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1
作者 全苗苗 马青云 +4 位作者 杨理 谢晴宜 戴好富 郝玉娥 赵友兴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对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发酵液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C18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及红... 对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发酵液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C18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及红外和紫外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4-epi-lignicol(1)、lignicol(2)、6-demethylkigelin(3)、6,8-dihydroxy-3,4,7-trimethylisocoumarin(4)、6,7-dimethoxymellein(5)、musaone A(6)、2-(4-hydroxyphenyl)ethylacetate(7)、3-吲哚甲醛(8)、吲哚-3-乙酸甲酯(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其中化合物1为未发表的化合物,文章通过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static circular dichroism, ECD)计算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对这些化合物分别进行抗氧化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10有弱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Phaeosphaeriopsis sp.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斑褐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晓鹏 李冉 +4 位作者 马青云 杨理 谢晴宜 戴好富 赵友兴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6-1254,共9页
为了研究斑褐孔菌(Fuscoporia punctata)子实体的药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各种柱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PNPG法、pNPP法和DPPH法分别测定化合物对α... 为了研究斑褐孔菌(Fuscoporia punctata)子实体的药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各种柱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PNPG法、pNPP法和DPPH法分别测定化合物对α-糖苷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海南斑褐孔菌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从斑褐孔菌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inoscavin A(1)、inoscavin C(2)、phellibaumin A(3)、phellibaumin D(4)、inonotusin B(5)、phellifuropyranone A(6)、phelligridin D(7)、原儿茶醛(8)、儿茶酚(9)、没食子酚(10)、对羟基苯甲酸(11)和对羟基苄叉丙酮(12),其中化合物1~7为聚酮类成分,化合物4、5、7抑制PTP1B的IC50值分别为(60.83±2.01)、(56.33±1.57)、(66.89±0.96)μmol/L,化合物2、7抑制α-糖苷酶的IC_(50)值分别为(127.77±0.56)、(122.99±1.39)μmol/L,化合物4、7、2、6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6.71±0.69)、(25.79±1.59)、(30.45±1.67)、(32.90±1.59)μmol/L。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斑褐孔菌中分离得到,大部分的聚酮类成分具有PTP1B抑制活性、α-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清除DPPH活性,研究结果为海南斑褐孔菌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褐孔菌 子实体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Actinoplanes sp.M4I6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子鹏 李芬发 +5 位作者 谢晴宜 马青云 杨理 戴好富 罗都强 赵友兴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4,共7页
对海洋放线菌Actinoplanes sp.M4I6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分离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 对海洋放线菌Actinoplanes sp.M4I6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分离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了抗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评价。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鉴定为(E)-prop-1-enyl-2-hydroxypropanoate(1)、cyclo-(R-Pro-R-Phe)(2)、cyclo-(L-Val-L-Leu)(3)、cyclo-(L-Phe-L-Val)(4)、cyclo-(L-Leu-L-Phe)(5)、lumichrome(6)、2-(4-hydroxyphenyl)ethylacetate(7)、4-hydroxysattabacin(8)、3-hydroxybutan-2-yl 2-phenylacetate(9),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5、6、8、9对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6对乙酰胆碱酯酶有较弱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游动放线菌属 化学成分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抗枯草芽孢杆菌活性
下载PDF
广藿香内生真菌Ogataea sp.RW-S10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4
作者 阮武 郭教岑 +4 位作者 马青云 杨理 谢晴宜 吴友根 赵友兴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1-746,共6页
为挖掘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内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采用多种柱色谱分离方法从广藿香内生真菌Ogataea sp.RW-S10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ogataearin(1)、phenylalaninol(2)、对羟基苯乙酮(3)、bis... 为挖掘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内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采用多种柱色谱分离方法从广藿香内生真菌Ogataea sp.RW-S10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ogataearin(1)、phenylalaninol(2)、对羟基苯乙酮(3)、bis(dethio)bis(methylsulfanyl)gliotoxin(4)、N-苯乙基乙酰胺(5)、lumichrome(6)和dehydroxypaxilline(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39.38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上新世华山松化石中的甾体化合物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友兴 李承森 +2 位作者 罗晓东 铁梅 周俊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00-1102,共3页
从上新世华山松(PliocenePinusarmandii)化石木中分离鉴定了5个甾体成分:24ξ-n-丙基-胆甾烷-3-酮(1),豆甾烷-3-酮(2),24α-乙基-3α-胆甾醇(3),4-豆甾烯-3-酮(4)和3β-谷甾醇(5).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C30甾体.它们的结构由波谱方法鉴定.
