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扑翼机器人机载视觉避障系统设计
1
作者 付强 张祚卿 +2 位作者 刘胜南 吴晓阳 贺威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4年第1期97-106,共10页
扑翼机器人是一种高仿生度的飞行器,它可以执行军事侦察和民用监测任务。在执行这些任务时,避障是一种确保扑翼机器人安全的必要功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扑翼机器人自主避障系统,其中所有图像的处理计算均使用机载处理器实... 扑翼机器人是一种高仿生度的飞行器,它可以执行军事侦察和民用监测任务。在执行这些任务时,避障是一种确保扑翼机器人安全的必要功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扑翼机器人自主避障系统,其中所有图像的处理计算均使用机载处理器实现。在这个系统中,机载处理器的质量被减至48 g,以便于扑翼机器人可以携带它稳定飞行。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首先,图像采集模块获取周围环境的视频图像;然后,机载处理器通过处理扑翼机器人第一视角的光流信息来计算方向舵角度和转弯方向;最后,飞控板接收计算结果并控制扑翼机器人避开障碍物。地面站对扑翼机器人飞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避障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机器人 视觉 避障 机载处理器 光流
下载PDF
基于高仿生形态布局的仿鸽扑翼飞行机器人系统设计
2
作者 王久斌 贺威 +2 位作者 孟亭亭 邹尧 付强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9,共12页
针对现有扑翼飞行机器人存在的飞行形态与实际鸟类相差较大,以及翅膀、尾翼布局和俯仰、转向控制方式仿生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形态布局与鸽子相仿的扑翼飞行机器人系统设计及实现方案.通过设计弧面-折翼-后掠翅膀、仿鸟扇形尾翼以及... 针对现有扑翼飞行机器人存在的飞行形态与实际鸟类相差较大,以及翅膀、尾翼布局和俯仰、转向控制方式仿生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形态布局与鸽子相仿的扑翼飞行机器人系统设计及实现方案.通过设计弧面-折翼-后掠翅膀、仿鸟扇形尾翼以及尾翼挨近翅膀后缘布置的布局方式,使扑翼机器人飞行形态更加接近真实鸟类,提高扑翼机器人的形态仿生度.在此基础上,设计结合下扑角调控无需尾翼大角度上翘的俯仰控制方式,以及不依赖于尾翼的翅膀收缩转向控制方式,在提高仿生度的同时保证飞行控制的有效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首先参考鸽子翅膀型式选择不同类型翅膀并进行风洞测试,确定出下扑角变化时仍能保持较优升推力性能的翅膀设计方案;其次,对各种尾翼型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合鸽子尾翼特点进行仿鸽尾翼及俯仰、转向控制机构设计,并通过风洞测试验证;最后,设计飞控系统并装配整机,进行外场飞行测试,验证仿鸽扑翼飞行机器人平台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仿生形态布局 仿鸽扑翼飞行机器人 折翼翅膀 扇形尾翼 风洞实验 俯仰控制 转向控制
下载PDF
垂直氮化镓沟槽栅极场效应管的优化设计
3
作者 杨华恺 刘新科 +2 位作者 姜梅 何仕杰 贺威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在传统的氮化镓沟槽栅极场效应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AlGaN层,在异质结界面处形成二维电子气减小器件的导通电阻,并对漂移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进行讨论,使用TCAD软件对器件进行设计优化。最终优化后的漂移层厚度为6μm,掺杂浓度为5×10... 在传统的氮化镓沟槽栅极场效应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AlGaN层,在异质结界面处形成二维电子气减小器件的导通电阻,并对漂移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进行讨论,使用TCAD软件对器件进行设计优化。最终优化后的漂移层厚度为6μm,掺杂浓度为5×10^(16)cm^(-3)。器件获得了较低的导通电阻R_(on)=0.47 mΩ·cm^(2),较高的击穿电压V_(BR)=2880 V和品质因子FOM=17.6 GW·cm^(-2)。结果显示出了沟槽栅极垂直氮化镓场效应管在高压大电流应用场景下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沟槽栅极场效应晶体管 Baliga品质因子 击穿电压 导通电阻
原文传递
生物集群能量高效利用机制研究综述
4
作者 吴晓阳 邹尧 +1 位作者 付强 贺威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1-449,共19页
近年来,智能体集群的能量高效利用(Energy efficient utilization,EEU)机制已经成为多智能体系统领域的热点问题,如何使用有限的能量资源实现系统性能最优是该问题的核心研究内容.考虑到智能体集群与生物族群的相似性,探究生物族群的能... 近年来,智能体集群的能量高效利用(Energy efficient utilization,EEU)机制已经成为多智能体系统领域的热点问题,如何使用有限的能量资源实现系统性能最优是该问题的核心研究内容.考虑到智能体集群与生物族群的相似性,探究生物族群的能量高效利用机制对提升智能体集群节能性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为此,首先介绍不同生物族群中蕴含的能量利用机制,并根据节能方式的差异分成3类,流体优势利用机制、流体阻碍克服机制和热量交换与扩散机制;然后对这些机制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一种具有一般性的能量高效利用模型;最后,探讨能量高效利用机制在多智能体系统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集群 能量高效利用 节能机制 编队
