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治理对农户宅基地扩张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1
作者 贺林波 李兆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50-256,共7页
治理农村在县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宅基地扩张现象,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1316户农户样本数据,结合OLS模型和中介模型研究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对农户宅基地扩张意愿的... 治理农村在县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宅基地扩张现象,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1316户农户样本数据,结合OLS模型和中介模型研究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对农户宅基地扩张意愿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对农户宅基地扩张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在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影响农户宅基地扩张意愿过程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农户信息获取能力负向调节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农户宅基地扩张意愿之间的关系。因此,地方政府应提升治理能力、协调好农户住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导集中居住等,改善农户宅基地不断扩张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能力 城镇化水平 信息获取能力 宅基地扩张意愿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2
作者 贺林波 何家风 王嘉怡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3期55-62,共8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多样化,文旅产业融合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多样化,文旅产业融合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042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政府措施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搭建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并进一步探讨农户参与度影响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能路径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政府措施有助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政府措施以农户参与度为中介有助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政府通过实施相关措施,提升了农民积极性,增加了农户参与度,对政府措施产生调节效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因此,为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引导性的政策措施亟须出台,并带动当地农民群众,提升农户的参与度,以此来提升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旅产业融合 发展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政企合作及其社会基础--以湖南省B县黄金茶产业开发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贺林波 李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15,共17页
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开发乡村产业极其依赖政企合作。利用乡村本土资源,以政府的权力、项目或组织资源为杠杆,引导企业投入研发、生产和销售资源,是当前开发乡村产业的主流模式之一。政企负责人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为政企合作开发乡... 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开发乡村产业极其依赖政企合作。利用乡村本土资源,以政府的权力、项目或组织资源为杠杆,引导企业投入研发、生产和销售资源,是当前开发乡村产业的主流模式之一。政企负责人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为政企合作开发乡村产业提供了成功的社会基础。以湖南省B县黄金茶产业开发为例,研究发现,政企合作深嵌于非正式关系中,应依靠非正式关系选择合作对象和确定合作内容;政企合作存在差序格局,依靠非正式关系形成的“差序”网络结构可解决合作障碍;政企合作受伦理原则支配,“家国情怀”伦理原则支持的非正式关系将提升政企合作境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既要在产业政策上给予扶持,又要理顺政企合作的社会基础,充分利用政企负责人的社会资源,激发乡村产业开发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政企合作 非正式关系 社会基础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的邻里效应
4
作者 贺林波 王子怡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84,共11页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市场需求扩大,农地流转出现新趋势。以湖南省农户为调查对象,以9个村为调查样本,以地理距离100米和村民小组内成员定义为邻里,定量分析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中的邻里效应。研究发现:农户农地流转行为...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市场需求扩大,农地流转出现新趋势。以湖南省农户为调查对象,以9个村为调查样本,以地理距离100米和村民小组内成员定义为邻里,定量分析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中的邻里效应。研究发现: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决策中存在显著的邻里效应,相邻距离越近,农户做出相似决策的可能性越大;邻里效应作用机制包括内生效应、外生效应和情景效应,内生效应表现为邻里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决策相互影响,外生效应表现为邻里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或土地资源禀赋等影响农地流转行为决策,情景效应表现为乡村产业振兴中建立的利益联结关系影响农地流转行为决策。因此,为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要充分发挥乡村能人或贤人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以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建立利益联结关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农地流转 邻里效应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方式、冲突与路径
5
作者 贺林波 汪诗荣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0,共10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对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生效后,政府必须按区片综合地价征收集体所有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参照同类型国有建设用地合...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对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生效后,政府必须按区片综合地价征收集体所有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参照同类型国有建设用地合法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方式是学界分歧较大的问题。本文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从城镇化建设权责均衡分配的角度,探讨土地征收补偿、征收所得税和征收调节金等不同入市收益分配方式下政府与集体的互动关系。在当前条件下,土地征收补偿存在着指导性与均衡性冲突,征收所得税存在规范性与灵活性冲突,征收调节金存在合理性与合法性冲突。为解决冲突,可遵循建立区片综合地价动态调整机制、免征入市收益所得税和授权征收入市收益调节金相结合的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收益 分配路径
