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院校“一主线三连接四协同”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探索
1
作者 马艺鑫 贾连群 +3 位作者 刘慧慧 冷雪 曹媛 谷丽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在中西医结合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以中西医并重理念为根本,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结合,首次构建“一主线三连接四协同”的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努力打造知行合一、强化实践、... 在中西医结合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以中西医并重理念为根本,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结合,首次构建“一主线三连接四协同”的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努力打造知行合一、强化实践、科学素养、创新思维融为一体的高水平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人才培养 中西医结合 桥梁课程
下载PDF
以中医综合诊断与杂病论课程实践为底方探索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新方法
2
作者 谷丽艳 吴鑫钰 +8 位作者 胡明泽 孙朝渭 陈奋 战凯璇 甄毕贤 逄小博 王双 刘璐菘 郭磊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4期2830-2832,共3页
教育是强国之本,党和国家对教育一直很重视,在教育方面做出很多努力。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对于医药卫生方面更加重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作为医药人才主要培养基地的中医药大学,更是注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为... 教育是强国之本,党和国家对教育一直很重视,在教育方面做出很多努力。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对于医药卫生方面更加重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作为医药人才主要培养基地的中医药大学,更是注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在《中医综合诊断与杂病论》这门课的实践基础上,合理运用现有条件,探索对中医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课程实践
下载PDF
基于中医药文化基因传承的课程思政的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杜莹 贾连群 +4 位作者 刘慧慧 冷雪 曹媛 谷丽艳 袁东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3期1-3,共3页
中医药院校是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主阵地,课程思政是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渠道。对于中医药院校而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深度融合,发掘不同专业课之中包含的文化基因和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范式... 中医药院校是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主阵地,课程思政是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渠道。对于中医药院校而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深度融合,发掘不同专业课之中包含的文化基因和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范式,将这些变成思政教育的载体,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巨大潜力,同时这也是一项长期探索的过程。因此,要求专业课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调整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评价,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课程思政 教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冷雪 战丽彬 +8 位作者 贾连群 刘慧慧 杜莹 曹媛 王莹 吕美君 吴瑾 谷丽艳 李阳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12期45-48,共4页
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桥梁课程的纽带作用,将本课程挖掘出的“7个特色元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科研思维,拓宽科研视野,增强中医... 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桥梁课程的纽带作用,将本课程挖掘出的“7个特色元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科研思维,拓宽科研视野,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在实验技术实践基础上,结合课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实现教学与育人相统一,为相关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 思政教育
下载PDF
“一主线-三融合-双结合”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以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为例
5
作者 冷雪 贾连群 +7 位作者 刘慧慧 杜莹 曹媛 王莹 吕美君 吴瑾 谷丽艳 李阳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19期42-44,共3页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科研思维,在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教学中创新性地采用“一主线、三融合、双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课程内容的点、线、面、体式整体设计为主线,课堂教学内容与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科研...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科研思维,在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教学中创新性地采用“一主线、三融合、双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课程内容的点、线、面、体式整体设计为主线,课堂教学内容与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科研实践“三融合”,线上、线下“双结合”,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发展能力、创新意识和知行合一的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
下载PDF
