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模型预测疟疾在中国未来的发病趋势 被引量:4
1
作者 贺天锋 沈月平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模型在疟疾发病预测中的应用,并预测疟疾在中国未来的发病趋势。[方法]采用灰色(1∶1)模型、自回归模型、ARIMA模型对1984—2006年中国疟疾的发病率资料进行数据拟合及未来几年发病率预测。[结果]3种预测模型对疟疾发病... [目的]探讨不同模型在疟疾发病预测中的应用,并预测疟疾在中国未来的发病趋势。[方法]采用灰色(1∶1)模型、自回归模型、ARIMA模型对1984—2006年中国疟疾的发病率资料进行数据拟合及未来几年发病率预测。[结果]3种预测模型对疟疾发病率的拟合均良好。1984—2006年疟疾发病率总体呈急速下降趋势,但自2001年,疟疾发病率出现低水平上升。经预测2008、2010及2012年疟疾的发病率分别为5.70/10万、7.40/10万和10.11/10万。[结论]3种模型均可较好地拟合疟疾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我国以往的防疟措施正确有效,目前疟疾发病率出现低水平波动并小幅度上升的新特点,需大力加强监测和预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疟疾 预测
下载PDF
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的归因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谷少华 贺天锋 +3 位作者 陆蓓蓓 徐倩倩 梅秋红 张思恒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9-962,共4页
目的介绍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的归因风险评估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评估宁波市气温暴露造成人群死亡的归因风险。方法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通过交叉基函数实现同时描述因变量在自变量维度与滞后维度的分布,使其能够同时评估出暴露因素的... 目的介绍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的归因风险评估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评估宁波市气温暴露造成人群死亡的归因风险。方法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通过交叉基函数实现同时描述因变量在自变量维度与滞后维度的分布,使其能够同时评估出暴露因素的滞后效应和非线性效应。收集宁波市2009-2014年人群死亡和气象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气温造成人群死亡的归因死亡人数和人群归因分值。结果宁波市2009-2014年日均气温与总死亡的累积暴露-反应关系曲线近似呈L型,26℃为最适宜温度。归因于气温暴露造成的死亡人数为29037例(95%CI:19181-38074),占总死亡的13.39%(95%CI:9.19%-17.49%)。低温的归因风险大于高温,归因死亡人数分别为27088例和1977例,归因分值分别为12.49%和0.91%。结论无论高温或低温均与人群死亡增加相关,低温的归因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风险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气温 死亡
下载PDF
宁波地区流动人口耐多药肺结核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状况及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车洋 贺天锋 +1 位作者 陈同 林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5-892,共8页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流动人口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TB)患者临床分离菌株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状况及耐药基因突变特征。方法以2017-2019年浙江省宁波地区结核病耐药监测收集的133例MDR-TB患者...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流动人口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TB)患者临床分离菌株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状况及耐药基因突变特征。方法以2017-2019年浙江省宁波地区结核病耐药监测收集的133例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流动人口占42.11%,56/133;户籍人口占57.89%,77/133),采用1%比例法对患者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卡那霉素(kanamycin,KAN)、阿米卡星(amikacin,AMK)、卷曲霉素(capreomycin,CAP)、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X)5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检测。同时采用PCR DNA直接测序法检测rrs、tlyA、eis、gidB、gyrA、gyrB6个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特征。结果56株流动人口MDR-TB患者临床分离菌株KAN耐药率(7.14%,4/56),AMK耐药率(5.36%,3/56),CAP耐药率(1.79%,1/56),OFX耐药率(28.57%,16/56),LVX耐药率(33.93%,19/56)与77株户籍人口患者临床分离菌株KAN耐药率(7.79%,6/77),AMK耐药率(6.49%,5/77),CAP耐药率(3.90%,3/77),OFX耐药率(31.37%,24/77),LVX耐药率(25.97%,20/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_(KAN)=0.020,P=0.888;χ^(2)_(AMK)=0.074,P=0.786;χ^(2)_(CAP)=0.036,P=0.850;χ^(2)_(OFX)=0.104,P=0.747;χ^(2)_(XLV)=0.990,P=0.320)。56株流动人口MDR-TB患者临床分离菌株准广泛耐药率(Pre-XDR)(33.93%,19/56),广泛耐药率(XDR-TB)(3.57%,2/56)与77株户籍人口患者临床分离菌株准广泛耐药率(Pre-XDR)(24.68%,19/77),广泛耐药率(XDR-TB)(7.79%,6/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_(Pre-XDR)=1.360,P=0.243;χ^(2)_(XDR-TB)=0.411,P=0.521)。56株流动人口MDR-TB患者临床分离菌株rrs突变率(8.93%,5/56)、tlyA突变率(1.79%,1/56)、eis突变率(3.57%,2/56)、gidB突变率(5.36%,3/56)、gyrA突变率(39.29%,22/56)和gyrB突变率(3.57%,2/56)与77例户籍人口患者临床分离菌株rrs突变率(5.19%,4/77)、tlyA突变率(11.69%,9/77)、eis突变率(0.00%,0/77)、gidB突变率(2.60%,2/77)、gyrA突变率(31.17%,24/77)和gyrB突变率(2.60%,2/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rrs=0.247、χ^(2)tlyA=3.259、χ^(2)eis=0.901、χ^(2)_(gidB)=0.133、χ^(2)_(gyrA)=0.944、χ^(2)_(gyrB)=0.000,均P>0.05)。6个基因的突变类型中,rrs 2种、tlyA1种、eis 2种、gidB2种,gyrA5种、gyrB4种,均以点突变为主。结论尽管本地区流动人口MDR-TB患者临床分离菌株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形势较为严峻,但流动人口可能不是MDR-TB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防控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耐药 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臭氧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的短期影响及其季节性差异 被引量:3
