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时机评估中的应用
1
作者 罗冬玲 杨子阳 +2 位作者 李贺智 费洪文 张曹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早期纠正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异常有益于患者的长期存活。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成人CHD患者能否接受手术治疗及远期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超声心... 早期纠正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异常有益于患者的长期存活。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成人CHD患者能否接受手术治疗及远期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简便、有效的成像手段,在成人CHD及PAH患者中被广泛应用。基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预测模型不仅能提高无创参数量化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准确性,而且还能对不同阶段CHD患者的手术可行性进行评估,从而避免反复进行有创的心导管检查,也提高了对成人CHD合并PAH患者的综合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手术时机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分析的多尺度颈动脉斑块检测方法
2
作者 肖慧 方威扬 +3 位作者 林铭俊 周振忠 费洪文 陈超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7-396,共10页
目的实现从超声图像中准确检测出多种尺度大小的颈动脉斑块。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两阶段颈动脉斑块检测方法—SM-YOLO。依次运用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化、Gamma变换等算法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提高图像质量。模型的第... 目的实现从超声图像中准确检测出多种尺度大小的颈动脉斑块。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两阶段颈动脉斑块检测方法—SM-YOLO。依次运用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化、Gamma变换等算法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提高图像质量。模型的第1阶段基于YOLOX_l目标检测网络构建候选斑块集,添加多尺度图像训练和多尺度图像预测策略,以适应不同形状大小的颈动脉斑块。在第2阶段中,提取并融合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HOG)和局部二值模式特征(LBP),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M)对候选斑块集进行筛选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将本文构建的模型与多个领先的目标检测模型(YOLOX_l、SSD、EfficientDet、YOLOV5_l、Faster R-CNN)进行定量和可视化结果对比。结果SM-YOLO在测试集上的召回率为89.44%,精确率为90.96%,F1-Score为90.19%,AP为92.70%,各项性能指标和可视化效果均优于其他几种模型。同时其检测时间比Faster R-CNN模型少3倍,基本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结论本文的颈动脉斑块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对于在超声图像中准确识别颈动脉斑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YOLOX 特征融合 SVM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5 位作者 谢明星 陈立新 庄磊 王静 黄润青 杨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32-534,共3页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检测体外右室模型和离体犬右室的容积 ,并与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 2DE)对照 ,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使用RT 3DE系统采集 12个不规则形状的模拟右室的橡胶水囊及 10例离体犬心脏的右...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检测体外右室模型和离体犬右室的容积 ,并与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 2DE)对照 ,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使用RT 3DE系统采集 12个不规则形状的模拟右室的橡胶水囊及 10例离体犬心脏的右室“金字塔”型数据库 ,结合容积分析软件 ,分别用二、四、八、十六平面法勾画右室内膜面 ,计算右室容积 ;同时用二维超声的Simpson法测量右室容积 ;以注水法测量水囊及右室实际容积作为参照 ,分别将不同平面法的RT 3DE容积测量值、2DE测值与实际容积相比较。结果 在橡胶水囊容积测量 ,RT 3DE各平面法测量的右室容积与实际值均呈正相关 (r =0 .765~ 0 .912 )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DE值与实际值r =0 .5 1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RT 3DE各平面法之间相比较 ,八平面与十六平面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它们与两平面、四平面法之间有差异 (P <0 .0 5 )。离体犬右室组RT 3DE各平面法测量的右室容积与实际值均呈正相关 (r =0 .72 8~ 0 .90 6)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DE值与实际值亦呈正相关 ,r =0 .5 0 2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RT 3DE各平面法之间相比较 ,八平面与十六平面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 超声心动图 右室容积
下载PDF
急诊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自发性心包填塞 被引量:10
4
作者 费洪文 何亚乐 +3 位作者 侯跃双 许燕 黄新胜 冯碧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自发性心包填塞的价值。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对本心脏中心24例经临床证实的心包填塞患者进行急诊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急诊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正确检出24例心包填塞,无假阴性,敏感性...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自发性心包填塞的价值。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对本心脏中心24例经临床证实的心包填塞患者进行急诊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急诊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正确检出24例心包填塞,无假阴性,敏感性100%,1例假阳性,特异性96%。其中恶性肿瘤侵犯心包7例,结核6例,急性夹层破裂5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白血病1例,甲状腺功能减低1例。结论急诊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能以床旁方式快速、安全、准确诊断心包填塞,为治疗决策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床旁 急症 心脏压塞
下载PDF
经食管脉冲组织多普勒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功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费洪文 何亚乐 +2 位作者 廖洪涛 侯跃双 许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08-710,714,共4页
