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引物对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谷鸿喜 徐子龙 +6 位作者 刘建宇 钟照华 王华庆 张淑云 李迪 张海红 阿部贤治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掌握我国北方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基因型分布情况,为了解其流行病学及临床意义提供基础. 方法:首先采用巢式PCR法对801份血清进行HBV DNA检测,其中包括154份健康人血清、594份HBV感染的各类肝病患者及53例抗HCV阳性血... 目的:掌握我国北方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基因型分布情况,为了解其流行病学及临床意义提供基础. 方法:首先采用巢式PCR法对801份血清进行HBV DNA检测,其中包括154份健康人血清、594份HBV感染的各类肝病患者及53例抗HCV阳性血清标本.再采用HBV A- F六个主要基因型特异性多引物对巢式PCR法对HBV DNA 进行基因型检测及分析. 结果:在801例血清标本中有464例(57.9%)检测到HBV DNA,其中154名健康人血清阳性率为8.4%(13/154), 594例不同临床表现的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总检出率为74.4%(442/594),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抗HCV阳性血清中检出HBV DNA占17%(9/53).464例HBV DNA阳性标本中,HBV基因型检出率分别是:A型为5.2%(24/464), B型为7.1%(33/464),C型为77.2%(358/464),D型2.4% (11/464),未检出E和F型,但尚有14例(3%)同时检出B型和C型,有24例未检出型别.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肝癌各不同临床表现组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结果看出,我国北方地区感染的HBV基因型存在A、B、C、D四个型别,其中C型为主(77.2%),各临床表现组基因型分布也均以C型为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物 巢式PCR法 HBV基因型 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下载PDF
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谷鸿喜 李呼伦 +8 位作者 郭彩玲 郭晓奎 凌虹 钟照华 张凤民 李绍贤 刘灿虎 薛维臣 毛德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5期430-430,共1页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日趋增多,已成为常见病。它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CBV)最为多见。据国内、外报道,CBV引起的心肌炎约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40~50%。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及X线检查,难免出现误诊。实...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日趋增多,已成为常见病。它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CBV)最为多见。据国内、外报道,CBV引起的心肌炎约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40~50%。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及X线检查,难免出现误诊。实验室诊断主要采用病毒分离和血清学中和试验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需经组织培养,操作繁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病毒性 柯萨奇B病毒 诊断
下载PDF
在微生物教学中试行学导式教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谷鸿喜 程志 马佳毓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3年第2期34-36,共3页
在微生物教学中开展了学导式教学,经过6年的对照比较,试行、推广班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班,理解运用知识能力增强,说明学导式教学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微生物教学 学导式 教学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综合评价体系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谷鸿喜 韩玉霞 +4 位作者 王丽娟 李玉荣 杨志杰 杨琳丽 杨立斌 《医学教育管理》 2020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多年来哈尔滨医科大学对课堂教学质量采取多元综合性评价体系,包括教师授课质量、教学课件质量、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通过对2016-2018年间3个学年学校教学督导采用多元综合性评课的结果进行... 为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多年来哈尔滨医科大学对课堂教学质量采取多元综合性评价体系,包括教师授课质量、教学课件质量、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通过对2016-2018年间3个学年学校教学督导采用多元综合性评课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证实多元综合评价体系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的特点,是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质量 多元综合评价 教学信息反馈
下载PDF
开展读书报告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被引量:3
5
作者 谷鸿喜 张凤民 +1 位作者 钟照华 程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年第4期374-375,共2页
