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荷斯坦奶牛FoxO1基因多态性及与繁殖性状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佳强 周妍 +6 位作者 于倩楠 陶林林 张淑君 易建明 滕茂平 李丛远 张军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7,共4页
通过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测序技术发现FoxO1第4外显子一个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分别分析92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FoxO1该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在中国荷斯坦奶牛中,FoxO1基因... 通过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测序技术发现FoxO1第4外显子一个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分别分析92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FoxO1该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在中国荷斯坦奶牛中,FoxO1基因有3个基因型,分别是CC、TT、CT。其中等位基因C频率为0.95,是优势等位基因;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该位点不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该基因不同基因型对奶牛产犊间隔、空怀期以及初产日龄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产犊到发情、犊牛初生重、配种次数影响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奶牛 SNPS FOXO1 繁殖性状
下载PDF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合并地中海贫血1例
2
作者 赵佳强 余文俊 +4 位作者 黄华 邱进锋 周园园 王端旭 尹俊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66-166,F0003,共2页
[病例]男性,64岁。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药物、食物及其他接触物过敏史,有家族遗传史。查体:重度贫血貌,颜面色素沉着,右颊部褐斑,下肢红褐斑。肝肋下未触及,脾脏高度肿大,脾缘超过脐... [病例]男性,64岁。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药物、食物及其他接触物过敏史,有家族遗传史。查体:重度贫血貌,颜面色素沉着,右颊部褐斑,下肢红褐斑。肝肋下未触及,脾脏高度肿大,脾缘超过脐水平线与前正中线,下缘达双侧髂前上脊连线水平,右缘超过中线约3.0 cm。B超显示肝左叶大。CT胸片显示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前正中线 重度贫血貌 肝左叶 脐水平 接触物 前上 颊部 传染病史 血红蛋白含量
下载PDF
临床医学检验实习带教中的体会 被引量:6
3
作者 赵佳强 曾雅 +2 位作者 禤彩云 林绍庆 唐发清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期59-60,共2页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教学实习是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怎么样才能真正的将学生的所学致所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注重实践操作、理论与...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教学实习是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怎么样才能真正的将学生的所学致所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注重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加强和规范实习过程的考核。要求我们要科学地合理的安排好学生的教学实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习 检验专业学生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石秋锋 辛小召 +1 位作者 赵佳强 李振田 《养猪》 2013年第3期9-11,共3页
试验旨在对比抗生素和不同的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从而找到能够替代抗生素的益生菌制剂,为缓解仔猪断奶应激提供参考。试验选择日龄和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92头,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 试验旨在对比抗生素和不同的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从而找到能够替代抗生素的益生菌制剂,为缓解仔猪断奶应激提供参考。试验选择日龄和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92头,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试验1、2、3、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金霉素+0.15%黏杆菌素、0.1%丁酸梭菌、0.02%肽菌素、0.012%优乳健、0.012%潞威粪球菌制剂。预试期15 d,正试期10 d。结果表明,各组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抗生素组、试验1、4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1、4组日增重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抗生素组和试验1组在降低仔猪腹泻率和提高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抗生素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腹泻率
下载PDF
仔猪断奶重与出栏日龄、日增重、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石秋锋 赵佳强 《养猪》 2013年第1期45-46,共2页
