺癌Ki-67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病理特征是Ki-67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子,且多指标联合对诊断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KI-67 淋巴细胞亚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