4
作者 谷少华 陆蓓蓓 +2 位作者 王钢 贺天锋 王爱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季节条件下臭氧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的短期影响,及该影响在不同类型人群中的差异。方法收集宁波市三个主城区2013-2016年的急救车接诊资料,通过主诉和初步诊断信息筛选出心脑血管疾病病例。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方法,... 目的分析不同季节条件下臭氧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的短期影响,及该影响在不同类型人群中的差异。方法收集宁波市三个主城区2013-2016年的急救车接诊资料,通过主诉和初步诊断信息筛选出心脑血管疾病病例。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控制长期趋势、气温、相对湿度等混杂因素影响后,定量分析不同季节时每日最大的连续8小时臭氧浓度(臭氧8小时)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短期关联。结果研究期间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在全年、冷季(11月-次年4月)和暖季(5月-10月)分别为94.5μg/m^3,77.2μg/m^3和111.6μg/m^3。臭氧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近似为无阈值的线性关系。全年和暖季时,臭氧8小时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天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分别增加0.96%(95%CI:0.21~1.72%)和1.17%(95%CI:0.21~2.13%);男性受到的影响明显大于女性。冷季时均未发现臭氧8小时浓度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为无阈值的线性曲线,暖季时效应较强,男性受到的影响强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心脑血管疾病 急救 季节性
下载PDF
2期手足口病使用激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曾传莉 贺天锋 +1 位作者 袁刚 程寄吾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8期23-25,28,共4页
目的探讨2期手足口病患儿激素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28例2期手足口病患儿病例进行回顾队列分析。将患儿入院后是否应用激素治疗作为分组依据,通过持续监测患儿血压、呼吸、心率、血糖、白细胞变化等,分析激素治疗... 目的探讨2期手足口病患儿激素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28例2期手足口病患儿病例进行回顾队列分析。将患儿入院后是否应用激素治疗作为分组依据,通过持续监测患儿血压、呼吸、心率、血糖、白细胞变化等,分析激素治疗对患儿病情的影响。结果 228例第2期手足口病患儿发展为严重高血压者共105例。激素治疗组较对照组严重高血压及高血糖发生率更低。结论 2期手足口病患儿应用短程激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同严重高血压及高血糖的发生率呈负相关,尚需更多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严重高血压 高血糖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ERcodon325、PR+331G/A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6
作者 靳雅丽 沈月平 +4 位作者 陈锦玲 朱岩 姚昉 张子祥 贺天锋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59-863,共5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codon325、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331G/A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危险因素对乳腺癌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6例乳腺癌新发病例...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codon325、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331G/A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危险因素对乳腺癌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6例乳腺癌新发病例,按年龄频数(±3岁)匹配214例健康对照女性。采用结构式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并采集3mL静脉血。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Rcodon325、PR+331G/A的基因型。结果:与CC相比,ERcodon325位点CG和GG基因型的调整OR分别为0.99(95%CI:0.61~1.61)和1.13(95%CI:0.62~2.04);与础相比,PR+331G/A位点GG基因型的调整OR为1.51(95%CI:O.74—3.07),未发现有增加乳腺癌危险的联合作用(趋势检验:P=0.4090);与无自然流产史且ERcodon325位点携带CC基因型的妇女相比,有自然流产史且携带CG和GG基因型的妇女OR为3.57(95%CI:1.21—10.52),相加模型检验接近有统计学意义(S=3.06,AP=0.97,u=1.8981,P=0.0588)。结论:ERcodon325、PR+331G/A单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无关,ERcodon325多态性与自然流产史具有增加乳腺癌危险的联合作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多态性 单核苷酸 ER CODON 325 PR+331G/A 联合作用
下载PDF