本研究利用SAS9.2软件中的GLM过程分析1 055头大白猪仔猪断奶重与其达到100 kg体重的时间(出栏日龄)、日增重、背膘厚以及眼肌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仔猪断奶重与出栏日龄和日增重显著相关(P<0.05),而与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无关(P>0.... 本研究利用SAS9.2软件中的GLM过程分析1 055头大白猪仔猪断奶重与其达到100 kg体重的时间(出栏日龄)、日增重、背膘厚以及眼肌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仔猪断奶重与出栏日龄和日增重显著相关(P<0.05),而与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无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断奶重 100 kg日龄 日增重 背膘厚 眼肌面积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的影响以及氨基酸对氧化应激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成竹 于倩楠 +1 位作者 陶林林 赵佳强 《养猪》 2013年第1期49-51,共3页
氧化应激会对动物体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从氧化应激对仔猪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氧化应激对仔猪的危害,并从营养调控的角度提出了用氨基酸缓解仔猪氧化应激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氧化应激 仔猪 氨基酸
下载PDF
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肺结核患者血小板氧化应激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东锋 赵佳强 +2 位作者 邱进峰 王思敏 尹俊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7-29,40,共4页
目的:研究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肺结核患者血小板氧化应激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初治肺结核患者40例(血小板减少20例(实验1组)、正常20例(实验2组))和体检健康者20例(对照组)。用流式细胞学检测血小板内活性氧簇(ROS)的表达。提取血小板蛋白质... 目的:研究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肺结核患者血小板氧化应激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初治肺结核患者40例(血小板减少20例(实验1组)、正常20例(实验2组))和体检健康者20例(对照组)。用流式细胞学检测血小板内活性氧簇(ROS)的表达。提取血小板蛋白质;用比色法检测血小板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浓度。结果:实验1组表达二氯荧光素(DCF)阳性ROS的血小板比例为(43.7±3.2)%明显高于实验2组((2.7+0.9)%)和对照组((2.1±0.7)%)(P<0.01);实验2组表达DCF阳性ROS的血小板比例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实验1组血小板内MDA浓度明显高于实验2组和对照组(P<0.01),而SOD和GSH-PX浓度则显著低于实验2组和对照组(P<0.01);实验2组血小板内MDA、SOD和GSH-PX浓度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处于氧化应激和过氧化损伤状态,可能是肺结核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血小板减少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血小板钙网织蛋白在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园园 赵佳强 +3 位作者 王思敏 余文俊 王端旭 尹俊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分别分离10例慢性ITP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的血小板,建立各自的样本池。并提取血小板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寻找慢性ITP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小板的差异... 目的:观察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分别分离10例慢性ITP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的血小板,建立各自的样本池。并提取血小板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寻找慢性ITP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小板的差异蛋白点,采用质谱分析对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结果:双向电泳联合质谱分析发现钙网织蛋白在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中正常表达,而慢性ITP患者的血小板中几乎无表达。结论:钙网织蛋白缺失是慢性ITP患者血小板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点,可能在慢性ITP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 钙网织蛋白
下载PDF
基于新型最大熵模型预测刺槐叶瘿蚊(双翅目:瘿蚊科)在中国的适生区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佳强 石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目的】基于对刺槐叶瘿蚊在全国的普查情况,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软件的互补双对数输出方式对刺槐叶瘿蚊在中国当前和未来(2050年)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为林业和海关检疫部门对刺槐叶瘿蚊当前与未来的防控与检疫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目的】基于对刺槐叶瘿蚊在全国的普查情况,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软件的互补双对数输出方式对刺槐叶瘿蚊在中国当前和未来(2050年)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为林业和海关检疫部门对刺槐叶瘿蚊当前与未来的防控与检疫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使用MaxEnt、ArcGIS、R软件对刺槐叶瘿蚊危害点,气候图层,模型参数这3方面进行科学的优化选择,确保模型的科学性、有效性。