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旁肌脂肪浸润对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影响
1
作者 孟海 庄皓翔 +2 位作者 苏楠 杨雍 费琦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在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该科室行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治疗的腰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89例。根据腰椎椎旁肌的脂肪浸润程度分为三组:A组22例(正常),0%~... 目的探讨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在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该科室行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治疗的腰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89例。根据腰椎椎旁肌的脂肪浸润程度分为三组:A组22例(正常),0%~10%脂肪浸润;B组36例(轻微),10%~50%脂肪浸润;C组31例(严重),>50%脂肪浸润。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比较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指数、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并完成随访。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方面,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腰椎ODI指数方面,三组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C组术后3 d的腰痛VAS评分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术后1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腰椎ODI指数均显著高于A、B组(P<0.05);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腰椎ODI指数方面,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Fischgrund标准结果显示,优39例,良39例,可11例,优良率为87.6%,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严重的腰椎退变患者行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手术,其腰痛症状及腰椎功能恢复相对较慢,但对总体疗效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 脂肪浸润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微创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的影像学分析研究
2
作者 苏楠 费琦 +2 位作者 孟海 倪家帅 杨雍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统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程度、稳定性及其他韧带骨化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项韧带骨化的发生与颈椎病理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该院脊柱外科行颈椎... 目的统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程度、稳定性及其他韧带骨化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项韧带骨化的发生与颈椎病理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该院脊柱外科行颈椎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收集影像学资料完整者共57例。通过术前侧位X线及CT记录患者有无出现项韧带骨化,并测量术前颈椎曲度(C_(2-7)Cobb’s角)、椎管狭窄程度(C_(4)的Pavlov比值),记录有无颈椎不稳及后纵韧带骨化。计算患者椎体前缘骨赘高度率(osteophyte height ratio,OHR,骨赘长度与椎体中矢状径比值)。通过统计学分析是否存在项韧带骨化与上述颈椎影像学相关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7例患者的项韧带骨化发生率为54.39%。根据有无项韧带骨化分为A组(存在骨化组,31例)和B组(无骨化组,26例)。两组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但男性占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67.74%vs 38.46%,P=0.027)。术前颈椎曲度A组平均(13.07±12.43)°,B组平均(15.45±10.0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36)。两组间C4的Pavlov比值亦无统计学差异(0.72±0.09 vs 0.75±0.10,P=0.261)。A组中有29.03%合并颈椎不稳定,B组中合并颈椎不稳定的比例反而增高(34.62%),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652)。两组间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占比无显著性差异(29.03%vs 11.54%,P=0.107)。A组OHR平均0.25±0.08,B组平均0.22±0.08,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4)。结论本研究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半数以上合并有项韧带骨化,男性患者更易于出现项韧带骨化。项韧带骨化与颈椎退变相关,合并有较多的椎体前缘骨赘形成,同时有合并其他韧带(如后纵韧带)骨化的趋势。是否出现项韧带骨化与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程度、颈椎稳定性的关联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韧带骨化 颈椎病 椎体前缘骨赘
下载PDF
NLRP3炎性小体参与骨质疏松症关键细胞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嘉仪 林吉生 费琦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和衰老驱动可造成骨量减少,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又与炎性小体的激活密切相关,其中NLRP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3)炎性小体...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和衰老驱动可造成骨量减少,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又与炎性小体的激活密切相关,其中NLRP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3)炎性小体的激活开始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回顾文献,从NLRP3炎性小体的结构和调控机制,以及NLRP3炎性小体对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进一步总结NLRP3炎性小体在骨质疏松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骨质疏松症炎性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 骨质疏松症 炎性小体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肥胖因素对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孟海 倪嘉帅 +2 位作者 苏楠 费琦 杨雍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因素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骨科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双节段腰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154例。按照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成三组:BMI<2... 目的探讨肥胖因素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骨科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双节段腰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154例。