下载PDF
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材料单晶制备技术及应用前景
5
作者 朱曦 黎晓华 +9 位作者 贺威 李煜 朱德亮 曹培江 柳文军 姚蕾 韩舜 曾玉祥 吕有明 刘新科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49-51,75,共4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半导体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具有宽禁带、介电系数小、高电子迁移率、高热导率和耐辐射的优点,广泛用于光电器件、微电子领域中。本文详细阐述了氮化镓一维纳米线、单晶衬底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半导体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具有宽禁带、介电系数小、高电子迁移率、高热导率和耐辐射的优点,广泛用于光电器件、微电子领域中。本文详细阐述了氮化镓一维纳米线、单晶衬底的制备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如VLS法、HVPE法、氨热法等)、简述了在光电、射频、电子电力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一维纳米线 单晶衬底 光电器件 微电子
下载PDF
基于障碍函数内点法的防御武器配系部署建模与智能优化
6
作者 宋晓程 李陟 +3 位作者 陈鹏飞 张坤 邹尧 贺威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5,共9页
针对防空任务中我方多平台、多武器、多区域部署带来的防御武器配系难以建模和实时优化难的问题,在考虑敌我双方攻防武器对抗博弈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障碍函数内点法的我方防御武器部署优化模型,并综合武器防御效能、防御成本、保... 针对防空任务中我方多平台、多武器、多区域部署带来的防御武器配系难以建模和实时优化难的问题,在考虑敌我双方攻防武器对抗博弈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障碍函数内点法的我方防御武器部署优化模型,并综合武器防御效能、防御成本、保卫目标的资产价值等指标对模型进行智能优化解算与分析.首先,建立我方部阵地、防御武器与保卫目标的参数化模型,并建立我方武器对于敌方武器拦截的概率函数与约束条件;然后,将防御武器优化部署问题转化为性能指标函数为凸函数的无约束优化问题;最后,引入障碍函数内点法对其进行快速求解,给出了防御阵地武器部署的最优配置方案.所提方法充分考虑了来袭目标的不同类型、异构特性以及大气层内外防御的多元化火力运用方式;能够在具有混合整数非线性、约束强耦合、变量规模大等特征的防御武器配系场景下快速给出最优配置结果.并且,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在对抗博弈条件下所提部署建模与智能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函数内点法 凸优化 防空任务 防御武器配系 部署建模
下载PDF
基于模糊信息聚类算法的变电站作业信息分析
7
作者 贺威 訾泉 +2 位作者 徐峰 巩明涛 倪慧明 《电气自动化》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为了提高变电站作业信息的计算能力,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信息聚类算法模型。将变电站作业信息按电力属性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将变电站信息共享调度的主要特征量进行组合或者集中分配以处理;构建变电站作业信息分析应用系统,实现变电站作... 为了提高变电站作业信息的计算能力,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信息聚类算法模型。将变电站作业信息按电力属性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将变电站信息共享调度的主要特征量进行组合或者集中分配以处理;构建变电站作业信息分析应用系统,实现变电站作业路在超出标准时的信息报警和录像回传;通过带宽方式进行信息传达,提高了变电站作业路参数和线路的信息分析。最后在35 kV变电站作业路进行试验,算法识别精度为97.3%。该技术为变电站作业智能监控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作业 模糊信息聚类算法模型 信息分析 信息报警
下载PDF
夜间增温对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干物质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张月 贺威 +9 位作者 崔国际 王鸣燕 秦博雅 曹金婷 陶景雯 汪林洁 黄正来 张文静 马尚宇 樊永惠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638,共13页
