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齿轮轴过盈配合对轴肩微动磨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贾国海 龚金科 +3 位作者 鄂加强 蔡皓 王曙辉 余明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6,共6页
针对某动力总成齿轮轴轴肩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严重微动磨损的现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齿轮轴轴肩微动磨损仿真模型.通过对齿轮轴与轴承之间过盈配合的计算分析,得到齿轮轴过盈配合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在此基础上对轴肩所受的微动磨... 针对某动力总成齿轮轴轴肩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严重微动磨损的现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齿轮轴轴肩微动磨损仿真模型.通过对齿轮轴与轴承之间过盈配合的计算分析,得到齿轮轴过盈配合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在此基础上对轴肩所受的微动磨损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过盈配合对轴肩微动磨损的影响.通过分析在不同过盈配合下轴肩接触应力和轴肩变形量对微动磨损的影响表明:增大过盈量,轴承内圈与轴肩接触应力相应增大,轴承与轴肩接触面的相对变形量(即位移幅值)随之增大,轴肩微动磨损亦相应增大.因此,齿轮轴与轴承之间适当的过盈配合既可以保证静止状态下齿轮轴材料不出现塑性变形,又能使齿轮轴转动时有足够的接触压力传递有效转矩,可以有效地减缓齿轮轴轴肩处的微动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轴 微动磨损 过盈配合 位移幅值 ABAQUS
下载PDF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联合仿真 被引量:7
2
作者 邓元望 贾国海 +3 位作者 左青松 成伟 朱浩 张邦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390,共7页
基于AMESim仿真软件的发动机仿真平台IFP-Engine,建立四缸直喷增压汽油机仿真模型,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建立汽油机燃油量智能控制器,联合AMESim和Simulink仿真软件仿真,实现对汽油机燃油量的精确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使用燃油量... 基于AMESim仿真软件的发动机仿真平台IFP-Engine,建立四缸直喷增压汽油机仿真模型,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建立汽油机燃油量智能控制器,联合AMESim和Simulink仿真软件仿真,实现对汽油机燃油量的精确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使用燃油量智能控制器,空燃比可维持在14.7左右,汽油机的最大功率提高5.6%,耗油率降低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ESim仿真软件 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 联合仿真 空燃比 汽油机
下载PDF
基于耦合传热的涡轮增压器涡轮箱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龚金科 田应华 +1 位作者 黄张伟 贾国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45-1350,1361,共7页
基于涡轮增压器涡轮箱传热机理,采用专业CFD软件和FEM软件分别建立了涡轮箱流体区域和固体区域网格仿真模型。在流体域建立多重旋转坐标系,精确计算出涡轮箱流场、壁面传热系数及温度。应用流固耦合的仿真方法对涡轮箱进行耦合传热分析... 基于涡轮增压器涡轮箱传热机理,采用专业CFD软件和FEM软件分别建立了涡轮箱流体区域和固体区域网格仿真模型。在流体域建立多重旋转坐标系,精确计算出涡轮箱流场、壁面传热系数及温度。应用流固耦合的仿真方法对涡轮箱进行耦合传热分析,得到涡轮箱固体域的温度场并对其进行热应力分析。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仿真模型的温度场符合实际涡轮箱温度分布,最大误差仅为3.3%。该涡轮箱耦合传热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涡轮增压器的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箱 耦合传热 温度场 热应力
下载PDF
基于耦合分析法的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数值仿真 被引量:4
4
作者 胡辽平 龚金科 +3 位作者 贾国海 章滔 蔡皓 王曙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92-997,共6页
基于以往对涡轮增压器的耦合分析中大都忽略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的导热,或者将导热过程简化,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的实际情况,将涡轮增压器轴承体、浮环轴承、涡轮轴、润滑油、冷却水作为一个耦合体,考虑各部件及相应物理场间的耦合关系,采... 基于以往对涡轮增压器的耦合分析中大都忽略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的导热,或者将导热过程简化,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的实际情况,将涡轮增压器轴承体、浮环轴承、涡轮轴、润滑油、冷却水作为一个耦合体,考虑各部件及相应物理场间的耦合关系,采用耦合分析法建立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的三维非稳态耦合数值仿真模型。该模型以三维瞬态热传导模型、动压润滑模型和润滑油膜传热模型为基础,对某型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的热、润滑、摩擦耦合进行分析,得到浮环轴承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并用试验证实耦合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为涡轮增压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器 浮环轴承 导热 耦合分析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发动机辅助制动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龚金科 颜胜 +1 位作者 黄张伟 贾国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8-1272,共5页
通过对发动机辅助制动工作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发动机辅助制动计算模型,根据辅助制动相关参数(包括排气门开度、发动机转速和排气背压等),对发动机辅助制动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下的仿真研究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发动机转... 通过对发动机辅助制动工作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发动机辅助制动计算模型,根据辅助制动相关参数(包括排气门开度、发动机转速和排气背压等),对发动机辅助制动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下的仿真研究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缸内压力增大,且压力峰值更靠近上止点;制动扭矩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减压制动时制动扭矩最大,发动机制动时制动扭矩最小;发动机转速一定时,泄漏制动和减压制动分别有一对应的最佳排气门开度值,并且转速越高,排气门开度最佳值越大,排气背压越高,制动扭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辅助制动 制动扭矩 排气背压
下载PDF
涡轮增压器轴承体耦合传热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4
