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模拟生态环境和人为因素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贾庆良 肖邦忠 +8 位作者 廖文芳 吴成果 季恒清 吴国辉 万仕学 周崇永 孟言浦 林晓光 唐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 研究三峡成库后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三峡库区中段和尾端 160m和 180m水位高程 ,模拟成库后灌溉区和淤积区类似条件 ,投放湖北肋壳钉螺和四川光壳钉螺 ,观察其生长繁殖 1年 ;... 目的 研究三峡成库后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三峡库区中段和尾端 160m和 180m水位高程 ,模拟成库后灌溉区和淤积区类似条件 ,投放湖北肋壳钉螺和四川光壳钉螺 ,观察其生长繁殖 1年 ;用间接凝血试验 (IHA)抽样筛查来往于疫区流动人群中潜在传染源 ,粪便检查血吸虫卵 ;了解耕牛等生畜引进情况 ;调查重庆市历史疫情报告和当地医院诊断的血吸虫病病例 ;调查影响钉螺输入的因素。结果 肋壳钉螺和光壳钉螺成活率仅少数月份在 5 0 %以下 ,多数月份在 80 %左右 ,各实验区发现钉螺交配数量较少 ,相对以 3 -6月为多 ,同时发现活幼螺 ;来往疫区流动人员血清抗体检查 15 7人 ,未发现阳性 ,发现 1例正在治疗的病例 (血清抗体和病原学检查阴性 ) ;1989-2 0 0 3年 ,发现有记载的输入性血吸虫病例 9例 ;血吸虫病区有大量造纸原料和花草树木进入库区。结论 三峡成库后 ,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性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血吸虫病 钉螺 传染源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三峡库区炭疽墓群的卫生清理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庆良 汪新丽 +3 位作者 梅浙川 吴国辉 廖和平 李秀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 探索一套完整炭疽坟墓群卫生清理及其评价方法 ,用于对奉节县安坪乡炭疽墓群的卫生清理。方法 查清炭疽墓分布 ,通过物理 (焚烧 )和化学 (漂白粉 )的方法对炭疽坟墓进行卫生清理 ,以培养法、荧光PCR法检测炭疽芽孢杆菌和流行病... 目的 探索一套完整炭疽坟墓群卫生清理及其评价方法 ,用于对奉节县安坪乡炭疽墓群的卫生清理。方法 查清炭疽墓分布 ,通过物理 (焚烧 )和化学 (漂白粉 )的方法对炭疽坟墓进行卫生清理 ,以培养法、荧光PCR法检测炭疽芽孢杆菌和流行病学监测 ,评价清理效果。结果 三峡库区奉节县安坪乡三沱村和东湾村 19座 (处 )炭疽墓群实施了卫生清理 ,在卫生清理前 ,有 2座检出炭疽芽孢杆菌 ;经对炭疽墓进行挖掘、泥土消毒、柴油浇注和火焰喷射器点火焚烧棺木与尸骨 ;墓穴和尸骨残核用漂白粉加强消毒 ;墓穴 (掩埋地 )回填夯实并对墓地周围 5m范围消毒。消毒作用后 1,2 ,3d、6个月各采样 1次 ,均未检出炭疽芽孢杆菌。卫生清理人员和炭疽墓群地区人畜经 18个月的监测 ,均未出现炭疽感染。结论 物理燃烧和化学剂相结合的方法 ,清理炭疽墓能彻底杀灭炭疽芽孢杆菌。奉节县安坪乡炭疽墓群的卫生清理方法及评价 ,为今后国内外清理炭疽坟墓提供可借鉴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炭疽墓 卫生清理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概述疾病与健康 被引量:3
3
作者 贾庆良 刘琪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12期1143-1144,共2页
关键词 疾病控制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下载PDF
洪涝灾害对重庆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4
作者 贾庆良 李勤 +5 位作者 龙江 汪新丽 吴国辉 毛德强 韩力苏 季恒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2-632,634,共2页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洪涝灾害 重庆市 对策研究 1990~2002年 生态环境改变 三峡水库 流行特点 钩体病 发病率 疫源地 迁移
下载PDF
输血后HBV、EBV、CMV感染的系列研究——Ⅰ.输血传播HBV的定群研究
5
作者 贾庆良 曹宇东 +2 位作者 马贵成 林伯隆 卢仙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对150名住院受血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输血后HBV感染的追踪观察.发现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检测供血员HB_sAg所致受血者HBV感染为29.33%,如果采用spRIA检测供血员HB_sAg及抗-HB_c(滴度≥1:100),可使受血者HBV感... 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对150名住院受血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输血后HBV感染的追踪观察.发现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检测供血员HB_sAg所致受血者HBV感染为29.33%,如果采用spRIA检测供血员HB_sAg及抗-HB_c(滴度≥1:100),可使受血者HBV感染率(11.71%)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者(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乙肝病毒
下载PDF
输血后HBV EBV CMV感染的系列研究——Ⅱ输血后EBV CMV抗体反应的研究
6
作者 贾庆良 马贵成 欧阳真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5-18,共4页
用酶联免疫法对受血者及健康对照者进行为期6个月EBV CMV抗体反应的血清学追踪调查,发现受血者、对照者EBV感染再活动率分别为31.86%和15.24%,相对危险度(RR)为2.09;CMV感染再活动率分别为33.33%和10.48%,RR为3.
