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PYP20压迫止血器和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止血效果对比 被引量:9
1
作者 赖浚兴 高伟栋 +3 位作者 张学芳 林如明 彭宇程 张高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比较LPYP20压迫止血器和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缺点。方法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16例,电脑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其中64例采用LPYP20压迫止血器,52例采用Medp... 目的比较LPYP20压迫止血器和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缺点。方法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16例,电脑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其中64例采用LPYP20压迫止血器,52例采用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观察两组术后止血情况、桡动脉闭塞及局部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均能成功止血。两组在出血及桡动脉闭塞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包扎远端肿胀、麻木、皮肤破损方面,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优于LPYP20压迫止血器[17.3%(9/52)vs.35.9%(23/64),P<0.05;13.5%(7/52)vs.32.8%(21/64),P<0.05;1.9%(1/52)vs.12.5%(8/64),P<0.05]。结论两种压迫器均能成功达到止血目的 ,但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对周围组织压迫更少,对皮肤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出血 桡动脉 并发症 LPYP20压迫止血器 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
下载PDF
ADROIT指引导管在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赖浚兴 谭文锋 +1 位作者 宋岸坚 张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ADROIT指引导管在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江门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需行PCI的分叉病变患者共120例,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ADROIT指引导管组... 目的探讨ADROIT指引导管在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江门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需行PCI的分叉病变患者共120例,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ADROIT指引导管组)60例和对照组(普通指引导管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简称"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49.2±19.5)min比(63.4±21.5)min,P<0.001],而曝光时间(双支架)高于对照组[(37.0±11.6)min比(29.3±5.9)min,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夹层,手术成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支架技术JWT患者手术时间、曝光时间及对比剂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DROIT指引导管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PCI中较普通指引导管手术时间更少,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中期效果与普通指引导管差异不大,能完成大部分分叉病变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引导管 分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不同缝合技术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赖浚兴 谭文峰 彭宇程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比较血管缝合器(vascular closure device,VCD)预埋技术与传统股动脉切开缝合技术在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中的应用。方法将86例行EVAR的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VCD(VCD... 目的比较血管缝合器(vascular closure device,VCD)预埋技术与传统股动脉切开缝合技术在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中的应用。方法将86例行EVAR的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VCD(VCD采用Perclose Proglide^(TM),美国雅培)预埋技术(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股动脉切开后缝合技术(32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口部位有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30 d复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吻合口有无血管并发症等。结果 86例患者EVAR手术成功。试验组共采用132枚VCD修复69条股动脉,其中9条股动脉使用3枚VCD,1条股动脉缝合失败(24 F),1例术后6个月出现右股动脉局限严重狭窄,均行外科处理痊愈,缝合成功率为98.5%(68/69)。对照组32例手术成功,处理40条股动脉,术后大血肿并重新切开处理1例,术后1个月随访均未见明显狭窄。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2.4±1.5)h vs.(3.2±0.9)h]、卧床时间[(1.8±0.9)d vs.(8.6±4.7)d],术后住院时间[(4.6±1.8)d vs.(12.5±5.1)d]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VCD预埋技术完成EVAR安全可行,尤其在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血管缝合器 股动脉切开 预埋技术
下载PDF
球囊支架对吻技术与拘禁球囊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对边支的保护作用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赖浚兴 谭文峰 莫兹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875-3876,共2页
目的比较球囊支架对吻技术(BSKT)与拘禁球囊技术(JBT)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对边支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江门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需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BSKT... 目的比较球囊支架对吻技术(BSKT)与拘禁球囊技术(JBT)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对边支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江门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需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BSKT组和JBT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TIMT 1级发生率,边支夹层发生及补救球囊扩张率,术后1个月出现胸闷胸痛、心电图及肌钙蛋白改变率,术后6个月平板运动试验、冠脉CT和冠脉造影异常率。结果 BSKT组患者边支夹层发生率高于J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KT组TIMI 1级检出率低于J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SKT治疗冠脉分叉病变,术中边支夹层发生率较高,但术后中期疗效高于JBT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支架对吻技术 拘禁球囊技术 冠状动脉 分叉病变 边支
