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南小耳猪自体跟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波涵 余洋 +12 位作者 郑礼玲 杨腾云 卢晓君 王旭 李开炜 余鸿 李雅娟 董开颜 张瑶璋 刘津瑞 谷梓铭 胡必庚 李彦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57-3163,共7页
背景:目前关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大动物模型仍较为缺乏,而滇南小耳猪作为实验动物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基础研究,但仍未见将其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造模的相关报道。目的:建立自体跟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大型动物滇南小耳猪模型。方法:选... 背景:目前关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大动物模型仍较为缺乏,而滇南小耳猪作为实验动物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基础研究,但仍未见将其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造模的相关报道。目的:建立自体跟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大型动物滇南小耳猪模型。方法:选取20只成年雌性滇南小耳猪,随机平均分为自体跟腱组和假手术组。自体跟腱组取小耳猪自体跟腱作为移植物行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假手术组小耳猪在右膝采取类似的操作,但对前交叉韧带不行任何处理。术前及术后12个月,分别观察小耳猪一般情况;对韧带及移植物进行大体观察及MAS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韧带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评估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染色与排列情况;透射电镜观察韧带胶原纤维的类型、大小、直径、比例和分布。结果与结论:①所有动物饮食活动均正常,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炎症反应,局部无化脓性感染,精神及尿便情况较术前无明显改变;膝关节重建的交叉韧带连续性完整,关节无僵硬、活动度正常,前抽屉及Lachman试验均阴性。②移植物大体观察:术后12个月关节腔内移植物位置良好,完整性尚可,张力较明显,韧带色泽接近原有前交叉韧带,表面滑膜覆盖较为完整。③自体跟腱组术后12个月关节腔内韧带大部为MASⅠ型,少数为MASⅡ型;假手术组关节腔内韧带为MASⅠ型。④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术后12个月,自体跟腱组胶原纤维已开始出现束状、同向、均匀排列,同向波纹已较为明显,细胞核以线形或纺锤形为主,与假手术组正常前交叉韧带组织较相似。⑤免疫组化提示,术后12个月,自体跟腱组重建的前交叉韧带中有较大量Ⅰ型胶原表达,Ⅲ型胶原表达明显较少;两组Ⅰ型、Ⅲ型胶原染色程度相近。⑥透射电镜显示,术后12个月,自体跟腱组重建前交叉韧带中胶原纤维直径、排列、密度与原有前交叉韧带相近,说明术后12个月自体跟腱组已基本完成韧带重塑过程。⑦综合评估,实验成功建立了自体跟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大型动物滇南小耳猪模型,具有良好的形态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 透射电镜 超微结构 韧带化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ramp区损伤的临床治疗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谷梓铭 何任杰 +2 位作者 龙丹 熊波涵 何川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分享和探讨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ramp区损伤在关节镜下的临床经验与疗效。方法5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ramp区损伤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29例行膝关节镜下可调节袢-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观察组27例在其基础... 目的分享和探讨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ramp区损伤在关节镜下的临床经验与疗效。方法5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ramp区损伤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29例行膝关节镜下可调节袢-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观察组27例在其基础上采用膝关节镜下可调节袢-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半月板ramp区缝合修复术。术后随访以IKDC、Lysholm、步态测试仪,关节稳定测定为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观评价指标。结果56例平均随访18.7个月,平均年龄26.3岁,未发生感染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观察组半月板临床愈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6%,术前2组患者IKDC、Lyshol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IKDC、Lysholm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同期行可调节袢-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半月板ramp区缝合修复术更有利于半月板愈合,能够获得更好的膝关节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断裂 ramp损伤 膝关节镜
下载PDF
一期重建前交叉韧带及修复内侧半月板桶柄撕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龙丹 何任杰 +3 位作者 谷梓铭 卢晓君 杨腾云 何川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68-71,共4页
目的回顾性评估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桶柄撕裂的关节镜下一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9月-2020年6月在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桶柄撕裂的患者,对其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以... 目的回顾性评估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桶柄撕裂的关节镜下一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9月-2020年6月在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桶柄撕裂的患者,对其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以及半月板桶柄撕裂缝合修复手术。结果29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24~76个月,平均29.7个月。关节肿胀、关节间隙压痛、关节交锁和半月板挤压试验皆为阴性,以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Lysholm、膝关节活动度主观评价指标评分均有了显著性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内侧半月板桶柄撕裂修复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断裂 半月板桶柄撕裂 一期修复
下载PDF
关节镜下内减张技术辅助解剖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结合快速康复治疗后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洋 赵正吕 +6 位作者 谢冰 施政良 王国梁 熊波涵 谷梓铭 刘津瑞 李彦林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3-602,共10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内减张技术辅助解剖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结合快速康复与解剖单束重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PCL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P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内减张技术辅助解剖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结合快速康复与解剖单束重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PCL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P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5例,女23例;年龄18~55岁[(39.3±10.8)岁]。