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中—下二叠统页岩油地质特征、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93
1
作者 支东明 宋永 +3 位作者 何文军 贾希玉 邹阳 黄立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9-401,共13页
准噶尔盆地中下二叠统发育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以陆相咸化湖盆多源混合细粒沉积为主,具备良好的页岩油形成条件,在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已形成10亿吨级页岩油储量规模区。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现有勘探地质资料,系统梳理盆地中下二叠... 准噶尔盆地中下二叠统发育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以陆相咸化湖盆多源混合细粒沉积为主,具备良好的页岩油形成条件,在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已形成10亿吨级页岩油储量规模区。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现有勘探地质资料,系统梳理盆地中下二叠统页岩油重点有利区地质特征。同时,对标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地质特征,分析已有良好苗头的玛湖凹陷风城组、五彩湾石树沟凹陷平地泉组页岩油勘探潜力,探讨盆地页岩油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中下二叠统滨浅湖半深湖相泥质、白云质、凝灰质多源细粒混合沉积,不仅形成优质烃源岩,同时发育致密背景下的“甜点”储集层,纵向上源储叠置、频繁互层的有利成藏组合,奠定了盆地中下二叠统页岩油富集的基础,具有邻源供烃、自生为辅、原位聚集的典型陆相页岩油特征。盆地页岩油极限可探明总资源量为27.25×108 t.玛湖凹陷风城组地质条件相对优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是盆地页岩油接替的主攻领域;五彩湾石树沟凹陷平地泉组页岩油地质条件相对较差,仅能作为远景勘探领域;此外,博格达山前芦草沟组、阜康东道海子凹陷斜坡区平地泉组是潜在页岩油勘探领域,现阶段需夯实地质综合研究基础,超前做好地质认识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城组 芦草沟组 平地泉组 页岩油 地质特征 资源潜力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 被引量:57
2
作者 匡立春 王霞田 +2 位作者 郭旭光 常秋生 贾希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9-634,共6页
吉木萨尔凹陷形成于海西运动晚期,燕山运动期改造作用较强,定型于喜马拉雅运动期,现今为西断东超的箕状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全凹陷分布,以咸化浅湖—深湖相沉积为主,是一套优质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1型的混合型... 吉木萨尔凹陷形成于海西运动晚期,燕山运动期改造作用较强,定型于喜马拉雅运动期,现今为西断东超的箕状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全凹陷分布,以咸化浅湖—深湖相沉积为主,是一套优质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1型的混合型,目前处于成熟阶段。与其他地区致密油对比,芦草沟组致密油“甜点”具有单层薄、纵向上跨度大的特点,有两段“甜点”发育相对集中段。“甜点”储层以白云质粉细砂岩为主,覆压孔隙度平均10.8%,覆压渗透率为0.001~0.6 mD,以微细溶蚀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吉木萨尔凹陷 二叠系 芦草沟组 致密油 地质特征 勘探实践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陆9井油源与成藏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王绪龙 杨海波 +2 位作者 康素芳 张越迁 贾希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3-216,共4页
根据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区域构造发展史和盆地模拟结果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确定了陆9井原油主要来源于盆1井西凹陷的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烃源岩并以后者为主,提出了西山窑组油藏为早白垩世末至第三纪异地油藏破坏后再次运聚成藏... 根据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区域构造发展史和盆地模拟结果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确定了陆9井原油主要来源于盆1井西凹陷的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烃源岩并以后者为主,提出了西山窑组油藏为早白垩世末至第三纪异地油藏破坏后再次运聚成藏,头屯河组油藏为原地中晚侏罗世风城组生成原油与早白垩世末至晚白垩世下乌尔禾组生成原油两次成藏,白垩系油藏为第三纪异地两次成藏油藏破坏后再次运聚成藏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纪 成藏 隆起 准噶尔盆地 油源 早白垩世 区域构造 油藏 原油 盆地模拟
