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录组学研究
1
作者 尚雪恬 董静 +10 位作者 黄麦玲 孙琦 贾红彦 张蓝月 刘秋月 姚明旭 王颖超 姬秀秀 杜博平 邢爱英 潘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49-460,共12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转录组,寻找LTBI人群中结核抗原特异的免疫应答重要基...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转录组,寻找LTBI人群中结核抗原特异的免疫应答重要基因及可能发挥功能的信号通路,绘制LTBI基因表达谱。方法:应用微阵列芯片检测200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招募的4例LTBI者(LTBI组)和4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经结核抗原刺激后的PBMC转录组,并对部分差异基因进行qPCR检测以验证芯片数据。应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与LTBI最相关模块,并对模块中的基因分别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ontology,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从全转录组水平筛选信号通路。通过免疫浸润分析寻找与LTBI相关的免疫细胞。通过STRING数据库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绘制两模块中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图。结果:LTBI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共发现393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倍数>2或<0.5,P<0.05),LTBI中112个表达下调,281个表达上调。针对10个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证实基因表达趋势与芯片数据一致,即CAMK1G、IL2、SPINK1、SUCNR1、HCAR3、IL18BP、CHI3L1、TNF均上调;RASGRP2、TPM2均下调。通过WGCNA分析确定与LTBI最相关的正相关蓝色模块(cor=0.88,P=0.004)和负相关蓝绿色模块(cor=―0.93,P=0.001)。对上述模块内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并行基于全转录组的GSEA分析,发现趋化因子信号通路(P<0.001)和凋亡信号通路(P=0.003)在两种分析中均明显富集。对两模块中的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通过内置插件计算得到每个模块中的前10个关键基因,即蓝色模块中的PTPRC、CD40、IL10、IRF8、CCR1、CD80、TLR8、CLEC7A、CD83和CD274;蓝绿色模块中的TNF、ICAM1、TNFRSF4、HAVCR2、CD276、CCL4、CD33、IL1RN、NCF1和FGR。免疫浸润分析发现,M1型巨噬细胞(P=0.029)和M2型巨噬细胞(P=0.001)等固有免疫细胞的比例在LTBI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PBMC转录组在LTBI人群和健康人群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基因主要聚集于凋亡信号通路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其中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揭示了固有免疫应答在LTBI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 转录因子 生物学标记 免疫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 mRNA检测试验对不同年龄人群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价值
2
作者 宋瑞雪 董静 +7 位作者 姚明旭 贾红彦 李自慧 孙琦 朱传智 杜博平 邢爱英 潘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1-227,共7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 gamma-induced protein 10,IP-10) mRNA检测技术对不同年龄组结核病患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和深圳市第... 目的:探讨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 gamma-induced protein 10,IP-10) mRNA检测技术对不同年龄组结核病患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且完成IP-10 mRNA检测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590例。剔除诊断不明确200例,共1390例纳入分析。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确诊结核病组(475例)、临床诊断结核病组(518例)、非结核病组(397例)。按照年龄将入组患者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1062例和老年组(60~95岁)328例。在不同年龄组中,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IP-10 mRNA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中青年组IP-10 mRNA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721/799,95%CI:87.9%~92.1%)和68.8%(170/247, 95%CI:62.6%~74.4%),老年组IP-10 mRNA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159/181,95%CI:82.0%~92.0%)和54.7%(76/139,95%CI:46.0%~63.1%)。两个年龄组间IP-10 mRNA检测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2,P=0.337),但中青年组IP-10 mRNA检测的特异度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4,P=0.006)。随年龄增长,IP-10 mRNA检测的敏感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63,P=0.288),特异度随年龄增长明显降低(Z=-2.846,P=0.004)。结论:IP-10 mRNA检测对中青年结核病患者的辅助诊断更有价值;考虑IP-10 mRNA检测的敏感度受年龄影响较小,可能有助于在老年人群中应用该技术进行结核感染的主动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鉴别 干扰素类 干扰素诱导剂
下载PDF
