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凯矿业大直径深孔爆破落矿装药结构优化研究
1
作者 赵兴东 宋景仪 +1 位作者 田斌 范晓苏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装药结构对厚大矿体大直径深孔爆破落矿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中凯矿业帮中矿区现行装药结构(空气间隔长度比例24.2%)存在爆破后冲破坏作用严重的问题,造成后一排炮孔堵塞、坍塌甚至报废,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盲目增大空气间隔长度比例则存... 装药结构对厚大矿体大直径深孔爆破落矿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中凯矿业帮中矿区现行装药结构(空气间隔长度比例24.2%)存在爆破后冲破坏作用严重的问题,造成后一排炮孔堵塞、坍塌甚至报废,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盲目增大空气间隔长度比例则存在爆破大块率增加的风险。以矿山实际的炸药和岩石参数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软件LSDYNA开展大直径深孔爆破落矿装药结构优化研究。选择常用空气间隔器作为间隔材料,以空气间隔长度比例为研究对象设计了12种装药结构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装药结构与爆破后冲作用、大块率、自由面质点振动峰值速度以及峰值有效应力等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由面质点振动峰值速度以及峰值有效应力随空气间隔长度比例增加逐渐下降;当空气间隔长度比例小于等于30.5%时后冲作用明显,后排炮孔可能出现塌孔现象,当空气间隔长度比例大于等于45.3%时,存在大块率增加的风险,最优装药结构的空气间隔长度比例为44.2%。现场深孔爆破落矿试验表明,优化的装药结构爆破后大块率为7.1%且爆破后冲作用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深孔爆破落矿 装药结构 数值模拟 大块率
下载PDF
河西金矿不稳定矿体开采方法研究
2
作者 张武 秦绍龙 +1 位作者 于文龙 赵兴东 《采矿技术》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不稳固倾斜薄至中厚矿体的开采是目前矿山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河西金矿开拓至-820 m出现的节理裂隙发育、矿岩不稳固现象,结合矿山地质资料以及现场节理调查,依据矿体形态、矿岩稳固程度、矿体厚度,对不同采矿方法进行优选,确定采... 不稳固倾斜薄至中厚矿体的开采是目前矿山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河西金矿开拓至-820 m出现的节理裂隙发育、矿岩不稳固现象,结合矿山地质资料以及现场节理调查,依据矿体形态、矿岩稳固程度、矿体厚度,对不同采矿方法进行优选,确定采用机械化上向进路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对河西金矿-820 m中段矿体进行矿块布置、采矿方法设计,以及采切工程和回采、充填通风、顶板管理等。结果表明,河西金矿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进路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后,采场矿石生产能力达140 t/d,损失率为6%,贫化率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矿体 中厚矿体 采矿方法 机械化上向进路尾砂胶结充填法
下载PDF
河西金矿中等稳固矿体开采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超 张文林 +4 位作者 许风超 张武 秦绍龙 于文龙 赵兴东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倾斜薄—中厚矿体的开采是矿山面临的难题之一。通过调查河西金矿地质条件及岩体质量分级,判定矿岩为中等稳固。依据矿体形态、矿岩稳固程度,进行采矿方法优选。确定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尾砂胶结充填法,并进行矿块布置以及采切、回... 倾斜薄—中厚矿体的开采是矿山面临的难题之一。通过调查河西金矿地质条件及岩体质量分级,判定矿岩为中等稳固。依据矿体形态、矿岩稳固程度,进行采矿方法优选。确定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尾砂胶结充填法,并进行矿块布置以及采切、回采、充填等工艺设计。实践表明,河西金矿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尾砂胶结充填法,采场矿石生产能力达180 t/d,损失率8.00%,贫化率10.00%,作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薄—中厚矿体 中等稳固矿体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机械化
下载PDF
血清HMGB1 Cav-1水平与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兴东 林牧 +2 位作者 张艳金 邬夏荣 卢懿明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陷窝蛋白-1(Cav-1)水平与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患者为延迟愈合组,1∶1配比选取70例股骨骨折髓...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陷窝蛋白-1(Cav-1)水平与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患者为延迟愈合组,1∶1配比选取70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正常愈合组患者为正常愈合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LISA检测血清HMGB1、Cav-1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Cav-1水平对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正常愈合组比较,延迟愈合组血清HMGB1(2.71±0.42 ng/mL vs 3.68±1.04 ng/mL)、Cav-1(10.85±1.89 ng/mL vs 13.03±2.07 ng/mL)水平降低(t=7.204、6.497,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OR=1.095,95%CI:1.036~1.157)为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HMGB1(OR=0.936,95%CI:0.904~0.969)、Cav-1(OR=0.599,95%CI:0.470~0.763)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MGB1、Cav-1水平联合预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HMGB1、Cav-1单独预测(Z=2.352、2.621,P均<0.05)。