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针刀联合温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豆伟 张光正 +1 位作者 袁惠佳 梁子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27-0130,共4页
观察肩周炎治疗中小针刀联合温灸实施效果。方法 2021.1-2023.1、110例肩周炎患者、抽签法、单一组/联合组、小针刀治疗/小针刀联合温灸治疗、55例/组。统计组间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肩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观察肩周炎治疗中小针刀联合温灸实施效果。方法 2021.1-2023.1、110例肩周炎患者、抽签法、单一组/联合组、小针刀治疗/小针刀联合温灸治疗、55例/组。统计组间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肩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统计组间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单一组,P<0.05。结论 肩周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会影响患者肩关节功能,采用小针刀联合温灸治疗方法,可实现对患者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调节,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温灸 肩周炎 血清炎症因子 疼痛评分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结伴互助成组式教学模式在手外伤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豆伟 张光正 +1 位作者 袁惠佳 梁子威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2期0134-0137,共4页
探究手外伤临床教学应用结伴互助成组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方法 实验在2021.5-2023.7对我院临床实习医学生进行抽选,从中选出40例康复治疗和中医方向的学生,在手外科实习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40例平均分成2组,每组20,对照组医学... 探究手外伤临床教学应用结伴互助成组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方法 实验在2021.5-2023.7对我院临床实习医学生进行抽选,从中选出40例康复治疗和中医方向的学生,在手外科实习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40例平均分成2组,每组20,对照组医学生接受常规临床带教;另一组接受结伴互助成组式教学(简称:互助组),比对医学生成绩、综合能力、教学评价、有效率。结果 教学开始前、后对两组学生成绩进行考核,教学前分数偏低,教学后互助组理论、实践、康复治疗等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互助组学生综合能力评分更高(P<0.05);互助组教学评价结果更加优异,医学生对PAL教学模式调动学习兴趣、培养互助精神、临床实践满意度等相关评分更高(P<0.05);互助组教学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伴互助成组式教学属于新型临床教学模式,应用于手外伤临床实践中,可以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加深师生、学生间合作,强化团队互助协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伴互助成组式教学 手外伤 教学评价 考核成绩 学生能力
下载PDF
拨针松解术治疗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探讨
3
作者 张光正 豆伟 +2 位作者 袁惠佳 梁兆杰 梁子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33-0136,共4页
观察肩关节功能障碍采用拔针松解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时间、对象、分组、组别、例数:2022.1-2023.1、110例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对比组/试验组、55例/组。统计组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组间... 观察肩关节功能障碍采用拔针松解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时间、对象、分组、组别、例数:2022.1-2023.1、110例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对比组/试验组、55例/组。统计组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组间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肩关节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不仅疼痛难忍,且活动范围受限,甚至无法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而采用拔针松解术展开疾病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肩关节功能,可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拨针松解术 肩关节功能障碍 疼痛程度 肩关节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案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医康复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讨
4
作者 张光正 豆伟 +2 位作者 袁惠佳 梁兆杰 梁子威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期0065-0068,共4页
讨论评价中医康复科实施临床带教时应用基于案例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案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本院中医康复科医学生,共50名,其实习时间是2022年1月-2023年1月,随机抽签法分成对比组25名、试验组25名,常规教学法带教对比组,基于案例的行为... 讨论评价中医康复科实施临床带教时应用基于案例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案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本院中医康复科医学生,共50名,其实习时间是2022年1月-2023年1月,随机抽签法分成对比组25名、试验组25名,常规教学法带教对比组,基于案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带教试验组,比较两组医学生理论成绩、实操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考核分数、教学质量、医学生教学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对比组医学生带教前理论成绩、实操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考核分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带教后,试验组与对比组医学生上述考核分数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分数明显较对比组高;试验组医学生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应用知识能力、书写病历能力、规范操作等等教学质量分值均高于对比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医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常规教学方案相比较,基于案例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带教成效更高,运用于中医康复科带教中后,医学生对中医、西医康复治疗方面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有熟练掌握,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得到培养,受到广大医学生的一致好评,值得予以广泛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满意度 中医康复科 行为导向教学 案例 临床带教
下载PDF
贝类精子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的研究Ⅲ:FDA-PI双荧光复染法检测马氏珠母贝精子的存活率 被引量:1
5
作者 豆伟 王梅芳 +1 位作者 郑娇 余祥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9-63,共5页