下载PDF
“进源找油”:致密油主要类型及地质工程一体化进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智 唐振兴 +12 位作者 陈旋 郭旭光 李国会 吴颜雄 黄东 江涛 方向 王岚 吴因业 赵家宏 王天煦 刘俊田 贾希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83,共11页
致密油是国内"进源找油"的主要对象,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实现中国致密油规模效益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提到的致密油,等同于页岩层系石油,是指依靠水平井体积压裂等现有技术可以实现规模效益开发的陆相非常规石油资源,致密油"... 致密油是国内"进源找油"的主要对象,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实现中国致密油规模效益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提到的致密油,等同于页岩层系石油,是指依靠水平井体积压裂等现有技术可以实现规模效益开发的陆相非常规石油资源,致密油"进源找油"包括找出"甜点区"和采出"甜点体"两个内涵,根据页岩层系储层岩性、源储组合差异,将中国陆上致密油划分为"碎屑岩、混积岩—沉凝灰岩、碳酸盐岩"3种主要类型。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就是以"甜点区(段)"评价识别为基础,以"甜点体"高产稳产为目标,以"逆向思维设计、正向作业施工"为工作指南,坚持地质设计与工程实践一体化组织管理,做好"甜点区(段)"评价刻画和"人工油藏"制造开发两篇文章,最终把蓝图设计转化为工程作业、转化为效益产量的系统工业过程。以松辽盆地扶余油层碎屑岩、柴西南扎哈泉碎屑岩、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混积岩、马朗凹陷条湖组沉凝灰岩、柴西南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碳酸盐岩、川中北大安寨段页岩等不同类型致密油为例,分类型阐述了中国石油探区研究区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在地质评价预测、工程关键技术和主要管理举措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十三五"前3年新增三级储量9.97×108t,新建产能225×104t,取得了油气发现和产能建设"双丰收"。最后初步提出依托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发展,加强多层系立体"人工油藏"开发、建立不同类型小区块"参考模板"、高度关注页岩层系源岩油气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层系石油 页岩油 源岩油气 甜点区 甜点段 地质工程一体化 人工油藏
下载PDF
陆相页岩层系石油富集区带优选、甜点区段评价与关键技术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智 唐振兴 +14 位作者 李国会 贾希玉 吴颜雄 陈旋 黄东 江涛 方向 王岚 吴因业 吴松涛 付蕾 李嘉蕊 李奇艳 赵家宏 王天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57-2272,共16页
陆相页岩层系石油包括致密油和页岩油,是国内陆上"进(近)源找油"的主要对象,目前已进入战略突破期。以"十三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联合攻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本文系统阐述了近5年我国陆相页岩层系石油聚集条件、富... 陆相页岩层系石油包括致密油和页岩油,是国内陆上"进(近)源找油"的主要对象,目前已进入战略突破期。以"十三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联合攻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本文系统阐述了近5年我国陆相页岩层系石油聚集条件、富集区带、甜点区段、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1)陆相湖盆主要发育陆源、内碎屑和混积岩-沉凝灰岩3种类型富液态烃页岩层系,提出有利储集相带、近源或源内、构造背景3个共性富集要素,评选出页岩层系石油富集区带33个,资源规模约110×10^(8) t;(2)储层甜点评价是页岩层系石油甜点区段评价的核心内容,发现砂岩、混积岩-沉凝灰岩集中发育段是主要有利储层甜点段,形成以储层甜点为核心的测井甜点段评价、地震甜点区预测方法,预测优选出55个甜点区,资源规模约32×10^(8) t;(3)以"甜点+水平井+密切割"为核心,集成配套地质评价、甜点预测、优快钻井、复杂缝网、效益开发等关键技术系列,支撑了5个亿吨级页岩层系油区快速发展。页岩层系石油预计待识别甜点区面积约17000 km^(2),待探明资源约130×10^(8) t,有望成为"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石油工业增储上产的重要现实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页岩油 富集区带 甜点区段 地质工程一体化 进(近)源找油
下载PDF
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动力学演化 被引量:17
6
作者 郑孟林 邱小芝 +6 位作者 何文军 费李莹 唐勇 贾希玉 陈磊 吴海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16,共16页
