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评价香附质量
1
作者 李莹莹 纪亮 +6 位作者 雷敬卫 杨春静 贾豪 张维方 龚海燕 刘文俊 谢彩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199,I0020,共7页
目的建立香附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结合4种化学成分含量对不同产地及用药规格香附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集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 目的建立香附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结合4种化学成分含量对不同产地及用药规格香附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集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CA)等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及用药规格的香附药材进行区分比较。利用HPLC法测定香附药材中香附烯酮、α-香附酮、木犀草素和阿魏酸的含量。结果CA和PC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香附均可单独聚为一类,而浙江金华与其他产地香附差异最大,河南尉氏香附综合得分最高,质量较优;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OPLS-DA)结果显示,指纹图谱中13号峰(α-香附酮)、10号峰(香附烯酮)和14号峰是不同产地间香附质量产生差异的主要成分。广东湛江和浙江金华香附中香附烯酮与α-香附酮含量较为接近,香附烯酮含量远大于河南香附,α-香附酮含量远小于河南香附;不同产地香附中阿魏酸和木犀草素含量差异不大。去皮后香附中香附烯酮、α-香附酮和木犀草素含量降低,阿魏酸含量增加。结论不同产地间香附质量存在差异,以河南香附质量最佳。去皮前后香附化学成分相似,无明显种类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模式识别
原文传递
香附饮片与4种醋制香附饮片的快速鉴别
2
作者 杨颜溶 贾豪 +4 位作者 田瀚举 李莹莹 雷敬卫 谢彩侠 龚海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I0015,I0016,共10页
目的建立香附饮片与4种醋制香附饮片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快速鉴别香附饮片与4种醋制香附饮片;建立香附饮片与4种醋制香附饮片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测定α-香附酮、香附烯酮、5-羟甲基糠醛(5-HMF)、对香豆酸、阿魏酸、木犀草素的含... 目的建立香附饮片与4种醋制香附饮片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快速鉴别香附饮片与4种醋制香附饮片;建立香附饮片与4种醋制香附饮片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测定α-香附酮、香附烯酮、5-羟甲基糠醛(5-HMF)、对香豆酸、阿魏酸、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建立25批香附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利用OMNIC 9.2软件分析其平均红外光谱间的差异,采用Spectrum for Window 3.02软件标定共有峰,计算相对峰高;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香附饮片与4种醋制香附饮片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个数;采用SIMCA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判断红外光谱图结果与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结果是否相互验证;测定α-香附酮、香附烯酮、5-HMF、对香豆酸、阿魏酸、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25批香附样品的红外光谱图的相关系数为0.9347~0.9829,共标定16个共有峰,1500~1300 cm^(-1)波段处差异明显。正态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928、1649、995 cm^(-1)波段处可分别将醋煮品、醋炙品、醋蒸品与饮片区分;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结果显示25批样品共有21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指认出3号峰为5-HMF,7号峰为对香豆酸,8号峰为阿魏酸,14号峰为木犀草素,19号峰为香附烯酮,21号峰为α-香附酮;红外光谱图与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一致,均可聚为五类,即能够相互验证;5-HMF的含量经炮制后均有增加。对香豆酸、阿魏酸、木犀草素在饮片中含量最低,经炮制后均有增加。香附烯酮经醋炙、醋煮、醋蒸、醋煮蒸后均有减少,在香附饮片中含量最高。α-香附酮经醋炙后含量略有增加,经醋煮、醋蒸、醋煮蒸后均减少。结论香附饮片与4种醋制香附饮片的红外光谱图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能够快速鉴别香附饮片与4种醋制香附饮片;所建立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炮制 指纹图谱 含量 红外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
原文传递
渝东南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3
作者 贾豪 严宁珍 +1 位作者 程永毅 刘洪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6-1263,共8页
