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赵鹏 姚玉婷 +4 位作者 贾贤达 肖志娟 郜静 刘敏肖 沈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SG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针舌三针疗法,共治疗14 d。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舌骨移动度、吞咽用时、吞咽功能(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及生活质量(Swallowing Quality-of-Life Instrument,SWAL-QOL)评分、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白蛋白(Albumin,ALB)]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舌骨上、下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喉关闭用时、咽运送用时、口腔运送用时、吞咽反应用时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ALB、TR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电针舌三针辅助SGB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增大舌骨移动度,缩短吞咽用时,利于改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舌三针 星状神经节阻滞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下载PDF
健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智丽 贾贤达 +3 位作者 陈春 杨珺 谢亚丽 周俊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940-4942,共3页
目的分析健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乙肝肝硬化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口服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肝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 目的分析健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乙肝肝硬化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口服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肝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硬度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观察组胁部刺痛、腹大坚满、腹壁青筋暴露、胁下积块、面色灰暗、胸腹部点赤缕、大便色黑评分均较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较低,白蛋白(ALB)较高,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得到改善,同时该治疗方法可促进改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预后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肝方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 中医证候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高精细血流成像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翟江 孙小明 +1 位作者 杨庆华 贾贤达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3437-3440,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联合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高精细血流成像(Fine-Flow)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差异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联合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高精细血流成像(Fine-Flow)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差异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功能科收治的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81例作研究对象,进行CDU、CDU+UE,CDU+Fine-Flow与CDU+UE+Fine-Flow检查,用Kappa系数评估这四种诊断方法诊断的一致性及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CDU检查阳性例数为75例,CDU+UE检查阳性例数为70例,CDU+Fine-Flow检查阳性例数为70例,而在四项联合显示阳性例数64例,CDU、CDU+UE、CDU+Fine-Flow和CDU+UE+Fine-Flow的一致性分析依次为中度一致(Kappa=0.581,P<0.001)、高度一致(Kappa=0.733,P<0.001)、高度一致(Kappa=0.736,P<0.001)、几乎完全一致(Kappa=0.856,P<0.001),敏感度依次为83.78%、86.49%、90.54%、97.37%,准确率依次为76.54%、79.01%、95.71%、98.67%。CDU+UE+Fine-Flow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高于CDU+Fine-Flow、CDU+UE和CDU。结论CDU+UE+Fine-Flow联合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较CDU+Fine-Flow、CDU+UE和单纯的CDU更高,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超声高精细血流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贾贤达 胡晓敏 +2 位作者 时秀文 张洪江 杨庆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395-5398,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高精细血流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除外心源性病人及手术、血管内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二维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形态、表... 目的分析超声高精细血流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除外心源性病人及手术、血管内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二维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形态、表面是否有溃疡、纤维帽是否连续、斑块内部脂质核心回声、斑块基底部线样回声连续性;超声高精细血流联合弹性成像技术用于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数量、走行、分布等检验。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对比两种检查方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统计不同斑块类型及性质实施超声高精细血流检查时的应变值及应变率;同时比较不同斑块性质弹性评分百分比。结果二维超声图像可见,斑块位于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后壁,形态欠规则,纤维帽不连续,表面未见溃疡,基底部回声不明显,内部未见明显脂质回声。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图像,斑块的结构欠规则、表面不连续、内部为低回声、可见明显新生微血管。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与二维超声图像比较,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及稳定斑块实施超声高精细血流联合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不同斑块性质、类型的应变率及应变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斑块性质的弹性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高精细血流联合弹性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价值较高,可有效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和特征,可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高精细血流 弹性成像技术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检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庆华 沈文 +2 位作者 贾贤达 茹建平 杜文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755-1757,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超声检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住院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有CAS斑块但无脑卒中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颈总...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超声检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住院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有CAS斑块但无脑卒中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管壁狭窄度及血流量,二维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积分。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斑块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MT、斑块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CA、ICA、VA狭窄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CA、ICA、VA、脑血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血管内斑块及狭窄程度进行评价,指导临床进行相应治疗,对判定CAS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 硬化斑块 斑块面积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检查和ABI测定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庆华 沈文 +2 位作者 贾贤达 茹建平 杜文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和踝臂指数(ABI)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50例患者为研究组,5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安静状态下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等,检查双...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和踝臂指数(ABI)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50例患者为研究组,5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安静状态下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等,检查双侧颈动脉有无斑块、狭窄及闭塞;测量颈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进行多普勒频谱定量分析,记录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同时检测ABI。