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群食管癌主要危险因素Meta分析
1
作者 王静静 付亚如 +10 位作者 刘军清 刘敏 杨卓 张艳芳 赵学科 宋昕 张强 崔月龙 雷玲玲 王立东 鲍启德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15-122,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2022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文献,收集关于食管癌危险因素的文献,荟萃分析使用Stata 17.0软件完成,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CI。通过Q检验和I2统计量进行...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2022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文献,收集关于食管癌危险因素的文献,荟萃分析使用Stata 17.0软件完成,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CI。通过Q检验和I2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OR值。文献发表偏倚的检测使用Egger检验和Begg检验,进一步使用剪补法检验未发表文献对荟萃分析结果是否造成显著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8项研究,病例组样本量共计8518例,对照组样本量共计12940例。饮酒、吸烟、食管癌家族史、喜食油炸食品、喜食腌制食品、喜食辛辣食品、喜食坚硬食物、喜热烫饮食、进食速度快、饮食不规律、喜食霉制食物、高盐饮食、食管病变、胃肠炎、精神刺激、性格内向、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低收入、饮用非自来水共19个危险因素合并OR值及95%CI均>1。喜食葱蒜、喜食豆制品、文化程度高、喜食水果、喜食蔬菜合并OR值及其95%CI均<1。饮茶、喜食鲜肉、喜食禽蛋的合并OR值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受发表偏倚影响较小,结果较为稳定、可靠。结论食管癌的发生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与环境、饮食及遗传因素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OR值 荟萃分析
下载PDF
食管腺鳞癌组织p63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2
作者 王美玲 陈曦 +10 位作者 宋昕 赵学科 韩文莉 黄金 钟侃 胡景峰 丁倩倩 蒋宁宁 杨会杰 王立东 岳文彬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分析p63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蛋白表达在食管腺鳞癌(esophageal adenosquamous carcinoma,EAS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 目的分析p63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蛋白表达在食管腺鳞癌(esophageal adenosquamous carcinoma,EAS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建立的80万例食管癌临床诊疗和随访信息数据库和样本库的2005年12月至2021年12月确诊的115例EAS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技术检测p63和HER2蛋白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p63和HER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EASC患者男女比例为3.1∶1。男性和女性EASC患者在各临床病理特征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63阳性患者的肿瘤家族史和淋巴结转移率均低于p63阴性患者(均P<0.05)。HER2阳性患者男性占比和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HER2阴性患者(均P<0.05)。p63和HER2阳性患者总生存均优于阴性患者(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63表达、性别、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均是EAS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p63和HER2蛋白表达与EASC患者的预后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EASC患者的预后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鳞癌 P63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生存分析
下载PDF
食管软、硬癌分类和人工智能研究:临床病理特征和嗜酸性粒细胞-TGF-β1-纤维组织增生互作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立东 马琳琳 +11 位作者 徐瑞华 宋昕 赵学科 尤朵 雷玲玲 魏梦霞 王苒 胡景峰 孟超龙 李兴嵩 周福有 高社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食管癌是极具中国人特色的恶性肿瘤,中国人食管癌在发病危险因素、遗传易感性、流行特征、组织学发生模式、病理常见类型、多阶段演进的分子机制和分子分型、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发现的防控思路等方面与西方人群明显不同[1-2]。例如,中... 食管癌是极具中国人特色的恶性肿瘤,中国人食管癌在发病危险因素、遗传易感性、流行特征、组织学发生模式、病理常见类型、多阶段演进的分子机制和分子分型、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发现的防控思路等方面与西方人群明显不同[1-2]。例如,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97%以上为鳞状细胞癌,食管腺癌仅占1.5%,与西方80%以上为腺癌的组织学特征明显不同[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软硬癌 人工智能 嗜酸性粒细胞 TGF-Β1 纤维组织增生
下载PDF