液态芯片技术筛选胸腔积液细胞因子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杜凤娇 杜博平 +4 位作者 贾红彦 邢爱英 李自慧 朱传智 李华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应用液态芯片技术筛选结核性胸膜炎(plTB)胸腔积液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建立诊断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plTB患者(plTB组)86例,其中确诊plTB组41例,临床诊断plTB组45例;其他胸腔积液患者(对照组)42例。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分析... 目的应用液态芯片技术筛选结核性胸膜炎(plTB)胸腔积液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建立诊断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plTB患者(plTB组)86例,其中确诊plTB组41例,临床诊断plTB组45例;其他胸腔积液患者(对照组)42例。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分析胸腔积液17个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5、IL-6、IL-8、IL-9、IL-10、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IL-15、IL-17F、IL-2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a(MIP-3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β-干扰素(IFN-β)的表达量。筛选确诊plTB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因子,并在确诊plTB患者中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将AUC>0.850、特异度>80%的IP-10、IL-27和MCP-1联合诊断plTB,并同胸腔积液腺苷酸脱氨酶(ADA)检测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比较,评估诊断效能。结果确诊plTB组IL-2、IP-10、IL-27、TNF-α和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P-10、IL-27和MCP-1三因子联合确诊plTB的敏感度为87.8%,特异度为81.0%;三因子联合诊断在45例临床诊断plTB组中的敏感度仍高达86.7%,与确诊plTB组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B组中,TIP-10、IL-27和MCP-1三因子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7.2%,高于T-SPOT.TB单独检测(81.4%)和ADA单独检测(54.7%)。结论应用液态芯片技术对胸腔积液IP-10、IL-27和MCP-1联合检测,可为plTB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腔积液 胸膜炎 白细胞介素-27 液态芯片技术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 mRNA检测技术对结核病辅助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瑞雪 魏荣荣 +8 位作者 董静 贾红彦 杜博平 孙琦 邢爱英 李自慧 朱传智 张宗德 潘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71-476,共6页
目的:评估以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 gamma-induced protein 10,IP-10)为靶标的检测技术(IP-10.TB)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并对比分析该检测技术与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检测技术的一... 目的:评估以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 gamma-induced protein 10,IP-10)为靶标的检测技术(IP-10.TB)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并对比分析该检测技术与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检测技术的一致性。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连续性、前瞻性纳入疑似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158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常规生化检测、结核病病原学检测、影像学检测和(或)病理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确诊结核病组(88例)、临床诊断结核病组(29例)和非结核病组(41例)。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行外周血IP-10.TB检测和QFT-GIT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价值,两种检测技术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158例研究对象中,IP-10.TB检测不确定结果7例(4.4%),QFT-GIT检测不确定结果5例(3.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0.556)。在146例检测有效研究对象中,IP-10.TB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95%CI:90.1%~98.8%)和64.1%(95%CI:47.2%~78.3%),QFT-GIT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2%(95%CI:91.4%~99.3%)和64.1%(95%CI:47.2%~78.3%)。两种检测技术的总符合率为92.5%(95%CI:88.2%~96.8%),阳性符合率为95.0%(95%CI:91.0%~98.9%),阴性符合率为82.1%(95%CI:68.0%~96.3%);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60(95%CI:0.624~0.895,P<0.001)。结论:IP-10.TB检测具有与QFT-GIT检测一致的诊断效能,可应用于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干扰素类 干扰素诱导剂 诊断 鉴别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乙酰转移酶fadA3对宿主蛋白乙酰化修饰及其体内存活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段玉衡 张蓝月 +9 位作者 董静 史雨婷 贾红彦 李自慧 邢爱英 杜博平 孙琦 潘丽萍 朱传智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91-400,共10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乙酰转移酶fadA3对宿主蛋白乙酰化修饰、基因表达和MTB在体内存活的影响。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选取MTB标准株(H37R...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乙酰转移酶fadA3对宿主蛋白乙酰化修饰、基因表达和MTB在体内存活的影响。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选取MTB标准株(H37Rv),利用CRISPR-cas系统辅助的非同源性末端接合技术(CRISPR-NHEJ)构建H37Rv-fadA3基因敲除株(ΔfadA3),利用微孔板法分别检测H37Rv和ΔfadA3在7H9液体培养基中的吸光度值(A值)和细菌活性,绘制生长曲线图和最低抑菌浓度表。运用免疫印迹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H37Rv和ΔfadA3感染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系THP-1分化得到)后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变化及基因表达的差异情况;采用菌落计数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分析H37Rv和ΔfadA3在C57BL/6J小鼠肺组织和巨噬细胞中的存活及病理变化。