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开芳 《党政干部论坛》 2003年第7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政府管理 市场经济 宏观经济职能 经济秩序 公共物品 收入分配制度 贫富差距
下载PDF
财政支持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开芳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33-34,共2页
中小企业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们在发展中遇到较多困难,特别是乱收费、融资难的问题。因此,加强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十分迫切。
关键词 湖北 中小企业 财政支持
下载PDF
把剩余价值还原为一般经济学范畴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开芳 朱新方 《计划与市场》 2002年第10期7-9,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二十年前,笔者写了一篇《剩余价值范畴的内涵质疑》的文章,其核心内容有二:一是不同意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剩余价值范畴内涵的界定;二是认为剩余价值范畴是一个中性概念,它存在于商品社会之中,无论这个社会是资本主义,还... 一、问题的提出二十年前,笔者写了一篇《剩余价值范畴的内涵质疑》的文章,其核心内容有二:一是不同意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剩余价值范畴内涵的界定;二是认为剩余价值范畴是一个中性概念,它存在于商品社会之中,无论这个社会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只要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存在,剩余价值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经济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 经济学 无偿占有 经济范畴
下载PDF
制度创新:入世后中国农业的出路
4
作者 贾开芳 朱新方 《党政干部论坛》 2002年第8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入世 中国 农业发展 农业投入
下载PDF
以新的视野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5
作者 贾开芳 《党政干部论坛》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中国 地位 作用
下载PDF
遵循经济规律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6
作者 贾开芳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我国农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各级政府按经济规律办事,成为指导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制定者和领路人;农户按经济规律办事,成为落实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从而使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关键词 经济规律 农业 经济结构 劳动地域 分工规律 比较成本 效应规律 技术变量规律
下载PDF
论小康思想的发展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
7
作者 贾开芳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09-212,共4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思想,这一概念是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相联系的。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三步走"的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思想,这一概念是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相联系的。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升华了"小康社会"的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是对邓小平小康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抓住重点解决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思想 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邓小平思想 制度建设 中等收入
下载PDF
农村剩余劳力出路之我见
8
作者 贾开芳 《计划与市场》 2002年第12期21-22,共2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只不过是经济学理论称之为过剩人口的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必须在过剩人口这个大框架下寻求合适的策略,才能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原因分析1、经济学认为过剩人口产生的原... 农村剩余劳动力只不过是经济学理论称之为过剩人口的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必须在过剩人口这个大框架下寻求合适的策略,才能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原因分析1、经济学认为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形成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提高技术,从而使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里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增加,同量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比重增加,用于支付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其结果必然造成过剩人口。其次是结构性产业调整引起结构性失业。由于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原因分析 中国 转移方式 小城镇建设 农民收入
下载PDF
对日本、韩国、俄罗斯农用土地制度改革的点评与思考 被引量:16
9
作者 朱新方 贾开芳 《调研世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6,39,共4页
  农业的大发展往往是在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之后,农业生产关系又是以变革农用土地制度为核心的。但是,农用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一项巨大工程,政策的设计难度较高。本文比较和点评了日本、韩国、俄罗斯对农用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提出...   农业的大发展往往是在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之后,农业生产关系又是以变革农用土地制度为核心的。但是,农用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一项巨大工程,政策的设计难度较高。本文比较和点评了日本、韩国、俄罗斯对农用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中国农用土地制度的改革必须适应广大国民意愿、市场利益、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国情要求的思考,期待政府加大推进此项改革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俄罗斯 农用土地制度 改革 韩国 农业生产 市场利益
下载PDF
《资本论》土地制度变迁理论解读
10
作者 朱新方 贾开芳 《理论月刊》 2005年第4期52-54,共3页
传统思维定势往往注重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而忽略事物发生发展的结果。过去人们在解读《资本论》中有关土地制度变迁理论时,特别看重马克思对封建和氏族所有地转化为近代私有财产过程的研究,而忽略了马克思客观评价的论述。如果用新的... 传统思维定势往往注重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而忽略事物发生发展的结果。过去人们在解读《资本论》中有关土地制度变迁理论时,特别看重马克思对封建和氏族所有地转化为近代私有财产过程的研究,而忽略了马克思客观评价的论述。如果用新的视角去解读《资本论》,则不难发现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建立的结果是架构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这对于研究今天中国农村发展的走向不无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土地制度变迁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下载PDF
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道德主体
11
作者 朱新方 贾开芳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1-73,共3页
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道德主体朱新方贾开芳一、道德以及市场经济对道德的根本要求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调节人们之间相互关... 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道德主体朱新方贾开芳一、道德以及市场经济对道德的根本要求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调节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对道德这一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道德建设 道德主体 经济条件下 企业管理者 道德观念 道德选择能力 人格力量 社会主义道德 场经济 劳动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