七年制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连续多年以第二课堂方式开展本专业读书报告活动,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阅读、总结、表达等多种能力,达到了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读书报告 医学生 科学素质 七年制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过程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加强病原实验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被引量:2
6
作者 谷鸿喜 王燕 +5 位作者 商庆龙 赵月辉 钟照华 凌虹 张凤民 程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年第6期674-676,共3页
通过痛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外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各环节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科学素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逐渐把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 通过痛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外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各环节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科学素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逐渐把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 创新基地 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
下载PDF
HBV耐药变异及其与基因型的关系
7
作者 谷鸿喜 李迪 +2 位作者 张淑云 商庆龙 王燕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基因型检测 HBV 耐药性 变异株 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 治疗药物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性婴幼儿肺炎快速诊断的研究
8
作者 谷鸿喜 车旭东 +8 位作者 李呼伦 郭彩玲 曲绍传 刘灿虎 哲增科 于雅梅 梁文飞 方禹万 赵彦鸣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4期230-232,共3页
我们应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RSV McAb)免疫荧光法,检查了144例临床诊断为婴幼儿病毒性肺炎患儿咽部脱落细胞中的RSV特异性抗原,同时对部分病例做了病毒分离和(或)双份血清抗体测定对照检查,结果McAb荧光抗体法阳性率为58.4%(84... 我们应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RSV McAb)免疫荧光法,检查了144例临床诊断为婴幼儿病毒性肺炎患儿咽部脱落细胞中的RSV特异性抗原,同时对部分病例做了病毒分离和(或)双份血清抗体测定对照检查,结果McAb荧光抗体法阳性率为58.4%(84/144),明显高于后两种方法(P值分剐为<0.01和<0.05),而且达到了特异敏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V 肺炎 合胞病毒 诊断 儿童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基础实验研究
9
作者 谷鸿喜 凌虹 +10 位作者 张凤民 钟照华 王晶 魏兰兰 商庆龙 隋丽华 庄敏 林道红 曲章义 李秀荣 黄建林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研制HPW16型基因工程疫苗对预防HPV感染、控制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HPV16 L1基因工程菌并进行了基础实验研究。首先采用PCR技术从3例宫颈癌组织中扩增和克隆了H... 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研制HPW16型基因工程疫苗对预防HPV感染、控制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HPV16 L1基因工程菌并进行了基础实验研究。首先采用PCR技术从3例宫颈癌组织中扩增和克隆了HPV16L1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进而构建了pPIC3.5~HPV16L1真核表达工程菌、pQE31~HPV16L1和pGEX4T-HPV16LI原核表达工程菌及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经SDS-PAGE、Westem blot和电镜等手段证明了工程菌表达HPV16 L1蛋白的分子特性和免疫原性,而且,重组菌表达的HPV16 L1可以形成类病毒颗粒(VLP)。经免疫BALB/C小鼠可获得高效价特异血清,证实重组HPV16 L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制临床应用疫苗及血清学诊断试剂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工程 疫苗 L1基因 宫颈癌 基础实验
下载PDF
HPV_(16)L_1晚期基因阳性表达重组菌株的筛选
10
作者 谷鸿喜 陈健华 +1 位作者 钟照华 郭彩珍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15,共4页
HPV16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基因功能区包括早期区(E区)、晚期区(L区)及调节区。E区与细胞转化、致癌有关;L区分为L1和L2,L1区主要编码病毒衣壳蛋白,表达的蛋白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通过对HPV16L1基因的克隆... HPV16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基因功能区包括早期区(E区)、晚期区(L区)及调节区。E区与细胞转化、致癌有关;L区分为L1和L2,L1区主要编码病毒衣壳蛋白,表达的蛋白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通过对HPV16L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可为制备基因工程疫苗和诊断试剂盒打基础。本实验通过甲醇诱导培养法及SDS-PAGE电泳对本室已立了HPV16L1-ρPIC3.5/GS115重组菌株进行了筛选,获得了1株HPV16L1晚期基因的GS115酵母菌重组表达株,所表达的蛋白质分子量为80KD。与预计相同,并证明第3天时L1蛋白的表达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基因 基因表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下载PDF
