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孕期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孕妇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周艳 梁婷 +1 位作者 郭瑞霞 赵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孕期经阴道宫颈环扎术(TVC)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8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孕期TVC的孕妇,以分娩孕周≥28周且新生儿存活为成功标准,260例成功,6... 目的:探讨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孕期经阴道宫颈环扎术(TVC)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8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孕期TVC的孕妇,以分娩孕周≥28周且新生儿存活为成功标准,260例成功,68例失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VC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既往孕中期自然流产和(或)早产次数、辅助生殖助孕史、术后并发症是TVC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1.110(1.040~1.185)、1.519(1.027~2.248)、0.436(0.214~0.891)和4.711(1.544~14.372)。结论:年龄、既往孕中期自然流产和(或)早产次数、辅助生殖助孕史、术后并发症是单胎孕期TVC疗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宫颈环扎术 宫颈机能不全 影响因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六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李灵燕 赵先兰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with co-existing fetus,CHMCF)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CHMC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数据... 目的:探讨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with co-existing fetus,CHMCF)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CHMC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6例CHMCF孕妇的年龄为(27.8±5.3)岁,中位妊娠次数3(1~6)次,中位发现孕周为14+1周(8+5~24周)。4例妊娠期反复阴道出血,2例出现妊娠剧吐,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患者中位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β-hCG)最高值为389527(225354~1323961)U/L;5例超声提示妊娠合并葡萄胎,1例超声提示部分性葡萄胎。1例行产前诊断未发现异常,其余病例拒绝产前诊断。4例因反复阴道出血引产,1例于妊娠早期发现要求流产,1例于妊娠36周剖宫产分娩一活女婴。6例大体病理检查均显示为两个分离的组织,一个为正常胎盘,一个为葡萄胎。正常胎盘绒毛发育良好,葡萄胎绒毛水肿。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检测均显示葡萄胎组织为单精空卵(纯合型),符合完全性葡萄胎。随访6例患者均未继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位β-hCG转阴的时间为2.5(2~6)个月。结论:CHMCF病例较为罕见,正确诊断对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STR基因检测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双胎 葡萄胎 胎儿 共生 基因检测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及产褥期合并主动脉夹层21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李秀芳 李灵燕 +2 位作者 赵先兰 陶雅 凡秀丽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2期1466-1471,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及产褥期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妊娠期管理。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22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21例妊娠中晚期及产褥期主动脉夹层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时...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及产褥期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妊娠期管理。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22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21例妊娠中晚期及产褥期主动脉夹层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时间为孕25周-产后1月,均出现疼痛症状,其中19例为胸部疼痛或者背部疼痛,2例为剑突下疼痛;Stanford A型11例,Stanford B型10例;主动脉宽度2.8cm-6.0cm,平均(4.2±1.1)cm;D-二聚体0.55mg/L-41.24mg/L,中位数2.15 mg/L;(2)治疗:21例患者中,17例行主动脉手术,4例入院后未来得及手术突发死亡。17例行主动脉手术的时间为孕25周-产后7 d,8例患者同时行主动脉手术+剖宫产术(或剖宫取胎术),5例患者在主动脉手术后再行终止妊娠,4例患者在剖宫产终止妊娠后行主动脉手术;(3)母儿结局:21例孕产妇中,抢救成功15例(71.4%,15/21),死亡6例(28.6%,6/21),死亡病例中4例为Stanford A型夹层,2例为Stanford B型夹层。16例新生儿产时存活,其中足月儿7例,早产儿9例;14例新生儿随访发育良好,2例早产儿最终死亡。结论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加强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提高初诊的准确率,并及时进行干预,是改善母儿不良结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妊娠 临床特点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代谢产物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段一硕 饶军 +13 位作者 夏菁 马娜丫 蔺诗佳 李甫 唐书翰 周沙 曾韫璟 李炘檑 黄德智 李琼 刘帮洞 赵先兰 魏锦 张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目的 观察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从能量代谢角度寻找监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诊治的1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初诊患者,并招... 目的 观察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从能量代谢角度寻找监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诊治的1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初诊患者,并招募同期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elected/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SRM/MRM)检测其血清中能量相关代谢产物的差异,并结合其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中能量代谢相关产物水平表达谱存在差异,其中环磷腺苷、琥珀酸、柠檬酸和顺乌头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6-磷酸葡萄糖水平升高(P<0.05),且患者血清中的柠檬酸和琥珀酸水平与疾病危险度分级(低危、中危、高危)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同时,苹果酸和柠檬酸水平与患者中期疗效评估结果[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或疾病稳定(SD)]呈明显负相关(P<0.05)。对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n=10),与健康对照相比,其血清中环磷腺苷、琥珀酸、柠檬酸、异柠檬酸和顺乌头酸含量亦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柠檬酸与琥珀酸的水平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中期疗效评估(CD/PR或SD)呈明显相关性(P<0.05);对于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n=6),与健康对照相比,其血清中环磷腺苷、柠檬酸和琥珀酸的含量明显降低,而6-磷酸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琥珀酸水平分别与患者临床分期和危险度分级都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在血清代谢产物水平上共鉴定出5个差异代谢产物,其中琥珀酸、柠檬酸有希望成为血清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血清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多反应监测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 被引量:2
