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香型金萱红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理化成分动态变化
1
作者 吴玲玲 梁光志 +4 位作者 冯红钰 覃仁源 王云仙 赵云雄 罗莲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74-80,共7页
在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增加晒青、摇青工序,对关键加工工序样品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蛋白质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鲜叶至揉捻阶段,水浸出物含量呈上升趋势。茶多酚、可溶性糖与蛋白质含量在鲜叶... 在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增加晒青、摇青工序,对关键加工工序样品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蛋白质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鲜叶至揉捻阶段,水浸出物含量呈上升趋势。茶多酚、可溶性糖与蛋白质含量在鲜叶中均是最高的,分别为21.68%、31.56 mg/g、22.65 mg/g。整个加工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稳定,茶多酚含量逐渐降低,蛋白质含量变化不规律。晒青与摇青茶样中黄酮含量较高且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53.36、148.99 mg/g。茶样中儿茶素类物质以酯型儿茶素为主,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含量最高,其次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鲜叶至摇青阶段,EGCG含量增加,摇青结束后,其含量逐渐减少。咖啡碱是主要的嘌呤生物碱成分,揉捻工序中含量最高(4.17%),鲜叶中含量最低(3.63%)。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金萱红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理化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水浸出物含量的变化主要是由嘌呤生物碱含量的变化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萱红茶 花香型 理化成分 加工过程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乌龙茶做青工艺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宝贵 梁光志 +3 位作者 李子平 杨晶晶 王云仙 赵云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56-160,共5页
近年来,花果香型茶叶受到大众的喜爱,尤其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乌龙茶做青工艺激发了茶叶的天然花果香型,并促进了一系列物质的转化,对于夏秋茶苦涩味重、鲜爽度差、茶香淡薄等品质缺陷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将乌龙茶做青工艺应用到... 近年来,花果香型茶叶受到大众的喜爱,尤其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乌龙茶做青工艺激发了茶叶的天然花果香型,并促进了一系列物质的转化,对于夏秋茶苦涩味重、鲜爽度差、茶香淡薄等品质缺陷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将乌龙茶做青工艺应用到不同茶类加工中,其所带来的品质特征基本表现为花香型,滋味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本文综述了乌龙茶做青工艺在五大茶类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乌龙茶做青工艺实质,以期为夏秋茶资源利用、加工工艺改进及品质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做青工艺 茶叶加工 花果香型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云雄 《求知导刊》 2016年第10期136-136,共1页
"翻转课堂"也叫颠倒课堂,是2011年风靡美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各地中小学流行起来,教学效果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本文通过介绍"翻转课堂"在四川省平昌县粉壁小学(以下简称"我... "翻转课堂"也叫颠倒课堂,是2011年风靡美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各地中小学流行起来,教学效果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本文通过介绍"翻转课堂"在四川省平昌县粉壁小学(以下简称"我校")语文课堂进行尝试性教学的具体过程,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学校大规模、各学科引入和推广这种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生物教学
下载PDF
光纤光缆的技术发展
4
作者 赵云雄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17期14-14,共1页
对目前常用的光纤标准作以简介,并对新型光纤和光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 光纤 光缆 技术发展
下载PDF
黔茶1号白茶和福鼎大毫白茶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子平 赵云雄 +2 位作者 陈远权 梁光志 莫小燕 《中国热带农业》 2021年第5期82-86,共5页
以‘黔茶1号’及‘福鼎大毫’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创新工艺研制技术制作白茶,检测分析了2者的感官品质、内含物成分和香气成分差异。黔茶1号白茶在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感官评审分项得分和综合得分均高于福鼎大毫白茶。在内... 以‘黔茶1号’及‘福鼎大毫’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创新工艺研制技术制作白茶,检测分析了2者的感官品质、内含物成分和香气成分差异。黔茶1号白茶在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感官评审分项得分和综合得分均高于福鼎大毫白茶。在内含物方面,黔茶1号白茶和福鼎大毫白茶游离氨基酸含量、咖啡碱含量差异不明显,但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均高于福鼎大毫白茶。在香气成分方面,黔茶1号白茶、福鼎大毫白茶共检测出48种香气成分(匹配度≥80%),其中醇类16种、碳氢化合物类7种、醛类5种、酮类4种、酸类2种、酯类1种、杂氧化合物4种、含硫化合物1种及其他化合物8种。黔茶1号白茶占萃取总香气成分92.39%,高于福鼎大毫白茶(88.64%)。结果表明:黔茶1号白茶香气物质更加丰富,其品质优于福鼎大毫白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创新工艺 感官品质 内含物质 香气成分
下载PDF
不同季节黄观音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6
作者 罗莲凤 赵云雄 +2 位作者 刘汉焱 冯红钰 王云仙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5期43-49,共7页
为提高黄观音红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春季和秋季黄观音红茶的主要香气成分,比较分析春季和秋季黄观音红茶香气的主要成分和含量。结果为黄观音春红茶含量较高化合物依次为醇... 为提高黄观音红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春季和秋季黄观音红茶的主要香气成分,比较分析春季和秋季黄观音红茶香气的主要成分和含量。结果为黄观音春红茶含量较高化合物依次为醇类、酯类、醛类和烷烃类,秋红茶含量较高化合物依次为醇类、醛类、烷烃类和酯类。春红茶主要含香叶醇(27.04%)水杨酸甲酯(10.69%),主要呈现香气为玫瑰香、冬青香。秋红茶主要含苯乙醇(20.28%)、芳樟醇和氧化物(12.82%),主要呈现香气为玫瑰香、青草花香、果香。黄观音春红茶和秋红茶香气成分相似,以醇类化合物为主,主要呈现玫瑰香、果香、甜香,秋红茶香气较春红茶馥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黄观音 红茶 香气成分
下载PDF
不同去仓味方法对六堡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云雄 刘汉焱 +5 位作者 冯红钰 罗莲凤 吴玲玲 梁光志 李子平 覃仁源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2-86,共5页
"越陈越香"是六堡茶的特征,然而因仓储不当会形成仓味,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为探索合理去仓味方法,以存放5年的六堡茶为原料,设计不同去仓味方法。以不做任何处理的茶样作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联合GC-MC分析香气... "越陈越香"是六堡茶的特征,然而因仓储不当会形成仓味,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为探索合理去仓味方法,以存放5年的六堡茶为原料,设计不同去仓味方法。以不做任何处理的茶样作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联合GC-MC分析香气成分并结合感官审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共检测出40种香气化合物,包括醇类10种、酮类7种、醛类9种、酯类2种、烯类5种和其他类7种,去仓味处理降低了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能提高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综合考虑,基于试验条件下,存放5年的广西六堡茶摊晾于无异味室内控温控湿(22℃、70%)5 d,每天开门开窗通风透气2次,每次1 h的去仓味方法效果最佳,能有效减少醇类化合物含量和保持较高酮类化合物含量,保证了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仓味 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