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南稻区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筛选
1
作者 谷孟轩 刘祥臣 +6 位作者 张强 余贵龙 赵海英 丰大清 李平 周卫合 石永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50-53,58,共5页
为选定优质水稻品种,推动水稻产业高效发展,通过对豫南稻区当前推广种植的40个籼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稻米米质等指标进行综合测定分析,筛选出适宜该稻区生态气候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结果表明,晶两优1468、黄华占稻米品质达到部标2级... 为选定优质水稻品种,推动水稻产业高效发展,通过对豫南稻区当前推广种植的40个籼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稻米米质等指标进行综合测定分析,筛选出适宜该稻区生态气候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结果表明,晶两优1468、黄华占稻米品质达到部标2级,荃两优鄂丰丝苗、平两优3648、昌两优8号、农晶丝苗、淳丰优6377达部标3级,以上7个品种平均单产均达到7.8 t/hm^(2),能同时实现优质与高产,适宜在豫南稻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稻区 水稻 品种 产量 米质
下载PDF
不同缓释肥组配对豫南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余贵龙 刘祥臣 +6 位作者 张强 丰大清 赵海英 谷孟轩 孙全东 王斌 熊渠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6期22-27,共6页
通过使用不同组配的缓控释肥,探讨豫南再生稻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可行性及产量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头季稻增产的主要因素是通过穗粒肥提高了头季稻总颖花量;再生季增产的主要因素是通过促芽肥提高了再生季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 通过使用不同组配的缓控释肥,探讨豫南再生稻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可行性及产量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头季稻增产的主要因素是通过穗粒肥提高了头季稻总颖花量;再生季增产的主要因素是通过促芽肥提高了再生季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来提高再生率。精确定量施肥条件下,由于肥料施入及时合理,两季总产量、氮肥贡献率均为最高。新型再生稻专用肥在头季稻生长期分两次施肥,分别作基蘖肥和穗芽肥施入,少施2次肥,两季总产量为13.9 t/hm^(2),较精确定量施肥产量减少1055 kg/hm^(2),人工及肥料成本较精确定量施肥减少990元/hm^(2),净收入较精确定量施肥减少1478元/hm^(2),较精确定量施肥仅低3.5%。可根据当地的用工情况使用新型再生稻套餐肥,最终达到稳产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缓控释肥 轻简化 产量
原文传递
6种除草剂对豫南稻区直播再生稻头季稻田中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3
作者 赵海英 刘祥臣 +8 位作者 丰大清 余贵龙 张强 谷孟轩 邹俊 吕未 史厚东 孙全东 吴长好 《杂草学报》 2023年第2期35-40,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6种除草剂对豫南稻区直播再生稻田的除草效果及水稻安全性。结果表明:药后14 d,40%草·丁草胺EC 1875 mL/hm^(2)、39%甲戊·草酮SC 1800 mL/hm^(2)、12%二甲戊灵EC+48%丁草胺EC 1500 mL/hm^(2)对田中多数杂...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6种除草剂对豫南稻区直播再生稻田的除草效果及水稻安全性。结果表明:药后14 d,40%草·丁草胺EC 1875 mL/hm^(2)、39%甲戊·草酮SC 1800 mL/hm^(2)、12%二甲戊灵EC+48%丁草胺EC 1500 mL/hm^(2)对田中多数杂草均有较好的株防效。药后21 d,40%草·丁草胺EC 1875 mL/hm^(2)对稗、莎草科杂草以及部分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达91.75%~100.00%;39%甲戊·草酮SC 1800 mL/hm^(2)对莎草科杂草的株防效为75.00%,对其他杂草的株防效均在80.24%~100.00%;12%二甲戊灵EC+48%丁草胺EC 1500 mL/hm^(2)对稗、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达100.00%,对莎草科杂草的株防效在67.00%~83.25%之间。以上3个处理鲜重防效均高于其他处理,且三者间差异不显著;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3.21%、10.12%、14.52%;以上3个处理分别比对照增收2752.8、2108.0、3025.6元/hm^(2)。综上,生产上建议推荐使用以上3种药剂对直播再生稻田进行封闭处理,22 d后再用茎叶处理进行防除,可达较好的除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稻区 直播再生稻 除草剂 除草效果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防治豫南稻区再生稻穗颈瘟药效试验研究
4
