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施机能实验学翻转课堂的研究
1
作者 李进霞 谷艳 +3 位作者 康明丽 闫燕艳 王佳 张慧芝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14-115,118,共3页
随机选择24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和试验组(信息化技术支撑的翻转课堂教学法),以实验成功率、实验操作成绩、期末理论成绩及问卷等形式来观察实验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 随机选择24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和试验组(信息化技术支撑的翻转课堂教学法),以实验成功率、实验操作成绩、期末理论成绩及问卷等形式来观察实验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支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机能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能实验学 翻转课堂 信息化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检测小鼠组织中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 被引量:3
2
作者 谷艳 石先哲 +3 位作者 赵素敏 顾群 路鑫 许国旺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89-1094,共6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电喷雾串联质谱多反应检测模式,同时分离测定小鼠组织中花生四烯酸类代谢产物。组织样品经低温超声破碎细胞,采用乙酸乙酯进行两次萃取,LC-MS/MS检测。实验用3个内标,标准溶液稀释法建立了19种花生四烯酸...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电喷雾串联质谱多反应检测模式,同时分离测定小鼠组织中花生四烯酸类代谢产物。组织样品经低温超声破碎细胞,采用乙酸乙酯进行两次萃取,LC-MS/MS检测。实验用3个内标,标准溶液稀释法建立了19种花生四烯酸类物质的标准曲线。方法学确证表明:各被测物质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定量限(LOQ)为3~250μg/L;相对回收率在70.7%~123.0%之间;方法重复性(RSD)均小于20%。运用本法在小鼠肺、肝、脾组织中检测到了几种花生四烯酸类代谢产物,并对肺组织里的8种代谢产物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为11-羟基二十碳四烯酸(58.3±11.6)ng/g,15-羟基二十碳四烯酸(52.6±15.5)ng/g,前列腺素E2(210±102)ng/g,前列腺素D2(20.3±13.9)ng/g,前列腺素J2(39.2±15.9)ng/g,血栓素B2(58.3±28.4)ng/g,前列腺素F2α(3.8±6.0)ng/g,花生四烯酸(1980±544)ng/g。本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良好,为研究生物组织样品中花生四烯酸类物质的代谢状况提供了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花生四烯酸 组织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的深静脉血栓模型大鼠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谷艳 臧鹏 +2 位作者 李进霞 闫燕艳 王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36-745,共10页
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血栓栓塞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后遗症3大特点。采用左股静脉不完全结扎加高渗盐水刺激建立DVT大鼠模型,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Orbitrap HRMS)检测假手术组与DVT模型组的... 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血栓栓塞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后遗症3大特点。采用左股静脉不完全结扎加高渗盐水刺激建立DVT大鼠模型,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Orbitrap HRMS)检测假手术组与DVT模型组的血浆代谢谱,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代谢组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观察两组间的代谢表型差异,将多变量模型分析中的变量重要性值(VIP>1)以及代谢物在模型组中的变化倍数(FC≤0.5或FC≥2,且P<0.05)作为差异代谢物筛选条件。最终在DVT模型组与假手术组间筛选得到27种差异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反映了DVT大鼠的代谢紊乱情况。具体表现为与假手术组相比,DVT模型组中三甲基胺氮氧化物(TMAO)、维生素K、鹅去氧胆酸、牛磺酸、1-甲基烟酰胺、7-酮胆固醇、反式十六烷基-2-烯醇肉碱、乙烯基乙酰甘氨酸、丙酰脯氨酸、咪唑乙酸、咪唑乙酸核糖苷、1,3,7-三甲基尿酸、1-丁胺、2-羟基异丙酸、吡哆醛、5α-四氢皮质酮、苯乳酸的水平显著升高;而3-脱氢肉碱、磷脂酰胆碱22∶6/20∶2(PC 22∶6/20∶2)、甘油二酯18∶3/20∶4(DG 18∶3/20∶4)、溶血磷脂酰胆碱20∶2(LysoPC 20∶2)、波维酸、鹅肌肽、L-肌肽、辛酸、羟基丙酮酸、3-羟基癸酸的水平显著降低。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代谢通路的差异丰度(DA)分析显示DVT模型大鼠与假手术组的代谢通路差异主要集中在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胆汁分泌、组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β-丙氨酸代谢。紊乱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可为进一步深入理解DVT的病理机制、寻找诊断标志物及药物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代谢组学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谷艳 臧鹏 +1 位作者 李吉 吕海珍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33-35,44,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代谢特征。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健康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代谢物谱进行分析测定。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提取、峰匹配和过滤后,采用SIMCA-P 11.0软件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代谢特征。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健康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代谢物谱进行分析测定。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提取、峰匹配和过滤后,采用SIMCA-P 11.0软件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代谢物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得分散点图中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得到了良好区分;单元统计分析发现,在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共有22个变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主要涉及糖代谢、脂代谢及氨基酸代谢。在糖类代谢物中,葡萄糖、半乳糖含量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脂类代谢物中,甘油和游离脂肪酸(FFA C16:0、FFA C18:1、FFA C18:2)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氨基酸类代谢物中,缬氨酸及其代谢物2-酮戊二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以及代谢物2-酮异己酸的浓度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而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天冬酰胺的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代谢谱发生了明显改变,差异代谢物的紊乱反映了糖尿病状态下糖、脂、氨基酸代谢途径的改变,这些代谢物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病理意义,同时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气相色谱 质谱 代谢组学
下载PDF
GC-MS用于糖调节异常患者血清代谢特征研究
5
