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采籽棉压缩特性及可压缩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军 张宏文 +4 位作者 王磊 魏喜梅 谷艳清 张龙唱 蔡云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221,共10页
【目的】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机械化采收后的籽棉面临运储工序复杂、成本大。因此,机采籽棉常被压缩成一定形状、密度与尺寸,便于运储。为揭示机采籽棉压缩成型机理,获取机采籽棉压缩成型有关数据,开展机采籽棉压缩特性及可压缩性研... 【目的】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机械化采收后的籽棉面临运储工序复杂、成本大。因此,机采籽棉常被压缩成一定形状、密度与尺寸,便于运储。为揭示机采籽棉压缩成型机理,获取机采籽棉压缩成型有关数据,开展机采籽棉压缩特性及可压缩性研究。【方法】以新疆石河子地区主栽机采棉品种惠远720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初始条件的机采籽棉进行单轴闭式压缩试验,分析压缩过程中各因素对机采籽棉压缩力与体积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机采籽棉压缩过程中压力、体积模量与压缩密度可由幂函数(P<0.01,R^(2)>0.988)和指数函数表示(P<0.01,R^(2)>0.958),随压缩密度的增大,压力、体积模量不断增大,机采籽棉可压缩性逐渐变差。当机采籽棉达到相同压缩密度时,压缩速度、初始密度、含水率、含杂率与机采籽棉压缩过程中压力、体积模量均显著相关(P<0.01):其中压缩速度、含杂率与压力、体积模量呈正相关关系,含水率、初始密度与压力、体积模量呈负相关关系;当压缩密度为200 kg/m^(3)时,初始密度、含水率与压力、体积模量呈线性关系(P<0.01);压缩密度大于200 kg/m^(3)时,压力、体积模量与压缩速度、含杂率的线性关系增强(P<0.05);与初始密度、含水率呈指数递减关系(P<0.01),随压缩密度的增大指数关系愈加显著。【结论】通过回归拟合建立了机采籽棉压缩过程中压力、体积模量与压缩密度的数学模型,得到了压缩速度、初始密度、含水率、含杂率对机采籽棉压缩过程中压力、体积模量均有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对机采棉收获、运输、储存及加工设备的设计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籽棉 可压缩性 压缩特性 含杂率 含水率 试验
下载PDF
水平摘锭式采棉机采摘头传动系统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廷官 张宏文 +4 位作者 王磊 张龙唱 王军 李建新 谷艳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8-26,共9页
为了提高水平摘锭式采棉机的作业效率,针对国产采棉机在高速作业过程中存在采摘速比系数匹配不当、采摘头传动系统不合理的问题,该研究根据水平摘锭式采棉机采摘头结构与工作原理,对采摘头传动系统、采棉机采摘机理进行分析,根据传动系... 为了提高水平摘锭式采棉机的作业效率,针对国产采棉机在高速作业过程中存在采摘速比系数匹配不当、采摘头传动系统不合理的问题,该研究根据水平摘锭式采棉机采摘头结构与工作原理,对采摘头传动系统、采棉机采摘机理进行分析,根据传动系统传动要求和采棉机采摘条件,建立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运用遗传算法和1stOpt软件对采摘头传动系统进行优化分析。优化结果为:滚筒动力齿轮齿数为72,离合器上齿轮变位系数为-0.14,滚筒动力齿轮变位系数为1.208,齿轮顶隙系数为1.25。结合采棉机作业要求搭建棉花采摘性能试验台,选取采摘滚筒转速113~143 r/min、作业速度5.93~7.20 km/h,对优化前后采摘头的作业性能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采摘头作业速度由6.4 km/h提升至7.2 km/h,工作效率由4.86 hm^2/h提升至5.47 hm^2/h,提高了12.5%;优化后的采摘头在7.2 km/h的作业速度下,采净率由90.4%提升至93.7%,采净率提高了3.6%,含杂率由10.28%降至9.72%,含杂率降低了5.4%,验证了传动系统优化结果的合理性。该研究可为国产采棉机采摘头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收获 传动系统 优化 采棉机 采摘头 速比系数
下载PDF
不同铃壳物理参数对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龙唱 张宏文 +4 位作者 王磊 傅秀清 陈廷官 王军 谷艳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0-37,共8页
为了揭示铃壳物理参数对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该研究以新疆石河子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个机采棉品种(新陆早45号、新陆早66号、新陆早83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棉花拉伸分离试验对比分析了3种机采棉在相同生长条件下,铃壳质量分... 为了揭示铃壳物理参数对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该研究以新疆石河子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个机采棉品种(新陆早45号、新陆早66号、新陆早83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棉花拉伸分离试验对比分析了3种机采棉在相同生长条件下,铃壳质量分数、心皮角以及锁角对棉花铃壳分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机采棉的棉花铃壳分离力范围分别为:0.155~0.980 N、0.275~0.967 N、0.258~0.667 N。在室内棉花拉伸分离试验中,3种机采棉棉花拉伸载荷-位移曲线相似,均表现为3个阶段:类弹性阶段、类屈服阶段、分离阶段,在类屈服阶段,棉花拉伸载荷-位移曲线出现锯齿状波动,当外部载荷达到一定程度时棉花内部的棉纤维组织发生局部错位。进一步研究表明,3种机采棉的铃壳质量分数、锁角、心皮角均对棉花铃壳分离力具有显著影响(P<0.01),呈负相关关系,且心皮角、铃壳质量分数与棉花铃壳分离力满足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机采棉作物育种时,应尽可能选育铃壳质量分数相对较小、锁角均匀的品种,在选择采收时机时,棉花成熟后应及早采收,避免收获前损失增大。该项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机采棉育种以及新型棉花收获机械的设计和优化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特性 试验 机采棉 心皮角 锁角 铃壳质量分数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龙唱 张宏文 +4 位作者 王磊 傅秀清 李树峰 王军 谷艳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3-202,共10页