神经肽对体外培养人胚神经组织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作者 谷鸿喜 李呼伦 +2 位作者 李尧 钟照华 牛美娟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文成功地体外培养了人胚背根神经节和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并首次通过它们研究了神经肽对种经组织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看出,培养液中加入神经肽后,背根神经节突起长度和密度增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存活数增加,分化神经元增多,... 本文成功地体外培养了人胚背根神经节和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并首次通过它们研究了神经肽对种经组织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看出,培养液中加入神经肽后,背根神经节突起长度和密度增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存活数增加,分化神经元增多,胞体增大,突起增长,细胞生长加快,衰老减慢。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种经肽可增加细胞内的合成代谢和细胞间的相互连接,减少细胞变性损伤.本实验证实神经肽对神经组织具有种经营养作用,这为神经肽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 神经细胞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ELISA法测定结核菌糖脂(TBGL)抗体对结核病进行血清学诊断
12
作者 谷鸿喜 凌虹 +3 位作者 王锐 高茹珍 赵瑞福 包文明 《哈尔滨医药》 2002年第4期3-4,共2页
目的 研究抗结核菌糖脂抗原(TBGL抗原)的抗体在结核痛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结核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清中的TBGL抗体。结果 通过对56例结核病患者,23例正常人和12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血清TBGL抗体的检测,结核病人的阳性... 目的 研究抗结核菌糖脂抗原(TBGL抗原)的抗体在结核痛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结核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清中的TBGL抗体。结果 通过对56例结核病患者,23例正常人和12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血清TBGL抗体的检测,结核病人的阳性率为71.8%,与正常组阳性率(17.4%)及非结核肺部疾患组织性率(16.7%)相比差异显著(P<0.05)。肺结核病人与肺外结核病人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利用本法检测结核病患血清中TBGL抗体,可以作为结核病实验室辅助诊断方法,也可以用于肺结核与其它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结核病 血清学诊断 TBGL抗体
下载PDF
人缺血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 被引量:28
13
作者 钟照华 李国忠 +6 位作者 李呼伦 赵文然 田野 李殿俊 谷鸿喜 王海涛 董秀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9-350,363,共3页
目的 :检测人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 方法 :将 13例脑梗死的死亡病例按发病时间分成 <2d、3~ 5d、 >5d3个组 ,以非缺血侧半球作为对照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结果 :人脑缺血后... 目的 :检测人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 方法 :将 13例脑梗死的死亡病例按发病时间分成 <2d、3~ 5d、 >5d3个组 ,以非缺血侧半球作为对照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结果 :人脑缺血后缺血病灶中TNF α和IL 1β呈高表达 ,与正常侧脑组织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TNF α和IL 1β表达细胞的分布与缺血灶相一致 ,呈局灶性分布。TNF α的表达高峰在病后 2d内。IL 1β表达高峰在病后 3~ 5d。在病后 5d ,缺血侧TNF α和IL 1β的表达与正常侧无显著差异。结论 :人类脑缺血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与动物实验的结果相似 ,提示TNF α和IL 1β参与了脑缺血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IL—1β 脑缺血
原文传递