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谷丽艳 解静茹 +3 位作者 刘齐 李佳奕 张明雪 谷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59-1562,I0002-I0004,共7页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VEGF和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12周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每组各10只。对于模型组和3个治疗组进行乳腺增生模型的复制,造模...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VEGF和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12周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每组各10只。对于模型组和3个治疗组进行乳腺增生模型的复制,造模成功后,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组分别给予解毒胶囊、三苯氧胺、乳癖消的水溶液灌胃。治疗4周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和QPCR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VEGF和b FGF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可见乳腺增生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且解毒胶囊有治疗作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乳腺组织内VEGF、b FGF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模型组的VEGF、b FGF呈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治疗三组的VEGF、b FGF阳性表达明显减轻,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方药组乳腺组织内VEGF、b FGF的表达要明显低于乳癖消组(P<0.01、P<0.05),与三苯氧胺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VEGF和b FGF呈现高表达(P<0.01);治疗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与模型组相比,VEGF和b FGF表达均减弱(P<0.01);其中方药组及三苯氧胺组比乳癖消组减弱明显(P<0.01),其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而方药组与三苯氧胺组相比,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解毒胶囊能够干预乳腺增生大鼠的乳腺组织VEGF和b FGF的表达情况,对乳腺增生有调节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解毒胶囊 VEGF b FGF
原文传递
中医药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88
7
作者 谷丽艳 易佳丽 +1 位作者 樊延宏 张立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73-176,共4页
从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从病因病机、分型辨证论治和内治法、外治法等方面介绍近年来乳腺增生的病机研究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及防治乳腺癌提供依据。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乳癖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的形态学、fasl、fas和caspase3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谷丽艳 刘齐 +3 位作者 解静茹 李佳奕 张明雪 谷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2-625,I0005,共5页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的形态、fasl和fas蛋白表达、caa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12周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经药物治疗4周,用HE染色观...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的形态、fasl和fas蛋白表达、caa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12周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经药物治疗4周,用HE染色观察各组乳腺组织形态,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fas和fasl蛋白表达情况,用Q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caspase3mRNA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乳腺腺泡腔面积变大;方药组和三本氧胺组与模型组相比,乳腺腺泡腔面积有明显减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fas呈强阳性表达,模型组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方药组和三苯氧胺组呈强阳性表达。而fasl表达情况与fas表达情况相反,正常组fasl弱阳性表达,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方药组和三苯氧氨胺组呈弱阳性表达。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caspase3与正常组相比呈低表达(P<0.1),治疗组、三本氧胺组与模型组相比呈高表达(P<0.01),方药组和三苯氧胺组比起来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胶囊能够干预乳腺增生大鼠的乳腺组织形态、乳腺组织的fasl fas蛋白表达、乳腺组织caspase3mRNA表达,对乳腺增生病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解毒胶囊 乳腺组织结构 FASL FAS CASPASE3
原文传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健脾益气汤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7
9
作者 谷丽艳 张立德 +1 位作者 张昊 张旭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9-933,共5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健脾益气汤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水煎法提取健脾益气汤中的有效部位,以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提取次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影响,优...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健脾益气汤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水煎法提取健脾益气汤中的有效部位,以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提取次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提取2次,每次1.5 h,溶媒量为8倍。按优化后处方提取的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较高。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健脾益气汤提取工艺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汤 黄芪甲苷 黄芪多糖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下载PDF
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P16和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谷丽艳 李佳奕 +3 位作者 解静茹 刘齐 张明雪 谷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38-1740,I0004,共4页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P16、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雌性未孕12周龄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5组,每组各10只。药物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P16和P53表达情况。结...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P16、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雌性未孕12周龄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5组,每组各10只。药物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P16和P53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比较,P16和P53呈现高表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后的3组大鼠P16和P53表达均减弱,其中方药组及三苯氧胺组比乳癖消组减弱明显,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方药组与三苯氧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胶囊能够干预乳腺增生大鼠的乳腺组织P16和P53的表达情况,对乳腺增生大鼠有调节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解毒胶囊 P16 P53