根据石油勘探资料和前人成果,对昆仑造山带以北、贺兰山构造带以西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及阿拉善—河西走廊—中祁连地区的盆地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都赋存在稳定的板块(地块)之上,具有多期叠合与改造特征,不... 根据石油勘探资料和前人成果,对昆仑造山带以北、贺兰山构造带以西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及阿拉善—河西走廊—中祁连地区的盆地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都赋存在稳定的板块(地块)之上,具有多期叠合与改造特征,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震旦纪—早二叠世主要受古亚洲洋构造域控制,以板块(地块)之间的开合与盆地的形成、消亡为特征,中生代为欧亚大陆的组成部分,盆地、山脉的形成受特提斯洋及深部构造背景的影响,新生代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远距离效应,形成了现今盆山构造格局;盆地深部构造与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盆地深部构造与造山带深部构造的相互作用以及浅层盆地与造山带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西北地区盆地动力学演化的基础;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经历了洋-陆转化和陆内演化两大盆地演化阶段,在两大盆地演化期间,新疆北部、塔里木、柴达木及阿拉善—河西走廊—中祁连地区的盆地形成与消亡改造的关键构造事件具有一致性;受区域大地构造的控制,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阿尔金构造带以东地区的沉积建造、构造活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控制了盆地烃源岩发育部位与层系,形成了具有不同特征的古隆起和山前构造带,使得各盆地油气聚集的控制因素也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动力学 叠合演化 油气聚集 区域构造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北三台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地震响应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路 靳利超 +2 位作者 雷德文 贾希玉 汪长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0,共6页
火山岩是北三台凸起石炭系主要储集层,从下向上可划分出3个火山序列,利用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技术可建立井下火山岩相与井旁地震响应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借助三维地震资料对各个火山序列界面进行地震对比解释,然后对每个火山序列进行地震... 火山岩是北三台凸起石炭系主要储集层,从下向上可划分出3个火山序列,利用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技术可建立井下火山岩相与井旁地震响应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借助三维地震资料对各个火山序列界面进行地震对比解释,然后对每个火山序列进行地震相划分,共识别出5种主要地震相。根据单井相标定关系可将地震相转换为火山岩相,从而再现了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相的分布特征。综合石炭系顶部遭受剥蚀程度、断裂发育、火山岩岩相分布特征、石炭系上覆盖层发育程度、井下油气显示情况和与生烃凹陷的距离等因素,确定出北三台凸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北三台凸起 火山岩 地震相 区带预测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地石油地质特征与找油领域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溪滨 买光荣 +1 位作者 况军 贾希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3-33,共11页
准噶尔盆地腹地为前寒武系结晶基底和泥盆、石炭系浅变质基底,分6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具5凸4凹共9个二级构造单元,下二叠统风城组、上二叠统下乌尔禾组和侏罗纪煤系为3套烃源层,有三套油气生储盖组合,莫索湾凸起、白家海凸起、三南凸... 准噶尔盆地腹地为前寒武系结晶基底和泥盆、石炭系浅变质基底,分6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具5凸4凹共9个二级构造单元,下二叠统风城组、上二叠统下乌尔禾组和侏罗纪煤系为3套烃源层,有三套油气生储盖组合,莫索湾凸起、白家海凸起、三南凸起和中拐-达巴松凸起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构造 沉积 油气远景
下载PDF
喜马拉雅运动与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 被引量:49
9
作者 况军 贾希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喜马拉雅运动期源自特提斯构造域的强大挤压应力使北天山快速、大幅度隆升,并向盆地冲断,在盆地南缘发育了陆内造山型类前陆坳陷。喜马拉雅运动控制着准噶尔盆地油气晚期成藏:快速沉积的巨厚磨拉石建造使中、新生界烃源层在南缘山前坳... 喜马拉雅运动期源自特提斯构造域的强大挤压应力使北天山快速、大幅度隆升,并向盆地冲断,在盆地南缘发育了陆内造山型类前陆坳陷。喜马拉雅运动控制着准噶尔盆地油气晚期成藏:快速沉积的巨厚磨拉石建造使中、新生界烃源层在南缘山前坳陷中成熟排烃;在盆地南缘形成了喜马拉雅运动期成排成带的背斜构造,在盆地北部形成了一些平缓的低幅度背斜构造,为晚期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场所;喜马拉雅运动在全盆地强化了断裂的运移通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坳陷 喜马拉雅运动 油气成藏 陆内造山 特提斯 背斜构造 晚期成藏 排烃 新生界