早期(Tis~T1N0M0)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孙琳 乔佳欣 +15 位作者 杨苗苗 赵学科 李兴嵩 陈亚杰 白合林 马琳琳 谢叶真 尤朵 韩文莉 徐瑞华 胡景峰 宋昕 李吉林 任景丽 周福有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短期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699例早期(Tis~T1N0M0)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5 a、1 a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生存期<5 a者2713例(28.0%),<1 a者...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短期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699例早期(Tis~T1N0M0)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5 a、1 a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生存期<5 a者2713例(28.0%),<1 a者567例(6.6%)。男性、年龄>65岁、肿瘤长径>5 cm、大体类型为斑块型和糜烂型是5 a和1 a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有脉管癌栓是5 a和1 a生存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841(2.051~3.934)、1.767(1.087~2.871);肿瘤家族史阳性则是5 a和1 a生存的保护性因素,OR(95%CI)分别为0.819(0.741~0.906)、0.765(0.635~0.920)。黏膜下层浸润是5 a生存的危险因素,OR(95%CI)为1.259(1.126~1.407);但是1 a生存的保护性因素,OR(95%CI)为0.820(0.677~0.994)。结论:性别、年龄、肿瘤家族史、肿瘤长径、大体类型、浸润程度、脉管癌栓是早期食管鳞癌短期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早期癌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陈培楠 韩文莉 +10 位作者 白合林 宋昕 赵学科 乔佳欣 韩雪娜 范宗民 王苒 李贝 罗宏 黄炳文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食管/贲门癌临床诊疗、病理和随访信息数据库中46例食管癌脑转移术后患者的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46例未发生脑转移...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食管/贲门癌临床诊疗、病理和随访信息数据库中46例食管癌脑转移术后患者的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46例未发生脑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脑转移组比较,食管鳞癌脑转移组低分化患者比例较大,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较高(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是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OR(95%CI)为11.086(1.286~95.557)。结论:淋巴结转移阳性是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脑转移 临床病理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食管癌旁组织席卷包埋大切片的临床病理特征
6
作者 陈亚杰 尤朵 +4 位作者 范宗民 徐瑞华 赵学科 韩文莉 王立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旁组织多中心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对719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制作癌旁席卷包埋大组织切片(沿癌组织外缘纵行切取宽1 cm、长7~15 cm的癌旁组织,在黏膜下层和浅肌层间分离后,将黏膜层和... 目的探讨食管癌旁组织多中心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对719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制作癌旁席卷包埋大组织切片(沿癌组织外缘纵行切取宽1 cm、长7~15 cm的癌旁组织,在黏膜下层和浅肌层间分离后,将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作卷席状包埋)。每例制作3~4块席卷石蜡块,每个蜡块5μm厚连续切片,取5~10张切片,行HE染色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719例食管癌旁组织中非多中心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27例,占31.6%;多中心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194例,占27.0%;多中心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个数与淋巴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多中心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个数与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存在正向的弱相关(r=0.2,P<0.001)。结论通过席卷包埋大切片发现食管癌旁组织中可见大量多中心不典型增生病灶,这或许是食管癌多中心癌变的来源;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与淋巴细胞浸润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旁组织 多中心起源 不典型增生 淋巴细胞浸润 席卷包埋大切片
下载PDF
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比分析
7
作者 白合林 赵学科 +11 位作者 宋昕 胡景峰 孙琳 李兴嵩 钟侃 韩文莉 范宗民 韩雪娜 马琳琳 陈亚杰 乔佳欣 王立东 《食管疾病》 2023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比较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类型与临床病理特点,分析两者临床症状的相似性。方法从《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诊疗、病理和随访信息数据库》,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间经胃镜联合病理活检确诊并进行根... 目的比较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类型与临床病理特点,分析两者临床症状的相似性。方法从《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诊疗、病理和随访信息数据库》,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间经胃镜联合病理活检确诊并进行根治性手术的食管癌患者380例、贲门癌患者17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等信息进行整理和统计学比较,分析两种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特点。结果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规范分类为13种,常见的依次为吞咽不适(68.04%)、腹部不适(11.49%)、消化道出血(3.77%)、胃食管反流(3.59%)等,其中吞咽不适、腹部不适、消瘦乏力3种临床症状在两类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吞咽/腹部不适相关症状在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食管反流和上消化道出血症状都多见于中晚期食管癌和贲门癌(P>0.05)。