将马氏珠母贝新鲜精液和精子水浴致死精液配制含有不同精子死亡率(0%、20%、40%、60%、80%)的5浓度梯度检测样品,并作为理论精子死亡率,采用二乙酰荧光素(Fluorescein diacetate,FDA)-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荧光复染法检测精... 将马氏珠母贝新鲜精液和精子水浴致死精液配制含有不同精子死亡率(0%、20%、40%、60%、80%)的5浓度梯度检测样品,并作为理论精子死亡率,采用二乙酰荧光素(Fluorescein diacetate,FDA)-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荧光复染法检测精子存活率和质膜完整性。结果表明,FDA和PI能有效区分活精子和死精子,活精子发出绿色荧光,死精子发出红色荧光。各样品实测精子死亡率和理论死亡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99(p<0.01)。FDA-PI双荧光复染法检测马氏珠母贝精子存活率,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精子 活精率 二乙酰荧光素 碘化丙锭
下载PDF
渐进性牵伸康复支具对手外伤术后指关节僵硬的疗效 被引量:7
6
作者 豆伟 薛春花 +2 位作者 何恽晔 刘小亚 马艳妮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6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后指关节僵硬患者应用渐进性牵伸康复支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手外伤术后指关节僵硬患者60例,采用信封抽签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30例...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后指关节僵硬患者应用渐进性牵伸康复支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手外伤术后指关节僵硬患者60例,采用信封抽签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渐进性牵伸康复支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远端指间关节(DIP)、近端指间关节(PIP)、掌指关节(MP)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IP、PIP、MP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外伤术后指关节僵硬患者应用渐进性牵伸康复支具治疗,能有效提升康复效果,促进指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同时还能减轻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牵伸康复支具 手外伤 术后指关节僵硬
下载PDF
观察分析手外伤以后指关节僵硬系统康复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
7
作者 豆伟 薛春花 +2 位作者 何恽晔 刘小亚 马艳妮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110-111,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指关节僵硬系统康复治疗应用于手外伤后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康复治疗应用于30例对照组患者,系统康... 目的观察分析指关节僵硬系统康复治疗应用于手外伤后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康复治疗应用于30例对照组患者,系统康复治疗应用于30例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接受治疗前后指关节总活动度与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指关节总活动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指关节总活动度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96.67%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的优良率,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外伤后,针对指关节僵硬情况采取系统化康复措施,有利于增加僵硬指关节活动范围,加快手部功能恢复速度,获取良好的预后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关节僵硬 手外伤 常规康复治疗 系统康复治疗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彭扬国 欧耀芬 +1 位作者 李培 豆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52-953,共2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世界医学的难题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尽管在脊髓的再生、移植、基因治疗等方面有所发展,但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完全性脊髓损伤仍难以恢复;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也会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世界医学的难题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尽管在脊髓的再生、移植、基因治疗等方面有所发展,但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完全性脊髓损伤仍难以恢复;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也会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正确而及时地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患者 早期康复训练 功能独立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世界医学 基因治疗 医疗水平 功能障碍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育珠细胞小片和珠核处理技术研究Ⅱ:不同处理液在广东徐闻的育珠效果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梅芳 余祥勇 +4 位作者 李咏梅 宾承勇 豆伟 万正平 陈晓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7-13,共7页
通过海区插核育珠试验,对不同处理液匹配组进行进一步优化、筛选,找出适于广东育珠海区的育贝小片处理液及与之匹配的珠核处理液。结果表明:1)匹配适宜的处理液有降低吐核率的作用,8个试验小组中W0、Y3组的吐核率仅31%~32%,明显低于... 通过海区插核育珠试验,对不同处理液匹配组进行进一步优化、筛选,找出适于广东育珠海区的育贝小片处理液及与之匹配的珠核处理液。结果表明:1)匹配适宜的处理液有降低吐核率的作用,8个试验小组中W0、Y3组的吐核率仅3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P〈0.01),说明匹配液有明显增加组织亲和力、降低吐核率的效果;2)育珠贝的死亡主要发生在育珠前期,与贝的吐核行为有关;3)小片处理液中,C类药物成分对吐核率的高低有影响,0.6%C2不适宜添加到处理液中,而1%C3添加到处理液中有降低吐核率的效果;4)筛选出W0、W1、Y3三组适宜的匹配方案,即W0、W1、Y3三种小片处理液与核处理液C3匹配适宜,其中W0匹配组育珠效果最佳,即成活率为57.8%,百贝收珠数为101.2粒、优珠率为67.5%,比传统处理组(对照组)有明显提高;5)对W0、W1、Y3三组的不同育珠时限(8、10、13个月)的育珠情况进行了比较,当育珠期延长至1年时,Y3组育珠效果良好;6)利用评价指数(即优质珍珠数占手术贝总数的比例)可评判育珠效果,与分析、综合评估结论一致,前者可量化评判数值,使评判更加直观,简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育珠 细胞小片 珠核 处理液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育珠细胞小片和珠核处理技术研究Ⅳ:不同处理液在广西营盘育珠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梅芳 余祥勇 +5 位作者 宾承勇 甘西 豆伟 李咏梅 黄愈雄 林湧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1-36,共6页