结论:血清HMGB1、Cav-1水平降低与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术后延迟愈合的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 延迟愈合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陷窝蛋白-1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愈合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变化动态研究
5
作者 赵兴东 林牧 +3 位作者 陈明勇 赵学平 刘木波 马庆庆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881-1883,共3页
目的探讨与研究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愈合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动态变化情况。结果选取本院收治的无软组织缺损的闭合桡骨远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体外超声组和对照组,各40例。体外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体外... 目的探讨与研究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愈合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动态变化情况。结果选取本院收治的无软组织缺损的闭合桡骨远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体外超声组和对照组,各40例。体外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预后疗效与炎症因子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4周,体外超声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超声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体外超声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都少于对照组(P<0.05)。体外超声组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24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在闭合桡骨远段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应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有效调节炎症因子动态变化情况,从而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骨折愈合 炎症因子 闭合桡骨远段骨折 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SIRT1-NT和SIRT1-CT水平及NT/CT比值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6
作者 赵兴东 刘木波 +1 位作者 张艳金 邬夏荣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38-141,194,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去乙酰化酶1(sirtuin1,SIRT1)N端多肽片段(NT),去乙酰化酶1 C端多肽片段(CT)及SIRT1 NT/CT比值与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疾病严重程度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8月期间贵州航天医院诊治的16... 目的研究血清去乙酰化酶1(sirtuin1,SIRT1)N端多肽片段(NT),去乙酰化酶1 C端多肽片段(CT)及SIRT1 NT/CT比值与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疾病严重程度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8月期间贵州航天医院诊治的164例老年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KOA组),根据K-L分级分为轻中度组(K-L 2~3级,n=74)和重度组(K-L 4级,n=90),以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老年人群82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SIRT1-NT和SIRT1-CT水平,并计算SIRT1-NT/CT比值。分析血清SIRT1-NT,SIRT1-CT及NT/CT比值与老年KOA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SIRT1-NT,SIRT1-CT及NT/CT比值与K-L分级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KOA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SIRT1-NT,SIRT1-CT及NT/CT比值对老年KOA的诊断价值。结果KOA组血清SIRT1-NT(7.91±1.43mg/L),SIRT1-CT(2.14±0.36mg/L)及NT/CT比值(3.77±0.48)均高于对照组(3.21±1.20mg/L,1.34±0.25mg/L,2.41±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590,18.055,21.671,均P<0.05)。