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皂角米多糖的提取、改性及其寡糖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学 卢海强 +3 位作者 李保会 王玉印 田洪涛 谷新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7,共9页
皂角米多糖是一种新型功能多糖,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潜力巨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皂角米多糖,探讨非均相湿热改性技术对皂角米多糖的理化性质、寡糖制备效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皂角米中获得多糖,提取率为17.4%。经非均相湿... 皂角米多糖是一种新型功能多糖,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潜力巨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皂角米多糖,探讨非均相湿热改性技术对皂角米多糖的理化性质、寡糖制备效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皂角米中获得多糖,提取率为17.4%。经非均相湿热技术改性后,皂角米多糖溶液(10 g/L)表观黏度显著降低,由834 mPa·s降至97 mPa·s;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且多糖微观形貌变得更光滑、平整,粒径显著变小,比表面积增大为0.245 m2/g。改性后多糖的水解率(40 g/L)提高了17.4%,且低分子质量(<5 ku)的寡糖产物含量显著增加,总抗氧化活性明显增强。结论:非均相湿热技术可用于皂角米多糖的寡糖的制备,研究结果可为皂角米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米多糖 非均相湿热改性 嗜热甘露聚糖酶 寡糖 黏度
下载PDF
嗜热小孢根霉GH134家族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在果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学 韩璞 +2 位作者 陈伟 田洪涛 谷新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77-184,共8页
本研究从浓香大曲中筛选出1株嗜热真菌HBFH10,经鉴定为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利用兼并引物,从菌株HBFH10中获得1个新型甘露聚糖酶基因(RmMan134),该基因全长552 bp,无内含子,编码183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Rm Man134酶蛋... 本研究从浓香大曲中筛选出1株嗜热真菌HBFH10,经鉴定为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利用兼并引物,从菌株HBFH10中获得1个新型甘露聚糖酶基因(RmMan134),该基因全长552 bp,无内含子,编码183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Rm Man134酶蛋白分子由1个信号肽序列(1~19 aa)和GH134家族的催化区组成。经异源表达后,重组Rm Man134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6.0,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Rm Man134成熟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8.5 kDa,存在糖基化修饰。经动力学性质测定,以魔芋胶为底物时,该酶的V_(max)为57.1μmol/(min·mg),K_(m)为0.66 mg/mL。重组酶Rm Man134对橙汁的澄清效果最为明显,澄清度提高了23.8%,其次苹果汁提高了11%,桃汁提高了7%左右。除此之外,添加重组酶使得葡萄汁的出汁率提高了7%左右。综上所述,甘露聚糖酶Rm Man134在果汁加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嗜热真菌 小孢根霉 甘露聚糖酶 GH134家族 果汁加工
下载PDF
1株产单宁酶戊糖片球菌的筛选及功能评价
3
作者 池耀卿 卢海强 +3 位作者 王卫正 毛若雨 田洪涛 谷新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2,共9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产单宁酶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征、酶学性质、功能特征和全基因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为菌株的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经过筛选,成功获得了1株产单宁酶的戊糖片球菌STS-6(Pediococcus pentosaceus STS-6),该... 本研究旨在筛选产单宁酶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征、酶学性质、功能特征和全基因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为菌株的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经过筛选,成功获得了1株产单宁酶的戊糖片球菌STS-6(Pediococcus pentosaceus STS-6),该菌单宁酶主要以胞外分泌为主,单宁酶活力达到1.6U/mL,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6.0,50℃处理1 h能够维持87%以上酶活力。该菌株在人工胃、肠液处理下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活菌数均高于10^(8)CFU/mL,存活率分别达到94.17%和92.36%,具有良好的自聚与共聚能力。菌株STS-6的发酵上清表现出较高抗氧化活性,其中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达71.15%、总还原能力为0.83,质粒DNA损伤保护能力可达59.54%。此外,全基因组测序发现菌株P.pentosaceus STS-6的基因组由1个的环状染色体和3个质粒构成,GC含量为37.28%,包含1767个编码基因。其中,NR、Swiss-Prot、Pfam、COG分别注释了1761、1384、1539、1486个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菌中含有多个耐酸、耐胆盐、抗热激及抗氧化相关基因,并发现1个疑似单宁酶基因gene0906。表明P.pentosaceus STS-6是1株产单宁酶且具有良好益生特性的菌株,在食品发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糖片球菌 单宁酶 酶学特性 益生菌 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甘露聚糖酶Rm Man134B与非均相湿热技术协同制备魔芋甘露寡糖