通过广西营盘海区插核育珠试验,比较6组不同的细胞小片处理液及珠核处理液的育珠效果。结果表明:1)处理组手术贝休养期的平均死亡率仅3.9%,显著低于对照组(10.9%)(P<0.01),表明处理液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感染、提高成活率的作用;2)... 通过广西营盘海区插核育珠试验,比较6组不同的细胞小片处理液及珠核处理液的育珠效果。结果表明:1)处理组手术贝休养期的平均死亡率仅3.9%,显著低于对照组(10.9%)(P<0.01),表明处理液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感染、提高成活率的作用;2)处理组休养期吐核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处理液对增加组织亲和力的效果不明显;3)除Y2处理组外,其余处理组育珠4个月的成活率平均为77.0%,比对照组高出7.0%~14.5%,且W组的单位收珠数量及珍珠品质等均优于对照组,表明W组处理液在促进珍珠质分泌、提高成活率、成珠率方面的作用优于对照组。比较分析处理组在海南陵水、广东徐闻及广西营盘3海区的育珠效果,优化筛选出2个优良匹配方案即小片处理液W0、Y3与核处理液C3匹配。W0、Y3两试验组在广西营盘海区进行中试,结果发现,休养期死亡率(8.0%、7.3%)显著低于对照组(11.7%)(P<0.05),育珠4个月的死亡率(19.7%、18.3%)显著低于对照组(31.7%)(P<0.05);育珠8个月的W0组的成活率为73.6%,成珠率为54%、优珠率为61.1%,分别比对照组提高约12%,表明筛选出的W0、Y3两优良匹配组同样适用于营盘海区的插核育珠处理,可提高育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育珠 细胞小片 珠核 处理液
下载PDF
贝类精子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Ⅰ:染色法检测马氏珠母贝精子的存活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梅芳 宾承勇 +1 位作者 豆伟 余祥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3-809,共7页
用曙红Y、台盼蓝染料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精子进行染色,通过对不同制片方法、不同的染色时间和不同染料浓度的染色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可通过染色特征来检测精子死活及活精率的适宜方法,结果显示:(1)经染色后,死、活精子... 用曙红Y、台盼蓝染料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精子进行染色,通过对不同制片方法、不同的染色时间和不同染料浓度的染色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可通过染色特征来检测精子死活及活精率的适宜方法,结果显示:(1)经染色后,死、活精子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活精子均不着色,头部呈梨形、无色透明状;死精子着红色(曙红Y染色)或蓝色(台盼蓝染色),体积变大,头部近圆形。(2)曙红Y、台盼蓝最适染色浓度分别为0.04%和0.2%;最佳染色时间均为15min。(3)检测到的精子死亡率即实测精子死亡率,与"理论死亡率"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99(P<0.01),并且两种染色法的观察结果一致,表明这些检测结果客观可信;(4)染料对活精子毒性的检测显示,染色45min内,精子死亡率无显著性增加(P>0.05),说明在该时间范围内,染液对精子的毒性较小,精子存活率的检测结果稳定可靠。这些研究表明,曙红Y、台盼蓝两种染色法准确灵敏,均适宜用于马氏珠母贝精子质量的检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马氏珠母贝 精子质量评价 存活率 曙红Y 台盼蓝
下载PDF
东莞市工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与危机干预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功莲 张超元 +2 位作者 郑海蓉 豆伟 刘小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2-1145,共4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延迟、延长的反应。其特征性症状为反复重现精神创伤事件,回避行为,觉醒程度增高,情感、思维、行为和生理反应等症状贯穿于其中。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伤残患者 危机干预 工伤 康复期 东莞市 特征性症状 生理反应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精子质量形态评定中不同染色法染色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宾承勇 王梅芳 +1 位作者 豆伟 余祥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于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精子形态分析的染色方法,采用曙红Y和结晶紫染液对不同方法制作的马氏珠母贝精液抹片进行染色,并通过显微镜观察比较染色效果。结果表明:1)采用将精液先抹片后染色(0.8 mg/mL曙红Y染液)的方... 为筛选出适宜于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精子形态分析的染色方法,采用曙红Y和结晶紫染液对不同方法制作的马氏珠母贝精液抹片进行染色,并通过显微镜观察比较染色效果。结果表明:1)采用将精液先抹片后染色(0.8 mg/mL曙红Y染液)的方法时,精子头部着色不完全,染色效果不随染色时间的延长而改善,精子形态特征不明显,故该方法不适于精子形态检测;2)将精液与20 mg/mL的曙红Y染液等体积混合后抹片,精子头部着深红色,尾部着浅红色,精子各部分结构清晰,形态特征明显,背景干净,对比明显;3)用5 mg/mL的结晶紫染液对精液进行渗透染色时,精子形态染色特征明显,头部着深紫色,尾部着浅紫色,背景干净,可较准确地判断精子的形态特征;4)依精子形态对马氏珠母贝精子进行分类,并确定了主要的畸形类型及其特点,马氏珠母贝精子畸形主要集中在精子的颈部和尾部,头部畸形情况较少;5)采用两种染色方法判定的正常精子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稳定,因此,这两种染色方法均可用于马氏珠母贝精子形态的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精子 质量评价 染色
下载PDF
循证医学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的运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巍 豆伟 +3 位作者 欧耀芬 黄文飞 杨宇 肖功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21期2926-2927,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将116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58例)待病情稳定后2-10d内开始康复训练指导及康复训练;对照组(58例)按常规治疗方法应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及营...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将116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58例)待病情稳定后2-10d内开始康复训练指导及康复训练;对照组(58例)按常规治疗方法应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及营养脑神经等药物进行治疗,于病情稳定后3周行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两组病人分别于人院时、入院后2、4、8周,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比较两组评分结果。结果:早期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t=2.738-4.568,P〈0.05)。结论:现代循证医学技术利于提高脑卒中病人康复质量。早期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能使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康复实施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脑卒中 循证医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浩狄 豆伟 姚燕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1期88-89,共2页