6
作者 龚金科 田应华 +1 位作者 贾国海 章滔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2,共6页
基于涡轮增压器轴承体冷却机理,采用专业CFD软件和FEM软件分别建立了轴承体流体区域和固体区域网格仿真模型.运用流固耦合的仿真计算方法对涡轮增压器轴承体进行耦合传热分析,得到轴承体流体区域的流场、换热系数及温度场,并分析轴承体... 基于涡轮增压器轴承体冷却机理,采用专业CFD软件和FEM软件分别建立了轴承体流体区域和固体区域网格仿真模型.运用流固耦合的仿真计算方法对涡轮增压器轴承体进行耦合传热分析,得到轴承体流体区域的流场、换热系数及温度场,并分析轴承体固体区域的温度场.仿真结果表明:机油和水同时冷却方式下,轴承体温度分布较均匀,其冷却性能较好.与实验对比,仿真模型的温度符合实际轴承体温度分布,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轴承体冷却性能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器 温度场 冷却轴承体 流固耦合
下载PDF
微粒捕集器喷油再生过程柴油消耗量最优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龚金科 左青松 +2 位作者 鄂加强 陈韬 贾国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基于喷油助燃过程的热工机理,建立柴油消耗量真实目标泛函,并采用泛函分析与自适应变尺度混沌免疫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融合处理,得出能计算喷油助燃过程中燃烧器内的烟气最优升温速度曲线和柴油消耗量最优控制的目标函数。研究结... 基于喷油助燃过程的热工机理,建立柴油消耗量真实目标泛函,并采用泛函分析与自适应变尺度混沌免疫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融合处理,得出能计算喷油助燃过程中燃烧器内的烟气最优升温速度曲线和柴油消耗量最优控制的目标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随喷油助燃再生时间不同,柴油消耗量最优值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再生时间由8.0 min减小为5.0 min时,对应的柴油消耗量增加0.29倍;对喷油助燃再生柴油消耗量实现最优控制后,喷油助燃再生过程柴油消耗量降低2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捕集器 喷油助燃再生 柴油机 最优控制
下载PDF
风电变桨行星减速机的动力学性能仿真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浩 成伟 +1 位作者 贾国海 李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59-3065,共7页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1.5 MW风电变桨行星减速机进行运动学、动力学仿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箱体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用接触力模拟齿轮啮合力的方法得出了行星减速机3级内齿圈的动载荷时域、频域变化规律,并对第3级内齿圈进行动载荷齿面接...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1.5 MW风电变桨行星减速机进行运动学、动力学仿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箱体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用接触力模拟齿轮啮合力的方法得出了行星减速机3级内齿圈的动载荷时域、频域变化规律,并对第3级内齿圈进行动载荷齿面接触强度校核。研究结果表明:减速机传动比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差仅为0.01,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该行星传动属于具有较高可靠度的行星传动;在额定工况下,箱体固有频率与各内齿圈内齿啮合频率相差较大,不会发生共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减速机 虚拟样机 运动学 动力学仿真 模态分析
下载PDF
汽油机涡轮增压系统数值模拟与优化匹配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辽平 龚金科 +2 位作者 贾国海 王曙辉 蔡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31-1437,共7页
通过对汽油机可变截面增压(VGT)系统和废气再循环(EGR)系统进行匹配数值模拟,研究VGT增压系统对汽油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性能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汽油机的动力性能并且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研究VGT和EGR匹配对汽油机主要性能... 通过对汽油机可变截面增压(VGT)系统和废气再循环(EGR)系统进行匹配数值模拟,研究VGT增压系统对汽油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性能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汽油机的动力性能并且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研究VGT和EGR匹配对汽油机主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速低负荷采用一定量的EGR,可提高燃油经济性,但EGR过高,会破坏燃油经济性,最大EGR率可达51%;当中高速中高负荷采用EGR率为0时,燃油经济性提高;若增加EGR率,则会降低燃油经济性,EGR率过大还会导致动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涡轮增压系统 可变截面增压 废气再循环 燃油经济性
下载PDF
发动机减压制动性能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金科 王云科 贾国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0-146,共7页
为研究发动机减压制动性能,在分析其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三维网格模型,采用动网格技术对发动机减压制动工作过程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仿真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越高,制动性能越好;减... 为研究发动机减压制动性能,在分析其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三维网格模型,采用动网格技术对发动机减压制动工作过程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仿真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越高,制动性能越好;减压气门开度越大,制动功率峰值越高,但减压气门最大开度受到压缩间隙和活塞运动规律的限制;转速一定时,每个减压气门开度都对应一个最佳减压气门提前角,使得发动机的减压制动性能最佳,并且最佳气门提前角随减压气门开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减压制动 计算流体力学 动网格技术 数值仿真
下载PDF
铜精炼过程中液化气流量实测数据有效性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鄂加强 李娟 +3 位作者 邓元望 彭雨 李光明 贾国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0-1417,共8页