4
作者 刘学 王羽 +4 位作者 卢海强 张莉娟 王玉印 陈伟 谷新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1-191,共11页
为挖掘新型GH134家族来源的甘露聚糖酶,评价其与非均相湿热技术协同制备魔芋甘露寡糖的应用潜力,从小孢根霉GZHF10的基因组中成功获得1个新型GH134家族甘露聚糖酶(Rm Man134B),该基因编码181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经分析,与已报道的G... 为挖掘新型GH134家族来源的甘露聚糖酶,评价其与非均相湿热技术协同制备魔芋甘露寡糖的应用潜力,从小孢根霉GZHF10的基因组中成功获得1个新型GH134家族甘露聚糖酶(Rm Man134B),该基因编码181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经分析,与已报道的GH134家族活性基因的序列一致性较低(<69.6%)。采用大肠杆菌PET表达系统对该基因进行异源表达及性质测定,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底物为魔芋甘露聚糖,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40℃和5.0。将魔芋粉在115℃和0.1 MPa的条件下进行非均相湿热处理,魔芋聚糖的结构和性质发生显著改变,其中处理2 h魔芋粉的溶液的表观黏度(30 g/L)降低96.1%,粉末粒径变小,热稳定性提高,改性魔芋粉的水解率提高0.6~1倍。进一步研究发现,Rm Man134B酶解产物的主要成分为单糖(0.922 mg/L)、二糖(1.4 mg/L)和三糖(0.613 mg/L)。本研究对魔芋甘露聚糖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Β-甘露聚糖酶 GH134 非均相湿热技术 魔芋甘露寡糖
下载PDF
壳寡糖对泡菜品质、微生物多样及演替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谷新晰 王晨笑 +3 位作者 于宏伟 亢春雨 桑亚新 孙纪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5-132,共8页
研究壳寡糖对泡菜品质、微生物多样及演替规律的影响,探究其在泡菜生产中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壳寡糖能有效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提高泡菜中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且随壳寡糖含量的增加呈现明显差异。当壳寡糖添加量为1%(质量分数)... 研究壳寡糖对泡菜品质、微生物多样及演替规律的影响,探究其在泡菜生产中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壳寡糖能有效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提高泡菜中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且随壳寡糖含量的增加呈现明显差异。当壳寡糖添加量为1%(质量分数)时,试验组的亚硝酸盐含量为(1.08±0.39)mg/kg(减少近50%)、总酸为(7.42±0.25)g/kg(提高87%)和氨基酸态氮为(56.67±7.5)g/kg(增加32%)。分析发现,壳寡糖显著影响泡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结构。壳寡糖泡菜样品与自然发酵样品中的优势微生物在门水平分析相类似,均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而在属水平出现较大差异,如自然发酵组共有17种属微生物参与泡菜的发酵过程,而壳寡糖泡菜仅9种属微生物。发酵中期(3 d),添加壳寡糖使得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微小杆菌属被乳球菌属所取代;发酵5 d后,自然发酵样品中泛菌属和明串球菌属共同主导着发酵的进程,而壳寡糖泡菜中优势菌属仍是乳球菌属,并延续至发酵末期。结论:添加壳寡糖有利于泡菜发酵过程中有益菌群的增长及泡菜品质的提升,壳寡糖在泡菜生产中的应用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益生元 泡菜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1株产单宁酶嗜热真菌的鉴定、酶学性质分析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谷新晰 卢海强 +4 位作者 刘亚娟 陈赛娟 谷子林 孟祥晨 陈宝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88-93,共6页