无症状食管癌患者多为早期,而无症状贲门癌患者以中晚期多见(P<0.01)。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上表现出密切的联系,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临床症状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癌前病变36 a(1986-2021)随访转归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学科 徐瑞华 +12 位作者 雷玲玲 李志强 丰善良 魏梦霞 范宗民 宋昕 韩雪娜 陈红梅 王伟 孟超龙 郝晓兰 裘宋良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前病变的转归及其对食管癌变的远期影响。方法:1986年5-6月份对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814名30岁及以上的无症状居民进行食管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受检对象均进入长期随访队列,每年定期进行一次随访,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 目的:分析食管癌前病变的转归及其对食管癌变的远期影响。方法:1986年5-6月份对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814名30岁及以上的无症状居民进行食管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受检对象均进入长期随访队列,每年定期进行一次随访,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问卷调查家族史、各种良恶性疾病史,记录肿瘤诊疗信息。结果:截至2021年6月30日,共随访36 a,有效随访796人,累计112人患14种不同类型恶性肿瘤,其中食管癌75例(占67.0%),消化道肿瘤95例(占84.9%)。1986年活检病理诊断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NOR)442人(占55.5%),其中30人(6.8%)36 a内发生食管癌;食管上皮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281人(占35.3%),其中21人(7.5%)发生食管癌;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DYS)73人(占9.2%),其中24人(32.9%)发生食管癌。DYS无症状居民较NOR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增高6倍。NOR、DCH和DYS发展为食管癌间隔时间的中位数(P25,P75)分别为22.00(3.50,27.00)、11.00(6.00,24.25)和5.50(3.00,12.00)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409,P=0.015)。结论:DYS是重要的食管癌前病变;食管癌仍是该地区患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前病变 无症状居民 食管癌高发区 随访转归
下载PDF
食管鳞癌并发结直肠腺癌73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学科 雷玲玲 +9 位作者 徐瑞华 钟侃 胡景峰 杨苗苗 王盼盼 李留玉 吉佳佳 陈瑶 郑树 王立东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96-401,共6页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患者并发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4771例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诊疗资料,数据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管鳞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50万例食管鳞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患者并发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4771例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诊疗资料,数据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管鳞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50万例食管鳞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食管鳞癌并发结直肠腺癌患者73例,发生率为0.11%(73/64771)。其中结肠腺癌25例,直肠腺癌48例;男性55例,年龄(64±3)岁;女性18例,年龄(62±4)岁;高发区38例,男性24例,女性14例;低发区35例,男性31例,女性4例。低发区(OR=2.057,P=0.002)、男性(OR=1.988,P=0.010)、城镇居民(OR=3.471,P=0.001)、饮酒史(OR=1.799,P=0.013)和淋巴结转移阳性(OR=1.606,P=0.043)食管鳞癌患者并发结直肠腺癌的风险较高。并发结直肠腺癌距食管鳞癌确诊时间为(4.6±4.0)年,中位数(P25,P75)为4.0年(1.0,8.0)年。结论食管鳞癌并发结直肠腺癌并非罕见,食管癌低发区、城镇居民、男性、饮酒及淋巴结转移阳性的食管鳞癌患者更易并发结直肠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结直肠腺癌 高低发区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下载PDF
食管癌变过程中PLCE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学科 周福有 +7 位作者 张连群 王建坡 张朋 王能超 杜娴娟 宋昕 申芳芳 王立东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PLCE1蛋白的表达变化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38例ES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正常、癌旁及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PLCE1蛋白的表达。结果 PLCE1蛋白在正常食管... 目的探讨PLCE1蛋白的表达变化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38例ES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正常、癌旁及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PLCE1蛋白的表达。结果 PLCE1蛋白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82%和83%(P<0.05);高发区/低发区及家族史阳性/家族史阴性亚组分析PLCE1蛋白阳性表达率无差异(P>0.05)。