结果:fadA3经敲除1116 bp片段后成功获得ΔfadA3敲除株。H37Rv和ΔfadA3在培养第3、6、9和12天的A 600值(分别为0.245±0.005和0.232±0.013、0.403±0.122和0.385±0.009、0.444±0.010和0.442±0.005、0.675±0.027和0.662±0.0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23、2.351、0.178、0.848,P值均>0.05);二者对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PA-824、利奈唑胺、氯法齐明、利福平、贝达喹啉、德拉马尼等一线/二线抗结核药物的90%最低抑菌浓度相同(分别为0.006、2.000、0.313、0.156、0.250、0.625、1.250、0.003、0.125、0.320μg/ml)。H37Rv感染巨噬细胞中全蛋白乙酰化修饰灰度值(243.100±7.125)与未感染组(204.800±9.348)和ΔfadA3感染组(154.500±14.89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4,P=0.013;t=9.350,P=0.003)。与H37Rv相比,ΔfadA3感染上调的差异基因有94个,下调有7个。同时,在巨噬细胞模型(72 h)和小鼠肺组织中(28 d),H37Rv感染后的菌落形成单位计数[分别为(41.000±4.583)×10^(4)和log 10(5.531±0.203)]与ΔfadA3感染[(18.670±1.155)×10^(4)和log 10(4.541±0.276)]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15,P=0.001;t=6.466,P<0.001);ΔfadA3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性浸润较H37Rv感染小鼠明显减弱。结论:抗结核药物对ΔfadA3敲除株与H37Rv的杀菌效果一致。fadA3可显著调控宿主蛋白乙酰化修饰和基因表达,可能是维持H37Rv在巨噬细胞胞内和小鼠肺组织中存活,并导致肺组织炎症性浸润的重要毒力因子。这些发现将为靶向fadA3和宿主蛋白乙酰化的宿主导向治疗提供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乙酰转移酶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乙酰化作用 基因表达 细胞存活
下载PDF
miR-99a-5p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宿主巨噬细胞中的免疫调控作用
6
作者 史雨婷 董静 +8 位作者 贾红彦 朱传智 杨斌 李自慧 孙琦 杜博平 邢爱英 张宗德 潘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64-470,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THP-1细胞内特异miRNA在宿主抗结核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提取MTB感染及未感染THP-1细胞RNA,基于Illumina NovaSeq6000二代测序平台检测THP-1细胞内miRNA表达谱。采集4名... 目的:初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THP-1细胞内特异miRNA在宿主抗结核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提取MTB感染及未感染THP-1细胞RNA,基于Illumina NovaSeq6000二代测序平台检测THP-1细胞内miRNA表达谱。采集4名健康受试者6 ml外周血并分离人原代巨噬细胞。应用实时荧光PCR(qRT-PCR)技术验证MTB感染THP-1细胞内特异miRNA并检测人原代巨噬细胞中靶标miRNA的表达水平。构建miRNA过表达载体,经慢病毒转染THP-1巨噬细胞获得稳定的过表达细胞株,使用qRT-PCR检测H37Rv感染的miRNA过表达细胞及对照空载体细胞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结果:从16个二代测序结果表达差异明显的miRNA分子中选取既往未作研究且差异最为明显的miR-99a-5p(P=0.021)作为研究靶基因。通过qRT-PCR在THP-1细胞及原代巨噬细胞中验证,发现miR-99a-5p在THP-1感染组和原代巨噬细胞内的表达量(分别为0.482±0.148和0.433±0.072)均明显低于未感染组(1.536±0.290和1.113±0.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76,P<0.001;t=3.167,P=0.019)。MTB感染miR-99a-5p过表达细胞后24 h的菌落形成单位(CFU)[64.0×10^(4)(52.0×10^(4),87.0×10^(4))]明显高于MTB感染的对照空载体细胞内CFU[17.0×10^(4)(16.0×10^(4),24.0×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3,P=0.029)。与MTB感染的对照空载体细胞相比,MTB感染的miR-99a-5p过表达细胞内TNF-α及IFN-γ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由1.018±0.310和1.687±0.135下降至0.740±0.001和0.631±0.3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31,P=0.010;t=3.349,P=0.010)。结论:miR-99a-5p可抑制TNF-α及IFN-γ的释放,促进MTB在巨噬细胞内的生长。MTB感染后宿主miR-99a-5p的下调表达可能在宿主抗结核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芯片分析技术 微RNAS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贾红彦 潘丽萍 +6 位作者 刘菲 杜博平 孙琦 邢爱英 杜凤娇 马玙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67-471,共5页
目的 探讨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募集北京胸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淋巴结肿大患者185例,最终分为确诊结核性淋巴结组(51例)、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 目的 探讨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募集北京胸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淋巴结肿大患者185例,最终分为确诊结核性淋巴结组(51例)、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105例),其余诊断不明确或临床诊断淋巴结结核患者予以剔除.所有患者均行外周血T-SPOT.TB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两组间斑点形成个数(SFCs)数据比较采用Mann WhitneyU检验,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SPOT.TB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敏感度分别为92.2%(47/51)和60.8%(31/51),特异度分别为79.0%(83/105)和77.1%(81/105),T-SPOT.TB敏感度显著高于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5,P<0.01).