针对铜精炼过程中液化气流量测量系统各传感器本身不精确、易受环境噪声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等问题,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和自动获取权重的混沌优化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对隶属函数的选择和综合评判权重的自适应调整,识别突变引起的... 针对铜精炼过程中液化气流量测量系统各传感器本身不精确、易受环境噪声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等问题,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和自动获取权重的混沌优化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对隶属函数的选择和综合评判权重的自适应调整,识别突变引起的误差以及连续长时间出现的误差并剔除变化较小的误差,从而提出一种铜精炼过程中液化气流量实测数据有效性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铜精炼过程中,经有效性检验的液化气标准板孔流量测量模型的质量流量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75%,与不经有效性检验的质量流量最小相对误差相比至少低2.0%,有效地解决了实际复杂环境中多传感器实时数据采集的野值所导致的实测结果精度降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混沌优化算法 模糊 有效性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芦苇笋采收机模糊PID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秋尧 高自成 +2 位作者 贾国海 刘怀粤 刘姜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0,共8页
芦苇笋采收机在工作时需人工实时操纵输出电压来适应负载力矩的变化,为提高采收效率和降低操作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PID算法以实现芦苇笋采摘装置同步带转速的智能控制。通过分析芦苇笋采摘装置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控制... 芦苇笋采收机在工作时需人工实时操纵输出电压来适应负载力矩的变化,为提高采收效率和降低操作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PID算法以实现芦苇笋采摘装置同步带转速的智能控制。通过分析芦苇笋采摘装置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控制电压和负载力矩输入和液压马达输出轴角速度输出的状态方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设计通过遗传算法优化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的Mamdani模糊PID控制器,对液压马达的状态方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相较于普通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能够对输入信号更迅速地做出响应,且上升过程平稳无超调,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鲁棒性较强,满足对芦苇笋采收机工作过程的简化操作和提高效率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笋采收机 遗传算法 模糊PID控制 MATLAB/SIMULINK仿真
下载PDF
新型生物质颗粒回转燃烧器流动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国海 李立君 +2 位作者 高自成 李际平 陈喜龙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3-658,共6页
以新型生物质颗粒回转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采用Pro/E软件对生物质颗粒回转燃烧器内流体进行几何建模,并用Gambit软件对模型应用非结构化网格生成技术划分网格,并进行有限元前处理.在采用k-ε湍流模型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以新型生物质颗粒回转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采用Pro/E软件对生物质颗粒回转燃烧器内流体进行几何建模,并用Gambit软件对模型应用非结构化网格生成技术划分网格,并进行有限元前处理.在采用k-ε湍流模型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模拟稳定工况下回转燃烧器内流体的流动特性,分析进气速度对回转燃烧器内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以及湍动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器内部的气体压力、速度和湍动能随风机引风速度的增大逐渐增大,风机出口到回转燃烧室之间的气体压力、速度和湍动能较大,在二次风口处达到最大值,回转燃烧室内气体的压力、速度和湍动能分布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燃烧器 生物质颗粒 湍流模型 流动特性 仿真
下载PDF
生物质回转燃烧器燃烧过程的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国海 代莉 +2 位作者 李立君 田国帅 高自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8-175,共8页
针对生物质回转燃烧器燃烧过程,采用非绝热的混合分数-概率密度函数燃烧模型,并考虑对流和辐射传热损失的影响,对该生物质回转燃烧器燃烧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和场协同理论分析,研究生物质回转燃烧器的性能和过量空气系数对生物质回转燃烧... 针对生物质回转燃烧器燃烧过程,采用非绝热的混合分数-概率密度函数燃烧模型,并考虑对流和辐射传热损失的影响,对该生物质回转燃烧器燃烧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和场协同理论分析,研究生物质回转燃烧器的性能和过量空气系数对生物质回转燃烧器燃烧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过量空气系数λ为1.8~2.4时,燃烧室内温度较高,且生物质回转燃烧器出口处的CO质量分数较低,表明该生物质回转燃烧器的性能较佳;当过量空气系数为1.2时,速度场与焓值梯度场协同角余弦值≥0.8的区域占整个生物质回转燃烧器的比例最大,速度场和焓值梯度场的协同性最佳,生物质回转燃烧器的燃烧性能最好,此时,生物质回转燃烧器燃烧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回转燃烧器 燃烧性能 数值模拟 场协同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能源发电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国海 周权 肖诗慧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41期73-76,共4页
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高校大力推广的背景下,为了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新能源发电技术”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思... 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高校大力推广的背景下,为了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新能源发电技术”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思政改革目标,并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包括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以期为新能源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技术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Fretting in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for gear shaft shoulder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国海 龚金科 +2 位作者 鄂加强 蔡皓 王曙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746-3752,共7页