结论 PLCE1蛋白和ESCC癌变有关,PLCE1可能作为致病基因促进ESC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PLCE1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Rb、MDM2和Bcl-2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学科 马磊 +17 位作者 胡守佳 程锟 王盼盼 钟侃 胡景峰 宋昕 王伟 李欣然 杨苗苗 徐瑞华 魏梦霞 韩文莉 雷玲玲 孟超龙 库建伟 任书伟 张冬云 王立东 《食管疾病》 2020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抗原Rb、MDM2、Bcl-2自身抗体在食管癌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发现中的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以上自身抗体在215例食管癌和215例正常人群血清中的差异;对589例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行自身抗体液体活检、色素内镜...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抗原Rb、MDM2、Bcl-2自身抗体在食管癌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发现中的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以上自身抗体在215例食管癌和215例正常人群血清中的差异;对589例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行自身抗体液体活检、色素内镜和病理检查,比较该组指标对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发现的意义;对19986例无症状人群进行自身抗体检测,预测高危人群和早期癌。结果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至少1个指标)阳性无症状人群患食管癌风险是阴性人群的25.69倍,敏感和特异度分别为84.65%和82.33%,远高于其他组合;589例无症状人群自身抗体检出125例高危人群、黏膜活检确诊食管癌和癌前病变51例,其中高危人群检出43例(84.31%),P<0.001;19986例无症状人群检出3624例高危人群(18.13%),该人群黏膜活检确诊早期食管癌455例(2.28%)、不典型增生1352例(6.76%)。结论Rb、MDM2、Bcl-2这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作为食管癌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筛查的有效技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自身抗体 高危人群预警
下载PDF
基于Pro/E Mechanism的旋叶式压缩机运动仿真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学科 宋立权 +1 位作者 李智成 邹凯 《压缩机技术》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建立了旋叶式压缩机叶片运动的数学模型,并运用Pro/E Mechanism模块创建旋叶式压缩机运动学仿真机构,直观、简捷地得到叶片的运动特性曲线,为旋叶式压缩机叶片运动学的分析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同时还为进一步进行动力学分析、敏感度分... 建立了旋叶式压缩机叶片运动的数学模型,并运用Pro/E Mechanism模块创建旋叶式压缩机运动学仿真机构,直观、简捷地得到叶片的运动特性曲线,为旋叶式压缩机叶片运动学的分析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同时还为进一步进行动力学分析、敏感度分析和优化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叶式压缩机 运动仿真 PRO/E MECHANISM
下载PDF
食管癌环境和遗传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和精准预防 被引量:42
13
作者 王立东 宋昕 +2 位作者 赵学科 吴敏杰 周福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15-520,共6页
食管癌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疾病,在流行病学特征、组织学发生和发病危险因素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人群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很难借鉴西方食管癌研究成果,因此,攻克食管癌是中国科学家的责任和挑战。本文围绕中国人食管癌遗传高易感性(易感基因... 食管癌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疾病,在流行病学特征、组织学发生和发病危险因素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人群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很难借鉴西方食管癌研究成果,因此,攻克食管癌是中国科学家的责任和挑战。本文围绕中国人食管癌遗传高易感性(易感基因)及其与环境致癌因素的交互作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机理这两个问题,结合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易感基因 精准医学 环境 遗传因素 交互作用
下载PDF
河南省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和实验室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8
14
作者 王立东 宋昕 +13 位作者 赵学科 韩文莉 周福有 高社干 秦艳茹 常志伟 王启鸣 李爱丽 李吉林 李学民 冯笑山 任景丽 李秀敏 裘宋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1959年,河南省委和省政府指派河南医学院等河南多家医疗单位的教学、科研和医务人员组成了河南医疗队[河南省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协作组(后文简称协作组)]进驻林县(现改名为林州市)开展食管癌防治现场研究工作,至2019年已60年[1-2]。期间... 1959年,河南省委和省政府指派河南医学院等河南多家医疗单位的教学、科研和医务人员组成了河南医疗队[河南省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协作组(后文简称协作组)]进驻林县(现改名为林州市)开展食管癌防治现场研究工作,至2019年已60年[1-2]。期间,河南数代学者立足河南食管癌高发现场研究基地,围绕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及防治,开展从基础到临床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研究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分子分型 早期发现 研究历史 河南省
下载PDF