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刺激下结核性淋巴结组SFCs中位数为242个(57,621个)/10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SFCs中位数为0个(0,20个)/106 PBMCs,结核性淋巴结组SFCs数量显著高于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应用Mann Whitney U检验,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472.0,P<0.01).在T-SPOT.TB结果阳性的69例患者中,47例结核性淋巴结患者SFCs的M(P25,P75)为280个(98,684个)/106 PBMCs,显著高于对照组22例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患者SFCs的M(P25,P75)52个(35,93个)/106 PBMCs(U=146.5,P<0.01).结论 T-SPOT.TB方法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敏感度,有可能成为淋巴结结核辅助诊断的一项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敏感性与特异性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2
8
作者 贾红彦 董静 +1 位作者 张宗德 潘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720-726,共7页
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和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尽管目前已将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纳入结核病确诊依据之一,但临床仍然存在大量病原学阴性的结核病患者,需要依靠免疫学检测技术进行辅助诊断。结核分枝杆菌入侵宿主后引发的免疫病理... 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和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尽管目前已将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纳入结核病确诊依据之一,但临床仍然存在大量病原学阴性的结核病患者,需要依靠免疫学检测技术进行辅助诊断。结核分枝杆菌入侵宿主后引发的免疫病理反应及抗结核免疫应答反应是开发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础,参与免疫应答不同阶段的各类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抗体等都是潜在的免疫学诊断靶标。近年来,基于这些靶标开发了多项免疫学检测新技术,包括γ-干扰素释放试验、新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检测、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FN-γ/IL-2)双因子检测等,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结核病的诊断带来了新的希望。此外,尚有一些处在研发过程的新型蛋白标识物、多功能淋巴细胞等也表现出较好的潜在诊断价值。笔者将对已用于临床的免疫学诊断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优缺点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可能进入临床应用的标识物和其他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免疫 临床实验室技术
下载PDF
两种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贾红彦 潘丽萍 +6 位作者 杨新婷 杜博平 孙琦 魏荣荣 邢爱英 陈效友 张宗德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297-300,I0001,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和基于全血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Quanti 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目的评价基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和基于全血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Quanti 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除临床诊断和未确诊病例122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37例(结核组),非结核性胸膜炎23例(对照组),同时行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SPOT.TB和QFT-GIT检测。结果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结核组T-SPOT.TB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FC)数与QFT-GIT检测的IFN-γ释放量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组中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的SFC数显著高于外周血SFC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高于外周血QFT-GIT检测(0.874)、外周血T-SPOT.TB检测(0.855)和胸腔积液QFT-GIT检测(0.779)。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中不确定结果比例(16.7%)显著低于QFT-GIT(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SPOT.TB检测方法更适用于胸腔积液的检测,可辅助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积液 T-SPOT.TB QFT-GIT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贾红彦 兰汀隆 +7 位作者 刘菲 杜凤娇 魏荣荣 杜博平 邢爱英 孙琦 秦世炳 张宗德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867-870,共4页
目的探讨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骨关节结核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骨关节结核病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患者,应用ELISPOT试验检测结核菌特异性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CFP-10)刺激后外周血中释放γ-... 目的探讨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骨关节结核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骨关节结核病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患者,应用ELISPOT试验检测结核菌特异性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CFP-10)刺激后外周血中释放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同时对关节穿刺液或手术标本进行涂片、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核菌特异DNA以及病理检查诊断。