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脂质体阿霉素AC-T方案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安全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广章 刘海英 +1 位作者 熊斌 谭文彬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 观察含脂质体阿霉素AC-T方案相较EC-T方案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含脂质体阿霉素组48例给予AC-T方案治疗,表柔比星组54例给予EC-T方案治疗,化疗后评估化疗不良... 目的 观察含脂质体阿霉素AC-T方案相较EC-T方案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含脂质体阿霉素组48例给予AC-T方案治疗,表柔比星组54例给予EC-T方案治疗,化疗后评估化疗不良反应及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 含脂质体阿霉素组在化疗后骨髓抑制、肝功损伤及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方面优于表柔比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脂质体阿霉素组在手足综合征方面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较表柔比星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脱发、周围神经炎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脂质体阿霉素AC-T方案治疗乳腺癌较传统EC-T方案在骨髓抑制、肝功损伤及心脏毒性方面不良反应轻,临床用药安全性高,而在手足综合征方面不良反应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阿霉素 乳腺癌 表柔比星
下载PDF
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效果及对HCCR-1影响
2
作者 赵广章 刘海英 +2 位作者 张开通 李磊 熊斌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67-172,共6页
目的探讨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效果及对人宫颈癌基因(HCCR)-1影响。方法以开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时间为截点,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乳腺癌55例作为... 目的探讨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效果及对人宫颈癌基因(HCCR)-1影响。方法以开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时间为截点,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乳腺癌55例作为对照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治疗),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55例作为观察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比较2组入院时及治疗后2、3个月HCCR-1阳性检出率,入院时及治疗后2个月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效果,以及观察组治疗期间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2和3个月,乳腺癌病灶和周围组织HCCR-1阳性检出率2组均低于入院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CD3+、CD4+和CD4+/CD8+2组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完全缓解率74.55%(41/55)高于对照组52.73%(29/55)(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11例,皮肤潮红2例,骨髓抑制1例,给予对症治疗均在2周内恢复正常。结论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可降低HCCR-1水平,促进免疫指标恢复,改善近期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检 保乳术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人宫颈癌基因-1 CD3+ CD4+ CD4+/CD8+
下载PDF
miR-383-5p调控MAL2表达影响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机制的研究
3
作者 赵广章 刘海英 +1 位作者 张开通 熊斌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383-5p(miR-383-5p)是否可靶向T细胞分化蛋白2(MAL2)调控三阴性乳腺癌(TNBC)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方法 RT-qPCR技术检测TNBC细胞系(MDA-MB-468、MDA-MB-453、BT-549)和人永生化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中miR-383-5p表... 目的 探讨微小RNA-383-5p(miR-383-5p)是否可靶向T细胞分化蛋白2(MAL2)调控三阴性乳腺癌(TNBC)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方法 RT-qPCR技术检测TNBC细胞系(MDA-MB-468、MDA-MB-453、BT-549)和人永生化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中miR-383-5p表达水平;MDA-MB-453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iR-383-5p NC组、miR-383-5p mimics组,转染48 h后,划痕愈合实验评估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83-5p与MAL2的靶向关系;RT-qPCR技术检测细胞中miR-383-5p和MAL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A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MCF-10A细胞比较,MDA-MB-468、BT-549和MDA-MB-453细胞中miR-383-5p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 <0.05),其中MDA-MB-453细胞中miR-383-5p相对表达水平最低(P<0.05);对照组与miR-383-5p N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iR-383-5p mimics组细胞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MAL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miR-383-5p相对表达水平及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经生物信息学分析,MAL2被预测为miR-383-5p的潜在靶基因。结论 miR-383-5p可靶向下调MAL2表达进而抑制TNBC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83-5p T细胞分化蛋白2 三阴性乳腺癌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结膜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治疗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刘海英 赵广章 +3 位作者 崔巍 胡东玉 赵静 刘志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37-939,共3页
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眼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常见转移器官有肺、脑、肝、骨等,尚无胃转移的报道。本文报道1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的病例(男性,76岁),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术后1.5年,因“乏力、纳差、心悸”就诊,胃镜病理诊... 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眼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常见转移器官有肺、脑、肝、骨等,尚无胃转移的报道。本文报道1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的病例(男性,76岁),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术后1.5年,因“乏力、纳差、心悸”就诊,胃镜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方案: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具体用药:替雷利珠单抗200 mg d0+替莫唑胺胶囊240 mg d1~d5 q3w。治疗后评估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腹部CT示:胃底部软组织肿块明显缩小,疗效显著,至目前病情稳定,控制时间达17个月以上。本例诊治经验或能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这一罕见病例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黑色素瘤 胃转移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诱导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探索研究