关键词 输血 巨细胞病毒 追踪调查 EBV HBV
下载PDF
三峡库区清污对策与疾病控制监测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庆良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1年第3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清污 疾病控制 监测体系
下载PDF
0139霍乱弧菌及其所致霍乱的某些临床特征和流行特征
8
作者 贾庆良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64-166,共3页
1917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其发生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引起流行的病原体均属OI群霍乱弧菌。至于非OI群霍乱弧菌,尽管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地面水中。
关键词 霍乱弧菌 0139霍乱弧菌 霍乱 流行病学 症状
下载PDF
重庆市人群肺癌、肝癌和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56
9
作者 汪洋 贾庆良 +5 位作者 周燕荣 李勤 孙安龙 钟小妮 王润华 田考聪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对909对病例对照的入户调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危害、肺部疾患既往史、不良心理等是肺癌的危险因素。而本次研究获得吸烟与肺癌死亡相对危险度的剂量效应关系,再次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 对909对病例对照的入户调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危害、肺部疾患既往史、不良心理等是肺癌的危险因素。而本次研究获得吸烟与肺癌死亡相对危险度的剂量效应关系,再次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肝癌的危险因素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饮水污染、家族史和社会心理因素等。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则有乳腺良性病史、职业接触、结婚年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肝癌 乳腺癌 病例对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疾病控制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漆莉 贾庆良 +4 位作者 孙军 周爽 唐文革 周渝平 珂良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2期2443-2445,共3页
目的建立疾病控制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初步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及其权重,综合评分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计算专家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协调... 目的建立疾病控制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初步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及其权重,综合评分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计算专家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协调系数及显著性检验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由7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9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参与两轮咨询的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应答率分别为100%和93.3%,第1轮咨询的协调系数为0.31(χ2=95.72,P>0.05),第2轮咨询协调系数为0.53(χ2=130.25,P<0.05)。结论通过德尔菲法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疾病控制系统应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各方面,具有较强适用性,同时,专家的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和协调系数显示该体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疾控系统 应急能力 评价
下载PDF
1999年~2001年重庆市主城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毛德强 汪新丽 +3 位作者 何若芬 陈亚林 贾庆良 肖邦忠 《中国肿瘤》 CAS 2002年第12期702-704,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特征与流行情况。[方法]对1999年~2001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 ,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等指标。[结果]3年恶性肿瘤平均发病率为141.26/10万 ,标化发病率为123.86/10万。男性标化截... [目的]了解重庆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特征与流行情况。[方法]对1999年~2001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 ,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等指标。[结果]3年恶性肿瘤平均发病率为141.26/10万 ,标化发病率为123.86/10万。男性标化截缩率及累积率均以肺癌最高 ,女性累积率肺癌居首位 ,而标化截缩率以乳腺癌最高。[结论]重庆市区恶性肿瘤发病(特别是男性)以肺癌为主 ,而乳腺癌是危害中青年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加强社区肿瘤防治工作及环境治理是控制和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 发病率 重庆
下载PDF
三峡库区重庆段鼠疫预警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季恒青 贾庆良 +4 位作者 汪新丽 苏培学 吴国辉 毛德强 张春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查明三峡工程二期水位重庆库区鼠疫宿主、媒介及鼠疫疫源地情况,为库区鼠疫预警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室内外鼠密度;用鼠笼捕鼠麻醉后梳检鼠体寄生蚤,查染蚤种类、染蚤率;对所捕获鼠分类鉴定,研究其种群、分布;通... 目的查明三峡工程二期水位重庆库区鼠疫宿主、媒介及鼠疫疫源地情况,为库区鼠疫预警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室内外鼠密度;用鼠笼捕鼠麻醉后梳检鼠体寄生蚤,查染蚤种类、染蚤率;对所捕获鼠分类鉴定,研究其种群、分布;通过对所捕活鼠采血分离血清,检测鼠疫F1抗体和对不明原因自毙动物的主动搜索以及疫情监测等,研究鼠疫自然疫源地及疫情情况。结果共发现鼠形动物3目8科27种,其中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及四川短尾为优势种;鼠密度平均为1.57%,其中室内平均为1.64%,室外平均为1.51%;10340只活鼠血清F1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发现鼠体寄生蚤6种,有印鼠客蚤、不等单蚤、缓慢细蚤、猫栉首蚤、偏远古蚤和特新蚤指名亚种,染蚤率为6.51%,总蚤指数为0.15;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未发现鼠间和人间疫情。结论三峡工程二期水位重庆库区尚未发现鼠疫,但库区广泛存在家鼠鼠疫菌重要储存宿主黄胸鼠及传播媒介印鼠客蚤,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库区,极有可能引起鼠疫的暴发流行,库区存在发生鼠疫的潜在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重庆段 鼠疫 预警研究
