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南地区2017-2019年儿童患者血培养常见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琳琳 谷松磊 陈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5期65-69,共5页
目的:了解闽南地区2017—2019年儿童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儿科和新生儿科11 396例儿童血培养标本。所有儿童进行标本采集,病原菌鉴定... 目的:了解闽南地区2017—2019年儿童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儿科和新生儿科11 396例儿童血培养标本。所有儿童进行标本采集,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儿童血培养标本阳性率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主要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017-2019年本院儿童送检血培养标本11 396份,分离出非重复血培养病原菌354株,阳性率为3.11%,其中革兰阳性菌243株(68.64%)、革兰阴性菌109株(30.79%)、真菌2株(0.56%),占比居前5位的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6.89%)、大肠埃希菌(11.02%)、嗜麦芽假单胞菌(7.91%)、其他革兰阴性杆菌(7.91%),肺炎链球菌(7.63%)。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25.99%)和人葡萄球菌(7.63%)为主。未发现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其对头孢类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四环素耐药性强。嗜麦芽假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氯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性强,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72.9%和45.5%。未发现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烷、莫西沙星、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对氯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未发现无乳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利奈唑烷、氯霉素、美罗培南、莫西沙星、青霉素、替考拉宁、头孢吡肟、头孢噻肟、万古霉素耐药,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性较高。结论:闽南地区儿童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种类多,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耐药情况复杂,增加临床治疗与医院防控难度,因此及早进行病原菌耐药性检测,保证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培养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率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促增殖在急性肾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谷松磊 白海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31-432,共2页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RB)是治疗心肾疾病的基础药物,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有报道认为,它们可诱导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发展。2007年,美国临床健康协会与食品药品管理委员会对使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RB)是治疗心肾疾病的基础药物,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有报道认为,它们可诱导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发展。2007年,美国临床健康协会与食品药品管理委员会对使用ACEI和ARB的50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其可诱导肾损伤的发生发展。Hailer等对4447例合并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奥美沙坦进行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使用奥美沙坦也可使肾脏功能恢复延迟。血液动力学异常是ACEI和ARB诱发急性肾损伤的主要机制。我们对ACEI和ARB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促增殖在急性肾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泌尿道感染中大肠杆菌与肠球菌感染对比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谷松磊 沈彤 杨晓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36-938,共3页
目的探讨泌尿道大肠杆菌与肠球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4年间收治的117例尿培养阳性的泌尿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7例尿培养阳性患儿中大肠杆菌感染55例(47.00%)、肠球菌28例(23.93%)。大肠杆菌组患儿中有... 目的探讨泌尿道大肠杆菌与肠球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4年间收治的117例尿培养阳性的泌尿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7例尿培养阳性患儿中大肠杆菌感染55例(47.00%)、肠球菌28例(23.93%)。大肠杆菌组患儿中有明显临床表现37例(67.27%),高于肠球菌组(12例,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球菌组尿白细胞计数增高持续天数长于大肠杆菌组,住院天数长于大肠杆菌组,尿培养耐药率以及合并泌尿道畸形的比例均高于大肠杆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肠杆菌是儿童泌尿道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次为肠球菌;肠球菌感染易出现在合并畸形的患儿中,临床症状不典型且易出现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大肠杆菌 肠球菌
下载PDF
98例泌尿道感染患儿肾积水病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谷松磊 沈彤 杨晓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泌尿道感染患儿肾积水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010—2020年间98例因泌尿道感染住院行泌尿系彩超发现肾盂分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泌尿道感染肾积水患儿基于泌尿道扩张分级系统进行分级:正常42例、1级17例、2级28例、3级11例... 目的探讨泌尿道感染患儿肾积水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010—2020年间98例因泌尿道感染住院行泌尿系彩超发现肾盂分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泌尿道感染肾积水患儿基于泌尿道扩张分级系统进行分级:正常42例、1级17例、2级28例、3级11例。肾积水1、2和3级的患儿共合并泌尿系畸形36例(64.3%),发生率高于正常组(18例,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35)。肾积水存在的泌尿系畸形主要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16例、膀胱输尿管反流16例及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狭窄8例等。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及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均以左侧为主,膀胱输尿管反流以双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肾积水分级组手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级组手术率为较高。泌尿道感染存在泌尿系畸形的手术率(29.63%)高于无泌尿系畸形的手术率(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积水病因常见为泌尿系畸形,其中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及膀胱输尿管反流最常见,其次为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积水分级及泌尿系畸形可考虑作为诊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泌尿道感染 泌尿系畸形