下载PDF
论政府支持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影响
6
作者 贺林波 段宁雨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33,共14页
为了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市场有效发展,缓解乡村产业融资困难,本文基于2020—2022年全国代表性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政府支持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支持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 为了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市场有效发展,缓解乡村产业融资困难,本文基于2020—2022年全国代表性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政府支持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支持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展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贷款的满意度的影响明显高于贷款的可得性;(2)政府支持以营商环境为中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贷款的可得性没有显著影响;(3)支持匹配程度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满意度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对贷款的可得性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地方政府可采取加大支持力度、改善营商环境和提高政府政策的匹配度等措施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持 农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 发展绩效
下载PDF
茶树品种权保护与乡土特色种植茶产业振兴——基于供给需求匹配视角
7
作者 李喜喜 张良元 +2 位作者 贺林波 李赛君 邓晶 《茶叶通讯》 2023年第2期272-278,共7页
做精特色种植产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特色种植产业开发中的品种权对培育保护种植产业“特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地方特色植物品种的适种区域、繁殖利用和权利结构与种植产业特色选择、特色培育和特色保护的现实需求不匹... 做精特色种植产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特色种植产业开发中的品种权对培育保护种植产业“特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地方特色植物品种的适种区域、繁殖利用和权利结构与种植产业特色选择、特色培育和特色保护的现实需求不匹配,是导致种植产业特色开发困境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供给需求匹配的视角,探讨茶树新品种权保护对特色茶叶产业振兴的意义。认为规定特色茶树新品种适种区域的法律效力,加强特色茶叶产业的府际合作,实施繁殖利用的分类管理,制定地方特色茶树种苗(种子)推广销售的地方标准,加强新品种权的执法保护,签订茶树新品种权排他独占的特许协议等,是振兴特色茶产业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权保护 特色种植 产业振兴 茶叶 茶树
下载PDF
地方政府产业扶贫:合作质量与网络结构——基于自我中心网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7
8
作者 贺林波 邓书彬 李赛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53,共9页
地方政府主导,企业、科研院所和农户等主体共同参与产业扶贫对实现产业兴旺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产业扶贫过程中的合作质量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自我中心网理论,选取地方政府产业扶贫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区分为自由型、引导型... 地方政府主导,企业、科研院所和农户等主体共同参与产业扶贫对实现产业兴旺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产业扶贫过程中的合作质量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自我中心网理论,选取地方政府产业扶贫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区分为自由型、引导型和强制型等三种合作类型,进而探究地方政府产业扶贫合作过程中网络结构对合作质量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互动频率、非零关系与合作质量正相关,互惠关系和内聚程度与合作质量的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合作治理 网络结构 合作质量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的风险转化及防范——以X市特色茶产业开发为例 被引量:19
9
作者 贺林波 乔逸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项目制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项目制治理方式在项目主体、补贴对象、运行方式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包括:项目主体由政府与农户、政府与项目承包者向政府、项目承包者和农户等多元主体转变...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项目制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项目制治理方式在项目主体、补贴对象、运行方式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包括:项目主体由政府与农户、政府与项目承包者向政府、项目承包者和农户等多元主体转变,补贴对象从项目承包者和农户转变为承包者,运行方式由项目承包者申报和政府动员农户转变为项目承包者申报和动员农户,绩效考核由补贴到位情况向资金使用效率转变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以产业项目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将面临不同的风险转化问题。实地调研表明,地方政府主导乡村产业振兴可能引发市场风险向政治、责任或信任风险转化的现实困境。本文利用"不完全契约-剩余控制权"的分析框架,以湖南省X地区A、B、C三县(市)的特色茶产业开发为例,阐述了地方政府产业项目治理策略与风险转化的逻辑过程。研究发现:在乡村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产业政策或项目协议的不完全性,存在着大量的"剩余控制权";地方政府、产业项目承包者和农户等主体争夺乡村产业项目中的"剩余控制权"引发争议,争议解决机制失效导致市场风险向政治、责任和信任风险转化。为防范风险转化,应当扩大乡村产业项目中的"特定权利",合理配置"剩余控制权",完善第三方法律解决争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不完全契约 乡村产业 剩余控制权 风险转化
下载PDF
产业精准扶贫的剩余控制权冲突及治理 被引量:15
10
作者 贺林波 谢美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从不完全契约的理论视角,运用“剩余控制权”的概念,分析产业精准扶贫中政府、扶贫企业和贫困农户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研究发现,产业精准扶贫的剩余控制权冲突主要表现为:扶贫产业选择合理性与紧迫性之间的冲突;扶贫产业开发盈利性与政... 从不完全契约的理论视角,运用“剩余控制权”的概念,分析产业精准扶贫中政府、扶贫企业和贫困农户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研究发现,产业精准扶贫的剩余控制权冲突主要表现为:扶贫产业选择合理性与紧迫性之间的冲突;扶贫产业开发盈利性与政治性之间的冲突;扶贫产业发展嵌入性与挤出性之间的冲突。应当从明确产业精准扶贫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制定产权整合规则、提高社会嵌入程度和完善法律解决机制等方面化解剩余控制权冲突,以降低扶贫产业开发风险,减少扶贫产业开发的交易成本,增加贫困农户的内生工作能力,促进产业精准扶贫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精准扶贫 剩余控制权 不完全契约