当前气候适生区的预测使用WorldClim网站全球气候数据Version 1.4,未来数据则采用通用气候系统模型CCSM4下3种外排情景(RCP26、RCP45、RCP85)。【结果】最终确定52个危害点,7个主导气候图层,运用互补双对数输出方式对适生区进行预测。模拟结果的测试遗漏率与理论遗漏率基本吻合,ROC曲线即AUC值为0.919,标准差为0.023,表明所使用的数据无空间自相关,构建的模型达到"极好"的标准。通过刀切图分析,对刺槐叶瘿蚊分布影响最大的3个气候图层分别为Bio1(年平均气温)、Bio12(年降水量)、Bio5(最热月的最高温度)。对当前气候刺槐叶瘿蚊适生区进行划分,刺槐叶瘿蚊在中国的适生范围为22.08°—48.42°N,39.39°—135.06°E,达国土面积的31.90%。除西藏、青海、海南、台湾4省区外,其余省份均包含其适生区,其高度适生区以西南(四川、重庆)和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陕西)为主。对未来(2050年)适生区的预测,3种外排情景RCP26、RCP45、RCP85的总适生区均比当前气候的总适生范围大,以高度、中度适生区面积的增大为主,新疆和我国北部区域面积显著扩增。RCP85情景下的刺槐叶瘿蚊适生区面积最大,达国土面积的39.71%,比当前预测的多出75万km^2。【结论】结合实际调查情况,新型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可信度高,阐明影响刺槐叶瘿蚊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预测出刺槐叶瘿蚊当前与未来的分布范围及适生程度情况,对刺槐叶瘿蚊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叶瘿蚊 MAXENT 适生区 互补双对数输出
下载PDF
林业外来入侵生物溯源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娟 覃责实 赵佳强 《中国森林病虫》 2022年第5期14-21,共8页
由于贸易全球化与旅游交通的飞速发展,林业外来生物的入侵频率与扩散速度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林业生态安全、人类健康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外来入侵生物的溯源追踪成为当前各国的研究热点。对现有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标记等溯源技... 由于贸易全球化与旅游交通的飞速发展,林业外来生物的入侵频率与扩散速度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林业生态安全、人类健康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外来入侵生物的溯源追踪成为当前各国的研究热点。对现有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标记等溯源技术进行汇总分析,溯源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溯源、轨迹分析溯源、花粉标记溯源、分子标记溯源、稳定同位素溯源、肠道微生物溯源等。溯源的目的是为了判别分析跨境入侵种群和原产地种群的差异性自然标记,揭示其跨境传入来源和扩散蔓延路径,实现对入侵种的精准溯源追踪和防控管理。目前在溯源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不同溯源体系或指标的建立、数据库的完善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从国际溯源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生物安全的需求来看,应积极参与国际植物检疫合作,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补齐我国林业溯源技术发展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外来入侵生物 生物安全 溯源追踪
下载PDF
基于MaxEnt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发生趋势的预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梦伊 赵佳强 石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4-71,共8页
【目的】桉树枝瘿姬小蜂是我国一种入侵性小蜂,自2007年传入我国广西,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危害了我国南部的桉树种植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现在和未来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以了解桉树枝瘿姬小蜂在... 【目的】桉树枝瘿姬小蜂是我国一种入侵性小蜂,自2007年传入我国广西,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危害了我国南部的桉树种植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现在和未来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以了解桉树枝瘿姬小蜂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其适生地范围的变化。【方法】采用MaxEnt预测模型−最大熵模型,通过收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报道的分布地数据、调查最新发生地危害轻重程度对该蜂在中国的适生区现在以及未来RCP8.5气候情景下的适生区进行模拟并检测模拟结果的精准度。【结果】模型模拟结果的测试遗漏率与理论遗漏率基本吻合。AUC值为0.898,标准差为0.022,表明所使用的数据无空间自相关,模型筛选的参数结果可靠且准确度高。MaxEnt模型预测得到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的最佳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在RCP8.5气候情景下其未来中度适生区面积有小范围的下降,但整体适生区范围显著增加。【结论】通过适生地范围预测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监测以及潜在危险入侵地区制定有效的防治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瘿姬小蜂 MAXENT RCP8.5 适生区
下载PDF