下载PDF
不同类型止血阀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赖浚兴 高伟栋 +3 位作者 张学芳 林如明 彭宇程 张高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4期296-297,共2页
目的比较旋转式止血阀(RHV)和按压式止血阀(COPILOT)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经股动脉行PCI的患者217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114例采用RHV,103例采用COPILOT。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 目的比较旋转式止血阀(RHV)和按压式止血阀(COPILOT)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经股动脉行PCI的患者217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114例采用RHV,103例采用COPILOT。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操作止血阀的时间、血压连续监测中断的时间及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在手术过程中,两种止血阀均能成功减少血液流失,并完成手术。在手术中引起漏气和介入器械的损坏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ILOT组在术中减少出血、缩短操作止血阀的时问和血压连续监测中断的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RHV组(P〈0.001)。结论两种止血阀均能达到减少出血并完成手术的目的,COPILOT能达到更好的减少出血、缩短操作时间并更好地连续观察血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技术 出血
下载PDF
四种边支保护技术在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赖浚兴 谭文峰 莫兹清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569-570,共2页
目的比较四种边支保护技术在冠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实施PCI患者的临床记录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即时手术效果、1个月内短期手术效果及术后6~12个月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同时术后采用IVUS观察的主支和边支的... 目的比较四种边支保护技术在冠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实施PCI患者的临床记录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即时手术效果、1个月内短期手术效果及术后6~12个月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同时术后采用IVUS观察的主支和边支的斑块面积、管腔容积等参数进行比较,评价各种保护技术在PCI边支保护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BSKT-RW组在术中、术后的效果显著好于其他三组,IVUS表明BSKT-RW组管腔丢失面积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均<0.05);JWT组和BSKT-RW组EEMA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BSKT组和BSKT-RW组斑块负荷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BSKT-RW组斑块面积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均<0.05)。结论 BSKT-RW边支保护技术可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临床可借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支保护技术 冠脉介入治疗术 JWT JBT BSKT BSKT-RW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术边支保护技术BSKT及BSKT-RW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赖浚兴 谭文峰 莫兹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0期2372-2374,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冠脉介入治疗术边支保护技术BSKT及BSKT-RW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实施PCI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BSKT组及BSKT-RW组各100例。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介入治... 目的比较研究冠脉介入治疗术边支保护技术BSKT及BSKT-RW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实施PCI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BSKT组及BSKT-RW组各100例。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SKT组患者置入支架平均直径、置入支架平均长度均显著低于BSKT+RW组患者,BSKT组患者PCI治疗成功率为87.0%%,显著低于BSKT+RW组患者PCI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KT组并发症发生率19.0%,显著高于BSKT+RW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SKT+RW组患者主支和边支的参考血管直径、最小血管直径均显著高于BSKT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显著低于BSK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SKT-RW边支保护技术较BSKT技术可更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术 边支保护技术 BSKT BSKT-RW
下载PDF
综合与保守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比
8
作者 赖浚兴 彭宇程 +2 位作者 梁宇闯 林如明 张高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综合治疗与保守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确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79例患者中,47例经同意后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合并抗凝治疗,进入实验组;32例作为对...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综合治疗与保守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确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79例患者中,47例经同意后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合并抗凝治疗,进入实验组;3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猝死率及肺栓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6.25%(2/32),P<0.05;0 vs.15.62%(5/32),P<0.05]。实验组患肢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47/47)vs.81.25%(26/32),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患肢足背静脉给予尿激酶溶栓并抗凝综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能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下腔静脉滤器 溶栓