为评价区域农田土壤肥力及优化农业生产管理措施,选取渝东南地区黔江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重庆市测土配方施肥的615个表层(0~20 cm)土样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黔江区土壤有机碳(SOC)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 为评价区域农田土壤肥力及优化农业生产管理措施,选取渝东南地区黔江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重庆市测土配方施肥的615个表层(0~20 cm)土样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黔江区土壤有机碳(SOC)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SOC含量为13.27 g·kg^(-1),变异系数为31.44%,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且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大。块金效应为45.59%,空间分布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区SOC分布呈斑块状,总体表现为东高西低。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坡度、坡向对SOC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质地、海拔高度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海拔的增加,土壤中SOC含量也逐渐增加。而随着坡度增加,土壤中SOC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本研究结果为渝东南农田SOC管理及农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 土壤有机碳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贾豪 郭恒 王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36,共5页
为确定青海省马铃薯生产的合理施肥技术,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产量、养分积累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其中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和... 为确定青海省马铃薯生产的合理施肥技术,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产量、养分积累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其中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和钾肥。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用氮、磷、钾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N、P_2O_5、K_2O的积累量,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为142.5、167.5、92.6 kg/kg,氮、磷、钾肥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38.8%、22.4%、31.1%,氮、磷、钾肥的生理利用率分别为367.7、746.1、297.6 kg/kg。在青海互助县种植青薯9号,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202、135、180 kg/hm2时,产量可达83 333 kg/hm2,在此条件下每生产1 000 kg块茎需要吸收的N、P_2O_5、K_2O量分别为2.9、1.2、3.7 kg,三者比例为1∶0.41∶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磷、钾肥 产量 肥料利用效率 青海省
下载PDF
灰翅麦茎蜂年生活史及其成虫田间和消长动态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贾豪 徐培河 +1 位作者 侯生英 张贵 《青海农林科技》 1997年第2期27-28,共2页
采用试管观察及大田逐日捕捉,对发翅麦茎蜂进行了年生活史及其成虫田间消长动态的观察研究。得出,该虫在我省煌中县地区年发生一代。7月初孵活后,开始为害,于9月底入根茬内越冬,翌年6月上旬化蛹、羽化。通过田间调查研究,该成虫... 采用试管观察及大田逐日捕捉,对发翅麦茎蜂进行了年生活史及其成虫田间消长动态的观察研究。得出,该虫在我省煌中县地区年发生一代。7月初孵活后,开始为害,于9月底入根茬内越冬,翌年6月上旬化蛹、羽化。通过田间调查研究,该成虫田间消长动态模拟方程为:为化学防治及引进天敌效果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翅麦茎蜂 年生活史 消长动态 小麦 害虫
下载PDF
“病虫净”防治青海春小麦条锈病及麦茎蜂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贾豪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3期52-55,共4页
采用Dn— 311近似饱和最优设计试验 ,对A、B、C不同比例混配防治春小麦麦茎蜂和条锈病的防效再次验证。结果表明 ,A、B、C剂量取 488— 5 19ml、5 2 5— 5 6 3ml、17— 2 3ml时虫病防效均≥ 80 %,最高达 93.8%和 98%;保产率≥ 10 %,千... 采用Dn— 311近似饱和最优设计试验 ,对A、B、C不同比例混配防治春小麦麦茎蜂和条锈病的防效再次验证。结果表明 ,A、B、C剂量取 488— 5 19ml、5 2 5— 5 6 3ml、17— 2 3ml时虫病防效均≥ 80 %,最高达 93.8%和 98%;保产率≥ 10 %,千粒重提高率≥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净” 防治 青海 春小麦 条锈病 麦茎蜂 试验 保产率 千粒重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一贯煎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7
作者 贾豪 张维方 +6 位作者 雷敬卫 李莹莹 杨春静 谢彩侠 龚海燕 丁心雨 姚天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02-3210,共9页