下载PDF
阜康断裂带西段几何学分析及构造建模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和山 贾希玉 +2 位作者 汪新 宋永 卞保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7-689,共3页
阜康断裂带西段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发育复杂的断裂系统,使断裂的识别和构造建模较为困难。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基础,分3步建立其三维构造模型: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山前褶皱带中地震剖面空白带进行地层及地层倾角标定;对标定的... 阜康断裂带西段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发育复杂的断裂系统,使断裂的识别和构造建模较为困难。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基础,分3步建立其三维构造模型: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山前褶皱带中地震剖面空白带进行地层及地层倾角标定;对标定的地震剖面进行等倾角区划分和轴面分析,对全区骨架剖面进行几何学分析,以确定构造模式;进行二维、三维联合地震解释,将解释数据利用EarthVision软件建立全区的三维立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平面上发育东西向或近东西向展布的断裂系统,纵向上有2套构造层,其中阜康断裂与甘河子断裂之间的掩伏构造和岩性圈闭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康断裂带 断层相关褶皱 几何学 地层倾角 轴面分析 构造建模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构造演化及油气前景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况军 王国林 贾希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12,共8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自晚古生代至第四纪经历了台地型海相盆地、前陆型海相盆地、裂陷型残留海盆地、坳陷型陆相盆地、振荡型陆相盆地和收缩型陆相盆地等6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鞋陷和坳陷阶段为烃源岩的主要发育时期。本文探讨了烃源岩层的... 准噶尔盆地腹部自晚古生代至第四纪经历了台地型海相盆地、前陆型海相盆地、裂陷型残留海盆地、坳陷型陆相盆地、振荡型陆相盆地和收缩型陆相盆地等6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鞋陷和坳陷阶段为烃源岩的主要发育时期。本文探讨了烃源岩层的空间分布及热演化史,阐述了盆地腹部的枸造及沉积特征,指明存在3个有利含油气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石油 天然气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浅层构造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况军 贾希玉 +1 位作者 俞正国 杨雁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6-27,共12页
早在上世纪末,准噶尔盆地南缘就以众多的地面背斜构造和丰富的油气显示为世人瞩目。本世纪初,著名学者袁复礼和黄汲清先生亦亲临此地进行油气及煤资源调查。该区1937年发现了独山子油田,1959年找到了齐古油田,并在其他6个局部构造钻探... 早在上世纪末,准噶尔盆地南缘就以众多的地面背斜构造和丰富的油气显示为世人瞩目。本世纪初,著名学者袁复礼和黄汲清先生亦亲临此地进行油气及煤资源调查。该区1937年发现了独山子油田,1959年找到了齐古油田,并在其他6个局部构造钻探中见规模不等的油气显示,此外,区内有活跃的油气泉18处。这无一不预示着准噶尔盆地南缘有着良好的找油前景。 南缘地处北天山山前,属复杂构造带找油区域,本文立足于大构造背景场,用重力和航磁资料认识深层构造;以地震信息及地面地质认识深浅层构造,拟就此文,供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构造 浅层构造 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水动力条件与油气运聚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年富 王静 +1 位作者 贾希玉 查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05-508,共4页
