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LA-4(AT)n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侯红红 贺改涛 +1 位作者 刘丽 黄燕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AT)n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6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健康普查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AT)n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6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健康普查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ABI3130xl测序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对第4外显子3'端的AT重复序列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微卫星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的分布。结果 1微卫星(AT)n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共检出等位基因19种,AT重复次数5~34不等,当AT重复次数为16时,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OR=2.115,95%CI:1.049~4.267);2微卫星(AT)n按有无肾脏损害分层:各等位基因频率在有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HSPN)组与无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NHSPN)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微卫星(AT)n按性别分层:当AT重复次数为15时,等位基因频率在男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OR=0.210,95%CI:0.055~0.805)。结论 CTLA-4(AT)n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HSP)发病相关,AT基因重复次数为16时可能为HSP发病的易感基因,重复次数为15时可能为女性HSP患儿发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过敏性紫癜 儿童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60、70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穆志龙 高颖 +4 位作者 卫丽 贺改涛 马蕾 焦富勇 王杰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60(HSP60)、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水平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进程中的作用,为KD诊治、监测及预防冠状动脉损害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收集KD患儿30例作为KD组,按有无冠状动脉损害再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和非冠状动...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60(HSP60)、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水平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进程中的作用,为KD诊治、监测及预防冠状动脉损害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收集KD患儿30例作为KD组,按有无冠状动脉损害再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和非冠状动脉损害组。选择常规发热患儿30例作为阳性对照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儿童血清中HSP60、HSP70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KD病理Ⅰ期组患儿血清中HSP60、HSP7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KD病理Ⅱ-Ⅲ期组患儿血清HSP60表达水平与阳性对照组、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D病理Ⅱ-Ⅲ期组患儿血清HSP7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血清HSP60、HSP70表达水平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组血清HSP6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损害组,但血清HSP7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冠状动脉损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D病理Ⅰ期组血清HSP60、HSP70水平的高表达提示其在KD病理Ⅰ期中均积极地参与了血管炎性反应,HSP60起到促进血管炎性反应作用,而HSP70起了相反作用;KD病理Ⅱ-Ⅲ期组血清HSP70的表达仍持续在较高水平,提示HSP70对血管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可以维持到病程的病理Ⅱ-Ⅲ期。KD血清中HSP60、HSP70水平的监测可以反映该疾病的转归及其进展,为治疗川崎病、预防及减轻冠脉病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60 热休克蛋白70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面神经麻痹7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红 穆志龙 +1 位作者 贺改涛 焦富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4期173-175,216,共4页
目的 探讨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好发年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757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临床特点,以便相关人群的预防.结果 特发性最高,占总发病率的40.... 目的 探讨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好发年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757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临床特点,以便相关人群的预防.结果 特发性最高,占总发病率的40.0%.年龄19-60岁发病率最高,占总发病率的48.0%.离退休人员发病率最高,占总发病率的43.3%.出院时治愈占11.5%,好转82.8%.结论 面神经麻痹病因复杂,成人发病率较儿童高,41-6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住院天数多数8-14d,对发病患者,采取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病因 流行病学 预防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肠道菌群构成及分布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高娜 贺改涛 +3 位作者 穆志龙 闫鲜鹏 严晓华 韩田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0期3969-3973,共5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患儿肠道菌群构成及分布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接诊的86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35例)和非冠状动脉病变组(51例)。检测所有患... 目的:分析川崎病患儿肠道菌群构成及分布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接诊的86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35例)和非冠状动脉病变组(51例)。检测所有患儿的肠道菌群多样性[肠道菌群丰度(Ace指数)、肠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肠道菌群构成比例[门水平(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属水平(乳杆菌属、拟杆菌属、韦荣球菌属)],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肠道菌群构成及分布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Ace指数大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的Shannon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肠道厚壁菌门占比低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拟杆菌门占比高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的肠道变形菌门占比比较无差异(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肠道乳杆菌属占比、韦荣球菌属占比均低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的肠道拟杆菌属占比比较无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肠道Ace指数、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乳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均是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肠道菌群构成及分布与其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为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增加患儿的临床获益提供依据,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肠道菌群 构成 分布 冠状动脉病变
原文传递
Th9细胞相关细胞因子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贺改涛 黄燕萍 +1 位作者 侯红红 刘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100-0102,共3页
探讨Th9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9、IL-4和TGF-β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HSP的9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有无肾脏损害,分为非肾脏损害组(NHSPN)48例... 探讨Th9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9、IL-4和TGF-β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HSP的9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有无肾脏损害,分为非肾脏损害组(NHSPN)48例,肾脏损害组(HSPN)42例,选取同期同年龄段门诊健康体检的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中IL-9、IL-4、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 HSP组患者急性期血清中IL-9、IL-4、TGF-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HSPN组血清IL-9、IL-4和TGF-β水平亦明显高于NHSPN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9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9、IL-4和TGF-β参与了HSP及HSPN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TH9细胞 IL-9 IL-4 TGF-Β
下载PDF
CTLA-4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侯红红 黄燕萍 +1 位作者 刘丽 贺改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6-302,共7页
目的探讨CTLA-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HSP患儿为病例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按有无肾脏损害将HSP患儿分为紫癜性肾炎(HSPN)组(n=30)和Non-HSPN组(n=30)。采用PCR-RFLP法,对... 目的探讨CTLA-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HSP患儿为病例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按有无肾脏损害将HSP患儿分为紫癜性肾炎(HSPN)组(n=30)和Non-HSPN组(n=30)。采用PCR-RFLP法,对CTLA-4基因+49及-1722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 +49位点AA、AG、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HSPN组与Non-HSPN组之间、不同性别HSP患儿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722位点TT、TC、C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不同性别HSP患儿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及T、C等位基因频率在HSPN组与Non-HSP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49位点与-1722位点组合:各组合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不同性别HSP患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CC基因型组合在HSPN组与Non-HSP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LA-4基因+49位点A/G基因多态性与HSP发病无关;-1722位点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以及+49位点GG与-1722位点CC组合基因型可能为HSPN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A-4基因 基因多态性 过敏性紫癜 儿童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薛红艳 易鸣 +4 位作者 贺改涛 段旭静 刘瑨 王琳 黄燕萍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449-454,459,共7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住院治疗的HSP患儿60例的粪便标本,根据是否使用GC治疗分为GC组30例和无GC组30例,以21例健康儿童粪便样本为对照,采用试剂盒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住院治疗的HSP患儿60例的粪便标本,根据是否使用GC治疗分为GC组30例和无GC组30例,以21例健康儿童粪便样本为对照,采用试剂盒提取法提取样本DNA并应用Illumina H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基于分类操作单元(OTU)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分析示,GC组和无GC组的OTU数、物种丰度估计参数CHAO1、多样性指数Shannon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多样性指数Simpso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C组与无GC组的OTU、物种丰度估计参数ACE、CHAO1以及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C组、无GC组HSP患儿与健康儿童粪便菌群存在结构差异,在"科"分类学水平,GC组和无GC组以肠球菌科(42.0%、25.3%)、毛螺菌科(11.1%、13.8%)、双歧杆菌科(10.1%、15.8%)、瘤胃菌科(7.7%、9.0%)丰度较高;对照组以毛螺菌科(30.8%)、瘤胃菌科(24.6%)、拟杆菌科(14.4%)、双歧杆菌科(7.4%)有较高丰度。结论 HSP患儿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及多样性低于健康儿童;GC的使用可能与HSP患儿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及多样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肠道菌群 菌群物种丰度 菌群多样性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