经典名方一贯煎由生地黄、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6味药组成,具有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之效。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的优点,可完整的将不同批次一贯煎基准样品的信息表达。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的红外光谱,对... 经典名方一贯煎由生地黄、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6味药组成,具有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之效。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的优点,可完整的将不同批次一贯煎基准样品的信息表达。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的红外光谱,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得到相对峰高,对共有峰进行归属,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图谱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5批一贯煎基准样品中868、822和779 cm^(-1)波段为糖骨架伸缩振动吸收峰,多为枸杞所贡献,815 cm^(-1)波段处少数为麦冬所贡献;生地黄单煎液在1148 cm^(-1)波段处、沙参单煎液在1158、1082和1019 cm^(-1)波段处、当归单煎液在993 cm^(-1)波段处均有对糖苷类成分的贡献;川楝子单煎液1746 cm^(-1)波段处可溶性脂类糖苷成分吸收峰明显,一贯煎复方中此处吸收峰并不明显,可能为川楝子与其他五味药配伍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变化。HCA结果显示,当组间距离=10时,S1、S2、S15聚为一类,S9、S11、S12、S13、S14聚为一类,S3、S4、S5、S6、S7、S8、S10聚为一类,表明不同批次一贯煎汤剂内部质量存在一定差异。PCA分类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并计算不同批次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其中批次3一贯煎汤剂质量最佳,批次1质量最次,由载荷散点图分析得到1104、1142、1412、1260和868 cm^(-1)波段峰对主成分1的贡献率较大;777、2936、923、1721、818和637 cm^(-1)波段峰对主成分2的贡献较大。OPLS-DA结果与HCA和PCA结果一致,以VIP>1为标准,筛选出七个导致样品之间产生差异的波段,分别为777、637、923、2936、1260、1412和1630 cm^(-1),该结果与PCA载荷图中寻找的重要性权重变量基本一致。所建立的一贯煎红外指纹图谱方法简单、准确度高,可用于经典名方的快速鉴别分析,为经典名方一贯煎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一贯煎 基准样品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马铃薯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2
8
作者 贾豪 《青海农技推广》 2003年第3期32-35,42,共5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黑胫病、环腐病4种病原及其侵染途径和田间症状;针对马铃薯不同病害,马铃薯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农业和化学防治措施,如选育与推广抗病品种、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建立无病留种田、加强田间... 本文详细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黑胫病、环腐病4种病原及其侵染途径和田间症状;针对马铃薯不同病害,马铃薯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农业和化学防治措施,如选育与推广抗病品种、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建立无病留种田、加强田间栽培管理、种薯药剂处理和田间化学喷雾防治等措施,将病害因素给马铃薯生产所造成的为害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病害 鉴别方法 防治措施 晚疫病 早疫病 黑胫病 环腐病 侵染途径 田间症状
下载PDF
高产稳产抗旱抗病毒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 被引量:8
9
作者 蒋福祯 王舰 +4 位作者 张艳萍 贾豪 申海峰 周云 周淑兰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国际马铃薯中心 新品种 抗病毒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产稳产 抗旱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项目合作
下载PDF
灰翅麦茎蜂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穗粒重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利敏 杜晓莉 +3 位作者 贾豪 王爱玲 侯生英 高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5-16,共2页
在青海省湟水流域民和、西宁、大通3地田间播种12个春小麦品种以测定灰翅麦茎蜂幼虫蛀茎危害对各品种单株穗粒重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供试春小麦品种被害单株穗粒重显著下降,损失率为9.4%~37.3%。辐阿1号损失率低,... 在青海省湟水流域民和、西宁、大通3地田间播种12个春小麦品种以测定灰翅麦茎蜂幼虫蛀茎危害对各品种单株穗粒重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供试春小麦品种被害单株穗粒重显著下降,损失率为9.4%~37.3%。辐阿1号损失率低,显示一定的耐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翅麦茎蜂 春小麦 穗粒重 损失率
下载PDF
接种双色蜡蘑对酸性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生长、养分和铝吸收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辜夕容 倪亚兰 +1 位作者 江亚男 贾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8,共9页