按照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成三组:BMI<25 kg/m^(2)纳入正常组,BMI在25.0~29.9 kg/m^(2)纳入超重组,BMI≥30 kg/m^(2)纳入肥胖组。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比较围手术期指标、VAS评分和ODI指数、植骨融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肥胖组、超重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超重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的最终融合率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肥胖患者行双节段腰椎后路椎体融合术,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偏高,但对总体疗效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腰椎后路椎体融合术 双节段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IntraSpine应用于腰椎Topping-off技术的个案报道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范子寒 冯世通 +2 位作者 林吉生 费琦 杨雍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413-414,共2页
近年来,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相关并发症,如腰椎活动度下降、假关节形成、顽固性下腰痛等,逐渐见诸报道[1]。其中,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是较为严重的远期并发症... 近年来,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相关并发症,如腰椎活动度下降、假关节形成、顽固性下腰痛等,逐渐见诸报道[1]。其中,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是较为严重的远期并发症之一[2]。研究表明,动态稳定装置是预防ASD发生的解决办法之一[3]。在此基础上,Topping-off技术(即:在融合节段应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而邻近节段使用非融合技术)被提出并逐渐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Spine Topping-off 动态稳定装置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北京市方庄社区7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及其临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费琦 张效栋 +14 位作者 林吉生 王炳强 孔慜 杨雍 马钊 王奇 吴浩 贾鸿雁 赵新颖 刘新颖 王丽 刘晓辉 彭伟 张晓蕾 杨京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344-4348,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70岁以上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及其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于2014年1—10月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采用广告招募的抽样方法,收集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仪骨密度检查并完... 目的调查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70岁以上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及其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于2014年1—10月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采用广告招募的抽样方法,收集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仪骨密度检查并完成《北京市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临床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调查的北京地区70岁以上老年男性人群150例。测量并记录所有患者的腰椎总(L1~4)、左侧股骨颈和左侧髋部总的骨密度值。根据WHO诊断标准诊断OP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OP组和非OP组,分析各临床危险因素与OP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50例老年男性OP患病率为20.7%(31/150),骨量减少者占55.3%(83/150),骨量正常者占24.0%(36/150)。150例老年男性腰椎总骨密度、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左侧髋部总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106,P〈0.001);其中腰椎总骨密度高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和左侧髋部总骨密度,左侧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左侧髋部总骨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OP组和非OP组吸烟史、饮酒史、既往骨折病史、糖尿病史、饮茶、饮咖啡、饮碳酸饮料、食用醋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和非OP组体质指数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体质量评价OP时,AUC值为0.701,最佳诊断截断值为70.0 kg,灵敏度为48.7%,特异度为83.9%;以体质指数评价OP时,AUC值为0.661,最佳诊断截断值为23.8 kg/m2,灵敏度为62.2%,特异度为74.2%。结论方庄社区70岁以上老年男性OP患病情况不容忽视,低体质指数和低体质量是OP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其中体质量因素有中度预测价值,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危险因素 男性 老年人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对邻近节段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费琦 王炳强 +3 位作者 杨雍 李东 唐海 李锦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6461-6465,共5页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术自应用临床以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效果,但是术后邻近椎体发生骨折时有报道。从生物力学角度来分析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可能原因具有重要价值。目的:以有限元方法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相邻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分...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术自应用临床以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效果,但是术后邻近椎体发生骨折时有报道。从生物力学角度来分析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可能原因具有重要价值。目的:以有限元方法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相邻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分析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原因。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1例T12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前后的CT图片进行预处理,后导入ABAQUS软件中建立T10~L2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0.3,1.0,4.0MPa三种轴向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观察不同载荷下模型整体及各部分的Von Mises应力,重点评价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折相邻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椎体后凸成形术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轴向压力以0.3,1.0,4.0MPa增加后,椎间盘、软骨终板和椎体整体的应力也成比例增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脊柱胸腰段各部位的应力开始重新分布,增强椎体(T12)的相邻椎间盘(T11~12、T12~L1)及相邻终板(T11下终板、L1上终板)的应力增强区域增加;T12相邻椎体(T11,L1)所受最大应力明显增加,但远端椎体(T10,L2)的最大应力明显减少。提示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引起上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可能与术后生物力学行为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胸椎 腰椎 椎体后凸成形术 有限元分析 应力