关键词 华山松 上新世 C30-甾体 化石木 甾体化合物 分离鉴定 PINUS Β-谷甾醇 甾体成分 波谱方法
下载PDF
金线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友兴 李红芳 +2 位作者 马青云 李宁 黄圣卓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4-707,共4页
目的:研究蓼科药用植物金线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线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2-O-β-D-吡喃葡萄糖基-龙脑(Ⅰ)、腺苷(Ⅱ)、1-O-β-D-... 目的:研究蓼科药用植物金线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线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2-O-β-D-吡喃葡萄糖基-龙脑(Ⅰ)、腺苷(Ⅱ)、1-O-β-D-吡喃葡萄糖基-2-(9Δ-十六酰胺基)-3,4,12-三羟基正十八烷醇(Ⅲ)、鼠李黄素(Ⅳ)、3-O-β-D-吡喃半乳糖苷-槲皮素(Ⅴ)、3-O-β-D-吡喃半乳糖苷-鼠李黄素(Ⅵ)、3,7-二-O-α-L-吡喃鼠李糖基-山柰酚(Ⅶ)、豆甾醇(Ⅷ)、正二十九烷酸(Ⅸ)、胡萝卜苷(Ⅹ)、谷甾醇(Ⅺ)。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草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云南铁杉中的木脂素成分(英文)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友兴 罗晓东 周俊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9-233,共5页
从云南铁杉 (Tsugadumosa)心材中提取分离得到 8个木脂素 ,采用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 1(4,8 dihydroxyepipinoresinol)为新化合物 ,2~ 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云南 铁杉 木脂素 波谱方法 鉴定 分离 化合物
下载PDF
欧缬草化学成分与药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友兴 马青云 +2 位作者 王鹏程 李宁 黄圣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78-7080,共3页
对欧缬草的化学成分类型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欧缬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欧缬草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云南铁杉中一个新的倍半木脂素(英文)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友兴 李承森 +2 位作者 罗晓东 刘玉清 周俊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7-222,共6页
从云南铁杉(Tsuga dumosa)心材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采用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3-(4-hydroxy-3-methoxy-benzyl)-5-[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7-methoxy-2,3-dihydro-benzofuran-5-yl]-4-hydrox... 从云南铁杉(Tsuga dumosa)心材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采用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3-(4-hydroxy-3-methoxy-benzyl)-5-[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7-methoxy-2,3-dihydro-benzofuran-5-yl]-4-hydroxymethyl-dihydro-furan-2-one)为一个新的倍半木脂素,命名为dumosaol,2~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铁杉 倍半木脂素 Dumosaol
下载PDF
上新世云南铁杉木化石的化学成分(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友兴 李承森 +3 位作者 罗晓东 周露 扆铁梅 周俊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7-370,共4页
为了研究在褐煤中发现的上新世云南铁杉(Pliocene Tsuga dumosa)木化石的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柱层析方法分别检测了22个挥发性成分和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1-9),化学成分类型包括烷烃(C16-C32)、脂肪酸、甾体、三萜、... 为了研究在褐煤中发现的上新世云南铁杉(Pliocene Tsuga dumosa)木化石的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柱层析方法分别检测了22个挥发性成分和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1-9),化学成分类型包括烷烃(C16-C32)、脂肪酸、甾体、三萜、邻苯二甲酸酯及酚性成分。化合物结构采用波谱方法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新世化石 化学成分 云南铁杉
下载PDF
鲜切果蔬中微生物及其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友兴 郁志芳 +2 位作者 李宁 夏志华 彭贵霞 《中国畜产与食品》 2000年第4期184-186,共3页
微生物是影响鲜切果蔬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对鲜切果蔬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鲜切果蔬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生长情况,着重介绍了抑制鲜切果蔬中微生物生长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控制方法。