对产单宁酶的1株嗜热真菌HBHF5进行鉴定,开展单宁酶酶学性质的分析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mes)的转录组学研究,探究嗜热真菌HBHF5在食品酶制剂开发中的潜力。经对菌株的菌落、孢子形态观察及ITS序列比对分... 对产单宁酶的1株嗜热真菌HBHF5进行鉴定,开展单宁酶酶学性质的分析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mes)的转录组学研究,探究嗜热真菌HBHF5在食品酶制剂开发中的潜力。经对菌株的菌落、孢子形态观察及ITS序列比对分析,最终鉴定嗜热真菌HBHF5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经分析,菌株HBHF5在固态发酵培养时不产单宁酶,而液态诱导培养时,菌株HBHF5胞内和胞外均检测到单宁酶活性,且以胞外酶为主(94%),酶活力最高达136 U/m L。单宁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60℃处理30 min,能够维持酶原活力的90%以上。该酶最适反应pH值为6.0,在p H 5.0~9.0范围内,能够维持60%以上的酶活力。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存在差异,Cu^(2+)、Fe^(3+)、Mn^(2+)和Zn^(2+)对该单宁酶活性抑制较强。经转录组学分析,该菌以麸皮为唯一碳源时,共有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239个CAZymes基因表达,其中糖苷水解酶类最为丰富,约占CAZymes表达总数的70%。A.fumigatus HBHF5是1株优良产酶菌株,为具有食品酶制剂开发潜力的嗜热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酶 嗜热酶 脱涩 转录组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
下载PDF
重组弹性蛋白酶诱导表达、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谷新晰 许文涛 +4 位作者 黄昆仑 罗云波 林希谨 陈卓君 田洪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27-231,共5页
将已构建好的表达载体pPIC3.5K/PAE转化毕赤酵母KM71,经甲醇诱导表达弹性蛋白酶,通过对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确定毕赤酵母重组菌株表达的最佳条件为:甲醇浓度1%,最佳诱导时间4d。通过DEAE-SepharoseFF弱阴离子交换柱一步纯化,获得良好的... 将已构建好的表达载体pPIC3.5K/PAE转化毕赤酵母KM71,经甲醇诱导表达弹性蛋白酶,通过对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确定毕赤酵母重组菌株表达的最佳条件为:甲醇浓度1%,最佳诱导时间4d。通过DEAE-SepharoseFF弱阴离子交换柱一步纯化,获得良好的纯化效果。该重组蛋白酶最适pH值范围6.0~8.5,最适温度范围为25~40℃,催化反应条件温和。Ca2+和Mg2+对重组弹性蛋白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Zn2+、Cd2+、Mn2+、Fe2+、Co2+、Cu2+和EDTA对该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蛋白酶 诱导表达 纯化 酶学特性
下载PDF
腌制臭鸡蛋中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谷新晰 卢海强 +2 位作者 李晨 田洪涛 孟祥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5,共6页
为获得产细菌素的乳酸菌,本研究对自然腌制臭鸡蛋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并进行抑菌、有机酸排除、过氧化氢排除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及温度、pH、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对抑菌物质的影响研究。从样品中共获得27株乳酸菌,产细菌素的乳酸... 为获得产细菌素的乳酸菌,本研究对自然腌制臭鸡蛋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并进行抑菌、有机酸排除、过氧化氢排除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及温度、pH、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对抑菌物质的影响研究。从样品中共获得27株乳酸菌,产细菌素的乳酸菌4株,其中菌株FJY-1抑菌能力最强。经形态学、生理生化与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屎肠球菌。其无细胞上清液在pH 2~9范围内处理2h后能维持60%以上的抑菌活性,对热稳定(121℃,30min),经胃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消失;该细菌素对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证明其对指示菌的作用方式是杀菌,该细菌素在食品防腐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 细菌素 乳酸菌 臭鸡蛋 生物防腐剂
下载PDF
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以“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讲授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谷新晰 卢海强 +1 位作者 桑亚新 田洪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8年第2期62-65,共4页
"发酵工程与设备"是一门涉及生命学科领域和工程学范畴,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工科类课程。课程内容广泛,知识点多,实践性极强,学生学习难度大。根据近年来"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建设的实践,结合当前国家培养创新性... "发酵工程与设备"是一门涉及生命学科领域和工程学范畴,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工科类课程。课程内容广泛,知识点多,实践性极强,学生学习难度大。根据近年来"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建设的实践,结合当前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战略,在"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教学中采用了目标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联想式教学、科研渗透式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传统臭鸡蛋腌制中细菌区系变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谷新晰 卢海强 +2 位作者 申畅 陈伟 檀建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6-303,共8页