作者 谷艳 臧鹏 +1 位作者 朱壮彦 李吉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研究糖调节异常患者的血清代谢特征。方法:采用GC-MS对健康人及糖调节异常患者的血清代谢物谱进行分析测定。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信息处理后,采用SIMCA-P 11.0软件及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糖调节异常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 目的:研究糖调节异常患者的血清代谢特征。方法:采用GC-MS对健康人及糖调节异常患者的血清代谢物谱进行分析测定。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信息处理后,采用SIMCA-P 11.0软件及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糖调节异常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代谢物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得分散点图中,两组得到了良好区分,单元统计分析发现两组间共有14个变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糖代谢、脂代谢及氨基酸代谢。具体表现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调节异常患者血清中葡萄糖、果糖、游离脂肪酸(FFA C16∶0、FFA C18∶1、FFA C18∶2)、亮氨酸、异亮氨酸、2-酮异己酸、2-羟基丁酸和尿酸的浓度显著增高;而甘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天冬酰胺的浓度显著降低。结论:糖调节异常患者在糖、脂及氨基酸等代谢途径中发生了明显改变,紊乱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可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病理代谢过程提供参考,也为临床改善糖调节异常患者的代谢状况,延缓或阻滞其向糖尿病的发展进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异常 GC-MS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RP-HPLC法测定人体血浆中芬布芬的浓度
6
作者 谷艳 王静 赵春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芬布芬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 Diamonsil(钻石)ODS C_(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甲醇-0.02 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75:20:5)(用磷酸调节 pH 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芬布芬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 Diamonsil(钻石)ODS C_(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甲醇-0.02 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75:20:5)(用磷酸调节 pH 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85 nm。结果:芬布芬的线性范围为0.16~16.0μg·mL^(-1),定量限为0.16μg·mL^(-1),检测限为0.06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1.2±3.5)%,RSD 为1.8%,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7%和2.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上芬布芬的体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芬布芬 人血浆药浓度 药动学
下载PDF
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诊断分析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谷艳 谷兰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1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与超声图像对照分析。结果甲状腺包块囊性变多见于甲状腺腺瘤(简称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包块囊性变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与超声图像对照分析。结果甲状腺包块囊性变多见于甲状腺腺瘤(简称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简称结甲),并对比两者声像图特点。结论甲状腺包块囊性变后其周围组织回声,包膜、晕环、血流信号等的观察分析对腺瘤与结甲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 包块囊性变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白屈菜药材中血根碱、小檗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 被引量:17
8
作者 左金梁 白璐 +2 位作者 宋欣鑫 谷艳 赵春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3-905,共3页
目的:建立白屈菜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 Diamon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1%三乙胺水溶液(25:75,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 pH 3)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3 nm,柱温:30... 目的:建立白屈菜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 Diamon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1%三乙胺水溶液(25:75,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 pH 3)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3 nm,柱温:30℃。结果:血根碱在60~120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n=3)为96.6%~99.9%,RSD 为0.6%~2.0%;小檗碱在30~60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3)为99.0%~104.1%,RSD 为0.8%~1.3%;白屈菜红碱在100~200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n=3)为97.3%~100.8%,RSD 为0.7%~1 4%。结论:本试验同时测定白屈菜药材中血根碱、小檗碱、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方法准确,灵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屈菜药材 质量标准 血根碱 小檗碱 白屈菜红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当归四逆汤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欣 谷艳 +3 位作者 宋欣鑫 左金梁 李丹 赵春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当归四逆汤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为1.4%的冰醋酸水溶液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5nm,进样量:10μ...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当归四逆汤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为1.4%的冰醋酸水溶液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5nm,进样量:10μL。结果阿魏酸的线性为0.86~20.64mg·L^-1(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6.2%,RSD为1.5%;芍药苷的线性为20~200mg·L^-1(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1.0%;肉桂酸的线性为2.1~27.3mg·L^-1(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4.0%,RSD为1.2%;甘草酸的线性为2.14~29.96mg·L^-1(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2.0%。仪器与方法精密度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能更加全面控制该方的质量,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可为今后剂型的改进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当归四逆汤 有效成分 梯度洗脱
