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之道 CPP坎培建筑设计顾问公司执行董事贺颖专访
1
作者 贺颖 宋歌 《时代建筑》 2012年第1期168-171,共4页
文章简要回顾建筑师贺颖在求学、游历及工作中逐渐成形的对建筑的思考与感悟。建筑师结合一系列实践作品,深入地探讨其设计理念、设计态度及方法,并进一步并阐释其设计思路及价值观。
关键词 态度 场所 秩序 节制
下载PDF
文学:以独特的思考进行新的创造——与辽宁作家贺颖的对话
2
作者 林喦 贺颖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贺颖的诗歌、散文以及文学评论,在语言都具有空灵性的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与她童年对自然的感受、认知以及大自然所给予她的智慧、想象是分不开的。同时,大自然也给了她创作的欲望和舒展才华的机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地域文化 辽宁文学
下载PDF
思政教育融入医学遗传学研究生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贺颖 彭月 +3 位作者 贾竟 贾利云 封青川 郑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0期23-26,共4页
目的把思政教育融入医学遗传学研究生教学,挖掘梳理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德育元素,建设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医学遗传学课程体系,实现三全育人的思政格局。方法2021年9—11月,选取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2021级46名医学相关背景研究生为研究对... 目的把思政教育融入医学遗传学研究生教学,挖掘梳理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德育元素,建设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医学遗传学课程体系,实现三全育人的思政格局。方法2021年9—11月,选取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2021级46名医学相关背景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医学遗传学知识,以科研案例为切入点,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根据研究生考核评价成绩和调查问卷反馈教学效果。结果考核评价中全体学生形成性评价分数为(34.20±2.03)分、终结性评价分数为(45.04±7.20)分、总成绩为(79.23±7.68)分,其中男生形成性评价分数为(34.91±2.21)分、终结性评价分数为(44.56±9.57)分、总成绩为(79.11±10.06)分;女生形成性评价分数为(33.97±1.54)分、终结性评价分数为(45.19±6.45)分、总成绩为(79.45±6.89)分。问卷反馈收回有效问卷41份,82.93%(34/41)的学生对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这项改革表示“非常欢迎”或“欢迎”,100%(41/41)的学生认为每节课插入的思政案例很有用。结论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是实现全方位协同育人目标的正确途径,教师要确立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医学遗传学思政教学体系,推动思政教育持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医学遗传学 教学改革 三全育人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贺颖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4期23-26,共4页
目的比较和分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皮下注射门冬胰... 目的比较和分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研究组皮下注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后,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波动情况、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指标为(6.48±0.71)mmol/L和(9.38±1.36)mmol/L,研究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指标为(6.42±0.82)mmol/L和(9.08±1.19)mmol/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值、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为(1.94±0.32)mmol/L和(2.81±0.43)mmol/L,均小于对照组的(2.33±0.46)mmol/L和(3.21±0.6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血糖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能够进一步控制和改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低血糖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30 血糖 血糖波动 低血糖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Ta_(2)O_(5)薄膜光学和表面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李坤 何延春 +5 位作者 王兰喜 周超 贺颖 王虎 王艺 熊玉卿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针对退火温度影响Ta_(2)O_(5)薄膜的光学和表面特性的问题,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该薄膜,并将薄膜样品分别在200℃、400℃和600℃下进行退火。利用光谱仪测试了薄膜的透射率并反演计算得到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的变化... 