下载PDF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满意度影响机制研究——以M县为例
11
作者 曾娴 贺林波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129-134,共6页
基于云南省M县373户土地征收补偿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探究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满意度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公平感知是影响土地征收补偿满意度的直接因素,以认知程度为中介,... 基于云南省M县373户土地征收补偿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探究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满意度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公平感知是影响土地征收补偿满意度的直接因素,以认知程度为中介,农民的公平感知会促进其对土地征收补偿认知程度的提升,进而影响土地征收补偿满意度;因此,为提升土地征收补偿满意度,要提高农民对土地征收政策、程序的了解程度,保障农民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地方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职能,让农民集体分享到更多的土地增值收益,实行公平征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补偿 公平感知 认知程度 中介效应 满意度
下载PDF
“区块链+”小农户生产扶贫:模式与机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贺林波 张喻轶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小农户生产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补充,对贫困小农户的资源和能力禀赋要求低,对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抵御疫情等自然或社会风险、稳定脱贫成效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将小农生产消费关系嵌入社会关系的巢状市场,小农户生产扶贫才能持续。在... 小农户生产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补充,对贫困小农户的资源和能力禀赋要求低,对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抵御疫情等自然或社会风险、稳定脱贫成效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将小农生产消费关系嵌入社会关系的巢状市场,小农户生产扶贫才能持续。在小农户生产扶贫实践中,存在着无法建立巢状市场的现实困境。通过在线下对接贫困村庄与城市社区,在线上利用小农电商专用平台对接贫困小农户与城市消费者,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建构小农户生产扶贫新模式,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且安全可靠的巢状市场。推行“区块链+”小农户生产扶贫新模式,可以保障贫困小农户与城市消费者无障碍直接对接、有效有限筛选认同小农价值的城市消费者和扩大贫困地区小农生产规模提升流通便利性,从根本上解决小农户生产扶贫无法建立巢状市场的难题。为此,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搭建“区块链+”小农户生产扶贫的综合平台、优化运营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小农户 产业扶贫 巢状市场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社会资本与农地流转——基于湖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林波 黄巧琪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107,共13页
农地流转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是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焦点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利用2018-2020年湖南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概率回归模型和截尾回归模型分析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社... 农地流转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是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焦点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利用2018-2020年湖南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概率回归模型和截尾回归模型分析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社会资本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构建中介及调节效应模型,进一步考察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可能路径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农户社会资本有助于促进农地流转;农户社会资本以非农就业为中介有助于促进农地流出,抑制农地流入。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政府通过实施产业项目,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扩大了农地流转的市场需求,对农户社会资本产生调节效应,促进农地流出,抑制农地流入。因此,为提升农地流转效率,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出台引导性的政策措施,保持转移支付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扩大农地流转市场需求,弱化社会资本对农地流转决策与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社会资本 农地流转 适度规模经营 市场机制
下载PDF
如何提升地方政府产业扶贫的开发质量——基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林波 李赛君 《产业经济评论》 2019年第4期5-17,共13页
提升地方政府产业扶贫的开发质量对实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有重要意义。开发质量是指地方政府支持扶贫企业、科研院校和农户等主体合作开发的扶贫产业的发展稳定性和扶贫有效性。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以地方政府支持开发扶贫... 提升地方政府产业扶贫的开发质量对实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有重要意义。开发质量是指地方政府支持扶贫企业、科研院校和农户等主体合作开发的扶贫产业的发展稳定性和扶贫有效性。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以地方政府支持开发扶贫产业的方式为研究碍,将其区分为专业协会型、龙头企业型和放任自由型等三种开发方式探究地方政府产业扶贫开发方式对社会资本积累,以及社会资本积累对开发质量的影响方式和程度。研究发现,专业协会型开发方式最有利于积累社会资本”龙头企业型次之;社会资本越丰富,越有利于提升扶贫产业的开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产业扶贫 社会资本 开发质量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政企关系研究--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贺林波 谢美娟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厘清政企边界,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和有效发挥企业功能,构建适合乡村产业开发的政企关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以湖南省A县特色茶产业开发为例,分析乡村产业开发过程中政企双方行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在乡村产业开发... 