结果研究组斑块检出率、狭窄率、闭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颈动脉管腔内径减小,IMT增厚,RI、PI增高,AB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及ABI测定为无创检查手段,可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检查 踝臂指数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庆华 沈文 +2 位作者 贾贤达 茹建平 杜文泽 《医学与哲学(B)》 2017年第6期47-49,共3页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Fine-Flow)检测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内新生微血管的临床价值。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分别使用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和彩色多普勒...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Fine-Flow)检测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内新生微血管的临床价值。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分别使用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不同的诊断方式下对CAS及颈动脉的狭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最终和颈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作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性。结果,Fine-Flow技术的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9.47%、91.43%和92.16%,均大于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因此,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硬化斑块新生微血管及管腔狭窄情况的判断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 颈动脉造影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新生微血管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庆华 沈文 +2 位作者 贾贤达 茹建平 杜文泽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9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间关系的评定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0例为研究组,选取体检非心脑血管疾病者70例为对照组,颈动脉超声诊断仪检查颈总动脉(CCA)...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间关系的评定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0例为研究组,选取体检非心脑血管疾病者70例为对照组,颈动脉超声诊断仪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观察两组颈动脉斑块情况,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计算斑块总积分,观察CCA、ICA、ECA斑块好发部位。结果研究组颈动脉正常、斑块形成率和内膜增厚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82,P=0.000);研究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总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好发部位依次为CCA(36例,51.4%)、ICA(15例,21.4%)、ECA(10例,14.3%)。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准确、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可早期发现CAS病变,并及时进行有效预防,对降低TIA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积分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贾贤达 杨庆华 茹建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浆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各60例。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酶法测定Hc...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浆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各60例。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酶法测定Hcy;ELISA法测定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平均流速(Vean),同时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 IMT)及血管内径。结果 H型高血压组Hcy、hs-CRP、s ICAM-1、MCP-1水平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均<0.05);H型高血压组EDV、PSV、Vean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RI、PI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均<0.05);H型高血压组c IMT大于非H型高血压组,血管内径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结论 hs-CRP、s ICAM-1、MCP-1参与H型高血压患者颈AS的发生发展,临床检测Hcy水平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对预测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炎性因子 血流动力学 相关性
下载PDF
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小乳癌诊断符合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贤达 孙利荣 +4 位作者 翟江 孙小明 田雪 赵海慧 宋岩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小乳癌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选取直径小于2.0 cm的乳腺结节女性患者90例,以检查时间为序,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联合高精细血流成像及弹性... 目的探讨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小乳癌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选取直径小于2.0 cm的乳腺结节女性患者90例,以检查时间为序,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联合高精细血流成像及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结节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对照组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结节的性质特征进行分析判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标准,比较2组检测方法对乳腺小结节性质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45例,超声诊断良性者39例、恶性6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8%;对照组45例,超声诊断良性者37例、恶性8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7%。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乳癌,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联合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符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结节 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 弹性成像技术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贤达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3期3596-3599,共4页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Fine-Flow)诊断小乳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乳腺小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0个乳腺病灶),分别采用CDU、CDU联合UE、Fine-Flo...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Fine-Flow)诊断小乳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乳腺小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0个乳腺病灶),分别采用CDU、CDU联合UE、Fine-Flow检查,判断小肿块良、恶性,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血流分级情况、诊断小乳癌的敏感性、漏诊及误诊情况。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10例患者共120个乳腺小肿块中恶性74个,良性46个。CDU+UE+Fine-Flow诊断乳腺小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单独CDU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DU+UE+Fine-Flow诊断最大径<1 cm、1~2 cm的小乳癌病灶的灵敏度较单独CDU明显提高,漏诊率和误诊率较单独CDU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DU联合UE、Fine-Flow技术判断乳腺小肿块良、恶性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较单独CDU更高,尤其能够有效提高小乳癌的诊断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 小乳癌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超声对中年原发性高血压不同血压分级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关系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杨庆华 沈文 +2 位作者 贾贤达 茹建平 杜文泽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30-31,3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构造和血流动力学的超声表现,探讨中年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构造和血流动力学与血压分级的关系。方法 300例1、2、3级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分级分为A、B、C组各100例,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比... 目的观察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构造和血流动力学的超声表现,探讨中年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构造和血流动力学与血压分级的关系。方法 300例1、2、3级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分级分为A、B、C组各100例,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颈动脉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A、B、C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分别为11%、19%、23%,A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低,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大于C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构造和血流动力学的超声检测证实2级中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差,提示2级原发性高血压是最易形成斑块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原发性高血压 超声多普勒 血流动力学 颈动脉硬化斑块 血压分级