下载PDF
危重患者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中应用不同止血阀的比较
9
作者 赖浚兴 宋岸坚 彭宇程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2期100-101,共2页
目的比较三款止血阀在危重患者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CI)中的优缺点。方法整群抽取该院2011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危重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3组:试验组使用新型的按压式止血阀COPILOT(50例)、对照1组使用传统的旋转式止血阀(... 目的比较三款止血阀在危重患者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CI)中的优缺点。方法整群抽取该院2011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危重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3组:试验组使用新型的按压式止血阀COPILOT(50例)、对照1组使用传统的旋转式止血阀(贝朗公司提供)(50例)、对照2组使用传统的旋转式止血阀(雅培公司提供)(50例)。对比三组术中出血情况、血压检测中断时间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减少出血、减少被动漏气和血压连续检测中断时间分别为(3.4±1.2)m L、(7.5±4.1)s、(9.2±3.6)s,均优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按压式止血阀COPILOT在减少出血、连续检测血压、减少被动漏气等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压式止血阀 旋转式止血阀 危重患者
下载PDF
封堵卵圆孔对偏头痛患者的精神障碍的疗效研究
10
作者 赖浚兴 苏中州 莫兹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封堵卵圆孔术与保守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的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确诊的120例先兆偏头痛(MA)合并患者,均确认卵圆孔未闭(PEO),随机分为3组,即手术组、药物1组、药物2组,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封堵... 目的对比分析封堵卵圆孔术与保守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的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确诊的120例先兆偏头痛(MA)合并患者,均确认卵圆孔未闭(PEO),随机分为3组,即手术组、药物1组、药物2组,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封堵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量表、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量表、头痛影响测验调查问卷分值,以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头颅CT或MRI等的差异。结果手术组在症状改善、入院率及各量表改善方面均优于药物组,药物1组又优于药物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CT与MRI对照的异常方面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堵卵圆孔术与保守治疗均能改善MA患者的精神障碍,但前者效果更好,其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偏头痛 精神障碍 封堵术
下载PDF
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血管内超声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高伟栋 张高星 +3 位作者 张红环 彭宇程 赖浚兴 张学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6-529,533,共5页
目的评价经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A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9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进一步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经超声测量EAT,比较各组EAT,... 目的评价经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A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9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进一步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经超声测量EAT,比较各组EAT,分析冠心病患者EAT与冠状动脉面积狭窄率、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的相关性,观察EAT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92例患者中,冠心病组67例,其中轻度组19例,中度组36例,重度组12例;非冠心病组25例。冠心病组EAT显著大于非冠心病组(t=-5.35,P<0.05);冠心病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间随病变程度加重,EAT逐渐增大(F=9.8,P<0.01)。EAT与冠状动脉面积狭窄率(r=0.379,P<0.01)及CAS(r=0.67,P<0.05)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Wald=5.057,P<0.05)。EAT>5.16mm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83.6%,特异度为68.0%,ROC曲线下面积为0.0822。结论超声测量EAT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简便、可靠、实用,EAT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可以辅助诊断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心包 脂肪组织 冠状动脉 狭窄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伟栋 赖浚兴 +3 位作者 张学芳 林如明 赖兆新 张高星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4期314-315,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检查超声 介入性 止血器
下载PDF