探究传统臭鸡蛋腌制过程中细菌区系动态变化规律及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不同腌制阶段的臭鸡蛋样品总DNA的V3区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用GC-MS方法检测臭鸡蛋中的风味物质。经分析,共有42种微生... 探究传统臭鸡蛋腌制过程中细菌区系动态变化规律及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不同腌制阶段的臭鸡蛋样品总DNA的V3区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用GC-MS方法检测臭鸡蛋中的风味物质。经分析,共有42种微生物参与臭鸡蛋腌制过程,其中12种主要菌株分属于6个属:海杆菌属、盐厌氧菌属、嗜盐乳酸菌属、盐单胞菌属、海境劳胞杆菌属,盐乳芽胞杆菌属以及不可培养物。在臭鸡蛋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细菌菌系结构存在演替,依据臭鸡蛋品质变化情况,将臭鸡蛋腌制阶段分为4个时期,菌株海境劳胞杆菌sp.Band12和盐单胞菌sp.Band25为臭鸡蛋腌制过程中的优势菌株。腌制前期(0~7 d)和中期阶段(8~21 d),盐单胞菌属微生物含量最高,分别为总量的26.94%和30.97%;其次为嗜盐乳酸菌属,分别含8.02%和10.91%;在腌制后期(22~28 d),海境劳胞杆菌属微生物成为优势菌,含量为23.96%;腌制末期(29~60 d),盐单胞菌属和嗜盐乳酸菌属为主要微生物,约占总量的20%左右。经HS-SPME/GC-MS分析,臭鸡蛋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二甲基三硫、二甲基二硫、4-甲基戊酸、3-甲基丁酸丁酯、丁酸和2-甲基己酸等18种物质。本研究首次研究我国传统臭鸡蛋腌制过程中的细菌区系变化,明确海境劳胞杆菌和盐单胞菌属微生物为臭鸡蛋腌制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属,硫化物为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臭鸡蛋现代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鸡蛋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细菌区系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单宁酸对生长獭兔毛皮品质、免疫器官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赛娟 刘亚娟 +4 位作者 郅永伟 赵玉星 张斌 谷新晰 谷子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51-5156,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宁酸对生长獭兔毛皮品质、免疫器官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5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獭兔15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不添单宁酸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0....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宁酸对生长獭兔毛皮品质、免疫器官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5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獭兔15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不添单宁酸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0.15%和0.20%单宁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单宁酸未对獭兔的被毛密度、绒毛细度、粗毛率和皮张重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獭兔的被毛长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添加0.10%单宁酸组的被毛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獭兔的皮张面积均有所减小,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4)各试验组獭兔的皮板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獭兔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胰腺指数均有所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6)各试验组獭兔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有所升高,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添加0.10%、0.15%和0.20%单宁酸组的血清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0.15%和0.20%单宁酸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单宁酸能促进生长獭兔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且不会对毛皮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生长獭兔 毛皮品质 免疫器官指数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产亚硝酸盐还原酶低温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特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卢海强 霍文敏 +2 位作者 谷新晰 李晨 田洪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有效控制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加快我国酸菜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本研究利用溴甲酚绿指示剂法对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采集的8份自然发酵的酸菜样品进行筛菌,共分离低温乳酸菌17株。