针对退火温度影响Ta_(2)O_(5)薄膜的光学和表面特性的问题,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该薄膜,并将薄膜样品分别在200℃、400℃和600℃下进行退火。利用光谱仪测试了薄膜的透射率并反演计算得到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薄膜的表面性能。研究表明,薄膜透射率曲线的峰值随退火温度升高而显著提升。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均逐渐变大,表面粗糙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表面变得致密。退火前后薄膜均为非晶态。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Ta_(2)O_(5)薄膜的性能提供了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_(2)O_(5)薄膜 退火温度 光学 表面
下载PDF
典型低轨辐照环境对MoS_(2)-Ti薄膜真空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胡汉军 贺颖 +1 位作者 张凯锋 周晖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方法在9Cr18基底上制备了MoS_(2)-Ti薄膜,并对4组样品分别进行了电子辐照、电子/质子辐照、电子/质子/紫外辐照、电子/质子/紫外/原子氧辐照。采用SEM、XRD、XPS分析了辐照前后薄膜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变化,通过摩擦试...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方法在9Cr18基底上制备了MoS_(2)-Ti薄膜,并对4组样品分别进行了电子辐照、电子/质子辐照、电子/质子/紫外辐照、电子/质子/紫外/原子氧辐照。采用SEM、XRD、XPS分析了辐照前后薄膜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变化,通过摩擦试验考察了辐照前后薄膜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其损伤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辐照、质子辐照、紫外辐照对MoS_(2)-Ti薄膜的显微组织结构、表面形貌及摩擦学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动能5 eV的原子氧对MoS_(2)-Ti薄膜表面有显著的损伤,主要表现在表面出现“绒毯”状形态,Mo、S和Ti元素被氧化成高价氧化物。原子氧辐照导致MoS_(2)-Ti薄膜摩擦起始和中段摩擦因数升高、中段摩擦因数不稳定,比磨损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Ti 摩擦学 原子氧 辐照
下载PDF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路径分析
7
作者 贺颖 《移动信息》 2023年第7期87-89,共3页
在信息时代,各行各业基于发展的需要,都开始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以保证业务活动可以高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改善人们生活、工作等环境,提升信息利用率。在信息管理方面,企业要求信息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根据信息处置要求... 在信息时代,各行各业基于发展的需要,都开始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以保证业务活动可以高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改善人们生活、工作等环境,提升信息利用率。在信息管理方面,企业要求信息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根据信息处置要求进行信息收集、存储、筛选、分析等工作,从而实现信息开发,从中找到价值元素,为企业经营、决策等活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管理 数据收集 信息分析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制度建设与制度完善
8
作者 贺颖 《全球化》 2024年第1期81-88,134,共9页
近年来,为实现稳增长、补短板、防风险的政策目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制度在明界限、限规模、控投向、提时效、配期限、降成本、释风险等方面不断完善。但仍面临全局宏观调控与地方顺周期化,逆周期政策工具与市场化长效机制,利率债性质与... 近年来,为实现稳增长、补短板、防风险的政策目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制度在明界限、限规模、控投向、提时效、配期限、降成本、释风险等方面不断完善。但仍面临全局宏观调控与地方顺周期化,逆周期政策工具与市场化长效机制,利率债性质与项目收益债定位,总量经济增长与区域均衡发展,相机抉择时机与项目储备时间,短期偿债压力缓释与长期债务负担可控六组矛盾。对此,本文建议厘清各级政府在逆周期调节中的责任,完善各级政府间的政策协调机制;发挥专项债开拓地区特色投资领域的优势,定向支持一定收益覆盖倍数范围内的项目;明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利率债性质,加强政府系统内部项目筛选机制建设;优化地方债限额分配管理机制,强化专项债资金申请使用的奖惩约束机制;完善项目储备库和触发机制建设,增加债券发行使用的自动化水平;在债务重组、加强中央政府责任担当的基础上,强化对高负债欠发达地区的债务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专项债券 债券管理 制度设计
下载PDF
叶面喷施K_(2)SO_(4)对‘瑞雪’苹果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贾荣俭 胡宇 +4 位作者 杨杰 贺颖 马永涛 王元基 赵政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6,130,共10页