重度组KOA患者血清SIRT1-NT(9.23±1.38mg/L),SIRT1-CT(2.30±0.33mg/L)及NT/CT比值(4.21±0.50)高于轻中度组患者(6.30±1.50mg/L,1.95±0.41mg/L,3.23±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09,6.057,13.178,均P<0.05)。老年KOA患者血清SIRT1-NT,SIRT1-CT及NT/CT比值与K-L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645,0.573,0.653,均P<0.05)。血清SIRT1-NT(OR=1.594,95%CI:1.252~2.028),SIRT1-CT(OR=1.589,95%CI:1.258~2.006)及NT/CT比值(OR=1.733,95%CI:1.249~2.404)升高是影响老年KO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SIRT1-NT/CT比值对诊断老年KOA的曲线下面积(95%CI)为0.884(0.838~0.919),大于血清SIRT1-NT0.836(0.789~0.874)和SIRT1-CT 0.747(0.704~0.7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018,2.547,均P<0.05)。结论老年KOA患者血清SIRT1-NT,SIRT1-CT及NT/CT比值升高,三者与老年KOA疾病严重程度有关,SIRT1-NT/CT比值对老年KO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膝骨性关节炎 去乙酰化酶1 N端多肽片段 C端多肽片段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迁移学习模型的矿岩智能识别方法
7
作者 赵兴东 王宏宇 白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3-1010,共8页
文章基于Inception-v3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采集的金矿石、铜矿石、铁矿石、铅锌矿、花岗岩、片麻岩、大理岩和页岩,8种岩石453张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迁移学习,建立了岩性分类的迁移学习模型,实现了岩性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每种岩石图... 文章基于Inception-v3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采集的金矿石、铜矿石、铁矿石、铅锌矿、花岗岩、片麻岩、大理岩和页岩,8种岩石453张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迁移学习,建立了岩性分类的迁移学习模型,实现了岩性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每种岩石图像随机抽取4张作为测试集进行测试,剩余421张图像作为训练集参加训练,经测试全部图像的岩性分类结果均正确,识别正确率超过80%的岩石图像占测试集图像总数的90%以上。识别正确率未达到80%的图像经过处理后重新训练并测试,其识别正确率均超过了80%,表明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岩性识别能力且鲁棒性较好,为岩性识别和自动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图像分类 迁移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智能识别
下载PDF
矿房回采爆破时中深孔拉槽爆破的参数优化研究
8
作者 赵兴东 宋景仪 周鑫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6,64,共8页
作为回采爆破的初始自由面和爆破补偿空间,拉槽质量直接影响落矿效果。以三山岛金矿无人采矿示范区为工程背景,采用经验类比、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拉槽爆破参数下的矿岩损伤演化规律,得到了超挖或欠挖面积、爆破块度、... 作为回采爆破的初始自由面和爆破补偿空间,拉槽质量直接影响落矿效果。以三山岛金矿无人采矿示范区为工程背景,采用经验类比、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拉槽爆破参数下的矿岩损伤演化规律,得到了超挖或欠挖面积、爆破块度、自由面质点峰值速度、监测点环向应力4个指标与爆破孔网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最小抵抗线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孔间距的增加,爆破超挖或欠挖面积先减小、后增大,最优孔间距为1.4 m;在孔间距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最小抵抗线的增加,爆破大块率逐渐增加,自由面质点峰值速度和应力测点的环向拉应力峰值逐渐减小;且最小抵抗线越小,自由面爆破能量分布越均匀,确定最优最小抵抗线为0.8 m。现场中深孔拉槽爆破试验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孔网参数爆破后,块度均匀,没有明显的超挖或欠挖现象,切割槽形成质量较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槽爆破 爆破参数 数值模拟 岩石块度 超挖 欠挖
下载PDF
深部金属矿超前序次释压机理与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兴东 朱乾坤 +1 位作者 代碧波 李怀宾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3-161,共9页
深部金属矿开采已经成为金属矿床开采的重要组成。在深部“三高一扰动”复杂工程环境下,采动地压灾害日趋凸显,严重制约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结合国内外深部采矿研究进展和多年工程经验,提出深部金属矿超前序次释压机理与调控方法,将采动... 深部金属矿开采已经成为金属矿床开采的重要组成。在深部“三高一扰动”复杂工程环境下,采动地压灾害日趋凸显,严重制约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结合国内外深部采矿研究进展和多年工程经验,提出深部金属矿超前序次释压机理与调控方法,将采动地压调控分为基本地压调控和二次地压调控。基本地压调控含采矿方法选择、回采顺序优化和隔离矿柱留设,二次地压调控含卸压爆破、锚喷支护和释能支护,并就地压调控技术分别进行详细阐释。基本地压调控在采前即已完成,二次地压调控在开采中或开采后进行,调控策略选择基于采动地压灾害风险评估等级。地压监测技术是确保地压调控技术成功实施的关键,诸多现场工程实践表明多点位移计、微震监测和钻孔电视是可行的监测手段。随着数值模拟技术发展,矿山尺度精细三维数值模拟融合微震监测信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为深部矿山采动地压调控与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采动地压 序次调控 地压灾害 释能支护