结果骨关节结核病患者中ELISPOT检测敏感性为96.7%(29/30),特异性为76.2%(16/21),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5.3%、94.2%和2.86。抗酸杆菌涂片、结核菌培养、PCR和病理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23.3%(7/30),30.0%(9/30),46.7%(14/30)和93.3%(28/30)。结论 ELISPOT检测方法在骨关节结核病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敏感性明显高于临床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结核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干扰素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红彦 李自慧 +3 位作者 杜博平 邢爱英 孙琦 张宗德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7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总RNA,并在实验中对其进行优化。方法收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物,分别用甲醇和玻璃粉裂解其细胞壁,然后加入Trizol提取结核分枝杆菌总R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完整性,用Nano-drop2000检测其得率和...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总RNA,并在实验中对其进行优化。方法收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物,分别用甲醇和玻璃粉裂解其细胞壁,然后加入Trizol提取结核分枝杆菌总R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完整性,用Nano-drop2000检测其得率和纯度。结果玻璃粉裂解细胞壁法和甲醇裂解细胞壁法提取的结核分枝杆菌总RNA的获得率分别为6.124±1.144和13.437±1.767(P<0.01),纯度A260/A280的值分别为1.924±0.039和1.899±0.072(P>0.01)。结论玻璃粉裂解细胞壁法和甲醇裂解细胞壁法提取的结核分枝杆菌总RNA均未发生明显降解,其完整性均能满足后续实验的需要。用甲醇裂解法提取的结核分枝杆菌总RNA的获得率明显高于玻璃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核糖核酸 提取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中两种细胞计数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红彦 潘丽萍 +4 位作者 杜博平 孙琦 邢爱英 杜凤娇 张宗德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749-751,共3页
目的比较Muse Cell Analyzer自动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人工镜检两种计数方法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悬液的计数结果,探讨Muse Cell Analyzer自动细胞分析仪用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中细胞定量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T-SPOT.TB... 目的比较Muse Cell Analyzer自动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人工镜检两种计数方法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悬液的计数结果,探讨Muse Cell Analyzer自动细胞分析仪用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中细胞定量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T-SPOT.TB检测中的60份血液标本,对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分别用人工显微镜和Muse Cell Analyzer自动细胞分析仪计数PBMC,同时进行T-SPOT.TB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人工显微镜和Muse Cell Analyzer自动细胞分析仪两种计数方法相关性好(r=0.967);细胞悬液用人工显微镜计数所得PBMC浓度为(6.03±2.18)×109/L,用Muse Cell Analyzer自动细胞分析仪计数所得PBMC浓度为(6.10±2.34)×109/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两种计数方法所得T-SPOT.TB检测结果一致性好。结论 Muse cell analyzer自动细胞分析仪计数可取代人工显微镜计数法用于T-SPOT.TB检测中对细胞悬液中PBMC的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 TB) Muse Cell Analyzer自动细胞分析仪计数 人工显微镜计数
下载PDF
IgA肾病合并卡波西肉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红彦 张瑜 林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0期1861-1862,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蒙古族,因'双下肢皮疹11月余,发现尿蛋白阳性3月余'入院。患者缘于11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皮疹,呈紫癜样,压之不褪色,不伴有瘙痒,未在意,未系统诊治;3个月前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现尿蛋白3+,尿潜血3+,... 1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蒙古族,因'双下肢皮疹11月余,发现尿蛋白阳性3月余'入院。患者缘于11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皮疹,呈紫癜样,压之不褪色,不伴有瘙痒,未在意,未系统诊治;3个月前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现尿蛋白3+,尿潜血3+,血肌酐107μmol/L,抗dsDNA抗体阳性,患者未住院治疗,后口服中药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肉瘤 IGA
下载PDF
两种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14