为探究喷施不同浓度叶面钾肥对苹果品种‘瑞雪’果实品质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瑞雪’的钾肥浓度,以4年生的‘瑞雪’为试验材料,叶面钾肥种类为K_(2)SO_(4),设置3个浓度梯度分别为T1(0.1%)、T2(0.3%)和T3(0.5%),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叶... 为探究喷施不同浓度叶面钾肥对苹果品种‘瑞雪’果实品质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瑞雪’的钾肥浓度,以4年生的‘瑞雪’为试验材料,叶面钾肥种类为K_(2)SO_(4),设置3个浓度梯度分别为T1(0.1%)、T2(0.3%)和T3(0.5%),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叶面钾肥分5次施入,第一次施肥时间为5月22日(花后38 d),此后每隔一个月喷施一次。各处理分别于花后45、75、105、135 d和180 d采集果实样品并测定糖组分、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果实基本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组(T1、T2、T3)均显著提高了‘瑞雪’果实的单果质量,分别比CK高12.6%、25.9%和4.4%;果实硬度分别比CK显著提高7.7%、29.6%和12.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1.14、1.95和0.87个百分点;处理组均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0.04、0.05和0.09个百分点。其中,T2处理后的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单果质量为335.75 g,硬度为9.82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35%。T3处理后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19%。施钾显著提高了新梢叶片中N、P、K、Ca和Mg的含量,显著提高了果实中N、K、Ca和Mg的含量,果实中P含量并没有显著上升。T2处理后成熟果实中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上升,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35.54%、33.22%、25.31%。钾可以提高果实中酸性转化酶(AI)、山梨醇氧化酶(SOX)、山梨醇脱氢酶(SDH)和蔗糖合酶(SS)的活性,在花后180 d时,T2处理AI、SOX、SDH、SS活性相比于CK分别提升了4.54%、2.08%、19.11%、12.81%。相关分析表明,施钾与果实中葡萄糖含量在花后45 d和75 d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_(45DAB)=0.879**、r_(75DAB)=0.893**);与山梨醇含量在花后180 d具有极显著负相关性(r_(180DAB)=-0.861**)。施钾与果实中的中性转化酶活性在花后135 d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_(135DAB)=0.763**);与山梨醇氧化酶活性在花后45 d和75 d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_(45DAB)=0.717**,r_(75DAB)=0.880**);与蔗糖合酶在花后180 d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_(180DAB)=0.739**)。最适宜‘瑞雪’苹果喷施K_(2)SO_(4)叶面肥的浓度水平为0.3%(T2),此浓度下可以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雪’苹果 钾肥 叶面喷施 糖代谢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弱电场中油菜籽蛋白提取优化及结构测定
10
作者 戴新赫 贺颖 +3 位作者 赵立 蒋舒婷 仇丹 王亚娟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以冷榨油菜籽为原料,将弱电场引入到油菜籽蛋白的提取中,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法对弱电场中油菜籽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油菜籽蛋白提取因素对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电压>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电场电压15 V... 以冷榨油菜籽为原料,将弱电场引入到油菜籽蛋白的提取中,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法对弱电场中油菜籽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油菜籽蛋白提取因素对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电压>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电场电压15 V、水污温度30℃、料液比1∶10(g/mL),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7.59%。使用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产品进行分析,显示提取产物中存在明显的酰胺Ⅰ、Ⅱ、Ⅲ带,其蛋白纯度为88.75%;最后测定了最佳条件提取产物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蛋白质成不规则颗粒状。本研究结果证明使用电场絮凝,可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质,此研究可为其他种类蛋白质在弱电场中的提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粕 油菜籽蛋白 弱电场 正交试验 蛋白质絮凝
下载PDF
高职高专二级学院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骆文亮 蔡刚 贺颖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3年第8期81-83,共3页