下载PDF
HPLC内标法同时测定食品中7种防腐剂的含量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静 白璐 +2 位作者 谷艳 项婧 赵春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95-699,共5页
目的选择桂皮酸作为内标,建立HPLC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方法采用Dia—monsil(迪马)ODS(250mm×4.6mm,5μm)色谱柱... 目的选择桂皮酸作为内标,建立HPLC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方法采用Dia—monsil(迪马)ODS(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磷酸调pH:3)、四氢呋哺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1,样品用无水乙醇-水(体积比为85:15,磷酸调pH:2.5)提取。结果在上述条件下7种防腐剂可以达到基线分离,各组分对照曲线的线性相关性均大于0.9996,加样回收率:93.3%~100.5%,检出限:0.025~0.500gg。结论该方法适合食品中防腐剂的实际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 防腐剂 内标法
下载PDF
HPLC内标法测定化妆品中8种防腐剂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静 白璐 +2 位作者 谷艳 项婧 赵春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选择桂皮酸(CA)作为内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山梨酸(SA)、苯甲酸(BA)、对羟基苯甲酸甲酯(PHBA—Me)、对羟基苯甲酸乙酯(PHBA—Et)、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PHBA—iPr)、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HBA—Pr)、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P... 目的:选择桂皮酸(CA)作为内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山梨酸(SA)、苯甲酸(BA)、对羟基苯甲酸甲酯(PHBA—Me)、对羟基苯甲酸乙酯(PHBA—Et)、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PHBA—iPr)、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HBA—Pr)、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PHBA—iBu)、对羟基苯甲酸丁酯(PHBA—Bu)8种防腐剂。方法:采用 Diamonsil 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磷酸调 pH=3.0)、四氢呋喃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1),样品用无水乙醇-水(80:20,磷酸调 pH:2.5)提取。结果:在上述条件下8种防腐剂可以达到基线分离,各组分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为1.0,加样回收率为91.5%~106.4%,检出限为0.025~0.5μ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合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实际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化妆品 防腐剂 内标法
下载PDF
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Pusher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高晓艳 夏彩秋 +3 位作者 谷艳 杨青兰 周萍萍 徐兴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1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对Pusher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Pusher综合征患者6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29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强化组33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及... 目的:探讨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对Pusher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Pusher综合征患者6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29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强化组33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比较2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FMA、BBS及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强化组FMA、BBS及MB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Pusher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PUSHER综合征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及鉴别探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雪莲 刘爽 +2 位作者 夏彩秋 徐彦华 谷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2期33-34,共2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在痴呆患者中,VD的患病率仅次于Alzheimer病。本文重点探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及鉴别...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在痴呆患者中,VD的患病率仅次于Alzheimer病。本文重点探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及鉴别,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临床治疗 鉴别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的溶栓治疗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爽 孙雪莲 谷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5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凡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记录在下列时间点:溶栓前,溶栓后2、6、24、48、72 h的静脉血进行...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凡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记录在下列时间点:溶栓前,溶栓后2、6、24、48、72 h的静脉血进行凝血标志检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中超早期溶栓疗效显著,而早期溶栓和晚期溶栓同样有效。结论:急性脑梗死(进展型脑卒中)晚期溶栓治疗与早期是同样有效可行的,而超早期溶栓疗效更显著,提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6 h以内)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 尿激酶
下载PDF
