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应用MR T_(2)-Mapping成像评估关节盘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周静 葛怀志 +1 位作者 项唯 白光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应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T_(2)-Mapping成像评估颞下颌关节盘形态学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9年4月~2020年10月确诊的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其中可复性颞下颌关... 目的探讨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应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T_(2)-Mapping成像评估颞下颌关节盘形态学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9年4月~2020年10月确诊的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其中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45例(可复性组)、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45例(不可复性组)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健康青少年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颞下颌关节均进行颞下颌关节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MR T_(2)-Mapping成像,比较3组颞下颌关节盘MRI、MR T_(2)-Mapping伪彩图形态学结构变化及定量指标。结果3组间MR T_(2)-Mapping定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可复性组明显低于可复性组,且在MR T_(2)-Mapping伪彩图的形态结构表现不同。结论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可通过应用MR T_(2)-Mapping序列对关节盘进行T_(2)值的测量,更精确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程度,为临床工作中对该疾病的分类、诊断、干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MR T_(2)-Mapping成像 青少年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MRI分析青少年颞下颌关节关节盘损伤对咀嚼肌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葛怀志 陈久尊 +2 位作者 徐雷 赵周静 白光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657-661,共5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颞下颌关节关节盘损伤对咀嚼肌结构变化的影响,以探讨MRI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行颞下颌关节MRI检查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目的:研究青少年颞下颌关节关节盘损伤对咀嚼肌结构变化的影响,以探讨MRI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行颞下颌关节MRI检查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3.0T颞下颌关节MRI检查,均通过常规序列图像诊断为单侧关节盘移位且对侧无移位;扫描T2-mapping及3D-CUBE T2序列,在T2-mapping序列上测量关节盘T2值,在3D-CUBE T2序列图像上行多平面重组测量翼内肌、翼外肌及咬肌3对咀嚼肌的横截面积及高度,并计算相对体积;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损伤侧与对照侧咀嚼肌的横截面积、高度及相对体积,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损伤侧与对照侧关节盘T2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损伤侧与对照侧存在差异咀嚼肌的横截面积差值、高度差值及相对体积差值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咀嚼肌的横截面积、高度及相对体积的损伤侧与对照侧的差值与关节盘T2值的差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损伤侧咬肌横截面[(412.66±106.40)mm^(2)]较对照侧[(435.60±99.28)mm^(2)]减小(P<0.05),损伤侧咬肌相对体积[(29.79±9.91)cm^(3)]较对照侧[(31.77±8.83)cm^(3)]减小(P<0.05);损伤侧关节盘T2值[(32.06±3.86)ms]较对照侧[(36.45±5.48)ms]减小(P<0.001)。损伤侧与对照侧咬肌横截面积差值与相对体积差值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r=0.930,P<0.001)。结论:TMD患者健侧咬肌较患侧发达,推断TMD在出现症状之前可能产生不适致健侧咀嚼,健侧咬肌增粗增大可能是TMD的一个间接影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损伤 咀嚼肌 关节盘 磁共振成像 T2-mapping
下载PDF
恩替卡韦初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与HBV DNA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周静 吴金明 +1 位作者 傅蓓蓓 徐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恩替卡韦初治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与HBV DNA载量,探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 Ag与HBV DNA的关系,观察HBs Ag用于评估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 125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目的通过检测恩替卡韦初治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与HBV DNA载量,探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 Ag与HBV DNA的关系,观察HBs Ag用于评估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 125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36周定量测定HBs Ag与HBV DNA载量。结果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36周,HBs Ag水平下降不明显(P=0.146),而HBV DNA水平则持续下降(P<0.05),治疗前两者呈负相关(r=-0.375,P<0.001),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二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s Ag不能很好地作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疗效监测指标,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评价HBs Ag与HBV DNA二者之间相关性的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HBEAG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HBV DNA
下载PDF