In order to solve fretting instability problem of gear shaft shoulder due to torsional vibration in mechanical system,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fretting instability vibration of gear shaft shoulder was established by... In order to solve fretting instability problem of gear shaft shoulder due to torsional vibration in mechanical system,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fretting instability vibration of gear shaft shoulder was established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kinematics and tribology, and the numerical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the fretting instability mechanism of gear shaft shoulder by introducing the friction instability damping ratio.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the unstable and vibrating gear shaft shoulder are the large tightening torque and too large static friction coefficient. The reasonable values of the static friction coefficient, the amount of interference and tightening torque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 fretting instability phenomenon of gear shaft should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at damping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liminating the vibration of gear shaft contro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振动 微振磨损 齿轮轴 轴肩 静摩擦系数 扭转振动 不稳定现象 稳定问题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的“新能源动力及汽车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国海 《科技风》 2022年第7期89-91,共3页
本文针对新能源动力及汽车技术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新能源动力及汽车技术课程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同时对该课程教学的流程进行了构建。以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滞环电流控制系统为例,采用MATLAB软件对其... 本文针对新能源动力及汽车技术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新能源动力及汽车技术课程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同时对该课程教学的流程进行了构建。以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滞环电流控制系统为例,采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了虚拟仿真教学。最后,对该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新能源汽车 信息化教学 MATLAB
下载PD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field synergy and composite regeneration by coupling cerium-based additive and microwave for a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被引量:5
18
作者 左青松 鄂加强 +3 位作者 龚金科 D.M.Zhang 陈韬 贾国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599-4606,共8页
In order to reveal the mechanics of composite regeneration by coupling cerium-based additive and microwave for a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a composite regeneration model by coupling cerium-based additive and microwav... In order to reveal the mechanics of composite regeneration by coupling cerium-based additive and microwave for a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a composite regeneration model by coupling cerium-based additive and microwave for a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field synergy theor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field synergy and composite regeneration of the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vortex crushing combustion and field synergy mathematical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ak temperature of the particulate filter body reaches 1180-1190 K when the regeneration time is 175 s, and there are optimal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the velocity vector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of the filter body and the maximum ratio0.56-0.60 of the best burning regeneration region is obtained. Accordingly, the largest regeneration combustion rate inside the particulate filter body and the highest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at the moment are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微粒过滤器 场协同理论 再生时间 性能评价 添加剂 复合 微波 铈基
下载PDF
降低联合收割机过桥变形的可能性
19
作者 贾国海 《农业机械》 2003年第9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过桥变形现象 可能性 尺寸 结构特点 宽度 质量
下载PDF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0
作者 贾国海 《农业工程与装备》 2021年第6期53-55,共3页
随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为例,对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对育人目标进行了详细分析,... 随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为例,对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对育人目标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课程思政改革方案和改进方法并进行了教学评价,以期为工科专业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