为了解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生产力对不同阶段夜间增温的反应,以对温度敏感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扬麦18(春性品种)和烟农19(半冬性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可移动塑料增温棚,于2021-2022年对小麦进行不同阶段夜间增温[分蘖期-拔节期增温(W ... 为了解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生产力对不同阶段夜间增温的反应,以对温度敏感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扬麦18(春性品种)和烟农19(半冬性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可移动塑料增温棚,于2021-2022年对小麦进行不同阶段夜间增温[分蘖期-拔节期增温(W T-J N)、拔节期-孕穗期增温(W J-B N)和孕穗期-开花期增温(W B-A N)]及灌浆期高温胁迫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干物质积累及灌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W T-J N和W J-B N处理主要通过缩短小麦播种-开花的时长,延长灌浆期天数,增加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贡献率,进而提高了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了干物质在成熟期穗轴+颖壳和籽粒中的积累,降低了小麦茎鞘+叶片中的积累量,增产3.08%~7.62%。灌浆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两个品种的产量,而与灌浆期高温胁迫处理(NH)相比,W T-J H和W J-B H处理增产1.21%~6.05%。与不增温处理(NN)相比,在W T-J N和W J-B N处理下两个小麦品种的灌浆期粒重及灌浆速率均提高,W B-A N和NH处理则降低了小麦灌浆参数。这说明分蘖期-拔节期和拔节期-孕穗期夜间增温可提高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小麦籽粒灌浆,缓解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生产力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小麦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增温 灌浆期高温胁迫 小麦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灌浆特性
下载PDF
面向扑翼飞行机器人的飞行控制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婷婷 何修宇 +2 位作者 邹尧 付强 贺威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30-1640,共11页
近十年来,研究人员从飞行生物的飞行机理着手分析,对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姿态控制、位置控制设计以及系统稳定性分析展开了深入研究,基于鲁棒控制、神经网络等技术,提出了诸多控制方法实现扑翼飞行机器人的自主飞行,其中,姿态控制通过自适... 近十年来,研究人员从飞行生物的飞行机理着手分析,对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姿态控制、位置控制设计以及系统稳定性分析展开了深入研究,基于鲁棒控制、神经网络等技术,提出了诸多控制方法实现扑翼飞行机器人的自主飞行,其中,姿态控制通过自适应等控制器并结合线性化方法来实现,位置控制则通过搭建层级架构的控制器等方法来完成,并通过设计扰动观测器等来处理系统的不确定性,以提高系统稳定性能.通过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可以看出目前扑翼飞行机器人的飞行控制研究仍大多处于理论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需求,推进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应用与推广.最后,探讨了扑翼飞行机器人飞行控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飞行机器人 生物飞行原理 自主飞行控制 姿态控制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已运营地铁隧道盾构管片破损的竖井永久修复技术
10
作者 连逢逾 陈刚 +1 位作者 廖林川 贺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5,共6页
[目的]某地铁运营区间盾构隧道在地表降水井钻孔施工中,隧道管片被钻穿,导致破损,引发突水灾害,造成地铁停运。对此,需针对已运营地铁隧道内盾构管片破损的情况研究永久修复技术。[方法]针对该区间内砂卵石、泥岩地层稳定的特点,提出明... [目的]某地铁运营区间盾构隧道在地表降水井钻孔施工中,隧道管片被钻穿,导致破损,引发突水灾害,造成地铁停运。对此,需针对已运营地铁隧道内盾构管片破损的情况研究永久修复技术。[方法]针对该区间内砂卵石、泥岩地层稳定的特点,提出明挖竖井修复破损管片的技术,并详细阐述了管片破损竖井修复施工工艺。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降水、竖井开挖、管片修补、竖井回填等不同施工阶段管片破损位置的应力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及结论]管片破损位置修复后的压应力最小为0.732 MPa,随着竖井的回填,修复部位边缘处和中心处的应力开始逐渐增加,最终边缘处应力稳定在2.124 MPa左右,中心处应力稳定在0.732 MPa左右。满足安全性要求,表明该修复技术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盾构 管片破损修复 明挖竖井