宁波市大气污染物暴露与肺癌发病及死亡灰色关联定量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钱旭君 贺天锋 +3 位作者 谷少华 刘起勇 许国章 沈月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定量评价宁波市大气污染与人群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2013年宁波市居民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及2001-2013年宁波市大气污染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不同污染物与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关联度,并对大气污染物导致肺... 目的定量评价宁波市大气污染与人群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2013年宁波市居民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及2001-2013年宁波市大气污染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不同污染物与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关联度,并对大气污染物导致肺癌的潜伏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SO_2及NO_2对宁波市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影响最大。2003-2007年SO_2浓度变化序列对2008-2012年肺癌死亡率参考序列影响最大,关联系数为0.86,潜伏期为4年;2002-2006年NO_2浓度变化序列对2008-2012年肺癌死亡率参考序列影响最大,关联系数为0.87,潜伏期为5年;2003-2007年PM10浓度变化序列对2008-2012年肺癌死亡率参考序列影响最大,关联系数为0.85,潜伏期为4年;2006-2010年烟尘比较序列对2008-2012年肺癌死亡率参考序列影响最大,关联系数为0.92,潜伏期为1年。结论 SO_2及NO_2是宁波市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影响指标,其致肺癌潜伏期分别为4年及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大气污染物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宁波市城区居民雾霾知识及防护现状调查 被引量:6
8
作者 钱旭君 贺天锋 沈月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5,83,共4页
目的 了解宁波市城区居民对雾霾天气的知识、态度及防护行为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宁波市主城区居民1019人,利用问卷调查居民对雾霾认识情况及相关的行为改变与防护情况。结果 发放问卷1019份,有效应答989份,有效率为97.06... 目的 了解宁波市城区居民对雾霾天气的知识、态度及防护行为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宁波市主城区居民1019人,利用问卷调查居民对雾霾认识情况及相关的行为改变与防护情况。结果 发放问卷1019份,有效应答989份,有效率为97.06%。雾霾知识总知晓率为54.10%,30~40岁年龄组的雾霾知识知晓率最高(78.18%),50~60岁年龄组的知晓率最低(35.39%);大专及以上组知晓率最高(74.58%),小学及以下组的知晓率最低(40.23%);干部、学生及技术人员中雾霾知识知晓率高于其他职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3.89%的调查对象对现在本地的空气质量表示满意,76.95%的调查对象表示对本地雾霾天气关心,24.37%的调查对象认为本地雾霾程度较为严重,46.36%的调查对象认为政府应该是雾霾治理的第一责任人;雾霾天气防护率为23.46%,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雾霾知识知晓率对防护措施的采用有影响。结论宁波市居民雾霾知识知晓率较高,但相应的防护措施或行为较低,需加强对低文化程度、高年龄、体力劳动等重点人群的知识宣教以及防护用品使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知识 态度 防护行为
下载PDF
GeneXpert MTB/RIF技术在临床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泓宇 车洋 +2 位作者 顾晓敏 桑国鑫 贺天锋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第9期1178-1180,共3页
目的 评价GeneXpert MTB/RIF技术(简称Xpert MTB/RIF)在检测临床肺结核(MTB)及其利福平耐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结核门诊就诊的1 6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均开展Xpert MTB/RIF、涂片抗酸染色和... 目的 评价GeneXpert MTB/RIF技术(简称Xpert MTB/RIF)在检测临床肺结核(MTB)及其利福平耐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结核门诊就诊的1 6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均开展Xpert MTB/RIF、涂片抗酸染色和结核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检测,比较Xpert MTB/RIF技术和传统检测方法在临床MTB诊断及利福平耐药性测定中的效能。结果 16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经涂片法、液体培养法和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1.89%(361/1649)、43.48%(717/1649)和37.23%(614/1649)。以液体培养法为“金标准”,Xpert MTB/RIF检测痰标本中MTB的敏感性为88.97%,高于涂片法的65.26%(P<0.05)。XpertMTB/RIF检测涂阳标本的敏感性为86.19%,高于检测涂阴标本的敏感性68.25%(P<0.05)。以液体药敏检测结果为“金标准”,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97.16%,一致率为97.35%。结论 Xpert MTB/RIF技术在临床早期诊断肺结核和检测利福平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耐药
下载PDF
宁波地区不同基因型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琴 车洋 +3 位作者 柳正卫 贺天锋 杨天池 桑国鑫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58-2462,共5页
目的 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宁波市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R-TB)耐药特征,为RR-TB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及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宁波市耐药肺结核唯一定点诊疗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耐药监测期间保存的2018-2019年59株RR-T... 目的 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宁波市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R-TB)耐药特征,为RR-TB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及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宁波市耐药肺结核唯一定点诊疗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耐药监测期间保存的2018-2019年59株RR-TB临床分离株,提取总DNA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应用Perl脚本处理原始数据,并通过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基因数据库确定耐药基因相关突变,同时结合表型药敏试验结果综合分析本地区RR-TB临床分离株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IF)、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AP)、左氧氟沙星(LFX)、丙硫异烟胺(PTO)及对氨基水杨酸(PAS)9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征。