经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评估,获得5株... 为有效控制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加快我国酸菜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本研究利用溴甲酚绿指示剂法对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采集的8份自然发酵的酸菜样品进行筛菌,共分离低温乳酸菌17株。经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评估,获得5株具有较强降解亚硝酸能力的低温乳酸菌,通过测定菌株亚硝酸盐酶活力获得了1株高产亚硝酸还原酶的低温乳酸菌R11,该菌在含125 mg/L NaNO2的MRS培养基中诱导48h,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为68.4U/mL。菌株R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序列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等方法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冷明串珠菌(Leuconostoc gelidum),命名为Leuconostoc gelidum R11。发酵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良好的低温生长性能和产酸能力。因此,L.gelidum R11是1株产亚硝酸盐还原酶、发酵性能优良的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酸菜低温发酵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还原酶 低温乳酸菌 食品安全 酸菜
下载PDF
利用组成型表达载体pMG36e电转化乳酸乳球菌ML23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玉兰 柯晓静 +4 位作者 郭红敏 谷新晰 田洪涛 郭兴华 罗云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6,共6页
为了探明乳酸菌电转化的最适条件,提高电转化效率,本试验以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型质粒pMG36e为载体,以乳酸乳球菌ML23为受体,利用电转化方法研究了受体菌株的生长状态与细胞壁处理方式、质粒浓度、电场强度、复苏培养基组成与复苏培养... 为了探明乳酸菌电转化的最适条件,提高电转化效率,本试验以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型质粒pMG36e为载体,以乳酸乳球菌ML23为受体,利用电转化方法研究了受体菌株的生长状态与细胞壁处理方式、质粒浓度、电场强度、复苏培养基组成与复苏培养时间、受体菌株的限制修饰作用对电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2%甘氨酸和0.5 mol/L蔗糖的MRS培养基培养至对数生长中期的细胞,在电场强度11.0 kV/cm、电阻200Ω、电容25μF下电击转化,转化后细胞在SMRS培养基中培养2 h,获得了较高的电转化效率。采用受体菌株修饰的质粒进行电转化,转化效率又提高了15倍以上,达1.05×105CFU/μg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ML23 组成型表达载体 质粒pMG36e 电转化 电转化效率
下载PDF
平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闫燕 许文涛 +5 位作者 苏春元 罗云波 王一南 谷新晰 戴蕴青 田洪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0-193,共4页
以实验室自行培育的平菇为实验材料,分别使用CTAB法、SDS-CTAB法以及高盐酶解法提取平菇基因组DN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限制性酶切及PCR检测来衡量基因组质量。结果表明,使用CTAB法很难得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OD260/280仅为1.5左右,... 以实验室自行培育的平菇为实验材料,分别使用CTAB法、SDS-CTAB法以及高盐酶解法提取平菇基因组DN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限制性酶切及PCR检测来衡量基因组质量。结果表明,使用CTAB法很难得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OD260/280仅为1.5左右,而且伴有较多的杂质,电泳条带拖尾严重;使用EcoRI限制性酶对其进行酶切分析,效率较低,同时PCR检测不能得到有效扩增;而使用优化后的SDS-CTAB法及高盐酶解法提取平菇DNA,能够获得质量高、纯度好的基因组DNA,OD260/280基本保持在1.8~2.0之间,电泳条带较为清晰均一,使用EcoRI限制性酶对其进行酶切分析,酶切效果较好,并且DNA质量能够满足PCR检测的模板要求。说明SDS-CTAB法以及高盐酶解法提取的平菇DNA能够满足分子水平操作的要求,两者相比,前者成本较低,后者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
原文传递
