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价值响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谷国政 宋戈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3-116,共14页
研究目的:揭示辽宁省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响应规律,为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敏感度分析模型。研究结果:(1)2004—2019年,辽宁省耕地多功能演变呈“... 研究目的:揭示辽宁省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响应规律,为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敏感度分析模型。研究结果:(1)2004—2019年,辽宁省耕地多功能演变呈“北高南低、东西一致”空间分异特征,其中,耕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耕地生产功能次之,耕地生活功能增幅最小。(2)辽宁省耕地价值呈“南高北低”发展趋势,地均综合价值整体上升;其中,耕地社会价值最大,呈现“N”型变化态势;耕地经济价值次之,耕地生态价值最小,但变化幅度较大。(3)辽宁省耕地功能与价值之间存在响应关系,表现出伴随时间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与空间分异的非均衡性特征。研究结论:应基于要素共享、结构联动、功能融合与价值响应适应,协同推进耕地多功能的供需动态平衡以及耕地价值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多功能 耕地价值 敏感度分析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农地金融政策创新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谷国政 张全景 +1 位作者 牛善栋 王扬 《上海国土资源》 2018年第3期15-20,58,共7页
新时代背景下,农地金融的改革、创新与完善,将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重要抓手。通过对农地金融概念内涵的辨析,明确农地金融的发生过程,明晰各主体的权益和关系,将从制度根源上发挥农村土地资源的资产功能。基于供给侧... 新时代背景下,农地金融的改革、创新与完善,将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重要抓手。通过对农地金融概念内涵的辨析,明确农地金融的发生过程,明晰各主体的权益和关系,将从制度根源上发挥农村土地资源的资产功能。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在辨析农地金融概念的基础上,从供给侧、需求侧和政府管理三个方面,厘清当前我国农地金融发展中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提出适合我国农地金融发展的政策创新设计。结果表明,障碍因素主要包括经营主体与信贷员的关联性,金融产品与农业生产的错配,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不完善;家庭农场主管理能力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趋利导向,贷款难度日益增大;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法律制约,政策供给滞后导致体制机制不健全,惠农政策补贴低与农技服务环境差。从金融环境、农户意愿与政府决策构建农地金融政策体系,形成抵押规范、农户征信、融资合理及监管有效的政策供需平衡状态,进而实现农地金融政策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农地金融 政策创新 供给侧改革
下载PDF
农地金融制度探析:综述及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谷国政 张全景 +1 位作者 牛善栋 王扬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年第3期75-81,共7页
随着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地金融制度的研究日益成为我国农业经济领域的重点和热点。农地金融作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突破口,梳理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在辨析土地金融与农地金融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外和国内... 随着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地金融制度的研究日益成为我国农业经济领域的重点和热点。农地金融作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突破口,梳理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在辨析土地金融与农地金融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外和国内的农地金融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进而归纳整理出当前研究进展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启示:农地金融制度要科学,配套体系要完整;农地金融发展中期要及时破除面临的障碍;农地金融发展的后期要注重金融风险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金融 文献综述 研究启示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障碍机理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谷国政 牛善栋 张全景 《国土资源情报》 2019年第3期39-50,共12页
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障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能逐步拓展农地的财产属性,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提供有力抓手。本文通过农村综合调查获取了177份问卷,并基于"多元经营主体—金融机构—政府管理&qu... 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障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能逐步拓展农地的财产属性,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提供有力抓手。本文通过农村综合调查获取了177份问卷,并基于"多元经营主体—金融机构—政府管理"三维空间框架选取指标变量,运用Logistic排序模型对诸多障碍因素的发生过程进行实证检验,揭示当前农地融资的现实困境,剖析内在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障碍因素主要包括经营主体管理能力较低,农民合作社成员的趋利导向,农业公司贷款难度日益增大;经营主体与信贷员的利益联结,金融产品与农业节点的错配,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不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法律制约,政策供给滞后导致体制机制不健全,惠农政策补贴低与农技服务环境差。未来时期内,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把握农业发展新机遇,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对接;立足金融供给侧改革,深化支农助农业务创新;依托大数据科学系统,发挥政府的统筹引领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农地经营权 障碍机理 滕州市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征地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5
作者 谷国政 牛善栋 张全景 《国土资源》 2019年第2期46-47,共2页
40年风雨兼程,我们见证了国家步履坚定的前行。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其相关系列制度深刻关切到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尤其是我国的征地制度的关键作用。自《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 40年风雨兼程,我们见证了国家步履坚定的前行。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其相关系列制度深刻关切到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尤其是我国的征地制度的关键作用。自《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发布之后,全国33个试点地区相继开始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制度 公共利益用地
下载PDF
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6
作者 谷国政 张全景 《地理科学研究》 2018年第1期15-22,共8页
农地经营权抵押是农村金融的主要内容之一,分析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289位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spss列联表分析法,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 农地经营权抵押是农村金融的主要内容之一,分析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289位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spss列联表分析法,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相对较高,但也有部分农户不愿意抵押贷款。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主要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土地经营规模和相关政策认知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农户 意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感知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以“梨树模式”为例 被引量:24
7
作者 牛善栋 吕晓 谷国政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4-53,共10页
