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失调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概况
1
作者 于晓倩 姜月华 +6 位作者 赵世腾 戴霞 焦鸿飞 向楠 陈文静 赵厚珍 亓英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肠道菌群是一个具有调控机体屏障、调节代谢活动等功能的重要微生物群。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相关。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调可能会引起血管内皮炎症、氧化应激等,可能是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综述近年... 肠道菌群是一个具有调控机体屏障、调节代谢活动等功能的重要微生物群。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相关。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调可能会引起血管内皮炎症、氧化应激等,可能是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综述近年来肠道菌群在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方法,为优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失调 血管内皮损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口腔正畸对牙颌畸形矫正效果、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美观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磊 林丽 +4 位作者 吴换好 谢芷茵 路丹丹 赵世腾 李文雅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2808-2810,共3页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口腔正畸对牙颌畸形矫正效果、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美观度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金...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口腔正畸对牙颌畸形矫正效果、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美观度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金属槽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临床矫正总有效率、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美观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矫正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w、4 w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美观率97.50%大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口腔正畸对牙颌畸形矫正,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矫治器 口腔正畸 牙颌畸形 矫正 美观度
下载PDF
西地那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阮威杰 赵世腾 孙少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2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及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6 mi...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及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6 min连续步行距离、Brog呼吸困难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SPAP)、动脉氧分压(PaO2)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除了心率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后,除了PaO2,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Brog呼吸困难评分、SPAP、LVEF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出现5例头晕、3面部潮红、腹泻1例,经对症处理后改善,未影响治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西地那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肺动脉高压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肺动脉压,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前列地尔 肺动脉高压 疗效
下载PDF
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及尿蛋白与老年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阮威杰 赵世腾 孙少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4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肾小球滤过率(eGFR)估算值及尿蛋白与老年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按研究标准纳入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塘厦医院进行健康查体和就诊的老年人共270例,根据eGFR将研究对象分为肾功能下降组[eGFR〈60m L/(min·1... 目的 探讨肾小球滤过率(eGFR)估算值及尿蛋白与老年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按研究标准纳入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塘厦医院进行健康查体和就诊的老年人共270例,根据eGFR将研究对象分为肾功能下降组[eGFR〈60m L/(min·1.73m2)]和肾功能正常组;根据尿常规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尿蛋白阳性组和尿蛋白阴性组。随访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结果 平均随访(37.0±4.1)个月,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51例,其中非致死性卒中19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2例,心血管性死亡10例。肾功能正常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肾功能下降组[10.2%(18/176)vs 35.1%(33/94),x^2=9.53,P〈0.01]。尿蛋白阴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尿蛋白阳性组[15.4%(37/241)vs 48.3%(14/29),x2=4.36,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尿蛋白阳性、eGFR水平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GFR下降和尿蛋白阳性是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蛋白尿
下载PDF
中青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阮威杰 赵世腾 孙少平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3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策略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东莞市塘厦医院内科病房或门诊就诊的中青年人群,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发生冠状动脉狭窄者,进行影响因素登记,采用Logisti...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策略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东莞市塘厦医院内科病房或门诊就诊的中青年人群,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发生冠状动脉狭窄者,进行影响因素登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相关性。结果87例患者中有23例发生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为26.4%。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有5项因素(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病、体质量指数和吸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发生冠状动脉狭窄相关的因素有3项(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病)。结论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防,对于中青年冠状动脉狭窄防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冠状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