单宁酸对家兔肠道形态和内源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赛娟 谷新晰 +4 位作者 刘涛 董兵 黄玉亭 赵超 谷子林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6,共3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单宁酸对家兔肠道形态和内源酶活性的影响。选择70日龄左右体重相近的健康獭兔250只,随机分为5组,按照单因素设计进行饲养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和Ⅴ组为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单宁酸对家兔肠道形态和内源酶活性的影响。选择70日龄左右体重相近的健康獭兔250只,随机分为5组,按照单因素设计进行饲养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和Ⅴ组为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5%、0.10%、0.15%和0.20%的单宁酸,预饲期5 d,正饲期30 d。研究发现:试验组家兔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绒毛高度和肠腺深度均高于对照组;各段肠道的胰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十二指肠的淀粉酶活力和脂肪酶活力、回肠的乳糖酶活力也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家兔日粮中添加单宁酸能通过增加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部分消化酶的活力,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家兔 肠道形态 内源酶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棒状乳杆菌HS4廉价增殖培养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海强 谷新晰 +2 位作者 李晨 霍文敏 田洪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5,66,共6页
本研究对棒状乳杆菌的廉价增殖培养基进行筛选及优化,以达到降低棒状乳杆菌菌剂的生产成本。通过比较棒状乳杆菌HS4在9种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确定冬瓜基础培养基为增殖基础培养基;经单一营养因子试验和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确... 本研究对棒状乳杆菌的廉价增殖培养基进行筛选及优化,以达到降低棒状乳杆菌菌剂的生产成本。通过比较棒状乳杆菌HS4在9种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确定冬瓜基础培养基为增殖基础培养基;经单一营养因子试验和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确定影响棒状乳杆菌HS4增殖的3个重要因素分别为大豆蛋白胨、牛肉膏和酵母浸粉;经响应面分析进行回归优化,获得最佳冬瓜增殖培养基配方为:冬瓜基础培养基(1L),大豆蛋白胨(19.7g/L),酵母浸粉(19.4g/L)和牛肉膏(1.94g/L),活菌数达到39.81×108 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乳杆菌 廉价培养基 冬瓜 优化 发酵剂
下载PDF
嗜热真菌单宁酶的克隆表达及在柿子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蕾 卢海强 +4 位作者 谷新晰 李晨 康红艳 王妙姝 田洪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对嗜热烟曲霉中的单宁酶基因afTanA在毕赤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分析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对柿子汁抗氧化性的影响。研究表明,afTanA基因由1 767 bp碱基组成,编码588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存在1个Kex2酶切位点(Lys315-Arg316),其催化... 对嗜热烟曲霉中的单宁酶基因afTanA在毕赤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分析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对柿子汁抗氧化性的影响。研究表明,afTanA基因由1 767 bp碱基组成,编码588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存在1个Kex2酶切位点(Lys315-Arg316),其催化活性位点为Ser202、Asp455和His501。重组菌株经48 h诱导,重组AfTanA酶活力达到678U/mL。AfTan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5.0。不同金属离子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在低浓度(1mmol/L)条件下,Zn2+使AfTanA酶活力提高49.65%,而Cu2+和Fe3+使该酶活力分别降低约78%和98%;在高浓度(5mmol/L)条件下,Zn2+使AfTanA酶活力降低47.12%,Cu2+和Fe3+能够完全抑制AfTanA活性。柿子汁经重组单宁酶AfTanA处理后,其抗氧化性能力显著提高,DPPH、ABTS自由基和·OH清除率分别提高15.79%,12.78%,3.4%。单宁酶AfTanA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高效表达,并在果汁加工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酶 异源表达 柿子汁 抗氧化性 食品酶
下载PDF
新型益生菌发酵竹笋膳食纤维酸奶的菌种筛选及通便功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丽娜 张娜 +5 位作者 宋冰冉 张梓群 谷新晰 王妙姝 郑玮丽 田洪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126,共10页