作者 赵海英 李杰 +7 位作者 刘祥臣 丰大清 张强 余贵龙 李平 谷孟轩 吕未 史厚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53-55,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药剂对再生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390 g·hm-2和20%稻瘟酰胺悬浮剂1050 ml·hm-2对再生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88.34%和83.64%,比空白对照分别增产18.67%和14.97...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药剂对再生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390 g·hm-2和20%稻瘟酰胺悬浮剂1050 ml·hm-2对再生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88.34%和83.64%,比空白对照分别增产18.67%和14.97%。生产上推荐使用这两种药剂进行防治再生稻穗颈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穗颈瘟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在两系杂交粳稻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常幸远 祁玉良 +7 位作者 扶定 余新春 申关望 陆云 余林闯 严德远 谷孟轩 胡杨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1,共6页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对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组配的18个两系杂交粳稻品种和对照品种9优418的品比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水稻新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对19个水稻品种的排名结果差异不...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对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组配的18个两系杂交粳稻品种和对照品种9优418的品比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水稻新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对19个水稻品种的排名结果差异不大,仅品种M2和M14的排序稍有不同,这两种方法的排序结果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二者对于水稻品种优劣的综合评价具有一致性。与产量表现的排名结果相比,D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排名结果更吻合。Ci值差异大于产量差异和Gi值差异,说明在综合评价水稻品种时,DTOPSIS法比产量排序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更能区分品种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DTOPSIS法 品种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豫南稻虾共作模式下施氮量对再生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6
作者 丰大清 刘祥臣 +6 位作者 熊渠 赵海英 李歌星 万宇 王斌 谷孟轩 刘亚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2期10-15,共6页
为研究豫南稻区稻虾共作模式下再生稻田的适宜施氮量,以豫南再生稻主栽品种‘天两优616’为供试品,于2022年在商城县上石桥镇开展试验,相同的田间管理条件下设6个不同的氮肥水平处理N0(0 kg/hm^(2))、N1(249.27 kg/hm^(2))、N2(302.69 k... 为研究豫南稻区稻虾共作模式下再生稻田的适宜施氮量,以豫南再生稻主栽品种‘天两优616’为供试品,于2022年在商城县上石桥镇开展试验,相同的田间管理条件下设6个不同的氮肥水平处理N0(0 kg/hm^(2))、N1(249.27 kg/hm^(2))、N2(302.69 kg/hm^(2))、N3(356.10 kg/hm^(2))、N4(409.52 kg/hm^(2))、N5(462.93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虾田再生稻两季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虾田再生稻两季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N4处理产量最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着氮肥水平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再生稻周年经济效益为负值,综合经济效益曲线表明,当氮肥施用量为386.68 kg/hm^(2)时能够获得最佳收益。研究表明,适当增施氮肥能增加再生稻产量和经济效益,豫南稻区再生稻田稻虾共作模式最佳施氮量以386.68 kg/hm^(2)为宜。本研究可为豫南稻区稻虾共作模式下再生稻田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促进虾田再生稻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稻区 再生稻 稻虾共作 产量 经济效益 适宜施氮量
原文传递
不同栽插株距对钵苗育秧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余贵龙 刘祥臣 +4 位作者 张强 丰大清 赵海英 李平 谷孟轩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3,共6页
以豫南稻区较大面积种植且具代表性的2种类型水稻品种两优6326、南粳9108为材料,采用钵体水稻育秧硬盘(型号:D448P)育秧,人工模拟钵苗机械插秧,在行距固定(33cm)的情况下,选取4种机械可调节株距,分别为12.4、14.1、15.5、16.8cm,研究钵... 以豫南稻区较大面积种植且具代表性的2种类型水稻品种两优6326、南粳9108为材料,采用钵体水稻育秧硬盘(型号:D448P)育秧,人工模拟钵苗机械插秧,在行距固定(33cm)的情况下,选取4种机械可调节株距,分别为12.4、14.1、15.5、16.8cm,研究钵苗精确摆栽技术的合理密度配置。结果表明,不同栽插株距主要通过影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总颖花量来影响产量;杂交稻两优6326作再生稻种植时,栽插株距在14.1 cm时,头季稻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及收获指数较其他株距的高,能更好地发挥钵苗机插穗大粒多的增产优势,不但达到省种节本的效果,而且头季、再生季水稻产量均最高;常规粳稻南粳9108栽插株距为12.4 cm时,能够以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多的优势来提高整个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弥补穗型小对产量的影响,获得最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钵苗 株距 产量
原文传递