下载PDF
西藏帮中锌铜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10
作者 赵兴东 周鑫 +1 位作者 田斌 范晓苏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5,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西藏帮中锌铜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在工程地质力学调查和岩石力学试验基础上对矿区矿岩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并结合矿山采切工程布置分析影响采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种经验稳定图表... 为进一步提高西藏帮中锌铜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在工程地质力学调查和岩石力学试验基础上对矿区矿岩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并结合矿山采切工程布置分析影响采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种经验稳定图表法优化采场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改进的稳定图表法适应性强,采场跨度可从12.5 m扩大到20 m,仍满足矿山生产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岩体质量分级 稳定图表法 采场结构参数
下载PDF
纱岭金矿千米以深回风井壁后注浆技术
11
作者 赵兴东 武桐 +2 位作者 于文龙 李洋洋 付士根 《采矿技术》 2023年第4期52-57,共6页
针对纱岭金矿千米以深回风井井筒围岩破碎(Ⅳ~Ⅴ级)、高角度(70°)裂隙发育及高水温(50℃)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井壁淋水问题进行深竖井壁后注浆设计。以井筒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通过现场调查和声波探测确定已衬砌井筒... 针对纱岭金矿千米以深回风井井筒围岩破碎(Ⅳ~Ⅴ级)、高角度(70°)裂隙发育及高水温(50℃)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井壁淋水问题进行深竖井壁后注浆设计。以井筒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通过现场调查和声波探测确定已衬砌井筒壁后塑性区分布范围及形态特征,借此设计壁后注浆钻孔结构参数(深度、直径、间距),进一步优化井筒壁后注浆材料选择、注浆方式和注浆参数,以改善注浆工艺,提高注浆效率。工程实践表明:采用高性能注浆材料并改进注浆技术,基于塑性区理论进行壁后注浆,使井壁淋水总量控制在5 m^(3)/h以内,注浆堵水率达到90%,壁后注浆效果良好,为类似矿山超深井筒壁后注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后注浆 深竖井 塑性区 注浆压力 改性脲醛树脂
下载PDF
三山岛金矿深部高应力节理化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12
作者 赵兴东 朱乾坤 曾楠 《黄金》 CAS 2023年第9期5-12,共8页
随着浅部矿产资源日益枯竭,深部开采已成为采矿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部开采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在“三高一扰动”下,矿山工程地质条件急剧恶化,围岩呈现显著的节理化,给深部巷道围岩控制带来巨大的困难。以三山岛金矿-900 m以下典型节... 随着浅部矿产资源日益枯竭,深部开采已成为采矿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部开采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在“三高一扰动”下,矿山工程地质条件急剧恶化,围岩呈现显著的节理化,给深部巷道围岩控制带来巨大的困难。以三山岛金矿-900 m以下典型节理化巷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文献调查、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获取基本数据,应用Dips软件进行优势结构面分组,应用Unwedge软件进行楔形体及其稳定性分析。采用RMR、Q和GSI岩体质量分级方法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并估算岩体力学参数,详细阐释锚杆加固不连续面的机理,估算巷道支护所需支护压力,并基于Q和RMR支护图表完成支护方案设计,应用RS2验证设计支护方案的有效性。在-960 m水平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深部高应力节理化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为深部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节理化岩体 围岩控制 岩体质量分级 数值模拟 工业试验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结合气调处理对‘帕拉英达’和‘吉禄’芒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杞廷美 李艳娇 +3 位作者 赵兴东 彭磊 林奇 包媛媛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20,共14页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结合气调处理对采后‘帕拉英达’和‘吉禄’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元江晚熟芒果品种‘帕拉英达’和‘吉禄’为试材,分别用0.5μL/L 1-MCP、微孔膜、PBI气调保鲜袋、1-MCP+微孔膜及1-MCP+...