内源性疑似干扰物对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辉 赵佳强 +1 位作者 孙刚 杜彦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5期543-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样品中存在的一些内源性干扰物(结合胆红素、溶血血红蛋白及乳糜)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的干扰。方法选取双抗体夹心法、竞争法、捕获法、间接法4种ELISA中具有代表性的4个项目,采用实验添加法将结合胆红素、溶血... 目的探讨样品中存在的一些内源性干扰物(结合胆红素、溶血血红蛋白及乳糜)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的干扰。方法选取双抗体夹心法、竞争法、捕获法、间接法4种ELISA中具有代表性的4个项目,采用实验添加法将结合胆红素、溶血血红蛋白及乳糜3种内源性干扰物添加到新鲜混合血清中配制成极限浓度(结合胆红素浓度为344μmol/L、溶血血红蛋白浓度为4.95 g/L、乳糜为1460FTU)样品与正常对照组,共24组同时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吸光度(A值)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上述浓度的内源性干扰物样品ELISA 4种方法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竞争法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的福尔马肼浊度小于或等于1460FTU研究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检测结果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样品中干扰物浓度未超过以上浓度时,不对ELISA的检测结果产生干扰,但检验工作中仍需注意含有大于以上浓度干扰物质的样品可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对其应采取前处理或重新采血检测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胆红素 溶血血红蛋白 乳糜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探讨凝血曲线在不同妊娠阶段孕妇中的变化
13
作者 赵佳强 邹鹤燕 张振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5期0157-0159,共3页
探讨凝血曲线在不同妊娠阶段孕妇中的变化,从而更全面地监测孕妇在不同妊娠阶段中的凝血状态。方法 选取在珠海市人民医院自 2019 年 07 月至 2019 年 12月间做常规孕检的正常妊娠的妊娠早、中、晚期及临产前孕妇作为 4 组实验组各 50 ... 探讨凝血曲线在不同妊娠阶段孕妇中的变化,从而更全面地监测孕妇在不同妊娠阶段中的凝血状态。方法 选取在珠海市人民医院自 2019 年 07 月至 2019 年 12月间做常规孕检的正常妊娠的妊娠早、中、晚期及临产前孕妇作为 4 组实验组各 50 例,另选取在本院做常规体检非妊娠期的健康女性 50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接受过凝血项目检查,对相应凝血曲线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比较。预期结果 在 PT 和 TT 凝血曲线中,妊娠各期的孕妇的 bH 和 bH-point-time 均小于未妊娠妇女的,且随着妊娠期增进,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妊娠各期的孕妇的 End-point-time 和 dH 均大于未妊娠妇女的,且随着妊娠期增进,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在 APPT 凝血曲线中,妊娠各期的孕妇的 bH 均小于未妊娠妇女的,且随着妊娠期增进,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妊娠各期的孕妇的 dH 均大于未妊娠妇女的,且随着妊娠期增进,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在 FIB 凝血曲线中,妊娠各期的孕妇的 End-point-time 均小于未妊娠妇女的,且随着妊娠期增进,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妊娠各期的孕妇的 dH 均大于未妊娠妇女的,且随着妊娠期增进,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结论:凝血曲线可以更全面地监测孕妇在不同妊娠阶段中的凝血状态,对早期发现凝血状态的异常及预防有关妊娠疾病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凝血曲线 全面监测 凝血状态
下载PDF
探讨凝血曲线在妊娠妇女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赵佳强 余伙梅 张振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6期0161-0164,共4页
通过凝血曲线图分析评价正常妊娠妇女临产前的凝血状态,并探讨凝血曲线图参数与常规凝血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给予临床更多的帮助。方法:本文将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使用透射法血凝仪对在珠海市人民医院自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间做凝... 通过凝血曲线图分析评价正常妊娠妇女临产前的凝血状态,并探讨凝血曲线图参数与常规凝血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给予临床更多的帮助。方法:本文将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使用透射法血凝仪对在珠海市人民医院自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间做凝血曲线分析的200个先兆临产孕妇和50个体检健康未妊娠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先兆临产妊娠组的平均PT 、APTT、INR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未妊娠组,先兆临产妊娠组的Fbg值显著高于未妊娠组。先兆临产妊娠组与正常未妊娠组相比bH(基线)显著减低(a=0.05);dH(反应强度)显著升高(a=0.05)。结论:先兆临产妊娠妇女处于高凝状态,凝血曲线和临床传统检测指标具有可靠的相关性,是临床连续监测和指导临产的良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产妇女 凝血曲线 传统凝血指标 凝血状态
下载PDF
IPF和Ret-He新检测参数参考范围调查及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探讨
15
作者 赵佳强 许铭倩 张振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0307-0309,共3页