高脂血症性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傅蓓蓓 吴金明 +2 位作者 徐美 赵周静 金健威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HLAP组患者与同期20例ABP组患者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胰腺炎评分、重症胰腺炎(SAP)发病率及影像学表现等的差异。结果:HLAP组脂肪肝... 目的:对比研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HLAP组患者与同期20例ABP组患者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胰腺炎评分、重症胰腺炎(SAP)发病率及影像学表现等的差异。结果:HLAP组脂肪肝患病率、胰腺炎复发率明显高于ABP组(P<0.01),而在年龄上较ABP组小(x2=-3.783,P=0.001);HLAP组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均显著高于ABP组(P<0.05),而血淀粉酶(AMY)、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钙浓度、白细胞数均低于ABP组(P<0.05);HLAP组改良CT评分(MCTSI评分)≥4分、Ranson评分≥3分以及SAP比例均高于ABP组(均P<0.05);2组在肾周间隙改变、胰腺受累部位上存在差异。结论:HLAP患者在基础疾病、生化指标改变及影像学表现上和ABP组存在差异,且有容易复发、SAP发病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高脂血症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自然病程中HBsAg变化规律 被引量:8
5
作者 徐美 吴金明 +4 位作者 傅蓓蓓 金健威 赵周静 蓝松松 吴乐灿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12期40-45,共6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自然病程中血清表面抗原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清中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根据HBV感染自然病程的不同阶段,收集20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其中免疫耐受期(IT)组53例,免疫清除期(IC)组60例,低复制...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自然病程中血清表面抗原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清中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根据HBV感染自然病程的不同阶段,收集20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其中免疫耐受期(IT)组53例,免疫清除期(IC)组60例,低复制期(LR)组52例,HBe Ag阴性肝炎组(ENH)组40例。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s Ag,采用FQ-PCR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用IFCC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LT和AST。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时期的患者血清中HBs Ag的中位数各不相同。免疫耐受期(IT)为1079IU/ml,免疫清除期(IC)为2005.5IU/ml,低复制期(LR)为5276IU/ml,HBe Ag阴性肝炎期(ENH)为5923IUml,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s Ag与HBV DNA在免疫免受期及免疫清除期两者存在相关性,且呈负相关(IT r=-0.452,P=0.001;IC r=-0.455,P<0.001),在低复制期与HBe Ag阴性肝炎期两者无明显相关性(LR r=0.241,P=0.086;ENH r=-0.069,P=0.633)。结论 HBV慢性感染的不同阶段,患者血清中HBs Ag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免疫耐受期到HBe Ag阴性肝炎期,患者血清中HBs Ag浓度呈递增的趋势,而HBV DNA的浓度则呈递减的趋势。虽然在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HBs Ag与HBV DNA之间存在负相关,但低复制期及HBe Ag阴性肝炎期两者之间则无明显的相关性。所以在临床实践中HBs Ag的定量检测能否代替HBV DNA作为监测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自然病程 乙肝表面抗原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Photoshop对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瘤鉴别的运用
6
作者 金健威 卢光荣 +4 位作者 徐美 赵周静 傅蓓蓓 吴金明 黄智铭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运用Photoshop软件分析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瘤的超声内镜影像,探讨其鉴别两疾病的价值。方法利用Photoshop软件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9例食管间质瘤和42例食管平滑肌瘤的超声内镜图像,分别测定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瘤体感兴趣区的... 目的运用Photoshop软件分析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瘤的超声内镜影像,探讨其鉴别两疾病的价值。方法利用Photoshop软件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9例食管间质瘤和42例食管平滑肌瘤的超声内镜图像,分别测定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瘤体感兴趣区的灰度平均值(表示回声强度)与灰度标准差平均值(表示回声均匀度)。结果 9例食管间质瘤超声内镜图像灰度平均值的均数为73.47,42例食管平滑肌瘤图像灰度平均值均数为58.0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4.367,P<0.01);9例食管间质瘤超声内镜图像灰度标准差的均数为21.12,42例食管平滑肌瘤图像灰度标准差的均数为13.9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2.894,P<0.01)。结论在超声内镜下食管间质瘤回声强度总体上高于食管平滑肌瘤,而食管平滑肌瘤的回声均匀性优于食管间质瘤,通过Photoshop软件分析超声内镜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及灰度标准差可以有助于鉴别食管间质瘤和食管平滑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PHOTOSHOP软件 灰度 食管间质瘤 食管平滑肌瘤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傅蓓蓓 吴金明 +2 位作者 徐美 赵周静 金健威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4-466,共3页
肝源性糖尿病(HD)是指继发于各种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在肝硬化任何阶段均能发生,不仅会加重肝功能损害,还增加发生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等的危险性[1];而临床不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肝损伤[2].因此,预防肝硬化患... 肝源性糖尿病(HD)是指继发于各种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在肝硬化任何阶段均能发生,不仅会加重肝功能损害,还增加发生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等的危险性[1];而临床不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肝损伤[2].因此,预防肝硬化患者发生HD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近两年肝硬化合并HD的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探寻影响HD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源性糖尿病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