结果 59株RR-TB菌株INH、RIF的耐药率分别为83.05%、100.00%;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59株RR-TB菌株共检测到40种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类型,其中以katG基因Ser315Thr(62.71%),rpoB基因Ser450Leu(62.71%),rpsL基因Lys43Arg(50.85%)和embB基因Met306Val(30.51%)为主;59株RR-TB菌株分为2个基因型,分别为L2型(89.83%)和L4型(10.17%);其中,L2型菌株又分为2个亚型,分别为L2.1型菌株(1.89%)和L2.2型菌株(98.11%);L4型菌株又分为3个亚型,分别为L4.2型菌株(16.67%),L4.4型菌株(66.67%)和L4.5型菌株(16.67%);9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基因主要突变类型在L2型菌株中的占比远高于L4型。结论 宁波地区RR-TB临床分离株对9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形势较为严峻,主要流行基因型为L2型,需进一步加强耐药结核病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 测序 基因组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突变 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原文传递
浙江省宁波市16795名入学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同 贺天锋 +2 位作者 于梅 车洋 林相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高中及住宿制初中入学新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完善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波市部分高中及住宿制初中的16795名入学新生开展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PPD皮...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高中及住宿制初中入学新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完善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波市部分高中及住宿制初中的16795名入学新生开展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PPD皮试强阳性的学生进行胸部X射线、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查,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各组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强阳性风险及结核感染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宁波市初、高中入学新生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为17.23%,强阳性率为2.69%,感染率为7.83%。本次筛查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例,肺结核发病率为17.86/10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学校类型及年龄段是入学新生强阳性风险及结核感染风险的影响因素,女生强阳性[比值比(OR)=1.445,95%置信区间(CI):1.197~1.745]及结核感染(OR=1.413,95%CI:1.262~1.582)的风险高于男生,职业中学新生强阳性(OR=1.535,95%CI:1.230~1.914)及结核感染(OR=1.525,95%CI:1.330~1.748)的风险高于非职业中学新生。相较≤13岁的入学新生,14~岁(OR=1.315,95%CI:1.037~1.666)、16~17岁(OR=1.436,95%CI:1.115~1.851)新生的强阳性风险更高,16~17岁(OR=1.195,95%CI:1.029~1.386)、≥18岁(OR=2.009,95%CI:1.108~3.642)新生的结核感染风险更高。结论对入学新生进行结核感染筛查有助于发现新生群体中的传染源,及时阻断传播,并了解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针对性实施预防性措施,对于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推广至全市范围,女生、职业中学及帮扶班学生应作为日后结核病筛查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学校 宁波市 新生
原文传递
2021年宁波市初高中新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相 于梅 +3 位作者 贺天锋 车洋 林律 陈同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分析2021年宁波市初高中新生结核菌素皮肤(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s,PPD)试验筛查结果,为完善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宁波市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及寄宿制初中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无PPD试验禁忌证者采用孟... 目的 分析2021年宁波市初高中新生结核菌素皮肤(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s,PPD)试验筛查结果,为完善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宁波市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及寄宿制初中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无PPD试验禁忌证者采用孟都氏法进行初筛,PPD试验强阳者再行胸部X线检查。分析比较新生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率与患者检出情况。结果 2021年宁波市初高中新生PPD试验平均筛查率94.63%,平均禁忌证率3.01%。MTB感染率4.96%,PPD试验强阳性率1.45%,且均存在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BCG,BCG-PPD)试剂使用地区高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B,TB-PPD)使用地区,女生高于男生,高中高于初中的规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采用PPD试验筛查方法共发现16例学生肺结核患者,占宁波市全年16岁以下学生患者的38.10%,不同试剂患者发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结论 采用PPD试验进行初高中肺结核筛查行之有效,各地应严格落实《规范》要求,建立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学生 筛查
原文传递
宁波市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林相 贺天锋 +5 位作者 龚德光 林律 陈同 于梅 桑国鑫 车洋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76-1379,共4页
