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籽原花青素抗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赵万洲 陆茵 +3 位作者 闫新琦 阮君山 张世玮 孙志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17-920,共4页
以二甲基苯蒽(DMBA)作为启动剂,以巴豆油作为促癌剂诱 发 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原花青素(PV2000)能显著性对抗巴豆油对皮肤乳头状瘤形成的促进作用 ,使小鼠生瘤百分率降低,平均每鼠生瘤个数显著减少,但对DMBA启动阶段的抑制不强。并 ... 以二甲基苯蒽(DMBA)作为启动剂,以巴豆油作为促癌剂诱 发 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原花青素(PV2000)能显著性对抗巴豆油对皮肤乳头状瘤形成的促进作用 ,使小鼠生瘤百分率降低,平均每鼠生瘤个数显著减少,但对DMBA启动阶段的抑制不强。并 发现NO与小鼠皮肤乳头状瘤的形成呈正相关,原花青素对巴豆油促癌过程的抑制作用与降低 皮肤组织中NO含量有一定关系。此外,原花青素尚能显著性抑制促癌物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 廓肿胀。葡萄籽原花青素小鼠ip给药的LD50为144.7 mg/kg,ig 给药的LD50 为3 53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原花青素 乳头状瘤 中医药疗法 小鼠
下载PDF
新型肿瘤生物标记端粒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万洲 韩锐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5-477,共3页
关键词 端粒酶 生物标记 肿瘤标记物
下载PDF
原花青素抗促癌物诱发H_2O_2释放及脂质过氧化 被引量:28
3
作者 陆茵 孙志广 +2 位作者 赵万洲 阮君山 闫新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 探讨葡萄原花青素抗氧化和肿瘤化学预防作用机制。方法 以大鼠多形核白细胞 (PMNs)为材料 ,利用酚红氧化原理比色测定了原花青素对巴豆油 (crotonoil)刺激PMNs生成H2 O2 的影响。结果 原花青素能显著性抑制巴豆油刺激PMNs生成H2... 目的 探讨葡萄原花青素抗氧化和肿瘤化学预防作用机制。方法 以大鼠多形核白细胞 (PMNs)为材料 ,利用酚红氧化原理比色测定了原花青素对巴豆油 (crotonoil)刺激PMNs生成H2 O2 的影响。结果 原花青素能显著性抑制巴豆油刺激PMNs生成H2 O2 ;以原花青素的大鼠含药血清代替反应系统中的药物 ,同样观察到原花青素具有抑制H2 O2 释放的作用 ,该作用在给药后 1h左右最强 ,且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对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 ,原花青素具明显抑制作用 ,能明显提高肝线粒体SOD活力 ,减少MDA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VITIS VINIFERA 抗氧化 多形核白细胞 线粒体 抗癌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诱变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志广 赵万洲 +3 位作者 陆茵 唐玲芳 张珍玲 张世玮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 :观察葡萄 (Vitisvinifera)籽原花青素的抗诱变作用。方法 :以SalmonellatyphimuriumTA97、TA98、TA10 0 、TA10 2作为标准试验菌株进行Ames试验。结果 :在不加S9条件下 ,原花青素能显著抑制Dexon诱发的TA97、TA98回复突变 ,叠氮... 目的 :观察葡萄 (Vitisvinifera)籽原花青素的抗诱变作用。方法 :以SalmonellatyphimuriumTA97、TA98、TA10 0 、TA10 2作为标准试验菌株进行Ames试验。结果 :在不加S9条件下 ,原花青素能显著抑制Dexon诱发的TA97、TA98回复突变 ,叠氮钠诱发的TA10 0 回复突变 ,丝裂霉素C诱发的TA10 2 回复突变 ;在不加S9条件下 ,原花青素能显著抑制 2 氨基芴诱发的TA97、TA98及TA10 0 回复突变 ,而对 1,8 二羟基蒽醌诱发的TA10 2 回复突变抑制作用较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葡萄 AMES试验 诱变剂 伤寒 沙门氏菌 抗诱变作用
下载PDF
氨基胍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常在 陆茵 +1 位作者 李璘 赵万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 观察氨基胍对遗传突变型糖尿病小鼠 (db/d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否有改善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澳洲AD公司powerlab/8s多用生理记录仪测定db/db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6mon龄db/db小鼠用氨基胍治疗五个... 目的 观察氨基胍对遗传突变型糖尿病小鼠 (db/d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否有改善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澳洲AD公司powerlab/8s多用生理记录仪测定db/db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6mon龄db/db小鼠用氨基胍治疗五个月后相对于同年龄模型对照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 (P<0 05 )。同时体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含量也明显降低。结论 氨基胍可能通过降低体内AGEs的含量来防止db/db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AGES 氨基胍 DB/DB小鼠
下载PDF
瓜蒌薤白对大鼠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彬 张世玮 +1 位作者 陆茵 赵万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2,274,共3页
通过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及结扎大鼠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证实,瓜蒌薤白药对能显著降低心肌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释放,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生成,保护机体抗氧化酶系统,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对心肌... 通过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及结扎大鼠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证实,瓜蒌薤白药对能显著降低心肌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释放,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生成,保护机体抗氧化酶系统,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药对的整体作用较单味药有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薤白 药对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志广 赵万洲 +6 位作者 陆茵 唐玲芳 张珍玲 阮君山 闫新琦 薛普凤 张世玮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86-387,共2页