【目的】探索菌根化植物在田间条件下对酸性铝胁迫的抗性和营养机制,并筛选出抗铝性强的菌根苗,为我国酸性土壤林区的造林和植被恢复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选用双色蜡蘑的3个菌株(Lb S238A、Lb S238N和Lb 270)分别接种马尾松,形... 【目的】探索菌根化植物在田间条件下对酸性铝胁迫的抗性和营养机制,并筛选出抗铝性强的菌根苗,为我国酸性土壤林区的造林和植被恢复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选用双色蜡蘑的3个菌株(Lb S238A、Lb S238N和Lb 270)分别接种马尾松,形成3种菌根苗,并以非菌根苗为对照,在酸性山地冷砂黄壤中培养4周,每周分别施入p H 3.8的不含A1和含1.0 mmol·L-1Al的Hoagland营养液,连续处理12周后取样检测并分析接种双色蜡蘑对酸性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生长、养分和铝吸收与分布的影响。【结果】酸性铝胁迫促进Lb S238A菌根苗的生长及对磷、钙、镁和铝的吸收,抑制Lb S238N和Lb 270菌根苗的生长及Lb 270菌根苗对钙和镁的吸收。与非菌根苗相比,接种双色蜡蘑均能促进酸性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的生长及对磷、钙和镁的吸收,抑制或不影响铝的吸收。其中接种Lb S238A的效果最好,可使酸性铝胁迫下苗木的生物量提高69.9%,磷、钙和镁吸收量分别增加68.9%、69.7%和81.5%。酸性铝胁迫下,接种双色蜡蘑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地上部分尤其是茎的生长上;接种Lb S238A或Lb S238N降低根、茎、叶中的铝浓度,而接种Lb 270降低根和茎中的铝浓度,尤其是降低茎中铝浓度;接种Lb S238A和Lb 270分别使茎和根中钙浓度减少,但接种Lb S238N却提高叶中钙浓度;3株双色蜡蘑的侵染均使磷浓度在根中降低而在叶中增加,使磷、钙和铝的分布在根中减少而在叶中增加。【结论】接种双色蜡蘑通过促进酸性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对磷、钙和镁等养分的吸收,推动磷、钙和铝向地上部转运,抑制或不影响铝的吸收且稀释铝浓度来提高马尾松苗木对铝毒的抗性。供试苗木中,抗铝性和养分吸收能力最强的是Lb S238A的菌根苗,适于在铝浓度较高的酸性土壤上种植;Lb S238N或Lb 270的菌根苗虽对铝敏感,但却能在铝浓度较低的酸性土壤上生长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蜡蘑 铝毒 营养 马尾松
下载PDF
不同农药对青海麦穗夜蛾的防治试验
12
作者 贾豪 蔡有华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1期3-4,共2页
在采用不同药剂对麦穗夜蛾幼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病虫净、敌杀死两种药剂的防效最佳。幼虫减退率分别为 95 .12 %和 93 .46 % ;后期麦粒被害率分别降低了 91.77%和 92 .2 9% ;两个处理区最终保产率分别为7.44 %和 6 .93 %。
关键词 麦穗夜蛾 麦类作物害虫 杀虫剂 药效试验 幼虫减退率 保产率
下载PDF
青海春小麦穗粒重与其它农艺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利敏 贾豪 +3 位作者 王爱玲 杜晓莉 侯生英 高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37,共4页
对11个春小麦品种穗粒重与其它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各衣艺性状均值范围是:穗粒重0.81~1.86g;单株重2.5~3.9g;经济系数0.31~0.58;穗粒数24.5~47.9粒;千粒重32.9~48.2g;... 对11个春小麦品种穗粒重与其它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各衣艺性状均值范围是:穗粒重0.81~1.86g;单株重2.5~3.9g;经济系数0.31~0.58;穗粒数24.5~47.9粒;千粒重32.9~48.2g;株高70.3~109.7cm;穗长7.0~9.8cm;成穗数298~526穗/m2。决定穗粒重高低的首要性状是单株重。穗粒数的增加会使穗粒重略有上升,而株高或穗长的增加在总体效应上会使穗粒重略有下降。对供试品种建立了穗粒重与其它显著性状的回归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穗粒重 农艺性状 小麦
下载PDF
基于GC-MS定性分析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评价香附不同部位药用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纪亮 雷敬卫 +2 位作者 张维方 李莹莹 贾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1,I0030,I0031,共8页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graphy,GC-MS)和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探讨香附不同部位(花、茎、根、须)间化学成分变化和含量差异,为非药用部位再利用提供参考。...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graphy,GC-MS)和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探讨香附不同部位(花、茎、根、须)间化学成分变化和含量差异,为非药用部位再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C-MS技术研究香附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分布情况,借用HPLC对4种化学成分含量进行含量测定,完成对香附不同部位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不同部位共检测到49个化学成分,其中花部共指认20个成分,茎部共指认17个成分,根部共指认38个成分,须部共指认17个成分;不同部位共存在8个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花部与根部8种成分相对含量均接近;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花部与根部的香附烯酮、α-香附酮和阿魏酸含量接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多个产地花部与根部可聚为一类。结论花部与根部化学成分较为接近,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该结果为香附非药用部位的合理利用和后续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非药用部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青海苹果主要害虫越冬习性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培河 张宏亮 +1 位作者 杜晓莉 贾豪 《青海农林科技》 1991年第3期38-41,共4页