1973—2005年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变化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学民 汤萨 +9 位作者 彭秀青 黄佳 王伟鹏 张朋 赵学科 宋昕 王苒 范宗民 雷晓雨 王立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1973—2005年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生存期的关键因素。方法通过家访和(或)电话问卷调查、生存随访及住院病历复核和临床病理信息采集等,按照首次确诊时间,将这些患者等分为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11年(1... 目的探讨1973—2005年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生存期的关键因素。方法通过家访和(或)电话问卷调查、生存随访及住院病历复核和临床病理信息采集等,按照首次确诊时间,将这些患者等分为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11年(1973—1983、1984—1994、1995—2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三个11年间磁县医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性别、年龄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分布,采用寿命表法计算三个时间段5年生存率,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 rank检验及Cox生存分析模型分析三个时间段食管癌患者生存率变化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成功随访3 160例(96.7%)食管癌患者,其中第一时间段984例(31.1%);第二时间段1101例(34.9%);第三时间段1 075例(34.0%)。三个时间段患者的生存率依次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分别是8%、15%和41%(P=1.2E-77)。第二和第三个时间段中同一病理分期的患者比较,Tis+Ti(早期)和T2期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T3+T4期患者(中晚期)第三个时间段明显高于第二个时间段(P=7.0E-7);均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P=1.5E-13)。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性别、淋巴结转移、病变部位和残端癌阳性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1973至2005年间食管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三个时间段均为淋巴结转移阳性和中晚期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也明显提高。性别、淋巴结转移、病变部位和残端癌阳性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5年生存率 淋巴结转移 残端癌
下载PDF
食管癌临床症状类型及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16
作者 鲍启德 张长江 +11 位作者 刘敏 张海鹏 周利霞 宋昕 刘军清 赵学科 孙李凌 陈培楠 崔月龙 杜丹凤 张向阳 王立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570-573,578,共5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常见临床症状种类及其在年龄和性别中的分布特征,确定症状出现到诊断和首次治疗时间(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为进一步阐明临床症状对食管癌早期预警和预后的影响提供重要信息。方法本组18 99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资... 目的分析食管癌常见临床症状种类及其在年龄和性别中的分布特征,确定症状出现到诊断和首次治疗时间(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为进一步阐明临床症状对食管癌早期预警和预后的影响提供重要信息。方法本组18 99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平均诊断年龄(59.32±8.68)岁。根据患者主诉进行症状分类,并根据常用医学术语进行规范,归纳症状类型和出现频率。记录每例患者主要症状距首次治疗的间隔时间,并将这一间隔时间定义为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症状出现频率统计采用百分比的方法,按照出现频率1%为界限,分为常见症状和少见症状。对4种最常见症状的性别、年龄分布的差异性采用列联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对发病年龄、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比较平均数。结果 18 996例食管癌患者中,共出现292种不同症状;对这些症状进行医学术语规范和归类共归纳出44种临床症状。在归纳出的44种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哽噎(87.29%),其次为吞咽疼痛(5.10%)、腹部不适(3.36%)和胸骨后不适(1.48%),这4种症状占所有症状的97.23%。吞咽哽噎、吞咽疼痛、腹部不适、胸骨后不适症状的食管癌患者平均诊断年龄分别为(59.33±8.74)、(58.38±8.36)、(60.45±8.38)、(58.03±8.01)岁。男性和女性患者均以这4种症状为主,分布相似(χ~2=2.68,P=0.44)。<60岁男性患者出现吞咽疼痛和胸骨后不适的频率明显高于≥60岁男性患者(χ~2=13.37,P<0.05);<60岁女性患者出现吞咽疼痛和胸骨后不适的频率明显高于≥60岁女性患者,出现腹部不适症状频率明显低于≥60岁女性患者(χ~2=11.17,P<0.05)。腹部不适和吞咽疼痛患者的延迟诊断和治疗中位时间(30 d)明显短于吞咽哽噎和胸骨后不适患者(60 d)。结论吞咽哽噎、吞咽疼痛、腹部不适、胸骨后不适是食管癌的代表性症状,男性和女性分布相似;年轻患者胸骨后不适症状频率较高,而老年人腹部不适症状明显。腹部不适和吞咽疼痛的患者延迟诊断和治疗的时间明显低于吞咽哽噎和胸骨后不适的患者,为进一步阐明临床症状对食管癌早期预警和预后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临床症状 年龄 性别 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
下载PDF
1058例食管良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韩渭丽 汤萨 +10 位作者 姬玲粉 李文才 鲍启德 吴盘红 伍玥 赵学科 韩雪娜 杨俊娟 李秀敏 申培红 王立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良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1 058例食管良性肿瘤均来自1973年1月至2015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和贲门癌生物样本和临床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 目的:探讨食管良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1 058例食管良性肿瘤均来自1973年1月至2015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和贲门癌生物样本和临床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50万例数据库中,临床病理信息完整的食管肿瘤患者共249 246例,食管良性肿瘤占0.42%(1058/249 246),其中男性544例,年龄(50±11)岁;女性514例,年龄(52±11)岁。