下载PDF
投加CO_(2)调节原水pH控制铝含量的试验
11
作者 陈艳芬 姬志勇 +6 位作者 贺威 费相琴 侯冬玲 张庆 丁旭 崔莉燕 何平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S01期80-85,共6页
针对城南水厂水源地表水pH常年偏高导致出厂水余铝含量存在超出内控限值的风险,开展了投加CO_(2)调节原水pH控制余铝含量的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CO_(2)可有效调节原水pH,随着原水pH的降低,对应沉后水余铝含量最大可降低约71.6%。当调... 针对城南水厂水源地表水pH常年偏高导致出厂水余铝含量存在超出内控限值的风险,开展了投加CO_(2)调节原水pH控制余铝含量的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CO_(2)可有效调节原水pH,随着原水pH的降低,对应沉后水余铝含量最大可降低约71.6%。当调节原水pH值在6.68~7.32,对应沉后水余铝质量浓度可保持在0.055mg/L以下。相比于HCl调节结果,CO_(2)调节后沉后水的余铝含量和浑浊度更低,更适用于水厂实际应用和安全管控。随着原水水温升高,对应沉后水的余铝含量逐渐升高,聚合氯化铝(PAC)发挥混凝作用的最佳pH范围降低。PAC虽为酸性,但不足以起到有效调节原水pH以降低沉后水余铝含量的作用。水厂实际运行中,可以利用CO_(2)调节原水至PAC发挥混凝作用的最佳pH范围来控制溶解态余铝含量,并兼顾内控指标和经济性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水 CO_(2) 聚合氯化铝 pH 余铝 水质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早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被引量:31
12
作者 贺威 范继红 +4 位作者 靳志涛 丁力平 卢鑫 王承竹 胡桃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1)患者入院早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01至2014—12我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420例,...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1)患者入院早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01至2014—12我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420例,分为发生院内MACE组(n=47)和正常出院组(n=273)。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LR是否可以作为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NLR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NLR患者(比值比=3.19,95%可信区间:1.55—2.65,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NLR是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05,95%可信区间:1.59~10.54,P=0.015)。结论:入院早期高NLR与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相关,是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扑翼飞行器的建模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3
作者 贺威 丁施强 孙长银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5-696,共12页
扑翼飞行器(Flapping-wing air vehicle,FAV)即通过模拟昆虫以及鸟类飞行方式而制造的仿生机器人.与常见的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相比,具有效率高、质量轻、机动性强、耗能低等显著优点,是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关于扑翼机的研究始于上世... 扑翼飞行器(Flapping-wing air vehicle,FAV)即通过模拟昆虫以及鸟类飞行方式而制造的仿生机器人.与常见的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相比,具有效率高、质量轻、机动性强、耗能低等显著优点,是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关于扑翼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后期,现如今从理论探索到机体开发都有了可喜的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了世界领先的几款扑翼飞行器的特点,接着简述了扑翼飞行器在动力学、能源、控制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飞行器 空气动力学 飞行控制 柔性结构 振动控制
下载PDF
独立驱动的仿鸟扑翼飞行机器人的系统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贺威 刘上平 +2 位作者 黄海丰 付强 孙长银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2,共11页