作者 贾红彦 潘丽萍 +6 位作者 杨新婷 杜博平 孙琦 魏荣荣 邢爱英 陈效友 张宗德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8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和基于全血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 目的评价基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和基于全血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除临床诊断和未确诊病例122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37例(结核组),非结核性胸膜炎23例(对照组),同时行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SPOT.TB和QFT-GIT检测。结果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结核组T-SPOT.TB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t,SFC)数与QFT-GIT检测的IFN-γ释放量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组中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的SFC数显著高于外周血SFC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o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高于外周血QFT-GIT检测(0.874)、外周血T-SPOT.TB检测(0.855)和胸腔积液QFT-GIT检测(0.779)。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中不确定结果比例(16.7%)显著低于QFT-GIT(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SPOT.TB检测方法更适用于胸腔积液的检测,可辅助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积液 T-SPOT TB QFT-GIT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下载PDF
脑脊液miRNA定量检测中内参基因的选择评价
15
作者 贾红彦 黄麦玲 +7 位作者 刘菲 董静 孙琦 魏荣荣 邢爱英 杜博平 张宗德 潘丽萍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20年第4期265-271,共7页
目的探讨常规内参基因U6和Cel-miR-39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微小核糖核酸(miRNA)定量检测的可行性,并初步用于脑脊液miRNA定量检测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常规脑脊液检测后保存的标本,根据最终诊断依据... 目的探讨常规内参基因U6和Cel-miR-39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微小核糖核酸(miRNA)定量检测的可行性,并初步用于脑脊液miRNA定量检测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常规脑脊液检测后保存的标本,根据最终诊断依据纳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4例。提取其脑脊液标本miRNA.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miRNA的表达水平。采用GeNorm.Normn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分析内参基因miRNA的稳定性,采用2^(-△Ct)方法计算靶标miRNA的相对表达量。标本重复检测的一致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靶标基因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比较采用1检验。结果70份脑脊液标本中,U6检测的循环阈值(Ct)为(30.40±3.30)个循环,表达丰度较低,Cel-miR-39检测的Ct值为(21.49±0.70)个循环,表达丰度适中。内参和靶标基因miRNA在重复样本检测中一致性均较好(r>0.931,P<0.00)。根据3种软件分析结果,Cl-miR-39在70份脑脊液标本中表达稳定性更高,更适合作为脑脊液miRNA检测的内参基因。以Cel-miR-39为内参,靶标基因miR-126-3p(1.13±0.41比3.34±0.82,t=2.452,P=0.016).miR-130a-3p(0.56±0.10比2.59±0.70,t=2.960,P=0.004)和miR-151a-3p(0.64±0.25比2.11±0.33,t=3.536,P=0.001)在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病毒性脑膜炎组。结论Cel miR-39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miRNA定量检测的标准内参,脑脊液中miR-126-3p、miR-130a-3p和miR-151a-3p的相对表达量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脑脊髓液 微RNAS 参考值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贾红彦 李自慧 +4 位作者 杜博平 邢爱英 孙琦 张宗德 焦媚(编辑)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鉴于结核分枝杆菌RNA提取难度很大,为了提取到高质量的RNA,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总RNA,并在实验中对其进行优化。方法收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物,分别用甲醇和玻璃粉裂解其细胞壁,然后加入Trizol提取结核分枝杆菌总RN... 目的鉴于结核分枝杆菌RNA提取难度很大,为了提取到高质量的RNA,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总RNA,并在实验中对其进行优化。方法收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物,分别用甲醇和玻璃粉裂解其细胞壁,然后加入Trizol提取结核分枝杆菌总R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完整性,用Nanodrop2000检测其得率和纯度。结果玻璃粉裂解细胞壁法和甲醇裂解细胞壁法提取的结核分枝杆菌总RNA的获得率分别为6.124±l|144和13.437±1.76760〈0.01),纯度A260/A280的值分别为1.924±0.039和1.899±0.072(P〉O.01)。结论玻璃粉裂解细胞壁法和甲醇裂解细胞壁法提取的结核分枝杆菌总RNA均未发生明显降解。用甲醇裂解法提取的结核分枝杆菌总RNA的获得率明显高于玻璃粉法,差异具有显著性;方法完整性和纯度均能满足实验需要,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核糖核酸 提取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
17
作者 贾红彦 潘丽萍 +6 位作者 刘菲 杜博平 孙琦 邢爱英 杜凤娇 马玙 张宗德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募集北京胸科J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淋巴结肿大患者185例,最终分为确诊结核性淋巴结组(5l例)、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 目的探讨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募集北京胸科J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淋巴结肿大患者185例,最终分为确诊结核性淋巴结组(5l例)、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105例其余诊断不明确或临床诊断淋巴结结核患者予以剔除。所有患者均行外周血T-SPOT.TB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采用SPSS17进行统计学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M(P25,P15)]表示,两组间斑点形成个数(SFCs)数据比较采MannWhitneyU检验,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SPOT.TB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分枝,菌抗体的敏感度分别为92.2%(47/51)和60.8%(31/51),特异度分别为79.0%(83/105)和77.1%(81/105),T-SPOT.TB敏感度显著高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5,P〈0.01)。