厘清政企边界,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和有效发挥企业功能,构建适合乡村产业开发的政企关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以湖南省A县特色茶产业开发为例,分析乡村产业开发过程中政企双方行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在乡村产业开发过程中,因产业政策或项目协议不完全性,生成大量剩余权利,剩余权利的不合理配置导致政企双方产生争议,影响合作关系和乡村产业开发效果。为构建适合乡村产业开发的政企关系,应明确政企角色定位与功能、合理配置剩余权利、建立政企初始信任、完善法律解决争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政企关系 不完全契约 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下载PDF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林波 周其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1-53,共3页
证券监管机构是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 ,其行为能够给证券市场带来重大的影响 ,证券监管机构的完善往往是一个国家证券市场成熟的标志。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经历了由单一监管机构到多头监管机构再到集中统一监管机构的发展历程。目前... 证券监管机构是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 ,其行为能够给证券市场带来重大的影响 ,证券监管机构的完善往往是一个国家证券市场成熟的标志。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经历了由单一监管机构到多头监管机构再到集中统一监管机构的发展历程。目前由事业性质的证监会履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行政职能主要是受立法程序和惯例、现行体制及当前证券市场特点的制约。证券监管机构性质的法律规定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给证券监管机构的运作和《证券法》的实施带来了法律碍障。对此应明确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督机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监管机构 中国证券市场 中国 统一监管 证券监督 证监会 运作 立法程序 证券法 履行
下载PDF
突发事件协商民主治理:关系、实现方式与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林波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0-163,共4页
协商民主既是西方民主理论最新的发展成果,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坚持的民主形式。突发事件及次生危害的发生与协商民主匮乏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协商民主在突发事件治理中有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制度和环境是影响突发事件协商民... 协商民主既是西方民主理论最新的发展成果,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坚持的民主形式。突发事件及次生危害的发生与协商民主匮乏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协商民主在突发事件治理中有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制度和环境是影响突发事件协商民主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只有建构阶段、程序、主持人和方法四位一体的突发事件协商民主治理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协商民主在突发事件治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协商民主 作用 实现方式 机制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农地流转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湖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林波 谭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4-241,共8页
基于2016—2020年湖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的制度基础,估计了农地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了农地流转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家庭人口特征与村庄土地资源禀赋是决定农户承包土地规模的主要... 基于2016—2020年湖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的制度基础,估计了农地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了农地流转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家庭人口特征与村庄土地资源禀赋是决定农户承包土地规模的主要因素,在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利益联结成为决定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核心因素之一;承包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有降低的趋势,但是,经营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有提高的趋势;农地流转对承包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没有影响或负向影响,对经营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地流转有助于提高经营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为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要完善三权分置制度,政府要加大乡村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建立农地流转市场交易中心,降低交易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农地流转 资源配置 效率
下载PDF
论开放性司法证明理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林波 《社科纵横》 2007年第6期82-84,共3页
三种主流的司法证明理论都没有能够清楚地区分描述与规定的深层关系,以致于出现司法证明的悖论。本文从解析司法证明悖论入手,分析了三种司法证明理论的规定性与描述之间的矛盾,最后提出了基于规定与描述一致性的开放性司法证明理论的... 三种主流的司法证明理论都没有能够清楚地区分描述与规定的深层关系,以致于出现司法证明的悖论。本文从解析司法证明悖论入手,分析了三种司法证明理论的规定性与描述之间的矛盾,最后提出了基于规定与描述一致性的开放性司法证明理论的建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定 描述 司法证明 事实
下载PDF
论行政决策程序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被引量:2
20
作者 贺林波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9-71,共3页
本文通过对传统行政行政程序与现代行政决策程序的比较,分析了现代行政决策程序所应当具有的一些本质特征,并对行政决策程序作出了概念界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行政决策程序的基本原则作出了分析,得出了行政决策程序应当具有科学... 本文通过对传统行政行政程序与现代行政决策程序的比较,分析了现代行政决策程序所应当具有的一些本质特征,并对行政决策程序作出了概念界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行政决策程序的基本原则作出了分析,得出了行政决策程序应当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公开性、监督制约性以及效率性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程序 基本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