原文传递
藿芪益肾颗粒剂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谷丽艳 康廷国 +1 位作者 吕佳 程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419-420,共2页
目的:优选藿芪益肾颗粒剂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藿芪益肾颗粒剂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方法进行了正交设计,以挥发油利用率为考察指标,确定其最佳工艺。结果:挥发油包合时挥发油:β-CD为1∶8,转速为1500r/min,... 目的:优选藿芪益肾颗粒剂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藿芪益肾颗粒剂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方法进行了正交设计,以挥发油利用率为考察指标,确定其最佳工艺。结果:挥发油包合时挥发油:β-CD为1∶8,转速为1500r/min,包合时间为15min。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合理,包合率高,工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正交试验设计 Β-环糊精 包合工艺
原文传递
芪参健脾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大鼠心肌组织TGF-β_1/Smad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谷丽艳 张立德 王玉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4-1138,共5页
目的观察芪参健脾汤(白术、茯苓、黄芪、丹参、泽泻和甘草)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并探讨其对大鼠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 2和Smad 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60只24周龄的自发... 目的观察芪参健脾汤(白术、茯苓、黄芪、丹参、泽泻和甘草)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并探讨其对大鼠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 2和Smad 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60只24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模型组,培哚普利组,芪参健脾汤高剂量组、中、低剂量组,培哚普利联合芪参健脾汤组,以同龄同种系的京都种大鼠10只作为正常组。治疗6周后处死大鼠,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和TGF-β1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TGF-β1、Smad2和Smad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联合芪参健脾汤组血压明显降低(P<0.01);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联合芪参健脾汤组和芪参健脾汤高剂量组中TGF-β1、AngII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培哚普利联合芪参健脾汤组,培哚普利组,芪参健脾汤高、中、低各剂量组TGF-β1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培哚普利联合芪参健脾汤组,培哚普利组,芪参健脾汤高剂量组AngⅡ蛋白和Smad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P<0.05);培哚普利联合芪参健脾汤组,培哚普利组Smad2蛋白的表达量也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芪参健脾汤可通过调节TGF-β1/Smad信号转导途径内各因子的水平,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功能,这可能是其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心肌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健脾汤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TGF-Β1 Smad信号转导途径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解毒胶囊治疗乳腺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谷丽艳 张立德 +3 位作者 徐庆鑫 李芮 于波 程岩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解毒胶囊有效成分对乳腺癌相关特异性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解毒胶囊10×溶液对大鼠进行灌胃7次制备含药血清,以5%、10%、20%浓度对MCF-7细胞加药,并运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与抑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 目的观察解毒胶囊有效成分对乳腺癌相关特异性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解毒胶囊10×溶液对大鼠进行灌胃7次制备含药血清,以5%、10%、20%浓度对MCF-7细胞加药,并运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与抑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ERα和P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erum组比较,5%浓度含药血清干预下的OD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0%浓度含药血清干预下的OD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erum组比较,5%含药血清浓度干预下,ERα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蛋白的表达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10%、20%含药血清浓度干预下,ERα、P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erum组比较,Bax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胶囊可能是通过诱导病变细胞凋亡、改善性激素紊乱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CF-7 细胞凋亡 性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解毒胶囊干预乳腺癌阿霉素耐药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进展及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谷丽艳 张明雪 +3 位作者 张立德 李佳奕 解静茹 刘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63-65,共3页
该文对解毒胶囊治疗乳腺癌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从阿霉素耐药PTEN-PI3K/AKT信号通路进行分析探讨,综述了解毒胶囊对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的近况以及研究进展,说明了解毒胶囊干预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解毒胶囊 乳腺癌 阿霉素耐药 PTEN-PI3K/AKT通路
原文传递