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结合气调处理对采后‘帕拉英达’和‘吉禄’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元江晚熟芒果品种‘帕拉英达’和‘吉禄’为试材,分别用0.5μL/L 1-MCP、微孔膜、PBI气调保鲜袋、1-MCP+微孔膜及1-MCP+PBI气调保鲜袋对芒果进行处理,对其外观指标、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VC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呼吸强度、商品率以及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13±1)℃贮藏过程中,与未作任何处理的对照组相比,5种处理在一定时间内均能延缓‘帕拉英达’和‘吉禄’果实黄化指数、病情指数、腐烂指数、色差、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呼吸强度的上升,抑制果实硬度、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商品率的下降,显著抑制果实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综合分析,在(13±1)℃贮藏环境中,1-MCP+PBI气调保鲜袋处理对‘帕拉英达’和‘吉禄’芒果的保鲜效果最优,更有利于果实的贮藏。研究结果可为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晚熟芒果采后保鲜提供技术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微孔膜 PBI气调保鲜袋 自发气调 晚熟芒果 呼吸代谢酶 贮藏品质
下载PDF
连续SiC纤维表面铂涂层的制备及抗氧化性研究
14
作者 王现广 赵君 +5 位作者 陈力 胡昌义 张贵学 汪星强 赵兴东 魏燕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连续SiC纤维表面沉积了约0.8μm厚的Pt涂层,用扫描电镜对涂层的形貌进行观察,用EDS能谱和XRD对涂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沉积涂层后的纤维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连续SiC纤维表面沉积了约0.8μm厚的Pt涂层,用扫描电镜对涂层的形貌进行观察,用EDS能谱和XRD对涂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沉积涂层后的纤维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铂涂层光滑致密,与纤维结合牢固,有效弥补了纤维表面缺陷;对沉积涂层后的纤维进行力学表征和抗氧化测试,发现铂涂层不仅增加了SiC纤维的抗拉强度,而且经700~1400℃氧化1h后纤维的抗氧化性能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VD 连续SIC纤维 铂涂层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宫腔球囊压迫法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肖芳 方梅 +1 位作者 赵兴东 王兰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2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宫腔球囊压迫法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贵州航天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前置胎盘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宫腔... 目的:分析宫腔球囊压迫法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贵州航天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前置胎盘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子宫复旧周期、填塞物留置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中及产后2、1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试验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宫腔球囊压迫法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产中、产后出血量,加速产妇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球囊压迫法 前置胎盘 剖宫产 宫腔纱布填塞法
下载PDF
基于广义优先关系网络的全自动运行系统故障应急处置方案研究
16
作者 李晓争 牛儒 +2 位作者 杨洋 徐文升 赵兴东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全自动运行系统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主流发展方向。出于安全和应急响应及时性等因素考虑,目前我国多数全自动运行线路仍在列车运行时安排人员值守,与行车相关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仍沿袭传统处置经验,未能结合系统新功能特点建立... 全自动运行系统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主流发展方向。出于安全和应急响应及时性等因素考虑,目前我国多数全自动运行线路仍在列车运行时安排人员值守,与行车相关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仍沿袭传统处置经验,未能结合系统新功能特点建立与之匹配的“无人化”或“少人化”的应急预案体系。文章采用广义优先关系网络,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一般应急处置流程进行模块化建模和量化处理,为全自动运行系统应急处置方案的构建提供一种建模方法,同时以时效性、决策质量为评价目标,实现对应急处置方案的评价和优化,并以列车运行实际突发故障事件为案例,通过建模、分析、评价和方案优化,验证文章所提出的全自动运行模式下应急处置模式构建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系统 应急处置 广义优先关系网络 时效性 决策质量
下载PDF
深部硬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其控制技术
17
作者 秦绍龙 赵兴东 +2 位作者 呼亚洲 欧阳效熙 张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3,共5页