下载PDF
三峡库区重庆段1997-2002年人群健康监测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新丽 王伟军 +5 位作者 吴国辉 毛德强 苏培学 韩力苏 陈亚林 贾庆良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前重庆库区人群健康有关指标,并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卫生指标的影响。方法在重庆库区选择了7个区县14个沿江乡镇(办事处)设立监测点,按照统一方法进行人口资料、卫生资源、死因分析、法定传染病、地方病、病...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前重庆库区人群健康有关指标,并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卫生指标的影响。方法在重庆库区选择了7个区县14个沿江乡镇(办事处)设立监测点,按照统一方法进行人口资料、卫生资源、死因分析、法定传染病、地方病、病媒生物等进行同步监测。结果年均监测人口370469人,年均出生率为8.31‰,死亡率为5.66‰,婴儿死亡率11.90‰,人口自然增长年均率为2.67‰,人群期望寿命为74.89岁。居民死因前五位为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意外死亡和消化系统疾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447.64/10万~705.32/10万;地氟病仅见于奉节县,阳性率为33.50%;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率年均为11.92%。健康人群出血热、钩体、乙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28.33%、32.76%。鼠密度平均为4.84%,室内为4.60%,室外为4.99%。鼠肺出血热带毒率为1.12%,鼠肾钩体带菌率为0.31%。人房蚊密度为49.35只/间·人工小时,畜圈为143.81只/间·人工小时。结论三峡库区主要死因是循环系统、肿瘤,传染病不再是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历年的发病率比重庆市常规疫情高,地氟病仅见于奉节监测点,地甲病属中等偏低病区。每年有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散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重庆 1997-2002年 人群健康 疾病监测 卫生资源 自然疫源性疾病 虫媒传染病
下载PDF
开县特大井喷事件及严重后果成因与反思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新 张华东 +2 位作者 陈荣光 贾庆良 张华东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29-2231,共3页
[目的]对开县特大天然气井喷事件发生及为何造成严重灾害后果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反思,为我国应急机制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开县井喷事故发生、发展及其造成严重灾害和应急处理的相关资料,结合国家相关法规和专业知识,进行描述性分析。... [目的]对开县特大天然气井喷事件发生及为何造成严重灾害后果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反思,为我国应急机制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开县井喷事故发生、发展及其造成严重灾害和应急处理的相关资料,结合国家相关法规和专业知识,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分析发现,事件造成如此严重人员伤亡的原因,除国务院认定的7个事故直接原因外,也与事故发生地的地理条件、发生时的气象条件有关,更与我国当时高危险生产作业中一系列机制建设缺失有关。[结论]结合开县井喷事件的发生发展原因和处置过程中得失体会,要避免类似开县井喷事故的发生和灾害事件产生严重后果,我国的应急机制建设尚需从脆弱性评估与危害识别、应急人员个人防护、大众安全健康教育、应急处理的总结评价与信息交流等多方面予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特大天然气井喷 灾害成因分析
下载PDF
牛肉干加工过程中HACCP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国辉 罗书全 +7 位作者 段刚 王红 杨小伶 贾庆良 李坤碧 刘晓鹏 廖春燕 廖柏森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为了保证牛肉干制品的卫生质量 ,探讨HACCP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进行了牛肉干加工过程中污染源消长规律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初步确定了原辅料的验收、蒸制、消除异物、称重装袋、微波杀菌为关键控制点 ,在实验性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 为了保证牛肉干制品的卫生质量 ,探讨HACCP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进行了牛肉干加工过程中污染源消长规律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初步确定了原辅料的验收、蒸制、消除异物、称重装袋、微波杀菌为关键控制点 ,在实验性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出企业HACCP系统详细的实施计划。检验结果证明 ,该HACCP系统适合牛肉干加工过程的卫生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干制品 卫生质量 HACCP系统 质量控制 肉制品
下载PDF
新型淋球菌培养基及其鉴定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琪 刘念一 +3 位作者 韩力苏 吴国辉 贾庆良 李晓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2-493,共2页