5
作者 刘海英 赵广章 +3 位作者 崔巍 谷振芳 胡东玉 赵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5期287-291,共5页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arcinoma,HNSCC)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诱导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arcinoma,HNSCC)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诱导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初诊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HNSCC患者25例,所有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诱导免疫治疗联合化疗3个周期,具体用法:PD-1抑制剂200 mg,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方案为铂类联合紫杉类化疗药物(不适合铂类或紫杉类患者调整为氟尿嘧啶、吉西他滨)。3个周期诱导化疗后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估近期疗效,根据PD-L1表达分层分析每亚组疗效分析,另外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21例(84%),其中肿瘤体积缩小≥50%为15例(60%),客观缓解率(ORR)为84%,疾病控制率(DCR)为88%。16例患者进行了联合阳性分数(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检测评估PD-L1表达情况,CPS≥5占50.0%(8/16),其中CPS≥20占25.0%(4/16),另外9例患者未能行CPS检测而PD-L1表达不明。根据PD-L1表达分层分析来看,5≤CPS<20和CPS≥20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均≥50%,ORR为100%,而CPS<5的所有患者中1例PR肿瘤体积缩小≥50%,PD为2例,ORR为62.5%(5/8)。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白细胞减少和贫血。3例患者出现甲功异常,1例肾功能损害,2例肝功能损害,2例肺炎患者。无3-4级不良反应。结论 局部晚期HNSCC,尤其IVA/IVB期患者,诱导免疫治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近期疗效明显,对于CPS≥5的患者疗效更显著,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有望成为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新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鳞状细胞 诱导化疗 免疫疗法
下载PDF
TAC与AT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广章 刘海英 +2 位作者 刘启龙 孙玉芳 熊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1587-1589,共3页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方案(TAC)与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方案(AT)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资料,TAC组(38例)为观察组,AT组(34例)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方案(TAC)与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方案(AT)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资料,TAC组(38例)为观察组,AT组(34例)为对照组,每周期化疗前行疗效评估及毒副反应分析,第4周期化疗结束后总体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毒副反应严重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与AT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均有较好疗效,TAC方案优于AT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局部晚期乳腺癌 多西他赛 吡柔比星 环磷酰胺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抑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广章 戚晓东 常志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ES)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对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荷人乳腺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ES组、rAd/P53组和两药联合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ES)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对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荷人乳腺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ES组、rAd/P53组和两药联合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肿瘤生长,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均可明显抑制移植瘤生长,ES组、rAd/P53组和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1.67%、48.74%和75.54%,联合用药组抑瘤作用最为显著(P<0.05)。对照组、ES组、rAd/P53组与联合用药组的移植瘤组织MVD分别为31.17±2.48、20.33±4.84、22.33±3.88及12.50±2.74,VEGF表达H评分分别为45.33±5.89、35.83±5.46、33.67±4.80及22.33±4.41,联合用药组的MVD和VEGF表达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重组人ES联合rAd/P53治疗可显著抑制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及微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腺病毒 P53 乳腺癌 移植瘤 裸小鼠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乳腺癌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广章 戚晓东 常志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43-846,共4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多基因、多靶点联合治疗已成为肿瘤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模型,成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ES组、rA... 背景与目的:目前多基因、多靶点联合治疗已成为肿瘤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模型,成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ES组、rAd/p53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处理;观察裸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和肿瘤的体积,并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microvessel density)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的表达。结果:成瘤后ES组,rAd/p53组和联合组抑瘤率分别为1.75%、43.36%和58.68%,rAd/p53组和联合组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5),联合组抑瘤作用更为显著;对照组、ES组、rAd/p53组与联合组肿瘤组织的MVD及VEGF表达H-评分分别为(30±5、24±4、24±4、18±4)和(46±8、39±8、40±5、29±5),联合组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均未见不良反应,体重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rAd/p53可显著抑制裸鼠乳腺癌的生长及微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P53 乳腺癌 裸小鼠