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刺激下结核性淋巴结组SFCs中位:为242个(57,621个)/10^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SFCs中位数为0个(0,20个)/10^6。PBMCs,结核性;巴结组SFCs数量显著高于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应用MannWhitneyU检验,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472.0,P〈0.01)。在T-SP(3TB结果阳性的69例患者中,47例结核性淋巴结患者SFCs的M(R5,马5)为280个(98,684个)/10^6PBMCs,显著高于对照组22例非.核性淋巴结疾病患者SFCs的M(P25,P75)52个(35,93个)/10^6PBMCs(u=146.5,P〈0.0.01)。结论T-SPOT.TB方法在淋巴结结核的诊l中有着较高的敏感度,有可能成为淋巴结结核辅助诊断的一项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敏感性与特异性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与结核抗体检测在骨关节结核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范俊 秦世炳 +2 位作者 贾红彦 潘丽萍 兰汀隆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884-887,共4页
目的探讨与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与结核抗体检测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骨科住院并手术诊治的骨关节疾病患者156例,经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确诊后分为骨关... 目的探讨与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与结核抗体检测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骨科住院并手术诊治的骨关节疾病患者156例,经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确诊后分为骨关节结核患者92例和非结核骨关节疾病患者64例,对所有患者应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刺激后外周血中分泌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同时对两组患者行血清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SPOT.TB检测在诊断骨关节结核中的敏感度为93.5%(86/92),特异度为78.1%(50/64);结核抗体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1%(59/92)、81.3%(52/64)。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高于结核抗体检测(X^2=23.72,P〈0.01)。结论T-SPOT.TB检测方法在辅助骨关节结核快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抗体 细菌
下载PDF
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菌阴肺结核中诊断价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杨新婷 贾红彦 +5 位作者 李琦 卜建玲 古淑香 杜凤娇 张宗德 陈效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RD1区抗原的全血γ干扰素释放实验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菌阴肺结核组、菌阳肺结核组、肺部其他疾病对照组共计182例,抽取肝素抗凝血分别给以抗原ESAT-6、PPD、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通过ELISA... 目的探讨基于RD1区抗原的全血γ干扰素释放实验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菌阴肺结核组、菌阳肺结核组、肺部其他疾病对照组共计182例,抽取肝素抗凝血分别给以抗原ESAT-6、PPD、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抗原刺激后血浆中IFN-γ的数值。结果根据菌阳结核组和健康人群中IFN-γ分泌量绘制ROC曲线,选定ESAT-6为抗原刺激时cut-off值为31 pg/ml;PPD为抗原刺激时所分泌的IFN-γ的cut-off值为2068 pg/ml;ESAT-6/CFP-10融合抗原为抗原刺激时cut-off值为1458 pg/ml。如果选择ESAT-6或ESAT-6/CFP-10融合抗原任一阳性即判定为全血γ干扰素释放实验阳性,则其在菌阴肺结核中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76.8%。结论基于RD1区的全血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菌阴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AT-6 ESAT-6 CFP-10 干扰素释放试验 菌阴肺结核
下载PDF
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卉 张树才 +3 位作者 张宗德 贾红彦 古淑香 赵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11-31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在很多肿瘤中均存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状态导致基因表达失活的现象,本研究就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的PCR检测15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20例肺...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在很多肿瘤中均存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状态导致基因表达失活的现象,本研究就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的PCR检测15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20例肺部良性病变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1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58例发现RASSF1A启动子存在甲基化(58/158,38.7%),20例肺部良性病变中无一例发现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存在RASSF1A启动子高甲基化的病例预后较未发现RASSF1A甲基化的病例差(P=0.004),Cox回归分析显示RASSF1A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一个预后相关因素(RR=1.584,95%CI:1.040-2.411,P=0.032)。结论MSP法检测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一个预后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甲基化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