扑翼飞行机器人模仿自然界中的飞行生物,通过扑动翅膀拍打空气驱动飞行.它们机动性好、飞行效率高、噪音小,在某些应用场景比传统的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更有优势.目前扑翼飞行机器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机理研究和理论的建模与控制,鲜有... 扑翼飞行机器人模仿自然界中的飞行生物,通过扑动翅膀拍打空气驱动飞行.它们机动性好、飞行效率高、噪音小,在某些应用场景比传统的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更有优势.目前扑翼飞行机器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机理研究和理论的建模与控制,鲜有实现室外的自主飞行,难以应对复杂的实际应用需求.在本文中,设计了一种独立驱动的仿鸟扑翼飞行机器人USTBird,通过两个舵机独立驱动左右翅膀可实现无可控尾翼的机动飞行.通过搭载自主设计的微型飞控板、GPS以及惯性导航模块,采用PD控制实现了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室外自主巡航飞行.设计了针对扑翼机器人的轻型两自由云台,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机翼扑动飞行引起的图像抖动问题.针对机身振动和GPS测量误差带来的位置误差,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对GPS采集的位置信息进行估计,提升了位置估计精度.设计了面向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地面站系统.考虑到扑翼飞行机器人存在的转向滞后问题,对偏航角设计双闭环分段PD控制器,最终实现了在外圆半径40 m和内圆半径10 m的圆环内的自主巡航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 独立驱动 自主巡航 系统设计 仿生学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三维有限元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贺威 黄宝宗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4-757,共4页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主要零件之一,结构及承载情况十分复杂。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叶片的振动破坏而造成发动机失效甚至飞机失事的例子时有发生。因此,对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叶片的实体结构建立了叶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主要零件之一,结构及承载情况十分复杂。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叶片的振动破坏而造成发动机失效甚至飞机失事的例子时有发生。因此,对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叶片的实体结构建立了叶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编制了叶片振动特性分析的有限元程序(Fortran语言,约8000余句)。采用子空间迭代法计算叶片的频率。利用开发的软件对影响压气机叶片振动特性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经算例考核证明,计算模型和程序是正确的、有效的,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为转子叶片的疲劳损伤及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灵活的研究手段,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静频 动频 振动特性 有限元
下载PDF
瞬态传递矩阵法分析热弯转子系统的热碰摩故障 被引量:3
16
作者 贺威 袁惠群 朱向哲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1-864,共4页
为了揭示热弯转子系统的瞬态热碰摩动力特性,采用Riccati传递矩阵和Wilson-θ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瞬态传递矩阵法的非稳态热碰摩动力学方程.对多盘转子热启动过程中的非稳态热碰摩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模拟了稳态温度场下热弯转子的... 为了揭示热弯转子系统的瞬态热碰摩动力特性,采用Riccati传递矩阵和Wilson-θ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瞬态传递矩阵法的非稳态热碰摩动力学方程.对多盘转子热启动过程中的非稳态热碰摩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模拟了稳态温度场下热弯转子的点碰摩与偏摩故障,发现了在不同动、静件间隙下由于不平衡力作用和热弯曲引起的非稳态热碰摩的一些动力特性.为避免和克服这种危险工况,改进转子系统运动稳定性提供理论与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传递矩阵法 WILSON-Θ法 热启动 瞬态碰摩力 热碰摩
下载PDF
转子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的前后处理及CAD接口 被引量:3
17