香芪口服液增强非特异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曲章义 郭彩玲 +3 位作者 凌秋 李迪 谷鸿喜 郑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08-910,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制剂香芪口服液对机体非特异免疫作用和体液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碳粒廓清法测定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从而研究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用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测定法研究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香芪口服液... 目的 研究中药制剂香芪口服液对机体非特异免疫作用和体液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碳粒廓清法测定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从而研究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用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测定法研究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香芪口服液可有效地纠正免疫功能低下 ,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使抗体生成细胞数增多 ,使两者恢复至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芪口服液 香菇多糖 免疫功能低下 实验 非特异免疫 体液免疫
下载PDF
RT套式PCR检测血浆HCV RNA及与抗HCV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继义 刘雪梅 +3 位作者 郭薇媛 高磊 钟照华 谷鸿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7-38,共2页
应用微量血清热变性法提取核酸 ,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nestPCR)检测血浆HCVRNA ,并与抗HCVELISA检测结果比较 ,对HCVRNA阳性标本进行HGVRNA的筛查。结果在 32例抗HCV阳性和 2 0例抗HCV阴性血浆中 ,HCVRNA分别检出 18例和 2例 ,... 应用微量血清热变性法提取核酸 ,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nestPCR)检测血浆HCVRNA ,并与抗HCVELISA检测结果比较 ,对HCVRNA阳性标本进行HGVRNA的筛查。结果在 32例抗HCV阳性和 2 0例抗HCV阴性血浆中 ,HCVRNA分别检出 18例和 2例 ,总符合率为 70 % ,2 0例HCVRNA阳性者中有 2例合并感染HBV ,1例合并感染HG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逆转录套式PCR 血浆 HCVRNA 检测 抗体
下载PDF
用巢式RT-PCR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标本中博尔纳病病毒p24基因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桂梅 马培林 +3 位作者 张凤民 林玉奇 谷鸿喜 生田和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1-72,75,共3页
目的 :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标本中博尔纳病病毒 ( Borna Disease Virus,BDV) p2 4基因 ,探讨 BDV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用巢式 RT- PCR方法检测黑龙江省精神分裂... 目的 :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标本中博尔纳病病毒 ( Borna Disease Virus,BDV) p2 4基因 ,探讨 BDV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用巢式 RT- PCR方法检测黑龙江省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人 PBMCs中 BDV- p2 4基因片段 ,同时扩增 β-肌动蛋白 ( β- actin)作为内参照。结果 :6 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 ,BDV- p2 4基因的阳性检出率为 2 8.8% ( 19/6 6 ) ;4 7例正常人中 ,BDV- p2 4基因的阳性检出率为 6 .3% ( 3/47) ,经比较两者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证实中国存在 BDV感染 ,黑龙江省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RT-PCR 精神分裂症 血液标本 博尔纳病病毒 p24基因 单个核细胞 检测
下载PDF
博尔纳病病毒自然感染状况及其核苷酸序列 被引量:8
17
作者 马培林 张凤民 +4 位作者 李桂梅 杨爱英 李懿宏 谷鸿喜 生田和良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黑龙江地区正常人和马博尔纳病病毒 (BornaDiseaseVirus ,BDV)自然感染状况 ,进而比较分析中国自然感染的BDV与国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患病马的BDV分离株及标准株He/80在种系发生中的关系。方法 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中... 目的 探讨中国黑龙江地区正常人和马博尔纳病病毒 (BornaDiseaseVirus ,BDV)自然感染状况 ,进而比较分析中国自然感染的BDV与国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患病马的BDV分离株及标准株He/80在种系发生中的关系。方法 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中国黑龙江地区正常人和马匹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 ,PBM Cs)中BDV - p2 4基因片段 ,分别随机选取每种样本部分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 ,测序结果与国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患病马的BDV分离株以及标准株He/80进行序列比较。结果  76例正常人、34匹马的标本中BDV - p2 4基因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9 2 % (7/76 )和 2 3 5 % (8/3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黑龙江地区正常人和马感染的BDV的核苷酸序列除与一个新亚型株No/98差别较大 (大于 15 % )外 ,与其他国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马源BDV分离株同源性均大于 94 % ,与标准株He/80同源性达到 98%以上。结论 证实黑龙江地区正常人和马中存在BDV的自然感染。该地区感染的BDV与标准株He/80存在高度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纳病病毒 巢式RT-PCR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用原位核酸杂交法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与克山病的关系──(黑龙江省急型克山病) 被引量:13