陆梁地区水化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发育多向型水化学剖面,可以划分出三个水文地质旋回:第一水文地质旋回C—T,属于深层静止开放的滞流型水动力系统。第二水文地质旋回J1b-J2x,属于中层弱开放的压实驱动型水动力系统。第三水文地质旋回J2t... 陆梁地区水化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发育多向型水化学剖面,可以划分出三个水文地质旋回:第一水文地质旋回C—T,属于深层静止开放的滞流型水动力系统。第二水文地质旋回J1b-J2x,属于中层弱开放的压实驱动型水动力系统。第三水文地质旋回J2t~K(J2t可属于过渡带),属于浅层强开放的重力驱动型水动力系统;在中部侏罗系矿化度偏低,出现较高—低—高的水化学剖面,说明水动力作用最强烈地带发育于三叠系和侏罗系八道湾组之间的不整合面;CaCl2型水在深部及浅部皆很发育,油气显示层位多,一方面说明它们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另一方面也说明断裂是良好的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聚 水动力条件 水化学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地区清水河组低渗透储层成因机制 被引量:50
14
作者 操应长 远光辉 +5 位作者 王艳忠 葸克来 匡立春 王绪龙 贾希玉 宋永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8-771,共14页
碎屑岩低渗透储层成因机制包括低渗透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和储层致密史-油藏成藏史匹配关系两个方面。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图像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压汞与岩石物性测试等多种技术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地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低... 碎屑岩低渗透储层成因机制包括低渗透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和储层致密史-油藏成藏史匹配关系两个方面。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图像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压汞与岩石物性测试等多种技术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地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低渗透储层进行了研究。储层低渗透特征具有沉积作用主控、压实作用主导、溶蚀作用改善、胶结作用强化的特点。针对砂质砾岩—细砾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以"储层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储层孔隙结构"为约束进行地质历史时期储层物性的恢复,确定不同区带、不同岩性储层的低渗透形成时间,结合油藏成藏史及原油分布特征,分析清水河组低渗透储层成因机制。清水河组存在3类不同成因类型的储层,Ⅰ类为中渗成藏-现今中渗储层、Ⅱ类为中渗成藏-现今(特)低渗储层、Ⅲ类为(特/超)低渗成藏-现今(特/超)低渗储层;其中Ⅱ类细分出2个亚类,Ⅲ类细分出4个亚类。针对不同成因类型的(低渗透)储层,结合成藏时期储层渗透率特征、储层含油级别、原油特征及试油试采成果等,进行了钻前勘探潜力分析及有效开发增产措施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低渗透储层 成因机制 主控因素 致密史-成藏史
下载PDF
圈闭评价与油气勘探决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凯升 贾希玉 翁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4-29,共6页
圈闭综合评价是依据圈闭条件、石油地质条件、经济条件,综合反映圈闭品质的过程.综合评价的结论可直观地、快捷地为勘探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在综合分析准噶尔盆地已知油气藏和已钻圈闭的石油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评价参数归类... 圈闭综合评价是依据圈闭条件、石油地质条件、经济条件,综合反映圈闭品质的过程.综合评价的结论可直观地、快捷地为勘探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在综合分析准噶尔盆地已知油气藏和已钻圈闭的石油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评价参数归类和参数的选值方法的研究,这对提高圈闭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闭 综合评价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页岩油“甜点区”评价与关键技术应用——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60
16
作者 郭旭光 何文军 +6 位作者 杨森 王江涛 冯右伦 贾希玉 邹阳 王霞田 黄立良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68-1179,共12页