44例采用关节镜下内减张技术辅助解剖单束重建PCL结合快速康复治疗(减张组),44例采用关节镜下解剖单束重建PCL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传统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12,24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的运动周期(最大步长、最小步长、步频)和膝关节6个运动学指标(前屈后伸角、内外旋角、内外翻角、上下位移、内外位移、前后位移)。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二次关节镜检查Marburger关节镜评分(MAS)和敖英芳教授改良评分。观察围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36个月[(25.5±6.3)个月]。术后3个月减张组和传统组IKDC评分分别为(71.8±9.8)分、(68.5±6.5)分,术后12个月分别为(87.6±6.0)分、(87.6±5.5)分,术后24个月分别为(95.5±3.1)分、(92.8±11.6)分,较术前的(48.1±16.9)分和(47.1±15.0)分逐渐升高(P均<0.05);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减张组和传统组HSS评分分别为(74.2±6.2)分、(68.4±9.5)分,术后12个月分别为(91.9±5.4)分、(88.4±4.7)分,术后24个月分别为(97.1±2.0)分、(96.2±2.8)分,较术前的(57.5±17.7)分和(56.8±14.3)分逐渐升高(P均<0.05);术后3,12个月减张组HSS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均<0.01),其余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减张组和传统组Lysholm评分分别为(74.2±14.9)分、(70.3±7.5)分,术后12个月分别为(90.9±6.1)分、(88.7±4.7)分,术后24个月分别为(96.9±3.0)分、(96.3±2.8)分,较术前的(48.7±20.7)分和(48.2±19.9)分逐渐升高(P均<0.05);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12,24个月两组膝关节的运动周期(最大步长、最小步长、步频)和6个运动学指标(前屈后伸角、内外旋角、内外翻角、上下位移、内外位移、前后位移)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术后3,12,24个月减张组前后位移较传统组显著降低(P均<0.01),其余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减张组二次关节镜MAS优良型14例,中差型2例,优良率为87.5%(14/16);传统组优良型11例,中差型3例,优良率为78.6%(11/14)(P>0.05);减张组敖英芳教授改良评分综合评分为(10.6±1.5)分,高于传统组的(9.6±2.3)分(P<0.05)。均未见围术期并发症。结论与解剖单束重建结合常规康复比较,关节镜下内减张技术辅助PCL重建结合快速康复治疗PCL断裂的主观功能评分更高,膝关节运动中前后向稳定性更好,二次镜检结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后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镜 内减张技术
原文传递
个性化股骨定位器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何任杰 宁梓文 +4 位作者 施政良 谷梓铭 李彦林 王国梁 何川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基于股骨外侧髁软骨顶点(apex of deep cartilage,ADC)设计的个性化股骨定位器辅助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患侧膝关节运动学变化情况。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纳入40例符合选择标准的初次... 目的探讨使用基于股骨外侧髁软骨顶点(apex of deep cartilage,ADC)设计的个性化股骨定位器辅助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患侧膝关节运动学变化情况。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纳入40例符合选择标准的初次ACL断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使用基于ADC设计的个性化股骨定位器辅助ACL重建)和对照组(不使用上述个性化股骨定位器辅助ACL重建),每组20例;另外收集20名膝关节正常志愿者作为健康组。3组患者/志愿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使用Opti_Knee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分析系统对所有患者行步态分析,记录膝关节6个自由度(屈伸角、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及内外位移)和运动周期(最大步长、最小步长及步频),将患者数据与健康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健康组志愿者屈伸角为(57.80±3.45)°、内外翻角为(10.54±1.05)°、内外旋角为(13.02±1.66)°、前后位移为(1.44±0.39)cm、上下位移为(0.86±0.20)cm、内外位移为(1.38±0.39)cm,最大步长为(51.24±1.29)cm、最小步长为(45.69±2.28)cm、步频为(12.45±0.47)步/min。与健康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屈伸角和内外旋角减小,术后6个月对照组屈伸角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各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组内比较,除术后6、12个月屈伸角和内外旋角大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间除术后6个月屈伸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相比,使用基于ADC设计的个性化股骨定位器辅助ACL重建术可帮助患者获得更满意的术后早期运动学疗效,三维运动学分析可以更客观、动态地评估患者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股骨定位器 股骨隧道 步态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股骨外侧髁软骨顶点制备个性化股骨定位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何任杰 宁梓文 +5 位作者 谷梓铭 施政良 向耀宇 王国梁 李彦林 何川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33-838,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股骨外侧髁软骨顶点(apex of deep cartilage,ADC)结合患者影像学数据设计个性化股骨定位器,辅助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初次ACL断... 目的 探讨基于股骨外侧髁软骨顶点(apex of deep cartilage,ADC)结合患者影像学数据设计个性化股骨定位器,辅助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初次ACL断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使用基于ADC设计的个性化股骨定位器辅助ACL重建)和对照组(术中透视辅以传统股骨定位器辅助ACL重建),每组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患膝侧别、致伤原因及术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lom评分及Tegner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采用IKDC评分、Lyshlom评分及Tegner评分评价患膝功能恢复情况。术前及术后行膝关节CT和三维重建检查,测量ADC至前骨缘的水平距离(L)和ADC至骨道中心的水平距离(I),通过I/L计算骨道前后位置R;在二维横断面上测量骨道中心至下骨缘的距离(D);比较两组R值和D值。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MD=-6.90(-8.78,-5.03),P<0.001]。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关节腔内感染、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研究组术前模拟定位的R值和D值与术中实际定位的R值和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0.52(-2.85,3.88),P=0.758;MD=0.36(-0.39,1.11),P=0.351];研究组术中实际定位的R值和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MD=1.01(-2.57,4.58),P=0.573;MD=0.24(-0.34,0.82),P=0.411]。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3个月,平均12.4个月。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膝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均逐渐增加,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ADC设计的个性化股骨定位器可准确辅助ACL重建术中的股骨隧道定位,相较于传统手术方法缩短了手术时间,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股骨外侧髁软骨顶点 个性化股骨定位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