关键词 微生物 蔬菜 水果 控制方法 生产工艺
下载PDF
中国药用菌物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友兴 吴兴亮 黄圣卓 《贵州科学》 2013年第1期18-27,共10页
本文综述了中国药用菌物的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并对其药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药用菌物的化学成分类型主要有萜类、甾体、生物碱、酚性成分、鞘脂、色素和多糖。药用菌物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心血管系统、降血脂、保肝、抗菌、抗病毒... 本文综述了中国药用菌物的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并对其药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药用菌物的化学成分类型主要有萜类、甾体、生物碱、酚性成分、鞘脂、色素和多糖。药用菌物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心血管系统、降血脂、保肝、抗菌、抗病毒以及生物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菌物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中新世水杉叶片和白垩纪松型球果化石中的挥发性成分(英文)
13
作者 赵友兴 武素功 +3 位作者 张和 罗晓东 刘玉清 周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从中新世水杉叶片和白垩纪松型球果两种裸子植物化石中分别鉴定了51个和19个挥发性成分,类型涉及烷烃、烷烯、烷醇、长链脂肪酸及其酯、邻苯二甲酸酯、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其中3种成分——松香烷型二萜、...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从中新世水杉叶片和白垩纪松型球果两种裸子植物化石中分别鉴定了51个和19个挥发性成分,类型涉及烷烃、烷烯、烷醇、长链脂肪酸及其酯、邻苯二甲酸酯、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其中3种成分——松香烷型二萜、饱和十七碳脂肪酸和惹烯是裸子植物的生物标志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 水杉 松型球果属 生物标志分子
下载PDF
鲜切莲藕贮藏中的酚类物质变化及控制褐变的抑制剂组合筛选 被引量:50
14
作者 郁志芳 李宁 +1 位作者 赵友兴 康若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1,共4页
挑选、清洗、预冷、切分后的鲜切莲藕采用不同褐变抑制剂组合处理 ,并贮藏于 4℃下。贮藏期间定期测定鲜切莲藕的褐变度 (BD)、总酚 (TP)、游离酚 (FP)和儿茶酚含量。试验结果表明 ,鲜切莲藕中FP占总酚的 70 %以上 ,且FP又以儿茶酚为主 ... 挑选、清洗、预冷、切分后的鲜切莲藕采用不同褐变抑制剂组合处理 ,并贮藏于 4℃下。贮藏期间定期测定鲜切莲藕的褐变度 (BD)、总酚 (TP)、游离酚 (FP)和儿茶酚含量。试验结果表明 ,鲜切莲藕中FP占总酚的 70 %以上 ,且FP又以儿茶酚为主 ;鲜切莲藕在贮藏期间TP、FP和儿茶酚的量先上升后下降 ;效果最好的褐变抑制剂的组合是4 0mg·mL-1L Cys +1 5mg·mL-1EDTA 2Na +2 0mg·mL-1Zn(Ac)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莲藕 贮藏 酚类物质 褐变 抑制剂 儿茶酚
下载PDF
鲜切莲藕酶促褐变底物的分析确定 被引量:44
15
作者 郁志芳 赵友兴 +2 位作者 李宁 夏志华 彭贵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4,共4页
鲜切莲藕贮藏期间的酶促褐变及其褐变底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切分后莲藕组织中新合成的及与多酚氧化酶(PPO)作用的酚主要为FP,鲜切莲藕贮藏6d后游离酚(FP)与褐变度(BD)两者的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r=0.959),组... 鲜切莲藕贮藏期间的酶促褐变及其褐变底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切分后莲藕组织中新合成的及与多酚氧化酶(PPO)作用的酚主要为FP,鲜切莲藕贮藏6d后游离酚(FP)与褐变度(BD)两者的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r=0.959),组织中PPO活性与FP、儿茶酚表现为同步的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采用薄层层析和高压液相色谱确定儿茶酚在鲜切莲藕褐变前后发生明显量的变化,由儿茶酚与PPO作用后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与鲜切莲藕自然褐变产物基本相同的结果,初步认为儿茶酚是鲜切莲藕的主要褐变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褐变底物 鲜切莲藕 游离酚 儿茶酚
下载PDF
杠板归的化学成分(英文)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红芳 马青云 +3 位作者 刘玉清 钱金栿 周俊 赵友兴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5-620,共6页