针对目前各大高职高专在“二级管理”实践中所面临的信息化难题,基于J2EE技术开发了一套能够对二级学院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管理的信息管理平台。前端选用基于Vue的Element UI作为表现层;后端选用目前很成熟的Spring Boot框架;数据持久化... 针对目前各大高职高专在“二级管理”实践中所面临的信息化难题,基于J2EE技术开发了一套能够对二级学院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管理的信息管理平台。前端选用基于Vue的Element UI作为表现层;后端选用目前很成熟的Spring Boot框架;数据持久化工具选用MyBatis-Plus;数据库选择了流行的MySQL。该平台采用前后端分离模式,具备较好的扩展性,操作方便快捷,功能实用,能够切实对“二级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管理 Vue框架 SpringBoot框架
下载PDF
考虑调频死区的电网一次调频能力评价指标 被引量:15
12
作者 贺颖 潘杨 +3 位作者 陶骞 刘悦遐 孙建军 查晓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85-90,共6页
现有的在线估计一次调频能力的指标没有考虑调频死区对电网一次调频能力的影响。为了表征调频死区对电网一次调频能力的影响,提出利用均方差定义电网一次调频能力(Primary Frequency Modulation Ability,PFMA)指标。根据一次调频模型给... 现有的在线估计一次调频能力的指标没有考虑调频死区对电网一次调频能力的影响。为了表征调频死区对电网一次调频能力的影响,提出利用均方差定义电网一次调频能力(Primary Frequency Modulation Ability,PFMA)指标。根据一次调频模型给出了其静态和动态表达式。最后通过计算仿真,对比了不考虑死区和不同死区大小情况下的评价指标曲线。结果表明,所提的指标同时兼顾了一次调频能力的动态特性和死区,实现了一次调频能力的在线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调频能力 评价 均方差 动态特性 死区
下载PDF
情报用户知识结构的认知视角分析——布鲁克斯方程式的进一步探讨 被引量:20
13
作者 贺颖 孟鹏 宋文胜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8,共3页
介绍了认知心理学图式学说的几个古念 ,如同化、顺应、平衡、自我调节 ,并从认知的独特视角对影响情报需求。
关键词 情报用户 知识结构 认知视角 布鲁克斯方程 图式学说 皮亚杰 情报需求 情报学
下载PDF
不同粉碎度对麻杏石甘汤煮散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贺颖 王志萍 +2 位作者 王力宁 蒋文佳 曹学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1-633,共3页
目的对不同粉碎度麻杏石甘汤煮散与传统汤剂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量进行比较,以节省药材,保护中药资源。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粉碎度麻杏石甘汤煮散和传统汤剂中盐酸麻黄碱、苦杏仁苷的量。结果麻杏石甘汤煮散为40目粉时,1/3付剂... 目的对不同粉碎度麻杏石甘汤煮散与传统汤剂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量进行比较,以节省药材,保护中药资源。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粉碎度麻杏石甘汤煮散和传统汤剂中盐酸麻黄碱、苦杏仁苷的量。结果麻杏石甘汤煮散为40目粉时,1/3付剂量煮散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量约可与传统汤剂1付剂量的相当接近。结论麻杏石甘汤原药材粉碎至40目粉制成煮散,操作简便,在使用时可节省2/3中药原药材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煮散 粉碎度 盐酸麻黄碱 苦杏仁苷
下载PDF
认知观给情报科学带来的新思维 被引量:9
15
作者 贺颖 孟鹏 宋文胜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共3页
介绍了认知观点给情报科学带来的新思维 :认为哲学不仅能被用来分析情报科学中的方法论问题 ,也可以用来分析情报科学中实际的理论 ;情报学认知观将用户视为产生于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 ,因此 ,在情报检索中需要具有社会科学———认知... 介绍了认知观点给情报科学带来的新思维 :认为哲学不仅能被用来分析情报科学中的方法论问题 ,也可以用来分析情报科学中实际的理论 ;情报学认知观将用户视为产生于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 ,因此 ,在情报检索中需要具有社会科学———认知科学的观点 ;情报学与认知科学具有强烈相关性 ,认为分类法不是无确定性质的理论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观 情报科学 哲学 方法论 情报检索 文献分类法 认知科学 元理论 情报用户
下载PDF
汉族人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FV Leiden突变检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贺颖 齐华 +2 位作者 连建华 郑红 游文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 ;探讨汉族人FV基因 16 91位点多态分布情况及FVLeiden突变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 ,检测 10 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与 10 6例正常对照的FVLeiden突变 ,并进... 目的 ;探讨汉族人FV基因 16 91位点多态分布情况及FVLeiden突变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 ,检测 10 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与 10 6例正常对照的FVLeiden突变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FV基因第 16 91位点的基因型为G/G ,全部为野生型 ,未见突变类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人 深静脉血栓形成 FVLeiden突变 检测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河南汉族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贺颖 封青川 +2 位作者 杨冬之 齐华 郑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检测河南汉族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的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03例河南汉族DVT患者和250名正常对照者FⅦ基因R353Q、5’F7和IVS7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型频率、等位... 