苹果是青海省主要果树之一,占总果树面积65%。 198—1990两年,四次调查了15个县近100个苹果园害虫越冬生物学特性。害虫有27种,其中:树上越冬的25种,落叶中1种,土中越冬1种。以卵越冬的5种,幼虫越冬的15种,蛹越冬的3种,成虫越冬的4种... 苹果是青海省主要果树之一,占总果树面积65%。 198—1990两年,四次调查了15个县近100个苹果园害虫越冬生物学特性。害虫有27种,其中:树上越冬的25种,落叶中1种,土中越冬1种。以卵越冬的5种,幼虫越冬的15种,蛹越冬的3种,成虫越冬的4种。鳞翅目13种,鞘翅目3种,半翅目1种,同翅目6种,蜱螨目4种。普遍发生严重的11种,局部发生严重的9种,普遍与局部轻度发生的7种。文章提出了加强种苗、接穗检疫;冬刮树皮、涂白;结合修剪,剪除虫枝;清洁田园、扫除落叶;深翻果园,防除害虫等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害虫 越冬 习性 防治
下载PDF
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恒 贾豪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5期62-64,共3页
通过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计算理论上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结合生产实际,推荐青海省湟中县马铃薯主导品种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73.64 kg/hm^2、P_2O_5103.73 kg/hm^2、K_2O 76.99 kg/hm^2... 通过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计算理论上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结合生产实际,推荐青海省湟中县马铃薯主导品种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73.64 kg/hm^2、P_2O_5103.73 kg/hm^2、K_2O 76.99 kg/hm^2。马铃薯苗期、现蕾期、盛花期植株干重增加缓慢,差异较小,进入块茎膨大期后植株干重迅速增加,膨大期与成熟期块茎干重增加较根、茎、叶快,占全株总干重的59%~69%,与形成高产直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3414”试验 肥料效应 产量 性状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灌根防治小麦根腐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强中发 侯生英 贾豪 《青海农林科技》 2000年第2期1-3,共3页
采用综合上限效果测度法研究几种不同杀菌剂的单剂或复配剂在苗期用稀释液灌根防治小麦根腐病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 :退菌特、敌力脱、多菌灵 +粉锈宁、羟锈宁等 4种处理对苗期小麦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综合上限效果测度值为 0 .747... 采用综合上限效果测度法研究几种不同杀菌剂的单剂或复配剂在苗期用稀释液灌根防治小麦根腐病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 :退菌特、敌力脱、多菌灵 +粉锈宁、羟锈宁等 4种处理对苗期小麦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综合上限效果测度值为 0 .7472~ 0 .8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根腐病 杀菌剂 灌根 综合上限效果测度 防治
下载PDF
药剂防治灰翅麦茎峰及小麦条锈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强中发 贾豪 侯生英 《青海农林科技》 1999年第3期5-6,共2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灰翅麦茎蜂防效达80 % 以上的有病虫净1 号及病虫净2 号等4 个处理。其中病虫净1 号和病虫净2 号对灰翅麦茎蜂及小麦条锈病均有很好的兼治作用,对两种病虫的防效均在90 % 以上。
关键词 灰翅麦茎蜂 小麦条锈病 防治
下载PDF
含ZnO的TiO_(2)压敏器件的失效分析
19
作者 陈赟 周军连 +1 位作者 贾豪 胡永达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0-1323,共4页
氧化锌掺杂的氧化钛压敏陶瓷器件经烧结后,观察到器件表面发生氧化锌析出和氧化锌晶须的形成,导致器件功能失效。经过深入分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烧结炉壁表面沉积的碳颗粒脱落并附着在陶瓷器件表面,形成了一处还原性气氛。这一还... 氧化锌掺杂的氧化钛压敏陶瓷器件经烧结后,观察到器件表面发生氧化锌析出和氧化锌晶须的形成,导致器件功能失效。经过深入分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烧结炉壁表面沉积的碳颗粒脱落并附着在陶瓷器件表面,形成了一处还原性气氛。这一还原性气氛对氧化锌产生了影响,将其还原为液态锌,随后液态锌上浮到陶瓷器件表面,再次氧化,形成氧化锌的暗斑。随着液态锌的蒸发,它重新氧化,并在氧化锌晶核上有序生长,最终形成了氧化锌晶须。这一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含氧化锌压敏陶瓷器件的失效行为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还原性气氛 暗斑 晶须
下载PDF
灰翅麦茎蜂幼虫样本含量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利敏 徐培河 +2 位作者 杜晓莉 贾豪 侯生英 《青海农林科技》 1994年第1期23-26,共4页
从省内东部农业区47块麦田采集了小麦根茬41250个,剥查灰翅麦茎蜂幼虫蛀茎危害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样本的至茎率均值和标准差是15.0±11.9%,均值范围是0.6%-50.6%;样本蛀茎数方差与均值间存在着密... 从省内东部农业区47块麦田采集了小麦根茬41250个,剥查灰翅麦茎蜂幼虫蛀茎危害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样本的至茎率均值和标准差是15.0±11.9%,均值范围是0.6%-50.6%;样本蛀茎数方差与均值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性,r=0.9506(P<0.001),回归曲线方程为S ̄2=1。1427X ̄(0.9781)。本文还以复合抽样公式计算了调查、描述大田灰翅麦茎蜂幼虫蛀茎率所需的理论抽祥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茎蜂 幼虫 虫蛀 根茬 理论抽样数 大田 麦田 样本含量 调查 东部农业区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