通过微核试验和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 -S-转移酶 ( GS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 ( GSH )含量的测定 ,在哺乳动物整体水平 ,从遗传学和生化毒理学角度进一步研究了原花青素 ( PV2 0 0 0 )的抗诱变作用及其机理。结果发现 ,原花青素对环磷酰... 通过微核试验和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 -S-转移酶 ( GS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 ( GSH )含量的测定 ,在哺乳动物整体水平 ,从遗传学和生化毒理学角度进一步研究了原花青素 ( PV2 0 0 0 )的抗诱变作用及其机理。结果发现 ,原花青素对环磷酰胺 ( CPA)诱发的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 ( PCEs)微核细胞率有较强抑制作用 ,并能提高肝脏 GST活性 ,升高 GSH含量。说明原花青素对化学诱变剂引起的染色体断裂有一定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中药 葡萄籽 抗诱发 微核实验
下载PDF
参芪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陆茵 孙志广 +2 位作者 卢金福 赵万洲 郑仕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75-378,共4页
目的 :观察参芪胶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6 0 Co照射造模和注射环磷酰胺 ,对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 :参芪胶囊可提高小鼠脾、胸腺指数 ,对抗6 0 Co对小鼠骨髓的抑制作用 ,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 目的 :观察参芪胶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6 0 Co照射造模和注射环磷酰胺 ,对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 :参芪胶囊可提高小鼠脾、胸腺指数 ,对抗6 0 Co对小鼠骨髓的抑制作用 ,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结论 :提示参芪胶囊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胶囊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中药
下载PDF
我国中药出口存在问题及相应策略 被引量:6
9
作者 徐爱军 赵万洲 申俊龙 《药学实践杂志》 CAS 1998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前,我国中药出口存在市场份额少、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狭窄、产品质量低等诸多问题,并对其原因作了分析,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中药质量管理;(2)资产重组,走规模经营之路;(3)大力推广代理制;(4)优化中药出口产品... 目前,我国中药出口存在市场份额少、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狭窄、产品质量低等诸多问题,并对其原因作了分析,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中药质量管理;(2)资产重组,走规模经营之路;(3)大力推广代理制;(4)优化中药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出口市场结构合理化;(5)加强中药现代化研究,寻找中药走向世界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出口 产品结构 中国 产品质量
下载PDF
补肾壮阳方对动物微循环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爱云 赵万洲 +2 位作者 贾鸿瑛 陆茵 张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77-578,共2页
目的 :观察补肾壮阳方对动物微循环及对未成年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小鼠灌胃给药后 ,测定小鼠耳廓微循环微血管管径和血流速度。大鼠灌胃给药 ,收集血液 ,分离血清 ,放免法测定睾酮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显微镜观察提睾肌微循环... 目的 :观察补肾壮阳方对动物微循环及对未成年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小鼠灌胃给药后 ,测定小鼠耳廓微循环微血管管径和血流速度。大鼠灌胃给药 ,收集血液 ,分离血清 ,放免法测定睾酮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显微镜观察提睾肌微循环情况 ,记录微血管图像 ,计算微血管管径变化率。结果 :该方显著扩张小鼠耳廓和雄性大鼠提睾肌的微动脉及微静脉 ,但对未成年雄性大鼠的睾酮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影响较小。结论 :补肾壮阳方对小鼠耳廓微循环及雄性大鼠提睾肌微循环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但对未成年雄性大鼠雄性激素水平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阳方 微循环 性激素 动物实验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蛋白激酶C及鸟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陆茵 孙志广 +1 位作者 赵万洲 郑仕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预防癌前病变作用机制。方法 :从大鼠脑中提取并纯化蛋白激酶C(PKC) ,采用 [γ 3 2 P]ATP掺入法对PKC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原花青素对Diolein活化的PKC活性有显著性抑制作用 ,对TPA活化的PKC活性在一定剂量... 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预防癌前病变作用机制。方法 :从大鼠脑中提取并纯化蛋白激酶C(PKC) ,采用 [γ 3 2 P]ATP掺入法对PKC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原花青素对Diolein活化的PKC活性有显著性抑制作用 ,对TPA活化的PKC活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不依赖Ca2 + 、磷脂酰丝氨酸、Diolein的硫酸鱼精蛋白底物未观察到原花青素对PKC的抑制作用。结论 :原花青素对PKC的抑制作用可能不是通过改变酶的活性中心 ,而是通过对信号传递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的影响而抑制了PKC的活性。以14 C标记的L 鸟氨酸为底物 ,对巴豆油活化的小鼠表皮细胞鸟氨酸脱羧酶 (ODC)活性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VITISVINIFERA 蛋白激酶C PKC 鸟氨酸脱羧酶 ODC