目的:探析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169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6.2±4.5)岁。现将169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医学参数无... 目的:探析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169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6.2±4.5)岁。现将169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利用现代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利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优于对照组,且相关结果具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因中风引起的偏瘫痉挛患者使用中医综合康复法对其进行治疗,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康复 偏瘫痉挛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三维度散射式冲击波联合综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小亚 赵涛 +1 位作者 李忠辉 豆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三维度散射式冲击波联合综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2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三维度放射组、综合康复组和联合组,分别... 目的:研究三维度散射式冲击波联合综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2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三维度放射组、综合康复组和联合组,分别使用三维度放散式冲击波治疗、综合康复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法,对比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和治疗6周后的神经根型颈椎病35分积分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周和6周时联合组的症状积分评分显著低于三维度放射组和综合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三维度散射式冲击波治疗与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能够迅速地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并且手术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度散射式冲击波 综合康复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针刺不同穴位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性复视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义 张世忠 +4 位作者 汪元军 豆伟 宋卫 高青 朱铭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性复视的最佳处方配穴。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电针疗法:即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肌生注射液肌肉注射和三磷酸腺苷、乙酰辅酶A、细胞色素C静脉滴注,...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性复视的最佳处方配穴。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电针疗法:即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肌生注射液肌肉注射和三磷酸腺苷、乙酰辅酶A、细胞色素C静脉滴注,并采用遮盖单眼法的同时,施以电针疗法常规取穴:攒竹、阳白、四白。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电针疗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电针常规取穴之外再加眼部取穴:睛明、承泣。两组治疗前及40d后测定眼球活动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有效率90%,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性复视疗效确切,电针配合眼部取穴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常规取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视/动眼神经麻痹 电针/针刺疗法 穴位
下载PDF
执行功能训练对颅脑创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小亚 赵涛 +1 位作者 李忠辉 豆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7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执行功能训练对颅脑创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颅脑创伤后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受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执行功能训练对颅脑创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颅脑创伤后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受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治疗和执行功能训练。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AD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评分。结果:在训练前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后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ADL平均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后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A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执行功能训练对颅脑创伤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与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执行功能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针灸临床两种带教方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仕学 李义 +1 位作者 豆伟 汪元军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21-422,共2页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 2000年至2006年来我科实习的贵阳中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针灸专业学生,共计40名,其中男生22名,女生18名。将40名学生随机分为新式带教组:A组;旧带教组:B组。 1.2带教老师我科主任医师1名,...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 2000年至2006年来我科实习的贵阳中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针灸专业学生,共计40名,其中男生22名,女生18名。将40名学生随机分为新式带教组:A组;旧带教组:B组。 1.2带教老师我科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临床教学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学做传统工艺品——探索在义务教育学段开展叶雕艺术课程的可行性
20
作者 豆伟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4期104-106,共3页
叶雕,顾名思义,就是在树叶上雕刻。它以树叶为载体,借助叶子的形状、纹理、筋脉,顺其自然地来展示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景象。叶雕取材于秋季成熟的自然落叶,配合现代工艺处理,经纯手工在风韵独具的片片落叶上,精雕细琢、一笔一刀,精美的图... 叶雕,顾名思义,就是在树叶上雕刻。它以树叶为载体,借助叶子的形状、纹理、筋脉,顺其自然地来展示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景象。叶雕取材于秋季成熟的自然落叶,配合现代工艺处理,经纯手工在风韵独具的片片落叶上,精雕细琢、一笔一刀,精美的图案便跃然而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本文主要介绍叶雕的制作工艺,其主要内容有:叶雕的特点、雕刻工艺等内容。其实叶雕制作技术也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一种风格脱胎于剪纸艺术与版画的艺术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段 叶雕艺术 美术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