心肌机能指数和血浆脑钠肽评估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高星 张学芳 +8 位作者 陈彪 赖兆新 林如明 彭宇程 高伟栋 任强 赖浚兴 宋岸坚 孙炎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指标——心肌机能指数(Tei)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鉴别收缩性心力衰竭(SHF)及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心力衰竭患者67例,按照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SHF(LVEF<50%)及DHF组(LVEF≥50%)。32名健康者... 目的探讨超声指标——心肌机能指数(Tei)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鉴别收缩性心力衰竭(SHF)及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心力衰竭患者67例,按照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SHF(LVEF<50%)及DHF组(LVEF≥50%)。32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常规超声指标及Tei指数,并采用ELISA法测得血浆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HF及SHF组Tei指数、BNP显著增高(P<0.01);心力衰竭两组相比,Tei指数、BNP在SHF组显著升高(0.63±0.11)比(0.82±0.20)ng/L,P<0.01;713.38ng/L比1345.86ng/L,P<0.05,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1)。结论Tei指数、BNP在心力衰竭患者显著升高,二者可鉴别SHF及D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利钠肽 临床对照试验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医生电话随访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炎华 张高星 +6 位作者 林如明 赖兆新 谭文锋 彭宇程 任强 赖浚兴 宋岸坚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4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医生电话随访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戒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随访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出院时都... 目的探讨医生电话随访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戒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随访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出院时都叮嘱入选患者术后必须戒烟、长期服药和1年内返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出院后只对随访组进行电话随访,出院1年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随访组患者的戒烟依从性[90.32%(56/62)vs.75.00%(45/60),χ2=5.02,P<0.05]、服药依从性[91.25%(73/80)vs.77.50%(62/80),χ2=5.74,P<0.05]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依从性[90.00%(72/80)vs.76.25%(61/80),χ2=5.39,P<0.05]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电话随访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戒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的依从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电话随访 冠状动脉支架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戒烟 依从性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与其支架术前CRP、Fib、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炎华 靳妮娜 +7 位作者 张高星 林如明 赖兆新 谭文锋 彭宇程 任强 赖浚兴 宋岸坚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与其支架术前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11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和110例接受冠脉支架术治疗的ACS患者(ACS组),测定两组患者CRP、Fib和D-二聚体的水平。...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与其支架术前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11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和110例接受冠脉支架术治疗的ACS患者(ACS组),测定两组患者CRP、Fib和D-二聚体的水平。6个月后对ACS组患者进行心血管事件评定,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35例)和非事件组两组(75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组患者CRP[(2.02±1.17)mg/L比(11.15±3.12)mg/L]、Fib[(2.65±1.07)g/L比(4.03±1.19)g/L]、D-二聚体[(193.97±18.13)μg/L比(632.15±21.72)μg/L]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非事件组患者比较,事件组CRP[(9.69±3.14)mg/L比(14.28±3.32)mg/L]、Fib[(3.88±1.09)g/L比(4.36±1.23)g/L]、D-二聚体[(509.13±21.57)μg/L比(895.77±25.03)μg/L]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事件组患者CRP与Fib(r=0.41,P<0.05)、D-二聚体(r=0.54,P<0.01)水平呈正相关,Fib与D-二聚体亦呈正相关(r=0.39,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水平较健康体检者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架术前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越高,其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质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心外膜脂肪组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伟栋 张高星 +6 位作者 张红环 彭宇程 赖浚兴 张学芳 陈基华 林如明 赖兆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3期285-288,297,共5页
目的评价经高频超声测量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92例接受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根据结果分为非冠心病(coron... 目的评价经高频超声测量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92例接受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根据结果分为非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组25例和CAD组67例,CAD组依据病变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亚组;经超声测量EAT和IMT,对各组之间的EAT值和颈动脉IMT进行比较,将EAT和颈动脉IMT与CA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AD组与非CAD组比较,EAT和颈动脉IMT值明显升高[(6.54±1.21)mmvs.(4.98±1.33)mm,P<0.05;(1.02±0.20)mm vs.(0.83±0.18)mm,P<0.05];CAD三亚组之间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EAT和颈动脉IMT值逐渐升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EAT(r=0.624,P<0.001)及颈动脉IMT(r=0.392,P<0.001)与冠状动脉面积狭窄率呈直线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AT和颈动脉IMT均是CAD的独立危险因子,P值分别是0.028和0.032(P<0.05)。以EAT值≥5.16 mm诊断CAD,诊断敏感性83.6%,特异性68.0%,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82.2%(P=0.001);以颈动脉IMT≥0.87 mm预测CAD的敏感性77.6%,特异性64.0%,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76.6%(P=0.001)。