收集2009—2019年宁波市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与2009年发生的散发疫情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方法分析探讨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起聚集性疫情中,9起(75.00%)首发病例的痰检涂片阳性,含空洞(重症)7起(58.33%)... 收集2009—2019年宁波市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与2009年发生的散发疫情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方法分析探讨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起聚集性疫情中,9起(75.00%)首发病例的痰检涂片阳性,含空洞(重症)7起(58.33%),因症就诊10起(83.33%),均高于散发疫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4、11.064、6.195,P<0.01)。散发疫情的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erculosis,MTB)感染率(10.55%)、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强阳性率(3.15%)、硬结直径平均值(9.73)与硬结直径中位数(9.25)分别低于聚集性疫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3.495、-3.397、-3.68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发患者痰涂片阳性导致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高于痰涂片阴性患者(OR=21.56,95%CI:1.69~275.82);MTB感染率每增加1%,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增加1.23倍(OR=1.23,95%CI:1.07~1.42)。当首发病例痰检结果为阳性,密切接触者MTB感染率高于基线水平时,学校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高,需及时干预以阻止疫情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学生 聚集性疫情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宁波市2010—2011年学校传染病暴发危险因素及防控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贺天锋 李晔 +2 位作者 杨天池 易波 许国章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了解宁波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现状,研究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评价疫情控制措施,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2011年宁波市发生传染病暴发的18所学校和未发生传染病暴发的36所学校,进行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所得... 目的了解宁波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现状,研究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评价疫情控制措施,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2011年宁波市发生传染病暴发的18所学校和未发生传染病暴发的36所学校,进行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所得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防控措施评价采用综合评分法。结果2010—2011年宁波市学校传染病暴发报告病例362例,平均罹患率为4.45%。暴发时间集中在夏秋季,水痘暴发占全部事件的77.8%(14/18),小学占66.67%(12/1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提供洗手用品"(OR=0.13),"开设健康教育课程"(OR=0.12)是传染病暴发的保护性因素。暴发控制措施评价为良好5起,一般10起,较差3起。结论小学生的水痘疫情是学校传染病防控重点。提供洗手用品和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减少学校传染病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疾病暴发流行 危险因素 综合预防 学生保健服务
原文传递
宁波市2007-2010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贺天锋 许国章 +3 位作者 易波 杨天池 王海波 劳旭影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9-1090,共2页
目的探讨宁波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完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7-2010年宁波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个案、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宁波市幼托机构... 目的探讨宁波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完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7-2010年宁波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个案、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宁波市幼托机构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 017例。4-7月共报告病例5 817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72.56%。2~5岁儿童是幼托机构主要发病人群(80.91%),男性发病数高于女性。疫情高发趋势提前,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的程度逐年增高。肠道病毒EV71型是主要的病毒株。结论宁波市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疫情上升明显,发病高峰为4-7月,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幼托机构成为新的高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患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学生
原文传递
浙江省宁波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24
16
作者 贺天锋 钱旭君 +2 位作者 谢蕾 易波 许国章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4-6,共3页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因此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减少死亡病例的出现,是手...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因此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减少死亡病例的出现,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为了解宁波市近年来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变化规律,提高临床对重症病例的救治能力,本文对浙江省宁波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例 病原学特征 肠道病毒 肠病毒 病原学分析 自限性疾病 发病例数 救治能力 散居儿童 患者病情进展