豫南稻区水稻粮饲双优高效种植模式适宜播期和留桩高度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强 刘祥臣 +5 位作者 余贵龙 丰大清 赵海英 李平 吴祎 谷孟轩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50,共5页
为明确豫南稻区水稻粮饲双优高效种植模式适宜播期和留桩高度,设置4个播期和3个留桩高度,研究不同播期和留桩高度对头季稻秸秆和再生季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同一留桩高度再生稻生育期相应推迟,鲜草量和干草量先增后降,... 为明确豫南稻区水稻粮饲双优高效种植模式适宜播期和留桩高度,设置4个播期和3个留桩高度,研究不同播期和留桩高度对头季稻秸秆和再生季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同一留桩高度再生稻生育期相应推迟,鲜草量和干草量先增后降,有效穗数逐渐降低,结实率、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先降后增;同一播期随留桩高度降低,生育期推迟,鲜草量和干草量增加,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下降,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增加。综合2季效益分析,以3月16日播种,留桩高度10 cm时2季产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粮饲双优 产量 播期 留桩高度
原文传递
施氮量对豫南直播粳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丰大清 张强 +5 位作者 刘祥臣 余贵龙 赵海英 谷孟轩 胡杨 刘守尧 《东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9-14,69,共7页
为探索氮肥对豫南直播粳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以郑稻19和郑稻20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不同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直播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量、根干重、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为探索氮肥对豫南直播粳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以郑稻19和郑稻20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不同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直播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量、根干重、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穗粒数、粒叶比、中后期地上干物质量、根干重和经济效益先增后降,颖花量、穗数、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生育前期干物质量和根干重逐渐增加,结实率和成穗率降低。当施氮量为300 kg/hm^(2)时,郑稻19和郑稻20直播时产量最高,群体质量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稻区 粳稻 直播 高效 施肥
原文传递
钵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栽插深度对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贵龙 刘祥臣 +4 位作者 张强 丰大清 赵海英 李平 谷孟轩 《东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17-21,共5页
为研究水稻钵苗精确摆栽技术在豫南稻区再生稻生产中的最佳栽插深度,对两优6326进行5个不同栽插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栽插深度过浅,易漂秧倒伏,影响栽插质量,成熟期容易倒伏,影响产量;栽插深度越深,返青越慢,分蘖越迟;栽插深度过深,易产... 为研究水稻钵苗精确摆栽技术在豫南稻区再生稻生产中的最佳栽插深度,对两优6326进行5个不同栽插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栽插深度过浅,易漂秧倒伏,影响栽插质量,成熟期容易倒伏,影响产量;栽插深度越深,返青越慢,分蘖越迟;栽插深度过深,易产生僵苗不发,秧苗分蘖率降低,有效穗群体缺失过大,降低产量;不同栽插深度下,再生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栽插深度为2 cm时,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头季稻产量和再生稻产量均为最高,两季产量为1277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苗 栽插深度 再生稻 产量
原文传递
2020年信阳地区寡照天气对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余贵龙 刘祥臣 +5 位作者 张强 丰大清 赵海英 李平 谷孟轩 刘守尧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2020年,信阳地区多次出现阶段性的农业气象灾害,其中日照总时数总体偏低,以3月下旬、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9月下旬及10月上中旬等4个时段的寡照天气对头季及其再生稻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最大。头季稻秧苗综合素质、叶面积指数、光合势、... 2020年,信阳地区多次出现阶段性的农业气象灾害,其中日照总时数总体偏低,以3月下旬、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9月下旬及10月上中旬等4个时段的寡照天气对头季及其再生稻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最大。头季稻秧苗综合素质、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数及穗粒数和再生稻的再生穗数及再生率与各生育时期的日照总时数呈正相关,头季稻叶面积衰减率与日照总时数呈负相关。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两季水稻生育期内的日照总时数呈正相关,寡照是2020年再生稻两季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地区 寡照 再生稻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