5
作者 秦珂琳 赵先兰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为改善其不良妊娠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27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小板减少程度分为轻度组11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为改善其不良妊娠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27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小板减少程度分为轻度组119例、中度组70例、重度组83例,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结果:患者存在多种内外科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3组患者的孕次、产次、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年龄较其他两组小,多同时存在血小板减少病史(P<0.05)。轻度组的入院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红蛋白值最高,中度组次之,重度组最低(P<0.001)。重度组的剖宫产、贫血、住院期间输血小板占比最高(P<0.001),3组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3组的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窒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组的入院时孕周小,新生儿出生体重低,早产、新生儿转NICU比例高(P<0.001)。结论:妊娠合并轻度血小板减少对母婴几乎无不良影响,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可能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临床要结合血小板计数和产科指征以及医院救治水平进行综合判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程度 临床特点 母婴结局
下载PDF
基于临床高危因素及MRI征象的评分模型预测胎盘植入不良临床结局的价值
6
作者 李秋炎 周艳 +5 位作者 梁婷 刘传 王宁 杜莹莹 赵先兰 郭瑞霞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4-497,50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高危因素及MRI征象的评分模型对胎盘植入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6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可能的临床高危因素及MRI征象后基于预测价值进行赋...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高危因素及MRI征象的评分模型对胎盘植入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6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可能的临床高危因素及MRI征象后基于预测价值进行赋分建立评分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结果:剖宫产次数≥2次、血红蛋白<110g/L、合并完全性前置胎盘、与肌层分界欠清、胎盘内T2W1低信号带、胎盘内异常增生的血管、肌层变薄、胎盘突入膀胱征象是胎盘植入发生不良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OR值进行赋分,分别为2、2、3、2、3、4、3、4,建立评分模型,该模型预测不良临床结局的AUC值为0.825,当分值≥13,灵敏度为0.683,特异度为0.835。结论:基于MRI征象与临床高危因素的评分模型对于胎盘植入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程度 磁共振成像 预测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先兰 孟志英 +1 位作者 乔玉环 张会利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19-923,共5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DNA异常甲基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癌组织中DAPK(death-associate dprotein kinase)启动子甲基化与基因失活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DNA异常甲基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癌组织中DAPK(death-associate dprotein kinase)启动子甲基化与基因失活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52例宫颈癌、6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2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DAPK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分析DAPK启动子甲基化和基因失活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不存在DAPK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而CIN和宫颈癌中的DAPK甲基化率分别为18.3%(11/60)、65.4%(34/52),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的DAPK甲基化率明显高于腺癌(分别为80.0%和1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APK启动子甲基化和DAPK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849,P<0.001)。结论:DAPK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可导致基因失活,并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抑癌基因 DAPK 甲基化
下载PDF
妊娠合并急腹症1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先兰 冯向阳 李筱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妊娠合并症 急腹症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配体Jagged1、Dll4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先兰 陶雅 +2 位作者 王永红 刘传 杜莹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配体Jagged1、Dll4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重度组)、正常妊娠孕妇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胎盘组织中Jagged1、Dll4的定位...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配体Jagged1、Dll4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重度组)、正常妊娠孕妇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胎盘组织中Jagged1、Dll4的定位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胎盘组织中Jagged1、Dll4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Jagged1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和绒毛滋养层细胞,Dll4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轻、重度组胎盘组织中Jagged1、Dll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对照组胎盘组织中Jagged1与Dll4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806和0.808,P<0.05),轻度组中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减弱(r=0.675和0.560,P<0.05),而在重度组中未发现两者的相关性。结论:Jagged1、Dll4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表达失衡,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NOTCH信号通路 JAGGED1 DLL4 胎盘
下载PDF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先兰 袁瑞珍 +1 位作者 孙亚兰 孙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0-332,共3页