下载PDF
人卵巢癌细胞系OV1228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金华 赵万洲 +3 位作者 陈小祥 赵一兵 曲军卫 彭素蓉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用人卵巢癌组织建立新的卵巢癌细胞系,为探讨卵巢癌细胞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可靠的材料。方法选用人复发卵巢癌组织,进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通过克隆稀释法,培养建立卵巢癌细胞系,进行体外传代,并通过细胞形态学、... 目的用人卵巢癌组织建立新的卵巢癌细胞系,为探讨卵巢癌细胞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可靠的材料。方法选用人复发卵巢癌组织,进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通过克隆稀释法,培养建立卵巢癌细胞系,进行体外传代,并通过细胞形态学、生长动力学以及致瘤性来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该卵巢癌细胞系已在体外培养生存18个月以上,传代超过80余代,被命名为OV1228。其生物学特性显示:倍增时间为29.39h;软琼脂集落形成率为17.5%;接种至裸鼠后具有较高的致瘤性;染色体核型分析为多倍体,众数为21~61条;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卵巢癌细胞表面有少量短的细胞突起,部分细胞间可见发育比较差的桥粒样结构,具有明显的恶性卵巢癌细胞特征。结论OV1228经体外长期培养后已形成永生化卵巢癌细胞系,并具有明显的恶性特征,为开展人类卵巢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细胞培养 肿瘤体外细胞系
下载PDF
益气清热活血方对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志广 陆茵 +3 位作者 赵万洲 单兆伟 阮君山 阎新琦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470-471,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活血方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PCEs)微核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微核实验和测定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益气清热活血方对环磷酰胺(CPA)诱发P...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活血方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PCEs)微核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微核实验和测定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益气清热活血方对环磷酰胺(CPA)诱发PCEs微核细胞率有较强抑制作用,并能提高肝脏GST活性,升高GSH含量。结论:益气清热活血方对化学诱变剂引起的染色体断裂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清热活血方 抗诱变 微核实验 谷胱甘肽-S-转换酶 谷胱甘肽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抗人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胜松 赵万洲 +1 位作者 孙益军 谢维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研制抗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Endostatin,ES)单克隆抗体,为ES制剂提供更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和为内皮细胞抑制素介入基因治疗肿瘤提供临床评价工具。将重组的人ES蛋白纯化,免疫BALB/c小鼠,取ES蛋白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细胞Ag8.653... 研制抗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Endostatin,ES)单克隆抗体,为ES制剂提供更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和为内皮细胞抑制素介入基因治疗肿瘤提供临床评价工具。将重组的人ES蛋白纯化,免疫BALB/c小鼠,取ES蛋白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细胞Ag8.653进行细胞融合,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阳性孔经3次有限稀释法亚克隆,获得4株鼠抗人ES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C2、6C4、6B4、6C5,以间接ELISA、Western免疫印迹等方法进行抗体鉴定。结果表明4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抗具有效价高,特异性好的特点,且免疫球蛋白亚型均为IgG1。其中1C2亲和力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所得单克隆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为ES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单克隆抗体 血管生成 胶原蛋白
下载PDF
维甲类化合物R8607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NB4细胞的分化及其作用机理
15
作者 张洪杰 赵万洲 +2 位作者 刘红岩 屈凌波 韩锐 《药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0-334,共5页
目的 研究维甲类化合物R86 0 7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NB4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NBT还原能力和细胞形态的方法观察R86 0 7对NB4细胞功能和形态的分化作用 ,采用竞争性结合的方法测定R86 0 7和维甲酸受体的结合能力... 目的 研究维甲类化合物R86 0 7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NB4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NBT还原能力和细胞形态的方法观察R86 0 7对NB4细胞功能和形态的分化作用 ,采用竞争性结合的方法测定R86 0 7和维甲酸受体的结合能力并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细胞周期移行的影响。结果 R86 0 7有抑制NB4细胞的生长并能使细胞的功能和形态发生分化的作用 ;对维甲酸受体的 3个亚型α,β ,γ均有结合作用并将NB4细胞周期移行阻断在G1期。结论 R86 0 7通过维甲酸受体的调节通路将NB4细胞阻断在G1期并诱导细胞发生功能和形态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类化合物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NB4细胞分化