初步建立珠海地区健康成年人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与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的正常参考范围;探讨IPF与Ret-He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IPF和Ret-He进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者,以全自动血液分... 初步建立珠海地区健康成年人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与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的正常参考范围;探讨IPF与Ret-He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IPF和Ret-He进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者,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外周血中IPF、Ret-He进行检测,同时测定18例IDA患者、9例AA患者和8例ITP患者外周血相同参数,对不同疾病患者各参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健康人群中,IPF的参考范围为0.3%-1.7%, Ret-He为29.1-35.5pg,且健康人群中这两项指标不同性别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和健康组比较,ITP组IPF、Ret-He均差异明显(P<0.05);IDA组、AA组的患者,Ret-He和健康组均差异明显(P<0.05)。当IPF(%)用于诊断ITP时,AUC为0.750,cut-off值为3.05%,诊断灵敏性为75%,特异性为100%。当Ret-He用于诊断IDA时,AUC为0.945,cut-off值为28.45pg,诊断灵敏性为100%,特异性为94.4%;用于诊断AA时,AUC为0.867,cut-off值为34.0pg,诊断灵敏性为88.9%,特异性为96%。 结论:初步建立了珠海地区健康成年人IPF与Ret-He的正常参考范围,并提示IPF在ITP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t-He可用于IDA和A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均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血液系统疾病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下载PDF
高病毒载量且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CHB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芳 张海泉 赵佳强 《肝脏》 2021年第11期1228-1230,共3页
目的分析高HBV DNA病毒载量、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珠海市人民医院诊治的CHB患者378例,男性206例,女性172例,年龄(34.8±6.4)岁。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组织学活动指... 目的分析高HBV DNA病毒载量、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珠海市人民医院诊治的CHB患者378例,男性206例,女性172例,年龄(34.8±6.4)岁。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组织学活动指数评价患者肝纤维化分期(F0~F4)及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0~G4)。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CHB患者中<F2期135例,≥F2期243例,<F2期患者年龄、HBV DNA、ALT、APRI及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技术模型(GPR)分别为(32.8±9.2)岁、(8.4±1.0)log_(10)拷贝/mL、(45.8±5.5)U/L、(0.40±0.22)及(0.12±0.07),与≥F2期[(35.6±5.3)岁、(7.6±1.3)log_(10)拷贝/mL、(56.8±7.0)U/L、(0.49±0.20)及(0.17±0.08)]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中<G2期142例,≥G2期236例,<G2期患者年龄、HBV DNA、ALT、AST、FIB-4、APRI及GPR分别为(33.6±8.4)岁、(8.4±1.1)log_(10) copies/mL、(46.1±5.4)U/L、(32.5±8.2)U/L、(0.19±0.11)、(0.40±0.23)及(0.12±0.08),与≥F2期[(35.2±7.5)岁、(7.4±1.4)log_(10)拷贝/mL、(56.0±6.8)U/L、(38.7±5.5)U/L、(0.24±0.11)、(0.55±0.22)及(0.17±0.10)]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较大、病毒载量持续上升或FIB-4、APRI、GPR异常的ALT正常或轻度升高CHB患者需要加强随访,必要时进行肝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肝纤维化 肝组织炎症活动度
下载PDF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徐芳 张海泉 赵佳强 《肝脏》 2021年第9期977-979,共3页
目的了解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PLT)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36例低水平HBsAg CHB患者,依据肝纤维化分期将患者分为S1期组(n=28)、S... 目的了解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PLT)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36例低水平HBsAg CHB患者,依据肝纤维化分期将患者分为S1期组(n=28)、S2期组(n=37)、S3期组(n=40)、S4期组(n=31)。患者入院后治疗前行PLT、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检测及肝纤维化分期评估。比较4组PLT、PC-Ⅲ、CⅣ、HA、LN水平差异。以Spearman系数检验低水平HBsAg CHB患者血清PLT水平与PC-Ⅲ、CⅣ、HA、L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S1期组PLT水平为(220.7±85.4)×109/L,S2期组PLT水平为(169.2±66.4)×109/L,S3期组PLT水平为(135.7±52.6)×109/L,S4期组PLT水平为(104.5±40.