目的:利用脉冲组织多普勒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方法:1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经食管超声发现左心耳血栓或高凝状态26例(Ⅰ组),无血栓150例(Ⅱ组);正常心律对照者30例(Ⅲ组);经胸超声分别测量左房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射血... 目的:利用脉冲组织多普勒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方法:1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经食管超声发现左心耳血栓或高凝状态26例(Ⅰ组),无血栓150例(Ⅱ组);正常心律对照者30例(Ⅲ组);经胸超声分别测量左房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射血分数、E/E’;经食管超声测量左心耳射血分数、左心耳充盈血流峰速和排空血流峰速,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耳壁收缩期峰速和舒张期峰速。结果:Ⅰ组左心耳充盈血流峰速和排空血流峰速较Ⅱ组和Ⅲ组减小(P<0.05);Ⅰ组左房射血分数及左心耳射血分数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耳侧壁收缩期和舒张期速度Ⅰ组小于Ⅱ组和Ⅲ组(P<0.05);Ⅰ组左房前后径、E/E’较Ⅱ组和Ⅲ组增大(P<0.05);Ⅱ、Ⅲ组各参数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脉冲组织多普勒可用来评价左心耳功能,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早期收缩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1 位作者 谢明星 何亚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功能的连续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8周共计16mg/kg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功能的连续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8周共计16mg/kg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0,4,6,8,10,12周进行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第12周阿霉素组和对照组各取2只处死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阿霉素组,在10、12周左室内径显著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10周。二尖瓣环处心肌组织收缩峰值速度在8、10、12周显著降低(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8周。病理结果显示了与人类阿霉素心肌毒性相似的改变,心肌细胞变性、线粒体和肌浆网水肿、细胞内空泡增多。对照组组织学无改变,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指标均未发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模型中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组织多普勒指标能早期发现这一变化,早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评价左室功能提供了一个敏感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阿霉素 心肌病 组织多普勒成像
下载PDF
颈动脉三维超声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费洪文 田家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三维超声重建 三维图像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重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5 位作者 谢明星 庄磊 陈立新 黄润青 杨颖 王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25-327,357,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左室重量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使用RT3DE系统采集10例利用双层橡胶水囊模拟的左室壁及10例离体犬心脏的左室“金字塔”型数据库,结合容积分析软件得出RT3DE左室重量值;同时用2DE的长度面积法...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左室重量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使用RT3DE系统采集10例利用双层橡胶水囊模拟的左室壁及10例离体犬心脏的左室“金字塔”型数据库,结合容积分析软件得出RT3DE左室重量值;同时用2DE的长度面积法测量左室重量;分别将RT3DE测量值、2DE测值与实际重量相比较。结果:RT3DE各平面法测量的左室重量与实际值均呈正相关(左室壁模型r=0.813~0.994,离体犬左室壁r=0.764~0.99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2DE值与实际值亦呈正相关(左室壁模型r=0.628,离体犬左室壁r=0.51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RT3DE各平面法之间相比较,八平面与十六平面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它们与两平面、四平面法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测量左室重量,为评价左室功能提供了新的有力的工具。对于左室重量RT3DE测量,八平面法是准确与简便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重量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早期舒张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1 位作者 谢明星 何亚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EE’)比值与左室充盈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本研究利用该指标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 目的: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EE’)比值与左室充盈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本研究利用该指标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8w共计16mgkg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0,4,6,8,10,12w进行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阿霉素组,在10、12w左室内径显著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10w。二尖瓣环处心肌组织收缩峰值速度在8、10、12w显著降低(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8w。EE’比值在6、8、10、12w显著增高(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6w。对照组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指标均未发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模型中心肌功能降低。EE’变化早于组织多普勒收缩指标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个敏感可靠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心脏功能试验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病兔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后的心肌功能(英文)
10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2 位作者 谢明星 周诚 何亚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523-4528,共6页
