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见,哥伦布》中的“矛盾共鸣”及其伦理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赖日升 刘茂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再见,哥伦布》是犹太裔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第一部作品。罗斯通过犹太裔情侣尼尔和布伦达的失败恋情揭露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犹太居民生活中存在“矛盾的共鸣之音”,两人分手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伦理必然:尼尔所代表的年轻一代... 《再见,哥伦布》是犹太裔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第一部作品。罗斯通过犹太裔情侣尼尔和布伦达的失败恋情揭露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犹太居民生活中存在“矛盾的共鸣之音”,两人分手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伦理必然:尼尔所代表的年轻一代犹太知识分子阶层,虽然对犹太传统道德存在诸多看法,但仍认为秉持道德传统是在美国安身立命的基础;布伦达所代表的犹太富裕阶层,则选择完全放弃犹太身份及其相应的道德传统。罗斯通过尼尔与布伦达在恋爱过程中各自做出的伦理选择,表达了自己对保持少数族裔身份问题的伦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见 哥伦布》 伦理选择 伦理身份 “矛盾共鸣” 伦理启示
下载PDF
美国戏剧经典的跨文化呈现——以《推销员之死》为例
2
作者 赖日升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3期78-84,共7页
1983年,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密勒携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亮相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并大获成功,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跨文化展现,对20世纪的中外戏剧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论是该剧的“表现主义”创作手法还是其综合使用舞美、灯光、音乐等... 1983年,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密勒携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亮相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并大获成功,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跨文化展现,对20世纪的中外戏剧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论是该剧的“表现主义”创作手法还是其综合使用舞美、灯光、音乐等虚实结合的演绎手段,都高水平地反映了现代西方戏剧在编排和表演中的巨大优势。《推销员之死》和紧接其后其他国外经典剧目在中国剧场的先后上演,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我国的戏剧工作者,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戏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瑟·密勒 《推销员之死》 中美戏剧交流 经典戏剧 跨文化演出
下载PDF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技术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赖日升 《信息通信》 2011年第4期32-33,共2页
分析了在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过程的几个技术手段:CMTS技术、点对点以太网技术、EOC技术和PON技术。在对几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时,应合理分析各项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发展历程等问题,为有线电视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建议。
关键词 有线电视网络 双向改造 技术
下载PDF
殊途同归——《人性的污秽》中三段破碎的美国梦
4
作者 赖日升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4-85,102,共3页
《人性的污秽》是犹太裔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著名的"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小说围绕"白人"教授科尔曼·西尔克在暮年时期的悲惨经历,向读者讲述了几位主人公各自不同的人生遭遇及困惑,向读者揭示了个... 《人性的污秽》是犹太裔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著名的"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小说围绕"白人"教授科尔曼·西尔克在暮年时期的悲惨经历,向读者讲述了几位主人公各自不同的人生遭遇及困惑,向读者揭示了个体的命运要受到历史的,社会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对小说中三位出身迥异的主人公各自奋斗的美国梦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出各自梦想破灭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的污秽》 美国梦 个人命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