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SMART技术构建烟草茎全长cDNA文库 被引量:4
1
作者 蔡铁城 曾建斌 +4 位作者 陈顺辉 陈华 贺小彦 张冲 庄伟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
以烟草不同生长时期茎混合为材料,采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了茎全长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库容为5.64×106个独立克隆,重组率达99%以上,插入片段集中在0.75-2.0 kb之间,平均长度约为1.2... 以烟草不同生长时期茎混合为材料,采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了茎全长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库容为5.64×106个独立克隆,重组率达99%以上,插入片段集中在0.75-2.0 kb之间,平均长度约为1.2 kb.随机挑取部分克隆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37.5%的序列烟草已有报道,62.5%为烟草未报道的基因,45.8%是未知功能的基因,表明所构建文库达到了用于目的基因分离筛选和新基因克隆的建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SMART技术 CDNA文库
下载PDF
青枯菌诱导的花生根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冲 曾建斌 +3 位作者 陈华 姜宝杰 贺小彦 庄伟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41-1946,共6页
以优质抗青枯病花生品种闽花8号为材料,在苗期利用灌根法接种花生青枯菌,分不同时期取根,利用改良的CTAB-LiCl法提取接种和非接种的混合RNA,采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RNATranscript)技术合成双链cDNA,经SfiⅠ酶切... 以优质抗青枯病花生品种闽花8号为材料,在苗期利用灌根法接种花生青枯菌,分不同时期取根,利用改良的CTAB-LiCl法提取接种和非接种的混合RNA,采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RNATranscript)技术合成双链cDNA,经SfiⅠ酶切后胶回收纯化双链cDNA,连接到质粒载体pDNR-LIB上,电击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成功构建了青枯菌诱导的处理和对照混合全长cDNA文库.经鉴定,初级文库库容为1.78×10 cfu/mL,重组率达到99%以上,插入片段集中在750~2 500 bp之间,平均长度约为1 300 bp,经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2.97×109 cfu/mL.随机挑取部分克隆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初步分析获得一些EST数据.说明得到了高质量的全长cDNA文库,这为筛选和克隆青枯菌诱导的胁迫相关基因提供了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青枯病 SMART技术 CDNA文库
下载PDF
烟草优质品种叶片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和质量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建斌 陈顺辉 +5 位作者 陈华 贺小彦 姜宝杰 张冲 蔡铁城 庄伟建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研究优质烟叶的分子基础,以翠碧一号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为材料,CTAB法提取总RNA,利用SMART技术合成全长cDNA,之后按经修改的Clontech技术成功构建了烟草叶片全长cDNA文库。经鉴定,初级文库库容为3.85×106个克隆,重组率为100%,重... 为研究优质烟叶的分子基础,以翠碧一号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为材料,CTAB法提取总RNA,利用SMART技术合成全长cDNA,之后按经修改的Clontech技术成功构建了烟草叶片全长cDNA文库。经鉴定,初级文库库容为3.85×106个克隆,重组率为100%,重组子插入片段集中在750-2000 bp之间。随机挑取25个克隆测序后,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烟草上已经报道的基因占10条,11条为全长基因序列;20条序列有功能注释。综合分析表明,所构建的文库质量较高,达到了基因的分离、筛选和克隆的建库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叶片 SMART技术 CDNA文库
下载PDF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种子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4
作者 贺小彦 曾建斌 +1 位作者 尹华燕 穆平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3年第19期60-62,共3页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针对种子学课程教学中学生“不想、不愿、不会”等诸多问题,探索教学改革方式,不仅能够提...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针对种子学课程教学中学生“不想、不愿、不会”等诸多问题,探索教学改革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增强教育效果,推进教学改革,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基于此,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践以及创新考核方式四个方面着手,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阐述,旨在构建“知行合一”立体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种子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以青岛农业大学种子生产学课程为例
5
作者 尹华燕 袁延超 +1 位作者 贺小彦 穆平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27-131,共5页
种子生产学是高等农科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与种子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思政元素丰富。推进乡村振兴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课堂,充分发挥种子生产学思政元素作用... 种子生产学是高等农科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与种子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思政元素丰富。推进乡村振兴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课堂,充分发挥种子生产学思政元素作用,有助于更好地全面提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文明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从种子生产学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出发,以师资队伍和课程思政建设两方面为例,探讨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路径,并探索出一条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稳定输送种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种子生产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6
作者 曾建斌 贺小彦 +1 位作者 刘文星 马武军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3年第17期45-47,共3页
植物生态学课程是以植物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在该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知识结构凌乱、教学内容繁杂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不断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结合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对... 植物生态学课程是以植物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在该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知识结构凌乱、教学内容繁杂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不断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结合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对在植物生态学课程中开展创新教学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改革路径,从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打造互动课堂、组织野外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植物生态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青麦H068