背景: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被证明可以用来评价心脏的整体和局部功能,但用于评价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的连续观察研究较少。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骨髓基质细胞直接注射治疗阿霉素所致心肌病心肌功能的变... 背景: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被证明可以用来评价心脏的整体和局部功能,但用于评价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的连续观察研究较少。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骨髓基质细胞直接注射治疗阿霉素所致心肌病心肌功能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2-09/2003-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科实验室完成。材料:雄性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8只,体质量(2.0±0.2)kg,利用阿霉素诱导其中20只制备扩张型心肌病模型。方法:造模成功后,20只白兔分为细胞移植组和PBS组,每组10只。8只生理盐水处理组作为假手术组。细胞移植组于实验开始第8周每只兔分别取其骨髓进行骨髓基质细胞培养。第12周进行细胞荧光标记后,于心外膜直接注射回各自兔的左室侧壁心肌处。PBS组于第12周注射相同剂量的PBS培养液作为对照。另外8只作为假手术组仅开胸,每次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细胞移植前及移植后4周利用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整体和局部功能;组织学和荧光检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结果:①细胞移植组组织多普勒发现局部注射区组织速度增高,由(4.0±1.1)cm/s到(5.3±1.2)cm/s(P<0.05),而整体功能未见明显改善。PBS组及假手术组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均未见改善。②细胞移植后4周存活的细胞仍可见DAPI荧光标记。组织学检查发现注射区附近心肌损伤减轻,凋亡较少。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以改善局部心肌功能,组织多普勒可以检测出局部心肌功能的改善,为细胞移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阿霉素 心肌病 细胞移植 组织多普勒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早期松弛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英文)
11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1 位作者 谢明星 何亚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738-742,共5页
目的:E/E’比值(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与左室充盈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准确评价左室松弛功能异常。本研究利用该指标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松弛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2组:... 目的:E/E’比值(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与左室充盈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准确评价左室松弛功能异常。本研究利用该指标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松弛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2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1,8周共计16 mg.kg-1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0、4、6、8、10、12周进行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阿霉素组在10、12周左室内径显著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10周。二尖瓣环处心肌组织收缩峰值速度在8、10、12周显著降低(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8周。E/E’比值在6、8、10、12周显著增高(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6周。对照组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指标均未发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模型中心肌功能降低。E/E’变化早于组织多普勒收缩指标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评价左室松弛功能提供了一个敏感可靠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阿霉素 心肌病 组织多普勒
下载PDF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阿霉素所致兔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实验研究(英文)
12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1 位作者 谢明星 何亚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讨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 ,并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方法 :2 0只兔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 2mg·kg-1,共计 8周 (总剂量 16mg·kg-1) ,另 8只每周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基础状态 (未注药前 )... 目的 :探讨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 ,并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方法 :2 0只兔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 2mg·kg-1,共计 8周 (总剂量 16mg·kg-1) ,另 8只每周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基础状态 (未注药前 )、12周时分别进行兔超声心动图检查 ,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内径 ,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 ,以及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 12周时阿霉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取 2只进行心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阿霉素组与基础状态相比 ,12周时左室舒张期末内径显著扩大(10 .5± 1.3和 15 .8± 2 .1mm ,P <0 .0 5 ) ,收缩期末内径显著扩大 (8.7± 1.0和 10 .3± 1.1mm ,P <0 .0 5 ) ,射血分数显著降低 (6 3.4± 8.4和 38.8±7.6 ,P <0 .0 5 ) ,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 (P <0 .0 1) ,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无显著性变化 (37.6± 7.6和 2 1.2± 6 .7,P >0 .0 5 ) ;对照组左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和短周缩短率均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阿霉素组病理结果显示了与人类阿霉素心肌毒性相似的改变 ,心肌细胞变性、线粒体和肌浆网水肿、细胞内空泡增多。结论 :静脉注射阿霉素可以诱导形成非缺血性心肌病模型 ,结果可靠 ,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阿霉素 心肌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组织同步显像在心脏再同步优化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费洪文 何亚乐 +3 位作者 侯跃双 林纯莹 许燕 陈泗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同步显像在心脏再同步优化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行双心室优化起搏治疗的心衰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组织同步显像及常规超声检查,在心尖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三腔心切面分析组织同步指数及达... 