下载PDF
密固达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44
8
作者 费琦 王炳强 +3 位作者 唐海 杨雍 李东 李锦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3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初步应用密固达(唑来膦酸,5 mg/100 ml)静脉输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静脉输注密固达治疗8例老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情况,通过电话短期随访和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副反应,询问... 目的:探讨临床初步应用密固达(唑来膦酸,5 mg/100 ml)静脉输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静脉输注密固达治疗8例老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情况,通过电话短期随访和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副反应,询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第二次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输注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发生,但半数患者在输注后3 d内出现了急性一过性不良反应,包括低热、关节痛、肌痛、流感样症状等,较文献报道的发生率要高,均为轻到中度,能很快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绝大多数患者同意继续使用。结论:密固达治疗老龄骨质疏松症安全性较高,依从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新选择,其疗效有待于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双膦酸盐 唑来膦酸盐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椎体成形对邻近节段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费琦 王炳强 +4 位作者 杨雍 唐海 李锦军 王以朋 李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4757-4762,共6页
背景:椎体成形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是骨质疏松的发展过程,或是骨水泥增强、椎体成形干预造成的?目的:用有限元方法观察椎体成形对相邻椎体的力学影响,分析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病因。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1例T1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背景:椎体成形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是骨质疏松的发展过程,或是骨水泥增强、椎体成形干预造成的?目的:用有限元方法观察椎体成形对相邻椎体的力学影响,分析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病因。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1例T1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CT图片进行预处理后导入ABAQUS软件中建立T10~ L2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经椎弓根单侧和双侧入路椎体成形,设置0.3,1.0,4.0MPa3种轴向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椎体成形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轴向压力以0.3,1.0,4.0MPa增加后,椎间盘、软骨终板和椎体整体的应力也成比例增加。椎体成形后增强椎体(T12)上、下终板骨水泥注入侧的应力增强区域范围减少,所受最大应力明显减少;邻近椎间盘及椎体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变化;T12相邻椎体(T11、L1)及远端椎体(T10、L2)所受最大应力无明显改变。提示椎体成形后引起上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并发症可能和生物力学结果改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胸椎 腰椎 椎体成形 有限元分析 应力
下载PDF
微课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费琦 王炳强 +1 位作者 李健 杨雍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1033-1035,共3页
在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人类文化以及知识的传播活动悄然进入"微时代"."微时代"所具有的流动性、迷你性、瞬时性和扁平化的传播特征使信息得以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载体的帮助下进行实时、互动、高效的传播[1].随着微博、微... 在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人类文化以及知识的传播活动悄然进入"微时代"."微时代"所具有的流动性、迷你性、瞬时性和扁平化的传播特征使信息得以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载体的帮助下进行实时、互动、高效的传播[1].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传播媒体逐渐占据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的"微时代"在"微课"出现后也已然降临[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医学 临床教学
下载PDF
Fulcrum像评价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柔韧性和预测矫形的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费琦 王以朋 +4 位作者 邱贵兴 赵宇 尹若峰 王乃国 周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777-1780,共4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术前支点弯曲(fulcrum)像评价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柔韧性和预测手术矫形效果的价值。[方法]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2003年10月~2006年8月的AIS患者64例,病例均为单弯(PUMCⅠa/Ⅰb/Ⅰc型),根据术前站立正位X... [目的]前瞻性研究术前支点弯曲(fulcrum)像评价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柔韧性和预测手术矫形效果的价值。[方法]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2003年10月~2006年8月的AIS患者64例,病例均为单弯(PUMCⅠa/Ⅰb/Ⅰc型),根据术前站立正位X像Cobb’s角大小分为4组:中度胸弯组(20例,40°60°)、中度腰弯组(17例,35°60°)。各组按PUMC原则接受相同手术方法,均采用第3代节段性内固定系统。测量术前站立全脊柱正位像、fulcrum像及术后正位像的Cobb’s角,分析fulcrum像和术后正位像Cobb’s角的相关性并计算出fulcrum像侧凸柔韧性和术后侧凸矫正率,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中度胸弯组fulcrum像柔韧性和手术矫正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141)外,其余组均差异显著;中度胸弯组术后正位像和fulcrum像的Cobb’s角相比无显著差异(P=0.094),其余组均差异显著;术后正位像和fulcrum像的Cobb’s角呈正相关,但中度腰弯组相关性一般(r=0.525)。[结论]Fulcrum只能评价和预测中度胸弯的柔韧性和术后矫正率,现代内固定器械发展尤其是全椎弓根螺钉的应用可获得更好的侧凸矫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柔韧性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致下肢不全截瘫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2