下载PDF
p170和p53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广章 戚晓东 常志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170和p53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p170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96例乳腺癌组织中p170阳性表达率为65.25%(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170和p53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p170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96例乳腺癌组织中p170阳性表达率为65.25%(54/96),其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ER和PR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53阳性表达率为41.67%(40/96),其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病理分型、ER和PR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170与p53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p170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他们是重要的病理指标,对肿瘤化疗药物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170 P53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广章 刘岩 +1 位作者 熊斌 刘海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6期59-61,共3页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进行乳腺癌术后化疗的5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辅助化疗的输液方式将其分为输液港组(248例)和...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进行乳腺癌术后化疗的5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辅助化疗的输液方式将其分为输液港组(248例)和PICC组(296例)。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的置管成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港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I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港组的满意度高于PI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港组的SF-36评分高于PI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ICC,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PICC
下载PDF
青年与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海英 赵广章 +2 位作者 王军业 马琦 李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559-1562,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及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收治的635例青年及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并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方面做对比研究。结果:... 目的:探讨青年及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收治的635例青年及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并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方面做对比研究。结果:青年结直肠癌发病率高,女性高于男性,病期晚,较中老年患者预后差,生存时间短。结论:青年结直肠癌易漏诊,预后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青年 中老年 临床特征
下载PDF
Ad-p53逆转乳腺癌细胞株多药耐药性及其对P-gp、TOPOⅡ和GST-π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常志坤 戚晓东 +1 位作者 赵广章 杨之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39-941,共3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产生耐受性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突变型p53基因与肿瘤多药耐药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Ad-p53)对人乳腺癌多柔比星(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对耐药相关蛋... 背景与目的: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产生耐受性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突变型p53基因与肿瘤多药耐药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Ad-p53)对人乳腺癌多柔比星(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对耐药相关蛋白P-gp、TOPOⅡ和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其多柔比星耐药株MCF-7/Adr为实验对象,cck-8法观察Ad-p53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Western blot检测P-gp、TOPOⅡ和GST-π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50MOI Ad-p53能使多柔比星对MCF-7/Adr细胞IC50由(4.54±0.91)μg/ml降到(0.26±0.11)μg/ml,逆转耐药倍数为18.1倍(P<0.001);P-gp、GST-π蛋白表达量下降,TOPOⅡ未见明显变化。结论:Ad-p53能够逆转MCF-7/Adr多药耐药,下调P-gp和GST-π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p53基凶 多药耐药 耐药逆转
下载PDF
