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嫩平原北部未开垦黑土土壤物理性状垂直变化特征
1
作者 张琛 赫有有 +2 位作者 薛婷婷 陈祥伟 付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1-240,共10页
[目的]探究松嫩平原北部未开垦黑土土壤物理性状特征,为黑土区退化土地恢复以及土壤质量评价提供重要的本底值参考。[方法]以未开垦黑土(天然次生林、五花草塘)为研究对象,测定0—140 cm土层范围土壤物理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目的]探究松嫩平原北部未开垦黑土土壤物理性状特征,为黑土区退化土地恢复以及土壤质量评价提供重要的本底值参考。[方法]以未开垦黑土(天然次生林、五花草塘)为研究对象,测定0—140 cm土层范围土壤物理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土壤物理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未开垦黑土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则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且在0—60 cm土层范围内,天然次生林拥有更小的土壤容重以及更大的孔隙度和持水量;土壤质地在0—100 cm土层范围内为黏壤土,≥100 cm土层为粉质黏壤土;未开垦黑土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整体上五花草塘0—1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比天然次生林高出37.14%,87.96%和110.52%,但在10—80 cm土层范围内天然次生林表现较高;天然次生林与五花草塘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整体上差异不明显;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发现,未开垦黑土不同土层土壤物理性状综合表现存在明显差异,整体在0—10 cm土层内表现最优,且在0—40 cm土层范围内天然次生林土壤物理性状相对于五花草塘表现更优秀。[结论]松嫩平原北部未开垦黑土表层土壤物理性状明显优于深层土壤,且天然次生林与五花草塘土壤物理性状差异较大,天然次生林对于浅土层土壤物理性状拥有更好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开垦黑土 本底特征 垂直变化 土壤物理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