针对目前我国功能性乳制品研发基础薄弱,发酵膳食纤维酸奶大多采用传统酸奶菌的现状,采用全因子试验研究料水比和均质时间对竹笋膳食纤维汁pH值和稳定性的影响。以自行分离选育出的10株新型益生乳酸菌为试验菌株,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b-DR... 针对目前我国功能性乳制品研发基础薄弱,发酵膳食纤维酸奶大多采用传统酸奶菌的现状,采用全因子试验研究料水比和均质时间对竹笋膳食纤维汁pH值和稳定性的影响。以自行分离选育出的10株新型益生乳酸菌为试验菌株,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b-DR、嗜热链球菌St-LDY为对照菌株,研究菌株在竹笋膳食纤维汁中的生长活力、产酸特性,对菌株进行初筛。分析初筛菌株发酵的竹笋膳食纤维牛乳培养基的感官品质,对菌株进行复筛。研究复筛菌株发酵竹笋膳食纤维酸奶的通便功能。结果表明:竹笋膳食纤维与水的比例1∶10,均质时间15 min,调配的竹笋膳食纤维汁均一、稳定,pH值为6.34,适合乳酸菌生长繁殖。经初筛和复筛,获得3株益生乳酸菌,即:植物乳杆菌07-191、鼠李糖乳杆菌05-28、干酪乳杆菌05-21。将其分别在竹笋膳食纤维汁中37℃发酵12 h,活菌数分别是1.77×10^(9),2.76×10^(9),1.59×10^(9) CFU/mL,pH值分别是4.51,4.68,4.75,滴定酸度分别是53.2,56.2,54.6°T。其分别发酵的竹笋膳食纤维牛乳培养基的风味优于其它菌株,适宜发酵竹笋膳食纤维酸奶。复筛益生菌发酵的竹笋膳食纤维酸奶能够促进小鼠小肠推进,缩短排便时间,增加排便粒数和排便量,即竹笋膳食纤维酸奶具有通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竹笋膳食纤维 酸奶 菌株筛选 通便功能
下载PDF
烟曲霉单宁酶Kex2位点突变及酶学特性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海强 陈伟 +2 位作者 黄蕾 谷新晰 田洪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24-130,共7页
研究单宁酶AfTanA中Kex2蛋白酶切割位点(K315-R316)对酶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对单宁酶AfTanA中Kex2蛋白酶切割位点(K315-R316)进行定点突变,构建单点突变体AfTanR316A和缺失突变体AfTanΔKR。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检测发... 研究单宁酶AfTanA中Kex2蛋白酶切割位点(K315-R316)对酶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对单宁酶AfTanA中Kex2蛋白酶切割位点(K315-R316)进行定点突变,构建单点突变体AfTanR316A和缺失突变体AfTanΔKR。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检测发现两突变体Kex2蛋白酶抗性明显增强。经对酶学性质对比发现,两突变体具有较低的催化反应温度和较强的稳定性。单宁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由40℃(野生型)降低到20℃(两突变体)。突变体AfTanΔKR和突变体AfTanR316A在pH 12.0条件下处理1 h后,剩余酶活力由野生型AfTanA的0%提高到85%和60%;而在50℃条件下处理1 h后,剩余酶活力由野生型AfTanA的2%提高到40%和21%,上述性质的改变有利于单宁酶在低温条件的应用和酶制剂的生产贮存。突变体AfTanR316A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分别为1.149 mmol/L和10.427 mmol/(L·min),AfTanΔKR的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分别为1.46 mmol/L和35.84 mmol/(L·min)。此外,柿子汁经野生型单宁酶AfTanA和突变体处理后,多酚含量均提高50%左右。综上所述,单宁酶AfTanA中的Kex2蛋白酶切割位点(K315-R316)对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效率影响显著,改造后的单宁酶AfTanΔKR能够更好地应用在食品工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酶 定点突变 Kex2蛋白酶 稳定性 食品酶
下载PDF
嗜热甘露聚糖酶manBK基因密码子优化表达及在魔芋聚糖降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海强 谷新晰 +2 位作者 袁巧敏 谈苏慧 田洪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13-119,共7页
依据密码子偏好性原则,对嗜热甘露聚糖酶manBK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以提高嗜热甘露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量;并通过对该酶酶学性质的探究,探讨金属离子对酶稳定性影响及其在酶解魔芋甘露聚糖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嗜热甘露聚糖酶manB... 依据密码子偏好性原则,对嗜热甘露聚糖酶manBK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以提高嗜热甘露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量;并通过对该酶酶学性质的探究,探讨金属离子对酶稳定性影响及其在酶解魔芋甘露聚糖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嗜热甘露聚糖酶manBK基因优化后GC含量为40%~53%,平均值为47%,密码子适应指数(codon adaptationindex,CAI)为0.87,共有242个碱基进行优化,优化前后基因序列的一致性为76%。重组菌株在25℃条件下,诱导72 h发酵液中酶活力可达22 U/mL。甘露聚糖酶ManBK的最适反应温度为80℃,最适pH值为5.0,表观分子质量为45 kDa,动力学参数Km值为1.40 mg/mL,V(max)值为149.25μmol/(min·mg)。金属离子Fe^3+、Ca^2+、Mg^2+和Zn^2+对该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分别使酶活力提高了32%、52%、23%和459%,而金属离子K^+、Li^+、Mn^2+和Cu^2+对ManBK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Zn^2+能提高该酶的热稳定性,使70℃条件下的半衰期延长了116 min。当酶底比为1∶1时,反应温度70℃,pH 5.0反应进行1.5 h,魔芋聚糖即可达到较合适的酶解,魔芋聚糖降解物的抗氧化性能增强了5.6倍左右,ManBK酶在魔芋聚糖降解中具有极强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为ManBK酶的制备及在魔芋深加工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酶 魔芋聚糖降解物 密码子优化 热稳定性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