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之一。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着手点,开展页岩油形成与富集的地质条件、"甜点"评价及预测技术方法等研究。通过总结近年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的勘探成果,梳... 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之一。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着手点,开展页岩油形成与富集的地质条件、"甜点"评价及预测技术方法等研究。通过总结近年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的勘探成果,梳理出页岩油"甜点"形成的关键地质条件:(1)广泛分布的优质烃源岩;(2)致密的储层中发育物性较好的"甜点"段;(3)源岩层系内频繁的源储薄互层构成源内高效的成藏组合。明确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受控于烃源岩、岩性、物性、含油性、敏感性、脆性、地应力各向异性等参数,并基于现场实验参数建立了其评价标准。以"甜点"分布的地质需求为导向,形成了一套多参数"甜点"分布预测技术,涵盖地质、测井、物探以及工程等方面。形成的地质认识丰富了我国陆相页岩油地质理论认识,相关技术方法为准噶尔盆地其他地区页岩油领域以及国内陆相盆地页岩油的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吉木萨尔凹陷 芦草沟组 页岩油 “甜点”评价 技术方法 资源潜力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典型刻度区选择及其资源量计算方法体系建立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文军 王绪龙 +4 位作者 杨海波 贾希玉 鲍海娟 蓝文芳 丁靖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73,共12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各构造单元的油气富集特点、勘探现状以及资源评价过程中的难易程度分析,将盆地划分为断裂带型、凸起带型、斜坡带型、凹陷带型和挤压背斜带型5种类型26个评价单元,并以"勘探程度高、地质规律认识程度高、油气资...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各构造单元的油气富集特点、勘探现状以及资源评价过程中的难易程度分析,将盆地划分为断裂带型、凸起带型、斜坡带型、凹陷带型和挤压背斜带型5种类型26个评价单元,并以"勘探程度高、地质规律认识程度高、油气资源探明率高或者资源的分布与潜力认识程度高"原则优选7个刻度区。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对刻度区油气成藏地质特征以及地质参数进行解剖,首次以"层区带"为子刻度区进行研究,最终确定刻度区资源量计算方法体系。以克百断裂带及玛湖西斜坡带为刻度区典型实例,对刻度区解剖相关的地质评价参数以及资源量计算方法体系进行详述,建立准噶尔盆地刻度区评价参数库,并对资源量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与目前勘探现实较吻合。"层区带"子刻度区的建立不仅为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便利,更为盆地其他评价区的地质类比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资源评价 刻度区解剖 层区带 统计法 类比法
原文传递
中国陆相致密油富集规律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8
作者 胡素云 陶士振 +8 位作者 闫伟鹏 门广田 唐振兴 薛建勤 贾希玉 陈旋 江涛 黄东 梁晓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3-1093,共11页
陆相致密油是中国近期现实的非常规石油资源,是国内石油资源储产量增长的重要补充。研究团队立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致密油富集规律与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目标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室内测试和中石油8家油公司现场试验,针对... 陆相致密油是中国近期现实的非常规石油资源,是国内石油资源储产量增长的重要补充。研究团队立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致密油富集规律与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目标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室内测试和中石油8家油公司现场试验,针对中国陆相致密油理论技术研发和勘探开发实践取得3方面研究进展。(1)形成条件方面:发现纹层状富有机质页岩是主力烃源岩,发育陆源碎屑、内碎屑等多种类型有利储集层,主要包括源内和近源2种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成藏组合;(2)富集规律方面:明确有利储集相带、近烃源中心、一定构造背景是富集高产的3个共性主控因素,评价致密油资源规模为106.5×10~8t,识别出40个富集区带,储备了一批可钻"甜点区";(3)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方面:多尺度致密储层表征、资源分级评价、"甜点区"地震响应及工程评价、致密储层改造技术、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等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支撑中国陆相致密油整体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4.37×10~8t、三级储量为30.19×10~8t,新建产能为331×10~4t。建议后续研究聚焦碎屑岩、混积岩-沉凝灰岩、湖相碳酸盐岩等3大领域,着力深化富集规律研究、甜点评价预测、开发关键技术、储层高效改造技术、重点盆地实践应用等5方面研究,支撑中国陆相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地层 致密油 甜点区(段) 源区控油 富集规律 关键技术 非常规石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