7
作者 穆平 贺小彦 尹华燕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8期34-34,共1页
青麦H068是青岛农业大学选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半冬性,全生育期233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叶片上冲。株型半紧凑,株高80.3厘米,抗倒性好,熟相较好。每亩最大分蘖... 青麦H068是青岛农业大学选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半冬性,全生育期233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叶片上冲。株型半紧凑,株高80.3厘米,抗倒性好,熟相较好。每亩最大分蘖数90.8万枝、有效穗数20.8万穗,分蘖成穗率44.9%。穗长方形,每穗粒数33粒,千粒重46.2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容重781.3克/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稳产 每穗粒数 分蘖成穗率 半冬性 小麦新品种 有效穗数 特征特性 白粒
下载PDF
小麦PLT2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会文 宋少帅 +4 位作者 尹华燕 贺小彦 刘家斌 林琪 穆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4,共7页
盐胁迫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筛选耐盐新基因培育耐盐新品种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青麦6号盐胁迫转录组中挖掘到TaPLT2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以黄淮麦区72个冬小麦品系为材料,研究TaPLT2基因... 盐胁迫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筛选耐盐新基因培育耐盐新品种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青麦6号盐胁迫转录组中挖掘到TaPLT2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以黄淮麦区72个冬小麦品系为材料,研究TaPLT2基因多态性与耐盐性的关系,挖掘优异等位变异,为耐盐分子育种储备基因资源。结果表明,TaPLT2基因cDNA全长1 385 bp,位于2AS染色体,其编码蛋白为疏水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包含7个跨膜区域和MFS_STP保守结构域,属于MFS家族的糖转运子亚族。TaPLT2基因受盐胁迫诱导上调表达,处理24 h后达到最高,继续进行盐胁迫处理,表达量基本保持不变。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TaPLT2在1 326位即第3个外显子处存在T/C变异,72个小麦品系中变异率为9.46%。相关性分析表明,盐处理后C变异与根长呈负相关,与可溶性糖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最高,与耐盐性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呈正相关,说明该SNP与TaPLT2基因的耐盐能力相关。本研究为小麦耐盐育种储备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PLT2基因 盐胁迫 转录组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青麦H068
9
作者 穆平 贺小彦 +3 位作者 张玉梅 张洪生 尹华燕 林琪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3-913,共1页
青麦H068是青岛农业大学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其母本为分蘖力强、千粒重、穗粒数较大的G97801,父本为抗逆性较强的K578074。于2015-2017年在青岛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小麦品比试验,2017-2020年参加山东省丰田小麦科... 青麦H068是青岛农业大学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其母本为分蘖力强、千粒重、穗粒数较大的G97801,父本为抗逆性较强的K578074。于2015-2017年在青岛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小麦品比试验,2017-2020年参加山东省丰田小麦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年11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审麦20216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稳产 区域试验 品比试验 系谱法选育 分蘖力 小麦新品种 青岛农业大学 抗逆性
下载PDF
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冬小麦幼苗光合特性及转录组分析
10
作者 邓肖 徐学欣 +7 位作者 孙芹 张玉璐 朱紫鑫 郝天佳 高国龙 贺小彦 王秀琳 赵长星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19-1829,共11页
光合作用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长发育的基础,盐胁迫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进而限制小麦的产量。为了揭示小麦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耐盐生理与分子机理,挖掘与小麦光合作用相关的耐盐基因,本研究以冬小麦品种‘德抗961’(耐盐)和‘师栾0... 光合作用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长发育的基础,盐胁迫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进而限制小麦的产量。为了揭示小麦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耐盐生理与分子机理,挖掘与小麦光合作用相关的耐盐基因,本研究以冬小麦品种‘德抗961’(耐盐)和‘师栾02-1’(不耐盐)为供试材料,进行苗期盐胁迫处理,对不同盐浓度梯度下小麦幼苗生理指标与转录组数据进行了比对与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小麦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和气孔导度(G_(s))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耐盐品种‘德抗961’的变化幅度小于不耐盐品种‘师栾02-1’。根据转录组数据筛选了盐胁迫下12个与光合特性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分布在甘油脂质代谢、MAPK信号通路、植物信号转导、黄酮类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并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qRT-PCR)验证,结果表明筛选出来的12个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吻合,其具体功能有待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小麦耐盐机理,同时也为小麦耐盐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幼苗 盐胁迫 转录组分析 光合作用
原文传递
小麦TaPLD-2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少帅 吴凡 +2 位作者 刘会文 贺小彦 穆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1期98-103,共6页
为了寻找耐盐新基因,培育耐盐新品种。本研究以2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TaPLD-2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多态性分析,并对TaPLD-2基因响应盐胁迫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PLD-2基因的全长编码框为1301 bp,位于2DS染色体上,编码的蛋白定... 为了寻找耐盐新基因,培育耐盐新品种。本研究以2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TaPLD-2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多态性分析,并对TaPLD-2基因响应盐胁迫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PLD-2基因的全长编码框为1301 bp,位于2DS染色体上,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为亲水蛋白,无跨膜区域,属于可溶性NAD(P)(H)氧化还原酶家族;TaPLD-2基因受盐胁迫诱导上调表达,表达量在盐胁迫24 h为对照组的1.8倍,48 h达到最高,为对照组5倍。分析表明SNP位点与相对根长、相对株高及K+、Na+含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多态性 转录组分析 盐胁迫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