关键词 妊娠 糖尿病 母儿并发症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及外周血中 Smac、Survivin和 PTEN 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先兰 赵太坤 +2 位作者 刘彩 刘传 李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Smac、Survivin和PTEN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化SP法测定90例胎盘组织(其中正常孕妇组、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各30例)中Smac、Survivin和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法... 目的:探讨Smac、Survivin和PTEN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化SP法测定90例胎盘组织(其中正常孕妇组、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各30例)中Smac、Survivin和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Smac、Survivin和PTEN蛋白的水平。结果:①Smac、Survivin主要定位于绒毛细胞滋养细胞胞浆中,PTEN主要定位于绒毛滋养细胞胞核中。②轻、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及外周血中Sm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874和112.774,P<0.001)。③轻、重度组子痫前期组胎盘及外周血中Survivin、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重度组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306、23.485和152.751、630.848,P<0.001)。④子痫前期组胎盘和外周血中Smac与Survivin及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⑤子痫前期组胎盘和外周血中Smac蛋白与新生儿体重及胎盘质量呈负相关,Survivin和PTEN蛋白与新生儿体重及胎盘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Smac高表达、Survivin和PTEN低表达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新生儿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SMAC SURVIVIN PTEN
下载PDF
P16^(INK4A)和PTEN在高危型HPV相关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先兰 程淑霞 孔祥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0-483,共4页
背景与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是宫颈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目前研究发现,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P16INK4A的异常表达和HR-HPV感染密切相关;同时,另一抑癌基因PTEN也参与了宫颈上皮肿瘤的形成... 背景与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是宫颈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目前研究发现,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P16INK4A的异常表达和HR-HPV感染密切相关;同时,另一抑癌基因PTEN也参与了宫颈上皮肿瘤的形成。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P16INK4A、PTEN表达与HR-HPV感染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INK4A蛋白和PTEN蛋白在30例正常宫颈组织、11例原位癌、24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每一病例的13种HR-HPV DNA。结果:HR-HPV和P16INK4A阳性率浸润癌组(91.7%、87.5%)和原位癌组(90.9%、81.8%)都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3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16INK4A过表达(中、强阳性)和HR-HPV阳性同时出现有30例,其中原位癌组9例,浸润癌组21例;两者同时阴性有23例,其中正常宫颈组20例,原位癌组1例,浸润癌组2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R-HPV感染与P16INK4A表达呈正相关(rs=0.690,P<0.001)。26例PTEN中、强阳性表达均在正常宫颈组,其阳性率在浸润癌组(37.5%)和原位癌组(36.4%)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证实,HR-HPV感染与PTEN表达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s=-0.174,P=0.167)。结论:在HR-HPV感染的宫颈癌中,P16INK4A出现过表达,其蛋白的肿瘤抑制功能不明显;PTEN独立于HR-HPV途径,以其功能下调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P16^INKK4A PTEN HR-HPV
下载PDF
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赵先兰 徐艳霞 +1 位作者 周艳 房玉捷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早发型子痫前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止妊娠,再次妊娠后在本院定期产检并终止妊娠的患者共9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早发型子痫前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止妊娠,再次妊娠后在本院定期产检并终止妊娠的患者共9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57例,B组:未应用低分子肝素42例,两组均为单胎妊娠,比较两组再次妊娠结局。结果:A组延长妊娠时间、新生儿存活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多于B组,A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早发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本次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存活率均大于前次妊娠,严重并发症、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小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本次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大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两次妊娠严重并发症、新生儿存活、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子痫前期的复发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围生儿结局,不增加出血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低分子肝素 预防性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赵先兰 王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568,共3页
凶险性前置胎盘最早由Chattopadhyay等[1]首先提出,其定义为: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处,常伴有胎盘植入。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若诊治延误或处理不当可致孕... 凶险性前置胎盘最早由Chattopadhyay等[1]首先提出,其定义为: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处,常伴有胎盘植入。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若诊治延误或处理不当可致孕产妇和(或)围产儿死亡。作者收集、分析了4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诊断 终止妊娠时机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NMT1 mRNA表达和E-cad甲基化检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先兰 张会利 饶燕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mRNA的表达和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的甲基化状况,分析其与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0例正常宫颈、60例CIN(CINⅠ、CINⅡ、CINⅢ各20例)和40...