为探究深部硬岩巷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变形特性,本文以纱岭金矿-1465 m深部主巷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获取了围岩的结构面信息,并计算岩体中的优势节理组和RQD值,对其地质环境和岩体条件进行概述。采用振弦式微应变传感器对... 为探究深部硬岩巷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变形特性,本文以纱岭金矿-1465 m深部主巷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获取了围岩的结构面信息,并计算岩体中的优势节理组和RQD值,对其地质环境和岩体条件进行概述。采用振弦式微应变传感器对调查点巷道的围岩进行监测,提取巷道顶板和两帮距离揭露面不同深度围岩随时间的变形数据,总结和分析深部硬岩巷道在高应力和复杂地质条件下围岩的变形特征。基于岩体条件和围岩变形规律提出该巷道宜采用“树脂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并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Phase 2对该支护方式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支护方式可有效降低围岩的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硬岩巷道 工程地质调查 微应变监测 围岩变形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同站台换乘设计与应用研究
18
作者 孙铭 赵兴东 +1 位作者 方志伟 张超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同站台换乘是一种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由于其能够提高乘客换乘的效率和舒适度,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在阐述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及优缺点的基础上,首先对同站台换乘的应用价值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技术研究进行综述;然后概述同站... 同站台换乘是一种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由于其能够提高乘客换乘的效率和舒适度,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在阐述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及优缺点的基础上,首先对同站台换乘的应用价值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技术研究进行综述;然后概述同站台换乘车站设计形式、优缺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以香港地区地铁为例分析2个同站台换乘设计的典型案例;最后提出同站台换乘车站规划设计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同站台换乘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同站台换乘 换乘效率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三山岛金矿地表微地震系统监测竖井爆破定位方法研究
19
作者 王照亚 曾楠 +2 位作者 王立君 赵兴东 杨尚欢 《采矿技术》 2023年第4期152-156,共5页
针对滨海深部地质条件下采动灾害隐患突出现状,开展了滨海深部工程微地震监测研究。在三山岛金矿建立地表微地震监测系统,实现对矿山微地震活动的实时不间断监测。利用地质勘察孔的测井数据建立区域地层波速模型,通过应用预警空间搜索... 针对滨海深部地质条件下采动灾害隐患突出现状,开展了滨海深部工程微地震监测研究。在三山岛金矿建立地表微地震监测系统,实现对矿山微地震活动的实时不间断监测。利用地质勘察孔的测井数据建立区域地层波速模型,通过应用预警空间搜索定位法,提前给出各个监测点的预警空间,确定好搜索网格模型。分析了竖井爆破信号的定位结果,预警空间搜索定位法既保证了震源定位精度,又提高了计算效率,特别是随着矿山监测区域的扩大和监测点数量的增加,预警空间搜索定位法准确、高效的特点将会更加突出。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微地震系统能够满足矿山监测要求,并能保证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可以为类似矿山的微地震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 波速模型 震源定位 预警空间定位法 网格搜索法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定位的岩石裂纹动态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128
20
作者 赵兴东 李元辉 +3 位作者 袁瑞甫 杨天鸿 张建勇 刘建坡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4-950,共7页
应用声发射及其定位技术,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应用盖格尔定位算法,采用试验方法研究包括含不同预制裂纹的花岗岩岩样破裂失稳过程中其内部微裂纹孕育、萌生、扩展、成核和贯通的三维空间演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声发射定位能够反映岩... 应用声发射及其定位技术,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应用盖格尔定位算法,采用试验方法研究包括含不同预制裂纹的花岗岩岩样破裂失稳过程中其内部微裂纹孕育、萌生、扩展、成核和贯通的三维空间演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声发射定位能够反映岩石裂纹动态演化过程,声发射事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裂纹扩展产生的,并随应力–应变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初始加载阶段至初始裂纹出现之前,其声发射活动不很明显;一旦岩样出现初始裂纹,在相应应力点声发射事件明显增多;裂纹稳定扩展至岩石完全破坏之前,声发射总数应变曲线与应力–应变曲线平行;在微裂纹扩展的非稳定阶段至岩石破坏瞬间,声发射活动变得异常活跃,声发射事件变化率最大。在完整岩样声发射事件定位结果中,出现声发射定位事件的空白区,宏观裂纹的贯通恰在声发射事件的空白区之内,借此可以实现对岩石裂纹贯通位置预测;声发射定位结果也是岩样内部应力场演化过程的宏观表现,可直观地反映岩样内部裂纹扩展空间位置、扩展方向以及裂纹扩展的空间曲面形态,这对于深入研究岩石破裂失稳机制是十分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声发射 岩石破裂 单轴加载 裂纹扩展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