作者 贺威 袁惠群 朱向哲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研究了转子系统三维实体有限元网格的生成,提出子块串联2D编号、复杂曲面节点坐标插值等实用方法。上述方法弥补了通用网格自动生成方法的某些不足,比较简单、有效,可以在复杂形体有限元剖分时保持良好的单元形状。采用局域搜索法绘制... 研究了转子系统三维实体有限元网格的生成,提出子块串联2D编号、复杂曲面节点坐标插值等实用方法。上述方法弥补了通用网格自动生成方法的某些不足,比较简单、有效,可以在复杂形体有限元剖分时保持良好的单元形状。采用局域搜索法绘制等应力线图,并利用CAD接口程序实现了对计算结果的后处理,在自行研发的专用有限元程序设计中有普遍应用价值。为实际工程中关于复杂三维结构的前后处理问题提供了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CAD接口 串联2D编号 局域搜索法 前处理 后处理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科研革新 被引量:19
18
作者 贺威 刘伟榕 《未来与发展》 2014年第2期2-5,共4页
大数据时代,人们正在以"分析全样本、接收非精确、发现相关性"的新思维探索世界。相应的技术手段日渐成熟,包含大数据处理系统、新型知识服务模式、智能决策支持的大数据科研服务平台有望成为科研新工具。新技术结合新理念,... 大数据时代,人们正在以"分析全样本、接收非精确、发现相关性"的新思维探索世界。相应的技术手段日渐成熟,包含大数据处理系统、新型知识服务模式、智能决策支持的大数据科研服务平台有望成为科研新工具。新技术结合新理念,大数据正在加速科学发现、凝聚科学共同体、改变知识生产模式,数据密集型科学有可能成为科研"第四范式"。为了获取新一轮科技竞争优势、提高社会生产力,大数据将在科技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过,也要防范大数据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科学研究 服务平台 第四范式 科技政策
下载PDF
双盘悬臂转子—轴承—机匣耦合系统碰摩故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贺威 袁惠群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5,共6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质量主要集中于压气机及涡轮部分的工程实际,将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简化为双盘悬臂连续体转子系统。建立含碰摩故障的双盘悬臂连续体转子—轴承—机匣耦合动力学模型,导出双盘悬臂连续体转子的四阶偏微分运动方... 针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质量主要集中于压气机及涡轮部分的工程实际,将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简化为双盘悬臂连续体转子系统。建立含碰摩故障的双盘悬臂连续体转子—轴承—机匣耦合动力学模型,导出双盘悬臂连续体转子的四阶偏微分运动方程。运用变步长四阶龙格库塔法模拟系统的碰摩故障响应,分析转速与偏心量对系统碰摩故障响应的影响,发现该模型在发生碰摩故障时的一些非线性动力特性,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所建模型与单盘转子模型振动特性的比较,验证建立模型的必要性与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轴承—机匣 连续体 耦合系统 碰摩故障 非线性
下载PDF
GP方案联合艾迪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贺威 吴蕾 +1 位作者 于垂恭 宋宇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96-297,326,共3页
【目的】观察评价GP(吉西他滨,泽菲Gemcitabine联合顺铂Cisplatin)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化疗加艾迪)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治疗组为泽菲(GEM)1 000 mg/m2,第1、8天,顺铂75mg/m2,... 【目的】观察评价GP(吉西他滨,泽菲Gemcitabine联合顺铂Cisplatin)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化疗加艾迪)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治疗组为泽菲(GEM)1 000 mg/m2,第1、8天,顺铂75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连用2~3个周期为1个疗程。艾迪注射液50~100 ml静滴,1次/d,连用15 d为1个周期,休息5 d与化疗同时重复下1个周期,连用2~3个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Gp方案化疗,剂量及用法同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2周评价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且在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小于对照组。【结论】艾迪注射液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作为增效及减毒剂配合化疗常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艾迪注射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