目的:探讨组织同步显像在心脏再同步优化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行双心室优化起搏治疗的心衰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组织同步显像及常规超声检查,在心尖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三腔心切面分析组织同步指数及达峰时间差。常规超声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二尖瓣反流面积、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充盈时间、主动脉时间速度积分。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组织同步指数及达峰时间差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二尖瓣反流面积逐渐减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充盈时间、主动脉时间速度积分逐渐增加(P<0.05)。结论:组织同步显像可以快捷地评价机械不同步,为心脏再同步优化治疗提供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单中心临床应用调查 被引量:29
14
作者 刘媛 余细勇 +4 位作者 钟诗龙 杨敏 谭虹虹 费洪文 陈纪言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42-2245,共4页
目的考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单中心临床应用现状,比较华法林采用不同抗凝强度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广东省人民医院2000~2008年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患者845例,追踪随访患者一般资料、临床... 目的考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单中心临床应用现状,比较华法林采用不同抗凝强度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广东省人民医院2000~2008年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患者845例,追踪随访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用药方案、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和心脏B超结果,观察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845例患者均为汉族,广东人占88.04%,华法林的日平均维持剂量为2.92±0.88mg/d,术后多次测定INR值的中位数为2.09±0.39,44.62%的患者采用低强度抗凝治疗,INR维持在1.5~2.0范围;56.45%患者采用标准强度抗凝,INR维持在2.0~3.0。血栓事件总的发生率为4.14%。14(1.66%)例患者发生严重出血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出血事件与置入心脏瓣膜类型相关,机械瓣置换术出血事件较生物瓣置换增加有显著性意义。低强度抗凝与标准强度抗凝比较,血栓栓塞并发症及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中国人群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标准抗凝相当,华法林抗凝治疗INR比值维持在1.8~3.0范围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抗凝 国际标准比值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重构心功能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0
15
作者 谢明星 王新房 +8 位作者 黄润青 王静 王良玉 费洪文 杨颖陈立新 庄磊 陈欧迪 卢晓芳 杨亚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42-544,共3页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评价重构左室收缩功能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 2 6例不同病因所致左室形态重构的患者 ,应用RT 3DE采集左室腔立体数据库 ,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EDV)、收缩末期容积 (ESV)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评价重构左室收缩功能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 2 6例不同病因所致左室形态重构的患者 ,应用RT 3DE采集左室腔立体数据库 ,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EDV)、收缩末期容积 (ESV)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同时应用二维超声 ( 2DE)双平面Simpson’s法和M型 (ME)Teichholz法分别测量左室EF值。在心尖四腔、三腔和两腔心切面上 ,用ME记录二尖瓣瓣环在后间隔、侧壁、后壁、前间隔、下壁、前壁六个位点上运动的平均距离。分别比较RT 3DE与 2DE、ME测值的相关性。结果 RT 3DE能显示完整左室腔的立体形态。RT 3DE测定的LVEF值与二尖瓣瓣环运动的平均距离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r =0 .90 45 ,P <0 .0 0 1) ,与二维法及M型法测量值之间相关性较低(r =0 .73 5 5 ,r =0 .72 18,P <0 .0 1)。结论 RT 3DE为定量分析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提供了一种无创的 ,准确可信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左室功能 二尖瓣瓣环下移距离
下载PDF
华法林药代学和药动学通路突变等位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媛 钟诗龙 +5 位作者 杨敏 谭虹虹 费洪文 陈纪言 余细勇 林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803,共6页
目的:考察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CYP2C9、CYP3A4、VKORC1和GGCX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入选2000至2008年广东省人民医院行瓣膜置换术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汉族患者970例,通过文献检索,选取与华法林药代学和药效学可能相关的CYP2C9、... 目的:考察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CYP2C9、CYP3A4、VKORC1和GGCX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入选2000至2008年广东省人民医院行瓣膜置换术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汉族患者970例,通过文献检索,选取与华法林药代学和药效学可能相关的CYP2C9、CYP3A4、VKORC1和GGCX 4种基因的1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分别为:rs12572351 G>A、rs9332146 G>A、rs4917639 G>T、rs1057910 A>C(CYP2C9*3)、rs1934967 G>T、rs1934968 G>A、rs2242480 T>C、rs2246709 G>A、rs9923231 C>T(VKORC1-1639G>A)、rs2359612 G>A(VKORC1*2)、rs10871454 C>T和rs699664 T>C,比较系统地获得了中国汉族人群中12个SNPs突变频率的分布状况。SNPs的检测采用SNaPshot技术,群体代表性检验采用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结果:CYP2C9基因rs12572351 G>A、rs9332146 G>A、rs4917639 C>A、rs1057910 A>C(*3)、rs1934967 G>T和rs1934968 G>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32.53%、2.16%、8.25%、3.61%、19.18%和37.37%;CYP3A4基因rs2242480 T>C和rs2246709 G>A基因突变分别为29.07%和40.41%;VKORC1基因rs9923231 C>T、rs2359612G>A和rs10871454 C>T SNPs位点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87.99%、87.94%和91.34%;GGCX基因rs699664T>C基因突变为31.86%。