采用柱层析方法从蓼科药用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分离了21个化合物(1~21),通过MS与NMR数据鉴定这些化合物为α-tocopherolquinone(1),7′-dihydroxymatairesinol(2),(24S)-24-ethylcholesta-3β,5α,6α-triol(3),4-dihydr... 采用柱层析方法从蓼科药用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分离了21个化合物(1~21),通过MS与NMR数据鉴定这些化合物为α-tocopherolquinone(1),7′-dihydroxymatairesinol(2),(24S)-24-ethylcholesta-3β,5α,6α-triol(3),4-dihydroxy-5,7-dihydroxy-4-(4-hydroxyphenyl)coumarin(4),quercetin(5),cucurbitacin IIa(6),cucurbitacin U(7),iotroridoside A(8),pokeweedcerebroside5(9),bonaroside(10),helonioside A(11),helonioside B(12),lapathoside D(13),vanicoside B(14),vanicoside C(15),vanicoside F(16),asteryunnanoside F(17),saikosaponin M(18),hydropiperoside(19),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6″-butyl ester(20),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6″-methyl ester(21).化合物1~19(除4,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除4,5)和17~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板归 CUCURBITACIN U helonioside B hypdropiperoside
下载PDF
莲藕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被引量:53
17
作者 李宁 郁志芳 +2 位作者 赵友兴 夏志华 彭贵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莲藕 多酚氧化酶 酶学特性 褐变机理
下载PDF
山竺果壳的化学成分(英文) 被引量:24
18
作者 胡江苗 陈纪军 +3 位作者 赵友兴 王睿睿 郑永唐 周俊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9-322,共4页
从山竺(Garcinia mangostana)果壳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MS,1D NMR以及与文献对照鉴定它们为4个[口山]酮类化合物:α-rnangostin(1),β-mangostin(2),γ-mangostin(3),5,9-dihydroxy-8-methoxy-2,2-dimethyl-7-(3-m... 从山竺(Garcinia mangostana)果壳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MS,1D NMR以及与文献对照鉴定它们为4个[口山]酮类化合物:α-rnangostin(1),β-mangostin(2),γ-mangostin(3),5,9-dihydroxy-8-methoxy-2,2-dimethyl-7-(3-methylbut-2-envl)-2H,6H-pyrano-[3,2-b]-xanthen-6-one(4),以及表儿茶素(epicatechin,5)和一个双苄类化合物egonol(6)。其中化合物5和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5进行抗HIV-1 RT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化合物5在浓度200μg/ml的条件下,其对HIV-1 RT抑制率分别为41.97%和47.72%;同一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3和4没有抑制HIV-1 RT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竺 [口山]酮 Egonol 表儿茶素 抗HIV-1 RT活性
下载PDF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利勤 赵友兴 +1 位作者 周露 周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88-1790,共3页
目的研究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的非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鱼腥草的干燥根茎中分离得到10个非挥发性成分:豆甾烷-4-烯-3-酮(Ⅰ... 目的研究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的非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鱼腥草的干燥根茎中分离得到10个非挥发性成分:豆甾烷-4-烯-3-酮(Ⅰ)、豆甾烷-3,6-二酮(Ⅱ)、N-苯乙基-苯酰胺(Ⅲ)、2-壬基-5-癸酰基吡啶(Ⅳ)、N-甲基-5-甲氧基-吡咯烷-2-酮(Ⅴ)、琥珀酸(Ⅵ)、亚油酸甘油酯(Ⅶ)、正丁基-α-D-吡喃果糖苷(Ⅷ)、sitoindo-sideⅠ(Ⅸ)、胡萝卜苷(Ⅹ)。结论除化合物Ⅳ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三百草科 非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仙茅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宁 赵友兴 +2 位作者 贾爱群 刘玉青 周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从仙茅 (CurculigoorchioidesGaertn .)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7个己知化合物 ,它们是 :curculigosideⅠ (1) ,orcinolglucoside(2 ) ,3,3′,5 ,5′ tetramethoxy 7,9′:7′ ,9 diepoxy lignan 4 ,4′ di O β D glucopyranoside... 从仙茅 (CurculigoorchioidesGaertn .)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7个己知化合物 ,它们是 :curculigosideⅠ (1) ,orcinolglucoside(2 ) ,3,3′,5 ,5′ tetramethoxy 7,9′:7′ ,9 diepoxy lignan 4 ,4′ di O β D glucopyranoside (3) ,3 hydroxy 5 methyl phenol 1 O [β D glucopyranosyl (1→ 6 ) β D glucopyranoside](4) ,2 ,3,4 ,7 tetramethoxyxanthone(5 ) ,1,3,7 trimethylxanthine(6 ) ,daucosterol(7)。其中化合物 3~ 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茅 化学成分 仙茅科 雄性激素样作用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