淋球菌是主要的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体,它可引起人类生殖器、泌尿道化脓性感染.国标规定使用的淋球菌培养基是国产的巧克力培养基和T-M培养基,确定方法是快速糖发酵培养基,淋球菌培养基在T-M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大,T-M培养基是培养... 淋球菌是主要的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体,它可引起人类生殖器、泌尿道化脓性感染.国标规定使用的淋球菌培养基是国产的巧克力培养基和T-M培养基,确定方法是快速糖发酵培养基,淋球菌培养基在T-M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大,T-M培养基是培养分离淋球菌最常用的培养基,但其制作繁琐,价格昂贵,用于人群预防性健康检查受到一定的限制,淋球菌在巧克力培养基虽能生长,但由于营养不足,生长缓慢,同时制作培养基需大量羊血,材料来源有限,也难于广泛应用,淋球菌鉴定初筛用的氧化酶试剂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溶于水后易被氧化而失去作用,不仅造成试剂浪费,还会出现假阴性.因此,为适应性病防治的需要,确保卫生执法的公正、严肃,我们着手进行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快速的淋球菌培养及鉴定系统的研制.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淋球菌培养基 鉴定系统 研制 应用 淋球菌 性能测定
下载PDF
重庆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因素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龙江 贾庆良 +5 位作者 李勤 汪新丽 吴国辉 毛德强 韩力苏 季恒清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803-1806,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钩体病的发病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防止钩体病疫源地向三峡库区和长江下游地区扩散.方法选择1个钩体疫区县和2个三峡库区县作为监测点,用显微镜凝集试验(AMT)检测病人、健康人群及耕牛血清抗体... 目的分析重庆市钩体病的发病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防止钩体病疫源地向三峡库区和长江下游地区扩散.方法选择1个钩体疫区县和2个三峡库区县作为监测点,用显微镜凝集试验(AMT)检测病人、健康人群及耕牛血清抗体.用夹夜法捕鼠,鉴定鼠种,计算鼠密度,分离培养病原体,同时用PCR法进行比较.结果1961~2004年重庆市钧体发病率在0.09/10万~12.16/10万之间,死亡率在0~0.44/10万之间,病死率在0%~10.34%之间波动.彭水县1998年和2000年的洪灾年出现2次局部爆发.监测点鼠密度在1.6%~4.4%之间波动,食虫目小兽(51%)、褐家鼠(25%)和黑线姬鼠(12%)为优势鼠种.鼠带菌率为1.7%(10/583),褐家鼠和食虫目小兽中分离出钩体病原,均为澳洲群澳洲型.病人血清检测阳性率为73.33%(33/45),血清群以澳洲群和黄疸出血群为主;健康人群感染率为45%(598/1330),疫区点血清抗体阳性率(74.7%)显著高于库区点(28.0%).牛血清检测优势菌群为澳洲群.结论鼠类是重庆市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因素为稻田作业.主要流行菌群为澳洲群,库区人群免疫水平较低.三峡库区蓄水后水流变缓,接触疫水的频率增加,可能引起钩体疫情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因素 三峡库区 监测
下载PDF
Sp110基因5’-UTRrs11679983SNP与肺结核易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陶杨 周丹 +5 位作者 李革 蔡家春 胡代玉 熊宇 贾庆良 秧茂盛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3042-3043,3046,共3页
[目的]探讨Sp110基因5’-UTR rs1167998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重庆籍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00名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和106名非结核病对照,运用ASA-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基因型,比较Sp110基因5’-UT... [目的]探讨Sp110基因5’-UTR rs1167998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重庆籍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00名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和106名非结核病对照,运用ASA-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基因型,比较Sp110基因5’-UTR rs11679983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Sp110基因5’-UTR rs11679983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21.00%、56.00%、23.00%;对照组分别为41.51%、54.72%、3.77%,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11679983A/G与肺结核相关(OR=2.84,95%CI:1.76~4.59,P﹤0.001)。[结论]Sp110基因rs11679983位点基因多态与肺结核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110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肺结核 易感性
下载PDF
汽车驾驶员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帅平 卢仙娥 贾庆良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了解汽车驾驶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该人群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746名20~60岁的男性驾驶员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压测量等。同期检测了884名男性非驾驶员人员的血压值。结... 目的了解汽车驾驶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该人群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746名20~60岁的男性驾驶员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压测量等。同期检测了884名男性非驾驶员人员的血压值。结果男性驾驶员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8.3%,高于非驾驶员18.26%。驾龄、平均每天开车时间、驾驶车型、工作责任和工作紧张感等职业因素与驾驶员高血压有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驾龄、工作责任和工作紧张感、父母患高血压及体重指数(BMI)>25是驾驶员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职业紧张等因素与驾驶员高血压患病有关,需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驾驶员
下载PDF
职业紧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帅平 卢仙娥 贾庆良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25-1526,共2页
关键词 职业紧张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付出-回报失衡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