目的:检测河南汉族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的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03例河南汉族DVT患者和250名正常对照者FⅦ基因R353Q、5’F7和IVS7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及单倍型分析。结果:DVT组和对照组R353Q、5’F7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IVS7基因型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327,P=0.569),DVT组H7等位基因频率(44.7%)低于对照组(51.8%)(χ2=4.112,P=0.043)。结论:FⅦ基因R353Q、5’F7多态性可能不是河南汉族人群DVT发病的遗传学风险因子;IVS7多态的H7等位基因可能是河南汉族人群DVT发病的遗传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凝血因子Ⅶ 基因多态性 河南 汉族
下载PDF
河南汉族人群eNOS基因27bpVNTR、G894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贺颖 杨冬之 +2 位作者 于辉 赵洛沙 郑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27bpVNTR,G894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PCR-RFLP方法对207例CHD患者和264例健康对照进行eNOS基因27bpVNTR,G894T多态性的检测分析,并进行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比...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27bpVNTR,G894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PCR-RFLP方法对207例CHD患者和264例健康对照进行eNOS基因27bpVNTR,G894T多态性的检测分析,并进行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以及单倍型分析。结果4a/4a基因型频率以及4a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CHD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894T多态的T等位基因频率在CHD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a-G、4b-G两种单倍型组合在CHD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27bpVNTR基因多态与冠心病相关,4a等位基因,T等位基因可能是河南汉族人冠心病发生的遗传性危险因子。4a-G可能是河南汉族人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单倍型,而4b-G可能对河南汉族人冠心病的发生具有某种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多态性 VNTR
下载PDF
应用Gabor滤波的指纹识别算法的研究和实现 被引量:14
19
作者 贺颖 蒲晓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滤波提取指纹全局及局部特征的识别算法。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细节点的算法识别性能较高,但由于需要前期预处理,增加了系统开销。另一方面,传统的基于结构特征的算法速度较快,然而对偏转指纹的识别性能较差。针对以... 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滤波提取指纹全局及局部特征的识别算法。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细节点的算法识别性能较高,但由于需要前期预处理,增加了系统开销。另一方面,传统的基于结构特征的算法速度较快,然而对偏转指纹的识别性能较差。针对以上不足,利用滤波器定位参考点,并将以参考点为中心的特征提取区域划分为16方向的扇区,然后通过8方向滤波分别提取原始图像和旋转后图像的特征。在FVC2004指纹库上的对比实验证明,该算法同时具备了较好的运行效率和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 参考点 GABOR滤波 特征提取 特征匹配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间日型猴疟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贺颖 毛玮 +3 位作者 林康明 韦海艳 崔立旺 黄亚铭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665-666,669,共3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疟原虫的杀灭作用及对疟原虫复燃的影响。方法健康和免疫缺陷的恒河猴(体重5 kg)各1只,血传感染食蟹猴疟原虫,待血液中疟原虫密度分别到达2 266.67个/μl和3 796.08个/μl时,每只猴每天口服阿奇霉素500 mg,健康猴和...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疟原虫的杀灭作用及对疟原虫复燃的影响。方法健康和免疫缺陷的恒河猴(体重5 kg)各1只,血传感染食蟹猴疟原虫,待血液中疟原虫密度分别到达2 266.67个/μl和3 796.08个/μl时,每只猴每天口服阿奇霉素500 mg,健康猴和免疫缺陷猴分别连续服药12和19 d。每天采血镜检观察。结果健康猴感染后11 d,免疫缺陷猴感染后17 d血中疟原虫消失。两只猴连续7个月血检疟原虫均为阴性。结论单服阿奇霉素对间日型猴疟原虫具有直接杀灭作用,提示对间日型猴疟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猴疟原虫 间日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