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mRNA的表达和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的甲基化状况,分析其与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0例正常宫颈、60例CIN(CINⅠ、CINⅡ、CINⅢ各20例)和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NMT1 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方法检测E-ca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分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DNMT1 mRNA的表达与E-cad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及2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NMT1 mRNA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MT1 mRNA在CINⅠ、CINⅡ、CINⅢ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启动子甲基化率在正常宫颈、CIN、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启动子甲基化与DNMT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1,P<0.05)。结论:DNMT1 mRNA过表达和E-cad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E-cad启动子甲基化过程可能是在DNMT1的催化作用下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DNA甲基化转移酶1 上皮钙粘附素 甲基化 甲基化特异性PCR
下载PDF
胎盘支持下产时胎儿手术治疗先天性巨型脐膨出一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先兰 王家祥 +7 位作者 张卫 史惠蓉 杨合英 杨丽华 李利伟 周艳 艾艳秋 李胜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9-850,共2页
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对胎儿和新生儿发育过程影响较小的缺陷如多指趾畸形等,不必急于手术;然而对胎儿或新生儿期就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可致命的某些缺陷,早期干预是必要的。宫内胎儿手术对技术... 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对胎儿和新生儿发育过程影响较小的缺陷如多指趾畸形等,不必急于手术;然而对胎儿或新生儿期就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可致命的某些缺陷,早期干预是必要的。宫内胎儿手术对技术和设备要求均极高,国内外该类手术的开展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一种介于宫内胎儿手术和新生儿手术之间的胎盘支持下产时胎儿手术成为一种很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脐膨出 胎盘支持下产时胎儿手术
下载PDF
晚期妊娠合并丹毒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先兰 李莎 杜莹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合并丹毒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治及母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晚期妊娠合并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丹毒患者中,5例患有足癣;7例均有患肢红、肿、热、痛、边界清楚等典型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均可明确诊...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合并丹毒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治及母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晚期妊娠合并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丹毒患者中,5例患有足癣;7例均有患肢红、肿、热、痛、边界清楚等典型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均可明确诊断。5例给予青霉素治疗,2例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同时7例均给予硫酸镁局部湿敷,并积极治疗合并症。产后治疗效果显著,母儿均预后良好,无明显合并症。结论:尽早确诊晚期妊娠合并丹毒,及时进行全身及局部同期治疗并适时终止妊娠,可明显改善母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妊娠 丹毒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mRNA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先兰 饶燕玲 +1 位作者 孟志英 乔玉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2例宫颈癌、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DNMT1 mRNA的表达;分析DNMT1 mRNA的表达和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宫...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2例宫颈癌、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DNMT1 mRNA的表达;分析DNMT1 mRNA的表达和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DNMT1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20)、63.3%(38/60)和78.8%(41/52),呈升高趋势(χ2=29.057,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DNMT1 mRNA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不同宫颈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DNMT1 mR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NMT1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时就已经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DNA甲基转移酶1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体内S100A12水平检测及其血清对滋养细胞增殖、凋亡和RAGE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先兰 潘淑敏 刘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和胎盘组织中S100A12蛋白的表达,观察其血清对滋养细胞的影响,探讨S100A12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择轻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同期入院分娩的正常孕妇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和胎盘组织中S100A12蛋白的表达,观察其血清对滋养细胞的影响,探讨S100A12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择轻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同期入院分娩的正常孕妇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外周血中S100A12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组织中S100A12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各组孕妇血清体外培养滋养细胞48 h,另设无血清培养的空白对照组,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蛋白的表达。结果:轻、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S100A12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轻、重度子痫前期组滋养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总凋亡率及RAGE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及空白对照组(P<0.05),增殖率则降低(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较轻度子痫前期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S100A12高表达可能是子痫前期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S100A12 RAGE 滋养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0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先兰 万爱红 +1 位作者 史惠蓉 程淑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0-1201,共2页
关键词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