研究目的:基于“梨树模式”典型案例,揭示感知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计划行为理论(TPB)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态度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显著,行为态度对... 研究目的:基于“梨树模式”典型案例,揭示感知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计划行为理论(TPB)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态度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显著,行为态度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直接影响显著。(2)感知经济、生态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有负向影响,感知社会利益对其有正向影响。在各维度感知利益中,感知生态利益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社会利益、感知经济利益,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3、0.34和-0.06,且农户感知生态利益降低成为激发农户采取黑土地保护行为重要原因。(3)“行为态度→感知利益→农户行为”短期内可以促进保护性耕作和质量保护等行为实施,但由于“行为态度→农户行为”的负向作用,农户行为决策与感知利益需求不匹配,导致农户黑土地保护热情的间断性缺失,阻碍了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实施。研究结论:研究区应继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框架,发挥黑土地保护行为与经济、社会、生态利益感知的协同效应;尊重代表农民利益取向的意愿和选择,构建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一体化的长效保护机制;强化资源要素共享与政策制度协同,积极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农户行为决策 感知利益 梨树模式
下载PDF
乡村空心化治理视角下区域耕地多功能与价值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谷国政 施琳娜 +1 位作者 文琦 牛善栋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7-602,共16页
解析耕地功能价值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在关系,诊断区域耕地多功能与价值耦合协调程度,对于有效治理乡村空心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粮食主产区典型区域的耕地资源特征,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探... 解析耕地功能价值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在关系,诊断区域耕地多功能与价值耦合协调程度,对于有效治理乡村空心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粮食主产区典型区域的耕地资源特征,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探索性空间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究辽宁省2005—2020年耕地多功能与价值耦合协调水平及作用机制,据此提出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的分区治理路径。研究表明,在研究期间:(1)辽宁省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平稳上升,呈现“西北优于东南”分异格局,仍具有提升空间;(2)辽宁省耕地价值耦合协调度处于平稳状态,形成“核心高、两翼低”排列格局,各地市之间差异较大;(3)辽宁省耕地多功能与价值的耦合协调度表现出低速增长态势,二者之间的空间集聚效应缓慢增强,建立了良好的协同关系;(4)辽宁省耕地多功能对其价值变化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二者存在演化趋势的非同步性、时空分异的非均衡性以及动态关联的路径依赖等。研究旨在分析耕地功能价值的耦合协调,探讨乡村空心化治理路径,以期促进粮食主产区的乡村“人—地—业”协同发展,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多功能 耕地价值 粮食安全 乡村空心化治理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机构改革背景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制度检视与现实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卢丹 谷国政 牛善栋 《国土资源》 2019年第4期48-49,共2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的历史坐标,新的历史方位,迎来新的历史变革。为全面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顶层设计谋划了系列制度改革与相关配套政策。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正是其...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的历史坐标,新的历史方位,迎来新的历史变革。为全面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顶层设计谋划了系列制度改革与相关配套政策。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正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当前,我国第三次国土调查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鏖战期,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以国土调查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体系已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新三农”视域下中国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概念认知与研究框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吕晓 牛善栋 +1 位作者 谷国政 彭文龙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29-2043,共15页
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深化农民主体地位、夯实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导向、破解"新三农"复杂的问题集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梳理国外可持续集约化的思想缘起,... 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深化农民主体地位、夯实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导向、破解"新三农"复杂的问题集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梳理国外可持续集约化的思想缘起,辨析可持续集约化的内涵差异,厘清"新三农"视域下中国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逻辑本源;基于要素融合—结构重整—功能优化的运行轨迹,遵循耕地利用系统过程—格局—机制—效应的逻辑进路,尝试从学理辨析、水平测度、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方面厘清耕地利用系统基本问题域并阐释其研究主题,构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研究框架。探索性提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的农业生态空间—人地关系—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等科学问题,探讨因素+机理、功能+系统、过程+格局、尺度+界面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三农 耕地利用 可持续集约化 思想缘起 研究框架
原文传递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探析:运维特征、多源困境及改革启示
11
作者 谷国政 牛善栋 +2 位作者 马明礼 张全景 王扬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62-67,共6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对典型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对于深化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运维特征-多源困境-改革启示"的逻辑思路,梳理滕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和运维特征,探析合... 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对典型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对于深化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运维特征-多源困境-改革启示"的逻辑思路,梳理滕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和运维特征,探析合作社内部的信用互助机理,探明合作社所面临现实困境的逻辑起源,进而研判得出合作社未来发展的相关启示,以期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的顶层设计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专业合作社 信用互助 滕州市
原文传递
有限市场化的农村宅基地改革:一个“人-地-房-业”分析框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吕晓 牛善栋 +2 位作者 谷国政 黄贤金 陈志刚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43,共20页
以“一户一宅、无偿分配、长期占有、限制流转”为特征的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宅基地权能拓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难以适应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发展要求。如何在城乡融合背景下提升农民宅基地财产... 以“一户一宅、无偿分配、长期占有、限制流转”为特征的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宅基地权能拓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难以适应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发展要求。如何在城乡融合背景下提升农民宅基地财产权益和改善农村公共治理,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内涵,从治理逻辑与土地政策两个方面阐释了以有限市场配置为主导的宅基地制度改革逻辑,基于宅基地制度演进与“人-地-房-业”共生关系两个层面阐释有限市场化宅基地改革的结构体系,从乡村治理主导、市场嵌入再造、空间秩序重构三个方面探究改革催生的多维效应,提出宅基地改革的路径启示。研究表明,有限市场化宅基地改革会产生乡村治理主导下内部流转的约束效应、市场嵌入再造下资源整合的双重经济效应、空间秩序重构下盘活闲置的平衡效应等多维效应。宅基地制度改革应主动融入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服务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构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提供平台,成为推动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制度改革 市场嵌入 土地政策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