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谷丽艳 张明雪 +2 位作者 刘宁 易丹辉 蔺顺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65-1870,共6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并运用频数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大样本的冠心病合并心肾病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决策树的统计方法对专家调查问卷的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5个阶段的舌脉...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并运用频数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大样本的冠心病合并心肾病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决策树的统计方法对专家调查问卷的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5个阶段的舌脉特征。结果:冠心病合并肾病证候要素有风邪、寒凝、气滞、血瘀、痰饮、情志、热邪、毒邪等,频数分布从冠心病合并肾病1期、肾病2期、肾病3期、肾病4期到肾病5期依次增加。疾病各期舌脉特征与证候要素特征具有相关性。结论:通过对冠心病合并肾病问卷中所有变量运用频数分布的统计结果,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析发病不同阶段的主要症状,发现冠心病合并肾病不同时期体现出的舌象与脉象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演变规律,且与气虚、阴虚为本,气、火、痰、瘀等病理因素贯穿发病各个阶段的病情演变规律相一致,其舌脉表现可为分期提供判断标准,为进一步归纳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证候特征、演变规律及指导临床诊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肾病 舌脉特征
原文传递
冠心病合并肾病的治则治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谷丽艳 张明雪 +2 位作者 刘宁 易丹辉 蔺顺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1136,共6页
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每个阶段每个证型对证的法、方、药,以及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法、方、药。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对于问卷数据分析,常以描述统计为主,针对特定数据结构也能采用其他数理模型。以列联表及堆叠条形图展现每... 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每个阶段每个证型对证的法、方、药,以及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法、方、药。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对于问卷数据分析,常以描述统计为主,针对特定数据结构也能采用其他数理模型。以列联表及堆叠条形图展现每一题的原始结果,并运用关联规则方法(组合分析)分析各专家给出的诊疗顺序、治法、治方以及治药4个方面的方案组合;除了孤立分析每一题,组合分析部分采用的关联规则分析还能够发掘专家在回答法、方、药各问题时的内在联系,从而找到合适的诊疗方案(包括法、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肾病 治则治法
原文传递
冠心病合并肾病证候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谷丽艳 张明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证候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并运用聚类的统计方法,对大样本的冠心病合并心肾病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5个阶段证候特征。结果 1冠心病合并肾病1期:气虚湿滞证、脾肾两虚,风水相搏证;2冠...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证候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并运用聚类的统计方法,对大样本的冠心病合并心肾病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5个阶段证候特征。结果 1冠心病合并肾病1期:气虚湿滞证、脾肾两虚,风水相搏证;2冠心病合并肾病2期:风水袭心,阴水泛溢证、心肾两虚,蕴湿酿浊证;3冠心病合并肾病3期:脾肾气虚,湿邪内阻证、肾虚水停,湿毒瘀滞证;4冠心病合并肾病4期:心肾气亏,水阻络滞证、湿浊上泛,血络瘀滞证;5冠心病合并肾病5期:脾肾虚衰,水气凌心证、阳微血瘀,湿毒蒙神证。结论冠心病合并肾病证候随病情的发展不断变化,气虚、阴虚为本,气、火、痰、瘀等病理因素贯穿发病各个阶段,冠心病合并肾病1期主要涉及心、肝、脾三脏,以阳虚内热、气虚不足为主。冠心病合并肾病2期主要涉及心、肝、脾、胃,以热邪、痰浊、血瘀为病理因素,兼有气阴耗伤表现。慢性并发症期主要涉及心、脾、肾脏,气血衰败,阴阳两虚,兼有血瘀、痰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肾病 证候特征
下载PDF
解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谷丽艳 解静茹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0-892,共3页
通过查阅古代和现代与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相关文献,了解到古代医家治疗"乳癖"的一些临床用药经验,为解毒胶囊的用药原则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深入探究了现代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一些机理,为解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机... 通过查阅古代和现代与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相关文献,了解到古代医家治疗"乳癖"的一些临床用药经验,为解毒胶囊的用药原则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深入探究了现代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一些机理,为解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机制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 中医药 解毒胶囊
原文传递
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创建科研常用仪器教学的翻转课堂 被引量:2
19
作者 谷丽艳 王莹 +1 位作者 徐庆鑫 冷雪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3期272-273,共2页
本文探讨了为培养创新型中医药科研人才,创建新型科研基础课程——《科研常用仪器入门指导》翻转课堂的背景、方案以及意义,为探索中医院校科研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创新型人才 翻转课堂
下载PDF
依托重大科研平台应用雨课堂推动教学改革 被引量:4
20
作者 谷丽艳 于波 +4 位作者 刘丽娜 王莹 王洁明 曹媛 贾连群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21期7-8,共2页
在科教融合背景下,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结合新型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逐步建立集在线课堂、理论课堂、实验课堂、科研平台为一体的科研培养模式和课程教育体系,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积极... 在科教融合背景下,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结合新型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逐步建立集在线课堂、理论课堂、实验课堂、科研平台为一体的科研培养模式和课程教育体系,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积极参与创业实践的中医药创新创业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创新创业 重大科研平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