结论:系统研究与华法林药代学和药效学相关的CYP2C9、CYP3A4、VKORC1和GGCX 4种基因12个SNPs的突变频率在中国汉族行瓣膜置换术患者人群中的分布,对于指导华法林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多态现象 遗传 突变 心脏瓣膜 人工 汉族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右室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良玉 谢明星 +10 位作者 王新房 杨娅 吕清 杨颖 王静 黄润清 费洪文 陈立新 庄磊 卢晓芳 杨娅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积及右室射血分数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右室扩大病人的右室功能变化。方法 分别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 3 0例正常人与 2 5例先天性心脏病右室扩大病人的右室收缩末期及舒...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积及右室射血分数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右室扩大病人的右室功能变化。方法 分别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 3 0例正常人与 2 5例先天性心脏病右室扩大病人的右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 (RVESV和RVEDV)、右室射血分数 (RVEF)、右室重量 (RVmass)。结果 ①正常人组内将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RVESV、RVEDV、RVEF、RVmass与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测值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值进行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②正常人组的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值RVESV、RVEDV、RVmass均较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测值低 ,而RVEF测值较病人高。③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RVEDV的相关关系 (r =0 .93 4)。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通过测量正常人与先天性心脏病右室扩大病人的右室容积、射血分数及右室质量来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右室扩大病人的右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右室容积 右室射血分数 右室重量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室间隔缺损大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谢明星 王新房 +11 位作者 杨颖 王静 费洪文 黄润青 陈欧迪 王良玉 杨娅 吕清 陈立新 庄磊 卢晓芳 杨亚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间隔缺损面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获取 2 0例先天性房间隔和 /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三维数据库 ,利用三维数据工作站对缺损面积的大小进行测量分析 ,部分病例的三维...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间隔缺损面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获取 2 0例先天性房间隔和 /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三维数据库 ,利用三维数据工作站对缺损面积的大小进行测量分析 ,部分病例的三维测量值与二维超声测量值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实时三维成像能以多种视角观察间隔缺损的全貌并可对缺损面积进行三维测量 ,同二维超声所测直径相比 ,三维超声测量结果与手术结果具有更好的相关性 (r =0 .78vsr =0 .91)。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可显示房室间隔缺损的整体形态 ,可对缺损面积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静 王新房 +9 位作者 谢明星 杨娅 吕清 杨颖 王良玉 陈欧迪 黄润青 费洪文 陈立新 庄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检测右室收缩功能 ,并与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对照 ,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使用RT 3DE系统采集 3 2例健康志愿者的右室“金字塔”型数据库 ,结合容积分析软件 ,采用心尖八平面法勾勒...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检测右室收缩功能 ,并与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对照 ,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使用RT 3DE系统采集 3 2例健康志愿者的右室“金字塔”型数据库 ,结合容积分析软件 ,采用心尖八平面法勾勒右室舒张末期容积 (RVEDV)和收缩末期容积 (RVESV ) ,并计算右室每搏量 (RVSV )和射血分数(RVEF) ;同时在M型超声心动图上测量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处的收缩期位移 (TASE)、二维超声心动图上勾画右室面积变化分数 (FAC) ,比较三维容积法测定的收缩指数与TASE、FAC间的相关性。结果 RT 3DE测量的RVSV、RVEF均与TASE呈显著正相关 (r =0 .90 ;r =0 .83 ) ;RVEF与FAC之间呈正相关 (r =0 .63 )。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容积成像能快速简便、准确无创地确定右室容积 ,为临床早期评估右心收缩功能提供了有力手段 ,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 三维超声心动图 右室容积 右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在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烈 陈东骊 +3 位作者 陈泗林 林纯莹 梁远红 费洪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在2006~2009年根据2005年ACC/AHC指南植入ICD进行SCD一级预防的患者,进行平均2年的临床随访数据分析。结果 (1)平均2年随访过程中,共11例患者(3...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在2006~2009年根据2005年ACC/AHC指南植入ICD进行SCD一级预防的患者,进行平均2年的临床随访数据分析。结果 (1)平均2年随访过程中,共11例患者(31.43%)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室颤除颤16阵次、室速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79阵次,无误放电,无一例死亡;(2)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发生率为100%、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66.67%、Brugada综合征50%、肥厚型心肌病(HCM)25%和(DCM)16.67%;其中室颤PVT占87.5%(14阵次),DCM及Brugada综合征各1阵次;室速PVT占82.28%(65阵次)、NVM 5阵次、HCM和Brugada综合征各4阵次和DCM患者1阵次,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未见室性心律失常事件;(3)术中术后未见植入ICD相关并发症,术后均未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晕厥,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本组SCD高危患者中,平均ICD植入两年即在31.43%的患者中及时发现和纠正95次的恶性室性心率失常事件,其中对预防PVT、NVM和Brugada综合征的SCD最为明显,提示SCD高危人群中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脏性猝死 一级预防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