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10,P<0.01)。S1期组血清PC-Ⅲ、CⅣ、HA、LN水平分别为(95.5±34.3)μg/mL、(61.2±15.7)μg/mL、(84.3±25.6)ng/mL、(88.4±15.4)ng/mL,S2期组血清PC-Ⅲ、CⅣ、HA、LN水平分别为(130.5±48.6)μg/mL、(79.3±20.4)μg/mL、(115.3±30.6)ng/mL、(102.8±22.8)ng/mL,S3期组血清PC-Ⅲ、CⅣ、HA、LN水平分别为(166.4±62.7)μg/mL、(90.4±25.3)μg/mL、(155.5±45.1)ng/mL、(115.6±29.3)ng/mL,S4期组血清PC-Ⅲ、CⅣ、HA、LN水平分别为(223.7±80.9)μg/mL、(105.5±31.9)μg/mL、(224.3±79.3)ng/mL、(226.3±34.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737、17.828、46.166、175.093,均P<0.05)。经相关性分析,低水平HBsAg CHB患者血清PLT水平与PC-Ⅲ、CⅣ、HA、LN水平呈现出负相关,r=-0.584、-0.521、-0.499、-0.544,均P<0.01。结论低水平HBsAg CHB患者血清PLT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血清PC-Ⅲ、CⅣ、HA、LN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上升,且两者间关系密切,有助于预测低水平HBsAg CHB患者肝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肝纤维化分期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奶牛生产寿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佳强 王美华 +2 位作者 张琨 周妍 易建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88,共4页
本文通过对奶牛生产寿命的估计方法、遗传力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对国内奶牛生产寿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产寿命 估计方法 遗传力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中活性氧簇的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佳强 王思敏 +3 位作者 余文俊 邱进锋 张泽文 尹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 :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中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阳性表达的水平及其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白细胞和血小板中ROS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疾病转归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 目的 :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中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阳性表达的水平及其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白细胞和血小板中ROS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疾病转归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6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16例患者按白血病分型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中ROS的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和血小板中ROS阳性的表达水平,并用表达ROS阳性细胞的百分比来反映细胞内的ROS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中的ROS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中的ROS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与血小板内的ROS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535,P<0.05),健康对照组和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与同组血小板内的ROS水平间不存在相关性。所有患者白细胞中白血病细胞所占百分比与ROS阳性表达间不存在相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白细胞内的ROS水平明显高于同一患者血小板内的ROS水平(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中表达ROS阳性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监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中ROS阳性的百分比对治疗疗效和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白细胞 血小板 活性氧簇
原文传递
血小板微粒在血栓与出血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佳强 尹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4期440-443,共4页
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PMP)是直径≤1.0μm的超微膜囊泡,经各种不同刺激在血液中导致血小板活化,进而脱落的细小颗粒。1967年,Wolf首先报道了PMP的存在,并将其定义为"血小板尘埃"。这些释放出来的微小颗粒从血小板的... 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PMP)是直径≤1.0μm的超微膜囊泡,经各种不同刺激在血液中导致血小板活化,进而脱落的细小颗粒。1967年,Wolf首先报道了PMP的存在,并将其定义为"血小板尘埃"。这些释放出来的微小颗粒从血小板的质膜中脱落而来,有促凝血和抗凝血的作用。这些微小的颗粒具有整套的血小板膜蛋白和膜脂质等膜结构,主要在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微粒 生理功能 血栓 出血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