原文传递
2012年宁波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贺天锋 谢蕾 +2 位作者 易波 张姝 许国章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了解宁波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方法对2012年哨点医院上送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肛拭子或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中肠道病毒分型。结果 1136例送检标本中检出总肠道病毒阳性910例,阳性率为80.11%。其中EV7... 目的了解宁波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方法对2012年哨点医院上送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肛拭子或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中肠道病毒分型。结果 1136例送检标本中检出总肠道病毒阳性910例,阳性率为80.11%。其中EV71阳性288例,占总阳性率的31.65%,Cox A16阳性330例,占总阳性率的36.2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92例,占总阳性率的32.09%。不同月份病原的构成不同,不同年龄组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之间以及核酸各型构成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诊断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4∶1。61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检出最多的为Cox A6 27例(44.26%)及Cox A10 11例(18.03%)。结论 Cox A16为2012年宁波市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其次为EV71,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上升较多,应加强对其进一步的分型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 肠道病毒
原文传递
宁波市2011年手足口病经济负担估计 被引量:22
18
作者 贺天锋 杨天池 +1 位作者 易波 许国章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476-478,共3页
[目的]了解2011年宁波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患者的经济负担情况。[方法]2011年宁波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在医疗机构随机选择手足口病门诊病例、普通住院病例及重症病例,采用问卷调查及医院收费系统查询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患者就医的直接及... [目的]了解2011年宁波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患者的经济负担情况。[方法]2011年宁波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在医疗机构随机选择手足口病门诊病例、普通住院病例及重症病例,采用问卷调查及医院收费系统查询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患者就医的直接及间接费用。[结果]共调查手足口病门诊病例56例,普通住院病例42例,重症病例68例。门诊病例人均花费1005.30元,其中直接费用686.39元,间接费用318.91元。普通住院病例人均花费3303.00元,其中直接费用2770.12元,间接费用532.88元。重症病例人均花费7866.35元,其中直接费用6598.57元,间接费用1267.78元。估计2011年宁波市手足口病经济负担合计达1 522.04万元。[结论]手足口病经济负担较重,需要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费用 经济负担
原文传递
宁波市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被引量:27
19
作者 贺天锋 许国章 +1 位作者 易波 杨天池 《浙江预防医学》 2011年第6期39-40,共2页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传染病,有明显的人群聚集性,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近几年的监测表明,宁波市手足口病疫情呈现逐年增高趋势,因此本文对宁波市2...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传染病,有明显的人群聚集性,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近几年的监测表明,宁波市手足口病疫情呈现逐年增高趋势,因此本文对宁波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以了解手足口病在宁波地区的发病特征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宁波市 肠道病毒 发病特征 宁波地区 发病率 传染病
原文传递
宁波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群死亡短期影响的归因风险评估 被引量:6
20
作者 贺天锋 黄婧 +4 位作者 李国星 谷少华 张涛 李辉 许国章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857-862,共6页
目的评估宁波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短期暴露造成人群死亡的归因风险。方法收集宁波市2011—2015年人群死亡、空气污染和气象资料,利用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PM10短期暴露造成人群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归因死亡人... 目的评估宁波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短期暴露造成人群死亡的归因风险。方法收集宁波市2011—2015年人群死亡、空气污染和气象资料,利用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PM10短期暴露造成人群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归因死亡人数和人群归因分值。结果 PM10短期浓度升高与人群死亡数增加相关,效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和持续性,日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总死亡累积4 d(Lag0~3)的超额危险度为0.35%(95%CI:0.16%~0.53%)。宁波市2011—2015年归因于PM10短期暴露的总死亡人数为3 972例(95%CI:1 877~6 032),人群归因分值为2.15%(95%CI:1.02%~3.27%)。呼吸系统疾病对PM10更为敏感,其归因死亡人数和人群归因分值分别为1 323例(95%CI:619~1 990)和4.68%(95%CI:2.19%~7.03%);女性和高年龄组人群的归因风险分别高于男性和低年龄组。如果将PM10日均浓度控制在150μg/m3和100μg/m3限值以内,人群归因风险将分别下降25.45%和53.07%。结论 PM10浓度变化对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应立即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颗粒物 归因风险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