结论经超声测量EAT和颈动脉IMT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简便、可靠和实用的评价指标,可作为CAD患者无创的协同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内超声检查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三维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伟栋 赖浚兴 +3 位作者 张学芳 林如明 赖兆新 张高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比较三维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3DRC)和Judkins右冠造影管(JR)在右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417例患者中随机分为两组:三维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组(3DRC组,n=194)和Judkins右冠造影导管组(JR组,n=221)。两组患者均进行右侧... 目的比较三维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3DRC)和Judkins右冠造影管(JR)在右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417例患者中随机分为两组:三维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组(3DRC组,n=194)和Judkins右冠造影导管组(JR组,n=221)。两组患者均进行右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右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右冠状动脉造影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等。结果右侧冠脉造影成功率3DRC组为99.0%,JR组为96.8%(P<0.05);手术操作时间3DRC组为(30.2±8.2)min,JR组为(33.1±12.5)min;X线曝光时间:3DRC组为(5.8±1.8)min,JR组为(6.3±2.0)min,(P<0.05);右冠造影X线曝光时间:3DRC组为(2.5±0.8)min,JR组为(2.9±1.5)min,(P<0.05);造影剂用量:3DRC组为(68.5±10.6)ml,JR组为(72.8±12.2)ml,(P<0.05);右冠状动脉造影管压力嵌顿率:3DRC组0.5%;JR组2.7%(P<0.05)。结论在右侧冠状动脉造影中三维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优于传统的JR造影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血管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医生电话随访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炎华 靳妮娜 +8 位作者 张高星 林如明 赖兆新 谭文峰 彭宇程 任强 高伟栋 赖浚兴 宋岸坚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6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医生电话随访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出院时叮嘱入选患者术后1年内需服五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及他汀类药... 目的探讨医生电话随访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出院时叮嘱入选患者术后1年内需服五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及他汀类药物,只对随访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出院1年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随访组患者的完全依从性和总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依从性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电话随访能明显提高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随访 冠脉支架植入术 依从性
下载PDF
两种消融策略治疗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伟栋 张高星 +5 位作者 彭宇程 赖浚兴 张学芳 陈基华 林如明 赖兆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75-1377,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导管消融策略治疗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96例,根据消融策略分为两组:Ⅰ组51例为环肺静脉前庭消融(CPVA)和左房线性消融后再电复律,Ⅱ组45例为CPVA后即电复律再行左房线性... 目的比较两种导管消融策略治疗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96例,根据消融策略分为两组:Ⅰ组51例为环肺静脉前庭消融(CPVA)和左房线性消融后再电复律,Ⅱ组45例为CPVA后即电复律再行左房线性消融。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疗效。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手术总时间、线性消融时间、消融放电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Ⅰ组、Ⅱ组无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的比例分别为70.6%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结论 CPVA后即电复律再行左房线性消融的策略与传统的CPVA和左房线性消融后再电复律相比,虽然未减少并发症和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但是可明显减少消融放电时间、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消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线性消融 电生理学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伟栋 张高星 +6 位作者 张红环 彭宇程 赖浚兴 张学芳 陈基华 林如明 赖兆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EAT)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2例接受冠状动脉IVUS患者,应用常规超声测量EAT,并用IVUS测算冠状动脉狭窄率及斑块类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疾病(CAD)组和非CAD组,再根...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EAT)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2例接受冠状动脉IVUS患者,应用常规超声测量EAT,并用IVUS测算冠状动脉狭窄率及斑块类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疾病(CAD)组和非CAD组,再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率将CAD组患者分为轻度病变亚组、中度病变亚组及严重病变亚组;比较各组EAT的差异,观察EAT与冠状动脉狭窄率、斑块类型以及CAD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CAD组EAT值为(6.54±1.21)mm,非CAD组为(4.98±1.33)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P<0.01)。随着CAD病变程度的加重,轻度、中度及严重病变亚组间EAT值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软斑块亚组EAT较钙化斑块亚组[(7.16±1.00)mm vs(5.34±1.40)mm,F=0.085,P<0.05]及混合斑块亚组[(6.20±1.95)mm,F=0.005,P<0.01]明显升高。EAT是CAD的独立危险因子(Wald值5.057,P=0.028)。结论超声测量EAT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可用于CAD患者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心外膜脂肪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