乳腺癌p53和C-erbB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玉芳 山长平 +1 位作者 赵广章 张春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原癌基因(C-erb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16例乳腺癌组织中p53、C-erbB2、ER、P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的相互关...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原癌基因(C-erb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16例乳腺癌组织中p53、C-erbB2、ER、P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的相互关系。结果 516例患者C-erbB2、p53、ER、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p53为43.7%、56.7%、43.2%、41.4%。C-erbB2、p53表达与乳腺癌转移及预后呈正相关,ER、PR表达则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p53、C-erbB2、ER、PR可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ERBB2 P53 ER PR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对乳腺癌HER-2检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海新 张仁亚 +5 位作者 刘启龙 赵元明 孙卓祥 郭焕 赵广章 陈涛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石蜡标本乳腺癌HER-2基因和免疫组化法(1HC)检测HER-2蛋白表达的结果。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和免疫组化技术(IHC)分别检测203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HER-2基因和HER-2蛋白表...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石蜡标本乳腺癌HER-2基因和免疫组化法(1HC)检测HER-2蛋白表达的结果。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和免疫组化技术(IHC)分别检测203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HER-2基因和HER-2蛋白表达,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3例HER2IHC结果阳性110例(54%),阴性93例(46%);FISH结果阳性60例(阳性率29%),阴性143例(71%)。93例HER-2蛋白为阴性的患者中,HER-2基因表达阴性的87例,符合率93.6%(87/93);58例HER-2蛋白为+的患者中,HER-2基因表达为阳性的11例,符合率为19.0%(11/58);29例HER-2蛋白为++的患者中,HER-2基因表达为阳性的22例,符合率75.9%(22/29);23例HER-2蛋白为卅的患者中,HER-2基因表达为阳性的21例,两者符合率为91.3%(21/23)。结论对于IHC法初筛为阴性(-)或强阳性(卅)的患者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91.3%)较高,可选择性的进行FISH实验,尤其对于50岁以上年龄组的患者符合率(≥97.7%)更高,而对于IHC法初筛为阳性(+~+T)的患者应再进行FISH实验以确定HER-2基因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免疫组化法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neu基因与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海新 张仁亚 +5 位作者 刘启龙 赵元明 孙卓祥 郭焕 赵广章 陈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第2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石蜡标本乳腺癌Her-2基因和免疫组化法(IHC)检测C-erbB2蛋白表达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和免疫组化技术(IHC)分别检测203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Her-2基因和C-erbB2蛋白表...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石蜡标本乳腺癌Her-2基因和免疫组化法(IHC)检测C-erbB2蛋白表达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和免疫组化技术(IHC)分别检测203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Her-2基因和C-erbB2蛋白表达,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203例中C-erbB2免疫组化阳性110例(54%),阴性93例;FISH结果阳性60例(阳性率29%),阴性143例。93例C-erbB2蛋白为阴性的患者中,Her-2基因表达阴性的87例,符合率93.6%(87/93);58例C-erbB2蛋白为+的患者中,Her-2基因表达为阳性的11例,符合率为19.0%(11/58);29例C-erbB2蛋白为++的患者中,Her-2基因表达为阳性的22例,符合率75.9%(22/29);23例C-erbB2蛋白为+++的患者中,Her-2基因表达为阳性的21例,符合率91.3%(21/23)。结论对于IHC法初筛为阴性(-)或强阳性(+++)的患者符合率(≥91.3%)较高,可选择性的进行FISH实验,尤其对于50岁以上年龄组的患者可基本确诊,对于IHC法初筛为阳性(+~++)的患者应再进行FISH实验以确定Her-2基因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FISH IHC HER-2 C-ERBB2蛋白
下载PDF
腔镜手术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16
作者 赵广章 刘岩 +1 位作者 熊斌 刘海英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乳腺癌目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随着综合治疗的发展,大多数患者能够长期生存甚至临床治愈,如何提高生活质量达到生理、形体和心理的多重康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传统手术方式术后存在创伤大、恢复慢、并发... 乳腺癌目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随着综合治疗的发展,大多数患者能够长期生存甚至临床治愈,如何提高生活质量达到生理、形体和心理的多重康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传统手术方式术后存在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形体恢复不佳以及对患者精神打击大等不足,已无法满足整体医疗诉求。随着腔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腔镜手术在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中应用日趋广泛,技术手段愈加成熟,其切口隐蔽、小切口、低创伤、美容效果佳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弥补传统手术方式的不足,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在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值得乳腺外科医师学习和进一步推广。本文就腔镜手术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胸腔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乳房重建
原文传递
钻劈法防渗施工在南寨水库施工中的应用
17
作者 赵广章 郝中立 陈宝玲 《山东水利》 2017年第9期17-18,共2页
针对昌乐南寨水库工程中溢洪闸和放水洞底板以下截渗施工,使用抓斗设备进场费用较高,经比较选择了钻劈法施工,论述了改进常规钻头,可以加快施工速度,并且节约了投资成本。
关键词 防渗墙 钻劈法 扁型钻头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黑色素瘤诊治1例
18
作者 赵广章 刘海英 《中国综合临床》 2023年第5期379-381,共3页
乳腺原发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恶性肿瘤,实质发病更少,鲜有报道。现报道1例乳腺实质原发性黑色素瘤诊治经过,并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乳腺 黑色素瘤 帕博利珠单抗 手术
原文传递
浅谈临沂市三河口隧道工程防水体系的形成
19
作者 刘景涛 赵广章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第20期71-73,共3页
文章介绍了采用"以防为主,刚柔并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防水原则,建立起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根本,以施工缝、变形缝内设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水泥渗透结晶,外嵌以聚氨酯SPU超强弹性防水涂料并辅以附加防水... 文章介绍了采用"以防为主,刚柔并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防水原则,建立起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根本,以施工缝、变形缝内设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水泥渗透结晶,外嵌以聚氨酯SPU超强弹性防水涂料并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为重点,隧道整体外包两层新型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并辅以新施工工艺的综合防水体系,实现体、外、内三维一体的隧道综合治理防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隧道 防水系统 混凝土自防水 防水卷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