18
作者 钟学宽 邹宁 +13 位作者 牛美娟 郭彩玲 张凤民 曲章义 周令望 刘阳 赵晓书 杨晓霞 漆炜 刘艺 付桂玲 曾宪惠 谷鸿喜 于维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23-325,共3页
为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黑龙江省急型克山病的关系。本文用缺口平移法制备生物标记的柯萨奇B3病毒的cDNA探针与13例急型克山病尸检心肌组织及脑外伤、CO中毒等意外死亡的正常成人心肌组织10例,非病区7~8个月引产胎... 为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黑龙江省急型克山病的关系。本文用缺口平移法制备生物标记的柯萨奇B3病毒的cDNA探针与13例急型克山病尸检心肌组织及脑外伤、CO中毒等意外死亡的正常成人心肌组织10例,非病区7~8个月引产胎儿心肌组织10例的石腊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13例急型克山病中有8例出现阳性杂交信号,即有柯萨奇B组病毒的RNA存在,阳性率达61.5%。对照组均为阴性,提示黑龙江省急型克山病有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可能是急型克山病发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B组病毒 急型克山病 原位核酸杂交法/
下载PDF
哈尔滨市部分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玉武 谷鸿喜 +2 位作者 白贺莹 李文辉 刘洪林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0,62,共3页
为了解哈尔滨地区乙型肝炎的免疫状况和流行趋势及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模式与谷丙转氨酶(ALT)的关系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 ,酶法测定谷丙转氨酶。结果在 10 47份血清中 ,HBV感染率为 6 .5 9% ,HBsAg阳性率为 4.5 8... 为了解哈尔滨地区乙型肝炎的免疫状况和流行趋势及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模式与谷丙转氨酶(ALT)的关系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 ,酶法测定谷丙转氨酶。结果在 10 47份血清中 ,HBV感染率为 6 .5 9% ,HBsAg阳性率为 4.5 8% ,HBsAb阳性率为 5 9.41%。在年龄分布上 ,5 0岁以上人群HBV感染率为最高 ( 13 .0 4% ,P <0 .0 5 ) ;在职业分布上 ,户外作业人群HBV感染率最高 ( 13.49% ,P <0 .0 0 5 ) ,HBsAb阳性率最低 ( 46 .6 3 % ,P <0 .0 0 5 ) ,五项指标全阴者百分率最高 ( 40 .87% ,P <0 .0 5 )。此外 ,大三阳和HBsAg ,HBcAb两项阳性者多数伴有血清中ALT的异常。了解了哈尔滨地区部分人群乙型肝炎流行情况 ,并证明HBV感染与年龄、职业、疫苗接种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ELISA法 血清标志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HBV感染者人类白细胞Ⅰ,Ⅱ类抗原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淑云 李迪 +5 位作者 谷鸿喜 李兴库 金茜 刘伟 杜博 卢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3-968,共6页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体内病毒持续和清除与HLA-A,B,DRB1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对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32例HBV感染后病毒清除者(感染恢复组)和40例骨髓移植供者(正...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体内病毒持续和清除与HLA-A,B,DRB1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对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32例HBV感染后病毒清除者(感染恢复组)和40例骨髓移植供者(正常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HLA-A,B,DRB1)分型检测.结果:在慢性乙型肝炎组,HLA-DRB1*1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较正常组(0.230vs0.075,P=0.004,OR=3.674,95%CI:1.445-9.338)和HBV感染恢复组(0.230vs0.063,P=0.004,OR=4.468,95%CI:1.492-13.377)均显著增高,HLA-B*35,DRB1*13则显著降低(0.066vs0.163,P=0.027,OR=0.362,95%CI:0.143-0.918;0.016vs0.008,P=0.017,OR=0.174,95%CI:0.035-0.859);HLA-A*69,B*56也显著降低(均0.000vs0.037,P=0.031).HLA-A*0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慢性肝炎组与HBV感染恢复组比较显著降低(P=0.044),HLA-B*51在感染恢复组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9).结论:机体对HBV易感性和病毒持续或清除与HLA等位基因多态性相关.HLA-DRB1*12可能既为易感性位点,又能促进病毒的持续感染;HLA-B*51,A*02可能为易感性位点,但感染后易清除病毒;HLA-DRB1*13可能是抗HBV感染的保护性基因;HLA-B*35,B*56和A*69在中国北方汉族人可能也为抗HBV感染的保护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人类白细胞抗原 等位 基因 PCR—SS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