作者 费琦 杨雍 +2 位作者 李锦军 李东 王炳强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致下肢不全截瘫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致下肢不全截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断与手术经过,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特点及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无明...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致下肢不全截瘫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致下肢不全截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断与手术经过,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特点及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无明确疫区、传染病接触史,3个月前因不规则发热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经米诺环素+利福喷汀+阿昔洛韦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出院后服药不正规。本次主因“腰痛1周,双下肢麻木无力伴行走功能障碍4天余”入院,经体检、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后诊断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T10~11)伴下肢不全截瘫(FRANKELC级)”,经积极术前准备,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配合围术期药物和康复锻炼后患者下肢肌力、感觉完全康复,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需注意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鉴别,对出现下肢截瘫者,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的痊愈依赖于联合、足量、足疗程的联合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脊柱炎 截瘫 手术
下载PDF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费琦 原所茂 +1 位作者 王以朋 邱贵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6-669,共4页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手术治疗 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畸形 半椎体 脊柱畸形 发育异常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关节突关节在腰椎失稳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费琦 林吉生 +5 位作者 王炳强 杨雍 李东 马钊 赵凡 王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1期1823-1825,共3页
历来不乏关于腰椎失稳的研究,目前被多数学者所认同并应用于临床的"腰椎失稳"定义是由Stokes和Frymoyer于1987年提出的:脊柱运动节段(function spinal unit,FSU)的刚度下降,生理载荷下脊柱运动节段的位移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以致出... 历来不乏关于腰椎失稳的研究,目前被多数学者所认同并应用于临床的"腰椎失稳"定义是由Stokes和Frymoyer于1987年提出的:脊柱运动节段(function spinal unit,FSU)的刚度下降,生理载荷下脊柱运动节段的位移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以致出现脊柱畸形、神经症状和不能忍受的疼痛。生物力学试验证明,腰椎运动节段正常解剖结构的改变将导致腰椎节段性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突关节 腰椎 稳定性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留学生骨科临床见习的全英文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费琦 王炳强 +5 位作者 杨雍 郭艾 李锦军 王迪凡 李强 李亚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7期1398-1399,F0003,共3页
在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众多院校的国际班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进人中国大学学习深造。为加快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首都医科大学于2006年成立国际学院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学员来自巴基斯坦、印度... 在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众多院校的国际班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进人中国大学学习深造。为加快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首都医科大学于2006年成立国际学院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学员来自巴基斯坦、印度、沙特阿拉伯、尼泊尔、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骨科 见习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骨密度对腰椎矢状位力线和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费琦 苏楠 +2 位作者 王炳强 杨雍 李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骨密度对腰椎椎体矢状位力线及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腰椎病患者的术前腰椎MRI资料,根据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骨密度正常组(17例)、骨量减少组(19例)和骨... 目的研究骨密度对腰椎椎体矢状位力线及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腰椎病患者的术前腰椎MRI资料,根据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骨密度正常组(17例)、骨量减少组(19例)和骨质疏松组(10例),从腰椎矢状位MRI上测量和比较各组患者的腰椎椎体前、中、后高以及各椎间盘的前、中、后高,记录和比较各组患者腰椎各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Pfirrmann分级)。结果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腰椎各椎体高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都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其中椎体前高、中高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在下腰段椎间盘(腰3-4、腰4-5、腰5-1)中高有增加趋势,但骨质疏松组各椎间盘的后高都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椎间盘信号退变程度要明显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结论骨密度情况不仅对腰椎椎体矢状位形态产生影响,而且还对椎间盘矢状位形态和退变程度产生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有椎间盘退变减缓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变 骨密度 矢状位力线