下载PDF
不典型葡萄胎超声诊断5例误诊分析
13
作者 冯金凤 张晓飞 +2 位作者 黄芝 贾贤达 陈宝霞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葡萄胎声像图特征,回顾分析误诊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不典型葡萄胎的诊断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葡萄胎的14例病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被证实的14例葡萄胎中,超声提示者9例,符合率64.3%;超声未提示者5例,误诊... 目的探讨不典型葡萄胎声像图特征,回顾分析误诊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不典型葡萄胎的诊断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葡萄胎的14例病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被证实的14例葡萄胎中,超声提示者9例,符合率64.3%;超声未提示者5例,误诊率35.7%。结论不典型葡萄胎超声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尤其与先兆流产、不全流产、难免流产超声表现相似,易混淆,对图像不典型者应结合临床资料以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妊娠 葡萄胎 超声表现 滋养细胞
下载PDF
CDU联合UE、Fine-Flow评估小乳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贤达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2期3432-3435,共4页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Fine-Flow)在评估小乳癌术前新辅助化疗(NA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NAC的74例小乳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DU、CDU联合UE、Fine-Flow检查,评价近期疗...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Fine-Flow)在评估小乳癌术前新辅助化疗(NA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NAC的74例小乳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DU、CDU联合UE、Fine-Flow检查,评价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并对切除病灶进行病理分析。对比分析NAC前后肿块大小、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值、UE评分变化。比较不同检查方式评估NAC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结果NAC后完全缓解60例,部分缓解6例,无变化6例,进展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 19%。NAC后对小乳癌患者进行3年随访,1、3年生存率分别为86. 49%、81. 08%。NAC后病理分析显示,肿块病理分级Ⅰ~Ⅲ级48例,占64. 86%,Ⅳ~Ⅴ级26例,占35. 14%。NAC后肿块大小较NAC前明显减小,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值及UE评分较NAC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74例小乳癌患者病理评估NAC有效59例,无效15例。CDU+UE+Fine-Flow评估小乳癌NAC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较单独CDU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DU联合UE、Fine-Flow技术能够准确判断小乳癌NAC疗效,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较单独CDU更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 小乳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估
下载PDF
CDU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对小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小明 贾贤达 +5 位作者 翟江 杨庆华 赵海慧 宋岩 鲁蓓 田雪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20-422,426,共4页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Fine-Flow)对小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4例小乳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纯CDU检查、CDU+UE+Fine-Flow检查...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Fine-Flow)对小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4例小乳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纯CDU检查、CDU+UE+Fine-Flow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单纯CDU检查、CDU+UE+Fine-Flow检查诊断小乳癌腋窝淋巴结性质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与未转移者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弹性应变率。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4例小乳癌患者诊断为腋窝淋巴结转移者64例,未转移者10例。CDU+UE+Fine-Flow诊断小乳腺腋窝淋巴结性质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CDU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弹性评分主要集中在3~4分,腋窝淋巴结未转移者弹性评分主要集中在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与未转移者弹性应变率分别为(2.70±0.45)%、(1.51±0.23)%,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弹性应变率高于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U联合UE、Fine-Flow对小乳癌腋窝淋巴结性质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纯CDU检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 小乳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Hcy、Cyst-C、UA、Lp(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茹建平 杨庆华 贾贤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t-C)、尿酸(UA)、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 目的:探讨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t-C)、尿酸(UA)、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依据颈动脉粥样硬化(AS)诊断标准分为正常组、增厚组、斑块组各4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浆Hcy、Cyst-C、UA、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乳胶浊度法测定脂蛋白(a)[Lp(a)]。结果:Hcy、Cyst-C、Lp(a)、UA水平随cIMT增厚而升高,HDL-C浓度随cIMT增厚而降低。结论: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Cyst-C、UA、Lp(a)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是导致颈AS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AS发生发展的早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HCY Cyst-C UA Lp(a)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中年高血压患者3级分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茹建平 杨庆华 贾贤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5-47,5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级下中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心内科及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高血压分级标准分为3组,每组各100例,另选取100例血压正常体检者... 目的:探讨不同分级下中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心内科及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高血压分级标准分为3组,每组各100例,另选取100例血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1(VA1)、基底动脉(BA);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椎动脉2(VA2),分别测定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硫代巴比妥酸法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法测定超氧化歧化酶(SOD)。结果:高血压患者颈内动脉系血流动力学指标中PSV、EDV降低,PI、RI增加,且随血压级别的增加PSV、EDV逐渐降低,PI、RI逐斩增加;高血压患者椎动脉系血流动力学指标中PSV、EDV降低,PI、RI增加,且随血压级别的增加PSV、EDV逐渐降低,PI、RI逐斩增加。高血压患者SOD、NO低于对照组,MDA高于对照组,随着血压级别的增加,SOD、NO逐渐降低,MDA逐渐升高。结论:TCD、CDFI联合检查,可对高血压患者颅内外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对颅内外动脉硬化病变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硬化斑块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