【目的】为探究影响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而为设计棉花收获机械以及确定棉花最佳采收时间提供理论依据,对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方法】以棉花品种、棉花含水率、棉花成熟时间为影响因子,以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 【目的】为探究影响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而为设计棉花收获机械以及确定棉花最佳采收时间提供理论依据,对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方法】以棉花品种、棉花含水率、棉花成熟时间为影响因子,以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棉花自身扯断力为棉花采摘力学特性指标,进行全因子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探究了各影响因素对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含水率、成熟时间以及棉花品种对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棉花自身扯断力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且成熟时间对棉花采摘力学特性的影响远大于含水率和棉花品种.【结论】随着棉花含水率的提高,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逐渐减小,棉花自身扯断力逐渐增大;同时随着成熟时间增加,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棉花自身扯断力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相同因素水平下,棉花自身扯断力始终大于棉花与铃壳间的分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成熟时间 含水率 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 棉花自身扯断力
下载PDF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5
作者 谷艳清 《成功》 2018年第11期220-220,共1页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然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长期而细致的培养过程。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后天的活动中获得和形成的,学习习惯就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然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长期而细致的培养过程。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后天的活动中获得和形成的,学习习惯就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好 数学习惯
下载PDF
多媒体信息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成效 被引量:1
6
作者 谷艳清 《中华少年》 2016年第3期152-153,共2页
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的效果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 中学数学 应用
原文传递
交叉孔相贯处电解修形试验
7
作者 沈振宇 傅秀清 +5 位作者 王清清 张宏文 张诚 陶益琛 李佳 谷艳清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8-332,共15页
为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延长燃油喷射体的使用周期、降低维护成本,利用电解加工技术和相贯结构的阴极开展燃油喷射体内交叉孔相贯处的去毛刺和过渡圆弧修形试验研究,实现电解去除交叉孔相贯处的毛刺,且达到修形后相贯处过渡圆弧半径R=(2.... 为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延长燃油喷射体的使用周期、降低维护成本,利用电解加工技术和相贯结构的阴极开展燃油喷射体内交叉孔相贯处的去毛刺和过渡圆弧修形试验研究,实现电解去除交叉孔相贯处的毛刺,且达到修形后相贯处过渡圆弧半径R=(2.0±0.2)mm的目的。建立交叉孔相贯处电解修形过程的数学模型,基于COMSOL软件进行不同加工时间和电压下电解修形过程的数值求解,开展交叉孔相贯处电解修形过程的工艺试验,对比分析相同工艺参数下数值求解与修形试验得到的过渡圆弧半径,验证修形过程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得到相贯处过渡圆弧半径随加工时间和电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工时间t=360s、加工电压U=12V时和加工时间t=420s、加工电压U=10V时,数值求解与修形试验得到的过渡圆弧半径较好地满足了过渡圆弧半径R=(2.0±0.2)mm的要求,且修形后的交叉孔相贯处的过渡圆弧轮廓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孔相贯处 电解修形 相贯结构阴极 数值计算 工艺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