下载PDF
LMX1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先天性脊柱侧凸遗传易感性的关联 被引量:1
17
作者 费琦 吴志宏 +4 位作者 王以朋 周熹 王海 李想 邱贵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6632-6638,共7页
背景:先天性脊柱侧凸是由于胚胎期脊柱椎体发育异常引起的脊柱侧凸,其遗传病因学假说开始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目的:通过候选基因LMX1A上关键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筛查,探索LMX1A与中国汉族人群先天性脊柱侧凸及其不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 背景:先天性脊柱侧凸是由于胚胎期脊柱椎体发育异常引起的脊柱侧凸,其遗传病因学假说开始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目的:通过候选基因LMX1A上关键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筛查,探索LMX1A与中国汉族人群先天性脊柱侧凸及其不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入选127例中国汉族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另选取外伤、感染、炎症性疾病等患者127例为对照组。根据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提供的基因型数据,应用Haploview 4.1软件选取LMX1A的标签和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根据椎体畸形特点、畸形部位、畸形受累程度、有无合并肋骨畸形和椎管内畸形将病例组进一步分为不同临床表型。所有样本应用SNPstream UHT Genotyping系统对所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进一步进行基于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关联分析,并用Haploview 4.1软件分析对照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间是否存在连锁不平衡。结果与结论:共筛选6个位点:SNP1(rs 1819768)、SNP2(rs 12023709)、SNP3(rs 16841013)、SNP4(rs 4656435)和SNP5(rs 4657412)和SNP6(rs 4657411),其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基于基因型的关联分析中发现阳性位点SNP1和SNP2,单位点分析显示两位点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6和P=0.026),在进一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这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最符合Ressessive(OR=0.38;95%CI=0.15~0.94,P=0.029,AIC=354.9)遗传模型;SNP1、SNP2、SNP3和SNP6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SNP4和SNP5也处于完全连锁不平衡状态,但单倍体型与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发生风险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在进一步与先天性脊柱侧凸临床表型的关联分析中发现SNP1基因型AC型、SNP2基因型AG型、SNP3基因型CT型与有椎体形成障碍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易感性升高有关。结果提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LMX1A基因可能和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发生、发展相关,是一个重要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病因 LMX1A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分析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后一过性脊髓损伤一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费琦 唐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6期1338-1339,共2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的最常见并发症,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医学和社会问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自应用以来取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的最常见并发症,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医学和社会问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自应用以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早期临床效果,其主要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有肺栓塞、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毒性并发症、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等[1],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2011年12月本院收治了一例PKP术后出现一过性下肢完全瘫痪的罕见并发症,经过治疗及护理,患者完全康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一过性脊髓损伤 骨水泥单体 毒性作用
下载PDF
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费琦 邱贵兴 王以朋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8年第3期245-250,共6页
本文回顾了一种腰椎动态稳定系统——"棘突间内固定"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历史、理论基础、分类和各种内固定物的适应证,并通过回顾国外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和初步的临床应用报道,对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提... 本文回顾了一种腰椎动态稳定系统——"棘突间内固定"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历史、理论基础、分类和各种内固定物的适应证,并通过回顾国外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和初步的临床应用报道,对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提出展望并评价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国内进一步开展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动态稳定 棘突间内固定
下载PDF
移动学习在医学辅助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费琦 张效栋 李强 《医学教育管理》 2017年第2期137-140,145,共5页
移动学习法近几年急速发展并进入医学教育领域,它是数字化学习的延伸和发展,随时随地均可进行学习是其主要特点,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的方便性也使其有别于其他学习模式。以传统教学为主,移动学习为辅的新型教学方式,丰富了授课形式,激... 移动学习法近几年急速发展并进入医学教育领域,它是数字化学习的延伸和发展,随时随地均可进行学习是其主要特点,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的方便性也使其有别于其他学习模式。以传统教学为主,移动学习为辅的新型教学方式,丰富了授课形式,激发了学生对于临床医学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动力,有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移动学习在医学教育方面的巨大潜力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医学 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