在组织病理学诊断的10种良性肿瘤中食管平滑肌瘤最常见为84.50%(894/1 058),其次为乳头状瘤6.90%(73/1 058),腺瘤最少为0.38%(4/1 058)。平滑肌瘤、间质瘤、神经纤维瘤以男性为主;脂肪瘤、颗粒细胞瘤、神经鞘瘤和血管瘤以女性为主。此外,本组发现的5例错构瘤全部发生于女性。以发生率≥50%为易发标准,青年男性易发食管良性瘤依次为平滑肌瘤和间质瘤,而青年女性依次为颗粒细胞瘤和脂肪瘤;老年男性依次为乳头状瘤、间质瘤和平滑肌瘤;老年女性依次为神经鞘瘤、乳头状瘤、平滑肌瘤、间质瘤和错构瘤;此外,男性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和腺瘤,女性神经纤维瘤均发生在老年;不同年龄良性肿瘤总体发生率(P=0.034)和平滑肌瘤发生率(P=0.0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平滑肌瘤、乳头状瘤、间质瘤和神经鞘瘤好发部位以中段为主,脂肪瘤以下段为主。本组良性肿瘤治疗以单纯手术为主为57.54%(492/855),其次为内镜下切除38.01%(325/855)和其他为4.45%(38/855)。结论:食管良性肿瘤发生率低,组织类型较多,且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易发类型明显不同,肿瘤组织类型不同,好发部位不同,手术及内镜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良性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性别 年龄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敏杰 汪文杰 +4 位作者 赵学科 张唐娟 姬玲粉 吕双 王立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7-89,共3页
目的系统分析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在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CBM、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相关随机对照研究。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评价质量后,用Rev ... 目的系统分析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在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CBM、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相关随机对照研究。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评价质量后,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呼吸衰竭组456例、对照组1 308例,纳入文献质量评价较好,无明显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衰竭组与对照组男性比例(OR=1.42,P=0.01)、年龄≥60岁者比例(OR=9.81,P<0.01)、吸烟指数≥400者比例(OR=3.67,P<0.01)、术前肺功能中重度损害者比例(OR=11.32,P<0.01)、手术时间≥3 h者比例(OR=3.03,P<0.01)、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所占比例(OR=1.99,P<0.01)、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所占比例(OR=3.93,P<0.01)及术后合并其他并发症者所占比例(OR=4.7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年龄≥60岁、吸烟指数≥400、术前肺功能中重度损害、手术时间≥3 h、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及术后合并其他并发症均为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呼吸衰竭 手术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食管癌家族遗传研究相关专业术语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立东 徐瑞华 +81 位作者 韩文莉 雷玲玲 王从高 赵学科 宋昕 周福有 王启鸣 秦艳茹 张毅 常志伟 万里新 王献增 孔祥东 任书伟 刘红彦 黄改荣 李秀敏 张立国 张建营 岳文彬 周英发 郑鹏远 贺利民 袁翎 高社干 鲍启德 魏锦昌 丁广成 马磊 王延峰 王画普 王学中 王建坡 王能超 王道存 朱富国 冯常炜 任景丽 刘志才 齐义军 李向楠 李忠亮 李爱丽 杨万才 杨海军 库建伟 张冬云 张延瑞 苗战会 周云 郑颖娟 胡益民 徐全晓 秦合军 高文俊 郭军辉 韩敏 郭长青 焦广根 路平 郭贵周 郭永军 宋运河 梁银明 陈贡斌 于国栋 王忠民 帅金志 井小会 韦海涛 陈运芳 史可峰 张卫国 杨秋敏 段战锋 范瑞 卢红 徐克友 纪爱芳 张国政 王盼盼 杨苗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9-327,共9页
1引言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相应的,遗传表型和基因型对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和防治的意义受到学者和大众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 1引言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相应的,遗传表型和基因型对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和防治的意义受到学者和大众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遗传学 核心家系 家族史 高癌家族
下载PDF
食管癌“环境-遗传-基因互作”组学研究:核黄素、核黄素转运基因2和NOTCH1-P53-Rb互作关系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立东 杜丹凤 +5 位作者 宋昕 赵学科 胡守佳 周福有 毛伟敏 李秀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本研究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核黄素转运基因2(riboflavin transporter gene 2,RFT2;又称C20orf54、SLC52A2、RFVT3)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重要易感基因^([1]),NOTCH1基因突变是食管癌变的重... 本研究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核黄素转运基因2(riboflavin transporter gene 2,RFT2;又称C20orf54、SLC52A2、RFVT3)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重要易感基因^([1]),NOTCH1基因突变是食管癌变的重要分子事件^([2])。这些发现引发学者对RFT2和NOTCH1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核黄素转运基因2 环境-遗传-基因互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