胃痛平糖浆的质量标准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欣鑫 张宁 +2 位作者 吴昊 谷艳 赵春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建立胃痛平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以Diamonsil C18柱,甲醇-乙腈-水-三乙胺(体积比为70.0∶10.0∶20.0∶0.2)为流动相,在270 nm检测波长处,测定白屈菜红碱的含量,同时对白屈菜进行薄层鉴别。结果白屈菜红碱在0.312-20.00... 目的建立胃痛平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以Diamonsil C18柱,甲醇-乙腈-水-三乙胺(体积比为70.0∶10.0∶20.0∶0.2)为流动相,在270 nm检测波长处,测定白屈菜红碱的含量,同时对白屈菜进行薄层鉴别。结果白屈菜红碱在0.312-20.0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RSD为1.9%(n=9),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平糖浆 质量标准 白屈菜红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彦华 孙雪莲 +2 位作者 汪丽静 赵溶冰 谷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期11-12,1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37例,根据脑血管斑块支数分组:无斑块患者43例为A组。1~2支存在斑块的患者52例为B组,3支及以上存在斑块...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37例,根据脑血管斑块支数分组:无斑块患者43例为A组。1~2支存在斑块的患者52例为B组,3支及以上存在斑块的患者42例为C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再根据脑血管病症分组:一过性脑缺血患者41例为D组,单发性脑梗死患者47例为E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49例为F组,分析各组患者不同部位的斑块面积。结果B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高于A组,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A组。C组TC、TG、LDL—C、UA、FIB均明显高于A、B组,C组HDL—C明显低于A、B组。E组颈总动脉主干部、颈总动脉膨大部、颈内动脉起始部的斑块面积均明显大于D组,F组颈总动脉主干部、颈总动脉膨大部、颈内动脉起始部的斑块面积均明显大于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越多,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两者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相关性
下载PDF
2种洛伐他汀片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欣鑫 邹继红 +2 位作者 谷艳 白璐 赵春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30-1532,共3页
目的:比较2种洛伐他汀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分别单剂量口服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洛伐他汀片5片(20 mg·片^(-1))或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 目的:比较2种洛伐他汀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分别单剂量口服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洛伐他汀片5片(20 mg·片^(-1))或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洛伐他汀片5片(20 mg·片^(-1)),采用 HPLC 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通过方差分析和双向单侧 t 检验比较2种制剂的 AUC_(0→24)、C_(max)、T_(max)。结果:2种制剂的 T_(max)(h)分别为2.11±0.21和2.11±0.21,C_(max)(ng·mL^(-1))为93.73±17.42和92.67±13.98,t_(1/2)(h)分别为6.75±1.33和6.50±1.09,AUC_(0→24)(ng·mL^(-1)·h^(-1))分别为480.56±55.75和478.24±69.26,AUC_(0→∞)(ng·mL^(-1)·h^(-1))分别为555.33±69.98和543.04±76.25。结论:2种洛伐他汀片生物等效,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67±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强化集体康复训练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晓艳 陈钢 +2 位作者 周萍萍 夏彩秋 谷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5期237-239,共3页
目的观察强化集体训练与个体常规康复训练两种康复方法的临床疗效,以探讨适于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模式。方法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集体组与个体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强化康复治疗,集体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集体训练。... 目的观察强化集体训练与个体常规康复训练两种康复方法的临床疗效,以探讨适于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模式。方法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集体组与个体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强化康复治疗,集体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集体训练。在治疗前和1个月后采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和修订的巴氏指数进行评价。结果集体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优于个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集体康复训练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是一种适于在社区广泛推广的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康复 集体训练
下载PDF
降浊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吉勤 李潇 +2 位作者 谢江海 杨文荣 谷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8期18-20,共3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降浊颗粒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来探讨降浊颗粒对CRF的治疗效果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模型组。5/6肾大部...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降浊颗粒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来探讨降浊颗粒对CRF的治疗效果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模型组。5/6肾大部切除法建立CRF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五组给药。动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或给药,连续60 d。观察实验大鼠治疗前后的体征及一般状态,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取大鼠肾脏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FN表达情况。结果降浊颗粒能够降低CRF大鼠血清BUN、Scr水平,贝那普利组、降浊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浊颗粒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肾组织中的FN的表达,降浊颗粒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降浊颗粒高、中剂量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浊颗粒能够减少CRF大鼠血清BUN、Scr水平,抑制大鼠肾组织FN的表达,干预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延缓大鼠CRF进展,以降浊颗粒高、中剂量组效果最好,其疗效与贝那普利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浊颗粒 慢性肾衰竭 肾间质纤维化 纤维连接蛋白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60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彦华 孙雪莲 +2 位作者 汪丽静 赵溶冰 谷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9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治愈13例,占21.6%,显效38例,占64%,有效7例,占11.6%,总有效率96.66%,无效2例,占3.33%。结论通过药和治疗恢复脑血液循环、...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治愈13例,占21.6%,显效38例,占64%,有效7例,占11.6%,总有效率96.66%,无效2例,占3.33%。结论通过药和治疗恢复脑血液循环、救治缺血半暗区,减轻继发性神经元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抗凝治疗 脑血液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