下载PDF
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反复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谷松磊 沈彤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反复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3例膀胱输尿管反流合并UTI患儿的临床资料,将首次UTI后未再反复的21例患儿作为UTI单独组,将UTI≥2次的22例患儿作... 目的探讨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反复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3例膀胱输尿管反流合并UTI患儿的临床资料,将首次UTI后未再反复的21例患儿作为UTI单独组,将UTI≥2次的22例患儿作为UTI复发组。分析比较两组反流程度、尿培养阳性率、培养大肠杆菌的构成比、尿白细胞增高持续时间、细菌培养耐药率及预防使用抗生素率。结果UTI复发组与UTI单纯组比较,患儿反流程度(χ^2=0.036,P=0.850)、尿培养阳性率(χ^2=2.805,P=0.094)及培养大肠杆菌构成比(χ^2=0.786,P=0.37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两组尿白细胞增高持续时间(t=-2.209,P=0.033)、细菌培养耐药率(χ^2=6.044,P=0.014)及预防使用抗生素率(χ^2=12.444,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UTI反复与尿白细胞计数持续增高时间长、细菌培养耐药及未使用预防抗生素治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膀胱输尿管反流 预防抗生素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辅助性T淋巴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晓庆 郭文兴 +3 位作者 骆媚芬 林宝花 谷松磊 沈彤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703-1707,共5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6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并首次诊断为...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6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并首次诊断为HSP急性期患儿和/或HP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包括HSP-HP患儿15例(HSP-HP组)、HSP患儿26例(HSP组)、HP患儿21例(HP组);选取同期同年龄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7、IL-6水平,分析和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Th17(1.42±0.63)%、IL-17(302.96±82.83)ng/L、IL-6(7.81±2.04)ng/L、Treg(2.31±0.83)%]比较,HSP-HP组[Th17(2.79±0.78)%、IL-17(552.16±121.13)ng/L、IL-6(12.36±6.55)ng/L、Treg(1.35±0.49)%]、HSP组[Th17(2.04±0.77)%、IL-17(506.39±113.62)ng/L、IL-6(11.82±5.01)ng/L、Treg(1.13±0.86)%]、HP组[Th17(2.08±0.86)%、IL-17(483.14±121.77)ng/L、IL-6(10.19±3.87)ng/L、Treg(1.09±0.65)%]患儿Th17细胞比例、IL-17、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71、13.113、6.692,均P<0.01);Treg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83,P<0.05)。2.HSP-HP组患儿的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均高于HSP组及HP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SP组和HP组患儿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SP-HP组、HSP组、HP组患儿组间比较Treg细胞比例、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h17/Treg表达失衡参与HSP-HP、HSP、HP的发病过程,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水平高表达在HSP-HP患儿中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幽门螺杆菌 儿童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 调节性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泌尿道感染合并肾积水与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沈彤 谷松磊 杨莹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泌尿道感染合并肾积水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并发尿路畸形的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843例泌尿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经B超检查肾盂分离4-9mm患儿为轻度肾积水,肾盂分离≥10min患儿为中重度肾积水,分析患... 目的探讨泌尿道感染合并肾积水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并发尿路畸形的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843例泌尿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经B超检查肾盂分离4-9mm患儿为轻度肾积水,肾盂分离≥10min患儿为中重度肾积水,分析患儿并发膀胱输尿管反流和其他尿路畸形及细菌培养阳性率、耐药菌发病率。结果53例轻度肾积水患儿,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7例,髓质海绵肾1例;32例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3例,肾盂输尿管扩张8例,重复肾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例,输尿管囊肿2例,后尿道瓣膜1例。轻度‘肾积水患儿尿培养阳性共34例,革兰阴性菌31例(91.2%),革兰阳性菌3例(8.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1/34,61.8%);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尿培养阳性共18例,17例细菌感染,1例真菌感染,革兰阴性菌17例(94.4%),其中大肠埃希菌13例(72.2%)。轻度肾积水尿培养阳性患儿耐药菌13例(13/34,38.2%),中重度肾积水尿培养阳性患儿耐药菌17例(17/18,94.4%)(x2=15.234,P〈0.001)。结论轻度肾积水患儿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多见,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合并其他泌尿道畸形多见;中重度肾积水患儿耐药菌比例较轻度肾积水患儿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膀胱输尿管反流 畸形 泌尿道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