下载PDF
芪竹方对MGC-803细胞VEGFKDR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陆周 单兆伟 赵万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7-979,共3页
目的:了解芪竹方对MGC803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的影响。方法:分成芪竹方高、低浓度、DMSO对照、空白对照4组处理MGC803细胞,运用RT-PCR、免疫荧光法研究VEGF、KDR的表达量。结果:芪竹方高、低浓度、DMSO对照、空白对... 目的:了解芪竹方对MGC803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的影响。方法:分成芪竹方高、低浓度、DMSO对照、空白对照4组处理MGC803细胞,运用RT-PCR、免疫荧光法研究VEGF、KDR的表达量。结果:芪竹方高、低浓度、DMSO对照、空白对照4组VEGFmRNA表达量光密度积分分别是:(6.7±2.12)、(9.98±3.27)、(18.99±7.73)、(20.55±4.85),芪竹方高浓度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别具有显著性;KDRmRNA分别是(49.66±9.76)、(38.22±3.54)、(47.5±5.87)、(45.18±7.25),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别;VEGF蛋白表达量荧光度值分别是:(24.6±5.5)、(29.4±4.8)、(43.2±7.4)、(40.4±3.2),芪竹方高浓度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别具有显著性;KDR蛋白表达量荧光度值分别是:(32.2±8.6)、(35.4±8.3)、(37.4±11.3)、(27.4±4.7),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芪竹方对MGC803细胞VEGF表达具有下调作用,对KDR表达无明显影响。芪竹方抑制胃癌的作用可能与抑制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竹方 VEGF KDR
原文传递
药品营销人员的管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爱军 赵万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4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药品营销 佣金 营销人员 办事处 决策 败德行为 商业工作者 科学管理 销售总监 医药企业 分公司 萧何
下载PDF
地骨皮的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郑军义 赵万洲 《海峡药学》 2008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介绍地骨皮的研究概况和研究进展。方法以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地骨皮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结果与结论地骨皮的化学成分结构独特,药理活性多样,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地骨皮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的研究现状
19
作者 吴胜松 赵万洲 《药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485-490,共6页
从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的来源、结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制备方法、应用研究等诸方面,综述其最新研究进展。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可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成为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 胶原蛋白ⅩⅧ 新血管生成 肿瘤
下载PDF
STUDIES ON THE 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PACLITAXEL(Zisu~)
20
作者 韩锐 何小庆 +3 位作者 刘红岩 雷小虹 程青 赵万洲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35-238,共4页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paclitaxel (Zisu() was very active in the inhibition of the growth of human cancer cell panel including KB cells, HCT-8, A2780, and MCF-7 cells. The IC50 was as low as 0.0019,...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paclitaxel (Zisu() was very active in the inhibition of the growth of human cancer cell panel including KB cells, HCT-8, A2780, and MCF-7 cells. The IC50 was as low as 0.0019, 0.0019, 0.0036 and 0.01 ( g/ml respectively.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paclitaxel(Zisu()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melanoma B-16, Walker carcinomsarcoma and heterotransplanted human ovarian cancer in nude mice. Biochemical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showed that paclitaxel (Zisu() could accelerate microtubule assembly and inhibit its deassembly; population in G1 was decreased while the cell population in G2+M phase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ddition, a polyploid cell population appeared.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1/2( was 0.12 h and t1/2( was 5.02 h when it was injected intravenously at a dose of 5 mg/kg in rats. The AUC, Vc and CLs were 11.82(( g.h)/ml, 0.50L/kg and 0.42L(h.kg)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litaxel(Zisu() PHARMACODYNAMICS Pharmacokineti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